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梅州大埔紅色交通線資源有什麼
擴展閱讀
億資石油股票怎麼樣 2025-07-24 06:22:25
華為手機曲面屏什麼價格 2025-07-24 06:16:29

梅州大埔紅色交通線資源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6-07 22:54:09

㈠ 梅州市紅色資源保護條例

第一章總 則第一條為了加強紅色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利用,傳承和弘揚蘇區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烈士褒揚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紅色資源的認定、保護、管理、傳承和利用,適用本條例。第三條本條例所稱紅色資源是指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活動所形成的具有紀念、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舊址、遺址、遺跡、代表性建築、紀念設施和代表性可移動實物,以及新中國成立後興建的與新民主主義革命有關的紀念設施。包括:

(一)重要機構、重要會議舊址;

(二)重要革命人物故居、舊居、墓地、活動地、紀念設施及其遺物;

(三)具有重要影響的烈士事跡發生地或者烈士紀念設施;

(四)與重要歷史事件、革命運動、重要戰斗有關的舊址、遺址、遺跡、代表性建築、紀念設施;

(五)反映革命歷史、革命精神的重要文獻資料和其他代表性可移動實物;

(六)法律法規規定需要保護的其他紅色資源。第四條紅色資源保護應當遵循保護為主、科學規劃、屬地管理、合理利用的原則。第五條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紅色資源保護工作的領導和統籌協調,將紅色資源保護事業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紅色資源保護、管理、修繕等經費列入本級財政預算,建立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經費保障機制。

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配合做好本轄區內紅色資源保護工作。

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協助做好紅色資源保護工作,及時報告紅色資源相關情況。第六條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指導、協調和監督本市行政區域內紅色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傳承等工作。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紅色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傳承等工作。

市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主管部門負責指導、協調本市行政區域內烈士紀念設施類紅色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等工作。縣級人民政府退役軍人事務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烈士紀念設施類紅色資源的保護和管理等工作。

發展改革、財政、公安、教育、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生態環境、交通運輸、檔案、地方誌、農業農村、應急管理、消防等部門和宣傳部門、黨史研究機構,按照各自職責做好紅色資源保護、研究等工作。第七條市、縣級黨史研究機構應當會同本級文化、退役軍人事務等主管部門及時做好紅色資源的調查、認定、記錄、建檔等工作。第八條市人民政府設立紅色資源保護專家咨詢委員會,為紅色資源保護工作提供咨詢、論證和專業指導。

專家咨詢委員會由文化、退役軍人事務、規劃、建設、旅遊、環保、教育、檔案、地方誌、黨史、文物、法律等方面專業人士組成。

專家咨詢委員會的組成辦法和議事規則,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專家咨詢委員會日常工作由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負責。第九條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毀、侵佔或者非法利用紅色資源,對破壞、損毀、侵佔或者非法利用紅色資源的行為有權予以勸阻並向有關國家機關投訴、舉報。

鼓勵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捐贈、資助、認護、技術支持和志願服務等方式,參與紅色資源的保護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對紅色資源保護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第二章保護名錄第十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紅色資源保護實行名錄管理。

紅色資源保護名錄應當載明紅色資源的名稱、類別、產權歸屬、保護責任人、文化內涵、歷史價值等內容;列入保護名錄的不可移動紅色資源還應當載明地理坐標、保護范圍等信息。第十一條已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珍貴文物和已確定公布為歷史建築、已批准公布為烈士紀念設施的紅色資源應當列入保護名錄,由市人民政府確定並向社會公布。

除第一款外的紅色資源,需列入保護名錄的,按下列程序進行申報認定:

(一)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會同本級退役軍人事務主管部門和黨史研究機構經調查研究後擬定保護名錄建議名單;

(二)徵求紅色資源所有權人、使用人、實際管理人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和社會公眾的意見,並向社會公示,公示時間不少於三十日;

(三)公示期滿後,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由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申報建議,縣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後報市人民政府,由市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進行論證;

(四)論證通過後,由市人民政府批准確定保護名錄並向社會公布。

紅色資源保護名錄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後,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應當及時告知紅色資源所有權人、使用人、實際管理人以及其他利害關系人。

