❶ 怎樣才可以把螺絲吸出來呢
呵呵 是吃的螺 不是鐵的螺吧應該 先吸一下尾巴(當然是已經夾掉尾巴的)再從螺口用力一下給吸出來 不過前提是螺絲 要煮的剛好生的吸不出 太熟了 肉又縮進去了 要不 把生螺絲 給搗爛 放水裡 滴上幾滴食用油 把肉給養出來
❷ 怎麼 吸螺 更好
想要吃好螺螄,吸螺技術一定要過硬。
螺絲烹飪之前都要剪去螺螄的尾部尖端。
這樣吸螺的時候,一下就可以把螺螄肉吸出來。
❸ 田螺的捕撈方法
捕撈田螺下池摸捉或排水乾池揀拾等辦法即可。
收獲田螺時,採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辦法,有選擇地攝取成螺,留養幼螺和注意選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補種,以後無需再投放種苗。根據其生活習性,在夏、秋高溫季節,選擇清晨、夜間於岸邊或水體中旋轉的竹枝、草把上揀拾;冬、春季則選擇晴天的中午揀拾。
(3)如何製作吸螺工具擴展閱讀:
田螺喜棲息於底泥富含腐殖質的水域環境,如水草繁茂的湖泊、池沼、田窪或緩流的河溝等水體中,常以泥土中的微生物和腐殖質及水中浮游植物、幼嫩水生植物、青苔等為食。
在乾旱的季節,它將軟體部完全縮入殼內,藉以減少水分蒸發;在寒冷的冬季,它會鑽入泥土中不食不動,呈冬眠狀態。待到春暖時期,氣溫上升到適合它活動時,即將頭足伸出殼外爬行。 它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0~26度時,此時它攝食最旺盛,生長也最快。
❹ 田螺究竟怎麼做才能容易吸出來
田螺怎麼吸出來
田螺炒之前都是要先把屁股尖用鉗子夾掉的。用食指和姆指把螺的尾部放進嘴邊,先吸出其汁,順帶一吮,把螺尾肉用力一拉,這叫「欲擒故縱」,再把螺體轉過來,把頭部放入唇里用力一吸,整個螺肉便丟進口裡。
但有些田螺比較頑強,不好吸,不過很多人還是比較喜歡吸出來,因為連帶湯汁一起,更有味道。如果實在不好吸,用牙簽也可解決,即用牙簽挑出田螺肉。
❺ 田螺怎麼炒好吸點
1、洗螺
有一個流傳很久的民間辦法。先將田螺石螺放進盛滿清水的盆子里,再把菜刀、鍋鏟等非不銹鋼鐵器插進螺堆。第二天就可以發現這些鐵器上爬滿了螺,不僅盆底沉下一層螺吐出來的泥巴,母螺還產下很多螺崽。如果清理干凈後再重復處理,螺就繼續吐泥下崽。這樣,螺的肚子里便干凈多了。
2、拑螺尾
在這里,向大家介紹一種土製的斬螺工具,簡單非常:用一塊260mm×80mm的結實木板,釘上一塊1.5mm厚的曲尺形鐵板,鐵板的一端高度280mm,分別鑽上三個18、16、14mm的孔,另一端80mm固定在木板上,那麼可根據螺體的大小,把螺尾放進孔內,突出來螺尾尖部位手起刀落。方便、快捷,很快地,數斤螺就「搞掂」。
3、炒螺
A、調料:蒜茸、酸筍、豆豉、紫蘇葉、辣椒油、油、鹽、料酒(少量)、蔥、姜、紅辣椒、青辣椒、小個紅指天椒。
B、製作方法:猛火燒干鍋,下油(約兩大勺。油一定要放得大方,上盤時一個個油亮油亮的),待八成熱下蒜茸、酸筍、豆豉、蔥、姜、紅辣椒、青辣椒、小個紅指天椒一起爆香,然後下洗好瀝乾的田螺爆炒5分鍾(其間要不停翻攪),再放辣椒油、紫蘇葉、鹽、料酒繼續爆炒5分鍾即可上碟。
這里是以酸筍來炒螺。將螺與酸筍一起炒了,再放入自製的辣椒油,最惹味。