㈡ 大埔紅色景點有哪些

大埔縣紅色旅遊景點有:
八一南昌起義三河壩戰役紀念碑
國內最早的孫中山紀念堂建成於1929年
「國叔」——徐統雄故居。

㈢ 大埔區的交通信息

干線
主要交通幹道
大埔
9號干線: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大埔公路
南運路
汀角路
大埔太和路
林錦公路
西沙路
北潭路
公共交通
港鐵東鐵線:
大埔墟站、太和站
巴士
九巴:
64K/64P: 元朗西 - 大埔墟鐵路站
65K: 上村 - 大埔墟鐵路站
70: 上水 - 佐敦匯翔道
71A: 富亨 - 大埔墟鐵路站
71B: 富亨 - 大埔中心
71K: 太和 - 大埔墟鐵路站
71S: 富善邨 - 廣福邨
72: 太和 - 長沙灣
72A: 大埔工業村 - 大圍鐵路站
72X: 大埔中心 - 旺角柏景灣
73: 大埔工業村 - 太平
73A: 彩園 - 愉翠苑
73X: 富善邨 - 荃灣如心廣場
74A: 太和 - 觀塘碼頭
74K: 三門仔 - 大埔墟鐵路站
74X: 大埔中心 - 觀塘碼頭
75K: 大美督 - 大埔墟鐵路站
75X: 富善邨 - 九龍城碼頭
265S: 天水圍市中心 > 大埔工業村
271: 富亨 - 尖沙咀廣東道
272P: 富亨 > 長沙灣
273C: 九龍坑 > 荃灣西鐵路站
273P: 太和 > 荃灣西鐵路站
274P: 烏溪沙鐵路站 > 大埔工業村
275/275S: 大埔墟鐵路站 - 香港教育學院
275R:大埔墟鐵路站-新娘潭
N270: 上水- 沙田市中心
N271: 富亨 - 紅磡鐵路站
港鐵巴士:
K12: 八號花園 - 大埔墟站
K14: 大埔中心(吉之島) > 大埔墟站
K17: 富善村 - 大埔墟站
K18: 廣福村- 大埔墟站
龍運巴士:
E41: 大埔頭 - 機場博覽館
N42A: 粉嶺聯和墟 - 東涌鐵路站
過海隧巴:
307: 大埔中心 - 中環渡輪碼頭/上環
307P(僅在早晚高峰服務,早高峰開往天後地鐵站,晚高峰開往大埔汀太路):大埔汀太路-天後地鐵站
小巴
綠色專線小巴
20A、20B、20C、20K、20S、21A、21K、23K、23S、25A、25B、25K、26、27、28K、58S、501S
紅色公共小巴
大埔中心 (吉之島) -旺角 (西洋菜街) <全程>
大埔墟-上水
大埔 (普益街) -元朗
觀塘(裕民坊) -落馬洲管制站
上水-青山道/佐敦道
上水-灣仔大丸
西貢北
巴士
九巴:
94: 西貢- 黃石碼頭
96R: 鑽石山鐵路站 - 黃石碼頭
698R: 小西灣藍灣半島- 黃石碼頭
小巴
綠色專線小巴:7、807B、807K

㈣ 紅色交通線是哪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機關與中央蘇區革命根據地聯絡的南方交通線。由上海中共中央機關經香港、廣東汕頭、大埔青溪村、福建閩西汀州到中央蘇區紅都江西瑞金,由中共中央交通局直接領導。它不僅傳送著黨中央與蘇區的往來文件,運送蘇區急需的物質和經費,而且完成了黨的中央機關由上海到中央蘇區的重大轉移,安全護送一批黨中央領導和黨、政、軍負責同志到達中央蘇區,被譽為"中央紅色交通線"。

㈤ 我走訪的革命歷史紀念設施

建黨95周年前夕,來到大埔縣「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園,園內遊客中心、停車場、人行木棧道、主題雕塑等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
作為梅州重要的紅色景區之一,去年以來,大埔縣投入1000多萬元,對三河壩烈士紀念園的基礎設施進行提升改造,力爭把紀念園打造成為國家4A級景區。「這是紀念園提升改造的首期工程,主要包括道路、綠化景觀、戰爭革命史展示以及戰壕體驗等13個項目的建設。」大埔縣黨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該工程去年底動工建設,目前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5%,預計今年7月底可全面完工向遊客開放。
在平遠仁居鎮東較場,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部舊址門前屋內正架著腳手架,這是工人修繕使用的。據平遠縣文廣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平遠政府部門爭取省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資金40萬元對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部舊址進行了立項修繕,後勤處舊址修繕工程也已立項。此前已對平遠紅四軍第一縱隊軍需處舊址及民國廣東四大銀行金庫舊址等列入文保單位的舊址、遺址進行了修復工作,並將金庫開發為紀念館。
據介紹,在紅軍紀念園的擴容提質規劃中,紀念館還將開發各種紅色旅遊紀念品,並與周邊紅四軍第一縱隊司令部、軍需處、後勤處和東門街謝屋等串珠連線,打造完整的紅色旅遊路線。未來,仁居鎮將形成「一園、一地、一山、二村」的總體發展格局,「一園即紅軍紀念園,一地是臍橙農業產業基地,一山是大華山景區,兩村是紅色古村落仁居村和三省集市村古丁村」。其中仁居村將被打造成「民國風情小鎮」,將革命遺址修繕好後,還原當年抗戰時期的樣貌。
梅州是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是一片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紅色土地,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劉伯承、聶榮臻、羅榮桓、葉劍英、陳毅等一大批革命先輩都曾在這片土地留下革命活動足跡。「八一」南昌起義軍、朱毛紅四軍等也曾在這里戰斗過,留下了「南昌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紅四軍出擊東江」「紅色交通線」等一大批歷史遺址遺跡。
根據梅州市黨史部門的普查統計,梅州共現有革命遺址359處,其中重要歷史事件和重要機構舊址115處、重要歷史事件及人物活動紀念地93處、革命領導人故居45處、烈士墓16處、紀念設施90處。
今年以來,梅州加大了對紅色旅遊資源的保護開發力度。「按照先急後緩、先重點後難點、梯次推進的工作方式,制訂建設工作目標,從今年開始啟動22項革命舊址和紀念設施的修建工作。」梅州市委黨史研究室主任鄧文慶介紹,目前,被列入第一批修繕建設規劃的17處革命舊址和紀念設施已有8處動工,剩餘9處預計今年內動工。
連續三年每年大手筆撥1000萬元修繕款
沿著蜿蜒的山路,抵達梅縣梅南鎮九龍嶂九龍村,穿過紅軍綠道,瀑布、溪流、竹林及紅軍茶山等自然美景映入眼簾,重新修繕的廣東工農革命軍東路第十團總部舊址及周邊相關革命遺址,再現了當年「粵東井岡山」風貌。
近年來,梅州高度重視革命遺址,新中國成立以來,梅州各地的重要革命遺址得到了一定的保護、利用,興建了許多紀念設施。據鄧文慶介紹,2004年以來,梅州各地陸續修葺或興建了一些新的紀念設施,全市新辟了三條紅色旅遊線路。2011年,梅州對革命遺址和紀念設施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調查摸底。
通過此次普查,梅州相關部門基本摸清了全部革命遺址情況,同時也指出了革命遺址在保護開發中村中面臨的問題,如保護仍然沒有得到社會的足夠重視、革命遺址的作用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以及大革命遺址保護利用情況各地仍然存在較大差距等。
首先是對革命遺址保護缺乏緊迫感,思想上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致使革命遺址處於閑置和不合理使用現象較多,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開發利用,有的甚至因工農業生產和城鎮建設需要,部門因而被拆遷改建。
其次缺乏整體規劃,全市對革命遺址的保護利用程度不一,特別是如何利用革命遺址?如何建設紀念設施?哪些應該建設?哪些不應該建設?怎麼建設?建成什麼樣?缺乏統一規劃,沒有統一的標准。革命遺址所在地的黨委政府重視一點的,建設的動作就大些。而一些地方黨委政府不重視的,雖然遺址有較高的價值,但也無法建設起來。
此外,保護經費不足。由於缺乏保護經費,大部分革命遺址特別是重要革命遺址無人看管,普遍存在保護力度不夠的現象,有些革命遺址也因年久失修而瀕臨坍塌,有些因時過境遷而舊貌無存,有些因城市發展需要而被拆遷,保護和利用無從談起。
針對革命遺址保護開發中面臨的問題,今年4月,梅州市制訂出台了《梅州市修建革命舊址、紀念設施工作方案(2016—2018年)》。根據方案,從今年開始,梅州市政府連續三年每年撥出1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革命舊址和紀念設施修繕建設,同時,各縣(市、區)也將安排一定經費用於革命舊址和紀念設施修繕建設,大力發展紅色旅遊。
為推動修建工作順利開展,梅州還專門成立了革命舊址和紀念設施修建工作領導機構,同時,各縣(市、區)分別成立領導機構負責協調修繕保護工作。
發展紅色旅遊打響蘇區品牌
從大埔縣青溪圩鎮出發,沿著崎嶇的山路行駛到約25公里,便來到了虎市村曾護送周恩來等入瑞金的「紅色交通線」,沿線的棣萼樓秘密倉庫、紅色交通中站、多寶坑小站等3個景點正加快建設。
「去年以來,青溪鎮籌資近2000萬元,紅色交通站(點)景點進行提升改造。」大埔縣黨史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更好地保護開發利用當地的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旅遊,大埔正以「多色」串聯方式,打造紅色旅遊經典線路:北部以青溪紅色交通線為重點,西部以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園紅色旅遊經典景區為重點,東部以楓朗南方工委機關舊址、閩粵贛邊區革命歷史紀念館和羅明故居為重點,南部以光德閩粵贛邊區黨委機關舊址為重點,推進一批旅遊綜合體建設,形成紅色旅遊品牌。
事實上,近兩年來,圍繞加快振興發展,梅州集中精力推進「一區兩帶」規劃建設,依託豐富的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旅遊成為梅江、韓江文化生態旅遊特色帶的重要內容。
據介紹,在開發利用革命遺址工作中,為防止各縣(市、區)規劃修繕革命紀念設施、展館中出現重復性、同質化的情況,梅州各縣(市、區)在規劃、修繕革命紀念設施、展館時各不相同,其中梅江區著重打造紅四軍梅城戰役和朱雲卿故居;梅縣區著重考慮修繕九龍嶂革命舊址群和肖向榮故居;興寧市著重考慮五興龍、興龍邊縣斗爭歷史以及羅屏漢革命生涯和故居;平遠縣著重考慮紅四軍紀念園擴容提質和仁居革命舊址群的修繕;蕉嶺縣著重挖掘蕉平尋革命斗爭歷史,重點突出紅四軍進占蕉城;大埔縣著重挖掘中央紅色交通線和南方工委機關舊址;豐順縣著重考慮挖掘紅四軍進駐馬圖舊址和八鄉山革命舊址群;五華縣著重考慮修繕古大存故居和建設展館。
目前,梅州已形成了以梅縣區葉劍英紀念園為龍頭,大埔、平遠為兩翼的紅色旅遊發展格局,建成了國家4A級景區葉劍英紀念園、「八一」起義軍三河壩戰役烈士紀念園、平遠紅軍紀念園等主題鮮明的紅色旅遊景區景點。今後,梅州將借力梅江韓江綠色健康文化旅遊產業帶規劃建設和粵閩贛紅色旅遊聯盟,進一步推動紅色資源和古村落、生態景觀等資源的交融,打造內涵豐富的紅色旅遊產品,打響蘇區品牌。