吃螺的方法:要有一點技巧,並一點也不文雅,用食指和姆指把螺的尾部放進嘴邊,先吸出其汁,順帶一吮,把螺尾肉用力一拉,這叫「欲擒故縱」,再把螺體轉過來,把頭部放入唇里用力一吸,整個螺肉便丟進口裡,細細品味,味蕾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那鮮美,那甘香,令人總有品不足、嘗不夠似的。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各人發出「滋滋」的響聲,俗稱「親嘴」。如同奏起一首獨特的交響曲,那種美妙的樂趣,令人回味無窮。
紫蘇(一種紫色植物的葉子,有特殊的香味。我們那裡以前在菜地里都種,作香料。我認為它有很好的去腥效果)
最關鍵的是要掌握好火候。火候不到,螺肉不熟不進味;火候太過,螺肉又很難吸出來
❻ 怎麼吸田螺更好
.田螺清水浸去泥沙後,用倆手來回的戳洗干凈,剪去螺尾;鍋里熱油,爆香蒜,姜,下蒜末芹菜翻炒,倒入田螺煸炒;加生抽和少許糖煸炒,加少許開水,蓋上鍋蓋燜2分鍾,燜到螺盤有掉就好了。這樣做的炒田螺,會很好吸食的。
❼ 怎樣大量捕捉螺螄
1、趟網捕蝦,就是用趟網趟蝦,趟網不大,長、寬約八十公分,綁在一根長竹竿上。站在岸上,將網沿著水底推,此時的小魚小蝦都在水底,水面結冰時,還到岸邊曬太陽,趟網發揮作用。趟網捕捉蝦的同時,還能捕捉到很多螺螄,因趟網緊貼污泥用人力推動,在泥里生存的螺螄也一起捕捉上岸。
2、通常是用手摸,在溪邊就可以,水都不是太深,注意不要在農田邊抓,那的田螺有農葯。還有就是池塘,有荷花的池塘田螺也很多,那就得採用潛水或者長柄園網打撈。
3、一般田螺都是早晨出來,有太陽的時候會縮到石頭縫里,最好早晨去,然後一般都會在那些泥,如果不怕的話就用手摸,就整個網,不過效率不好。
(7)如何製作吸螺工具擴展閱讀:
螺螄投放注意事項
1、第一批螺螄投放量切勿過大,約佔全年投放量的1/3左右。投放量過大,極易導致前期水清、難肥,嚴重的還會暴發青苔。
冬天放當年成熟的薄殼小中成螺為好,因為清明時它們就是最好的產子螺種源,而塘中成螺所產的仔螺,也將是春苗最好的開口料;春螺選大字,開春後放螺,螺絲已經開始進入生長期了,個體越大,營養物質越多,是二次蛻殼後,蟹的最好活餌,充足的螺絲供應,將是蟹成長的基礎保證。
2、螺螄盡可能選擇空殼少、泥污少的,同時盡量避免螺螄攜帶青苔入塘,甲殼較薄用腳踩易碎,最好選用人工捕撈的甲殼無破損成活率相對較高。
3、投放螺螄第二天要及時消毒,防止帶入有害菌。
4、投放螺螄後視水質情況酌情肥水。
5、投放螺絲時盡量避開陰雨沉悶天氣防止螺絲投放後由於天氣氣溫等影響而導致螺絲死亡壞底成活率低。冬天5℃以下,放螺螄會凍傷,夏天28℃以上,放螺螄在運輸過程中會缺氧而死,還有在運輸過程中淋雨也容易導致螺絲死亡等等。
❽ 釘螺怎麼吸出來
釘螺吸出來的方法如下:
1、釘螺買回來後,如果尾端沒有敲碎的話,要自己先用錘子打碎先,碎的部分越大越容易吸出裡面的肉來。
釘螺的形態特徵:
雌雄異體,卵生,幼螺有浮游水面的習性,成螺不需附著物也可隨水流擴散很遠的距離,分布於長江流域的釘螺指名亞種,喜棲息於河湖、池塘、灌溉溝渠、稻田等處。
貝殼較小,成體高7~10毫米,寬3~4毫米,尖圓錐形,有6~9個螺層。殼質厚,較堅硬,殼面光滑或有粗的或細弱的縱肋,底螺層較膨大,殼面淡灰色,殼口卵圓形,具有黑色框邊,外唇背側有1條粗隆起的唇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釘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