㈥ 梅州有哪些紅色資源

葉劍英故居,洪秀全故居,黃遵憲故居

㈦ 紅色交通線是什麼

紅色交通線是是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中央機關與各革命根據地聯絡的交通線中,最主要的長江、北方、南方三條交通線中的南方交通線。這條交通線由上海中共中央機關經華南香港,廣東東部汕頭、大埔,福建閩西到中央蘇區紅都江西瑞金,這條交通線由中共中央交通局直接領導,安全暢通達五年之久,譽稱為中央紅色交通線。

歷史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黨的八七會議決定要逐步建立全國性的秘密交通網。1928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大會提出今後工作任務,必須努力擴大農村革命根據地,發展紅軍,實行土地革命,建立蘇維埃政權。

黨的六大後,中國各地革命形勢發生很大變化,全國出現了多個以武裝割據為主要特徵的紅色蘇維埃區域。閩西、贛南蘇區是全國面積最大的一個,史稱中央蘇區。由上海黨中央所在地通往中央蘇區的紅色交通線在全國所有交通線中,地位至關重要,作用非常顯著,被稱為中央紅色交通線。

㈧ 求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百度雲免費在線觀看資源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33TPmlmaQmZRXgRvv5BBhw

提取碼:hmzn

是由陳果執導,任達華、黃又南、文詠珊、惠英紅等演員主演的驚悚喜劇,於2014年2月7日在柏林電影節全球首映,2014年5月4日在中國香港公映。

影片改編自香港高登討論區上連載,由Mr.Pizza所著的同名小說,講述一輛從旺角開往大埔的紅色公共小巴上的乘客,忽然進入平行時空,車外的香港變成一座空城。

「倖存者」試圖返回原來的世界,由此遭遇一系列神秘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