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農村水資源污染怎麼治
擴展閱讀
鑽石戒托怎麼計算 2025-07-24 11:01:02
用什麼工具挖茶盤 2025-07-24 10:58:46
數據資源在哪個部門申請 2025-07-24 10:58:06

農村水資源污染怎麼治

發布時間: 2022-06-05 18:30:03

❶ 農村的污水怎麼處理

1、生活污水的排放:在城市化背景下,農民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村人均用水量明顯增加,農村水環境污染日趨嚴重。生活污水排放造成水資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農村人口分布比較分散,生活污水排放也比較分散。部分農村污水收集管網建設不完善,導致部分生活污水未經處理排入附近河流。其次,部分污水處理廠不合格,處理後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不僅影響水資源的再利用率,而且破壞了農村周邊水環境的生態平衡。
2、農業生產引起的污水排放: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農業生產大國,由於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一些農村信息技術相對落後,農民對化肥、農葯的使用沒有完全掌握。多數農民認為多使用化肥、農葯能使作物長勢更好,忽視了化肥、農葯對土壤鹽漬化的危害。農田灌溉後,多餘的水分將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帶入河流,造成農村水資源的污染。
3、養殖業的污水排放:目前,我國農村的養殖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豬、牛、羊等畜牧業,另一種是水產養殖業。一些養殖戶將養殖業產生的糞便污水直接排入周邊農田或溝渠,造成生態環境污染。
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原理為活性污泥法與膜的結合,同時具有降解COD脫氮除磷的功能,膜生物反應器工藝通過膜的分離技術大大強化了生物反應器的功能,使活性污泥濃度提高,其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泥停留時可以分別控制。分離出的清水可達到城市雜用水回用水水質標准。MBR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設計進水水質適合於生活污水標准水質。

❷ 水污染的解決方法有那些

(1)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廢水量。首先可採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其次重復利用廢水。盡量採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後循環利用。如電鍍廢水閉路循環,高爐煤氣洗滌廢水經沉澱、冷卻後再用於洗滌。第三控制廢水中污染物濃度,回收有用產品。盡量使流失在廢水中的原料和產品與水分離,就地回收,這樣既可減少上產成本,又可降低廢水濃度。第四處理好城市垃圾與工業廢渣,避免因降水或徑流的沖刷、溶解而污染水體。
(2)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第一在制定區域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工業區規劃時都要考慮水體污染問題,對可能出現的水體污染,要採取預防措施。第二對水體污染源進行全面規劃和綜合治理。第三杜絕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規定標准。第四同行業廢水應集中處理,以減少污染源的數目,便於管理。最後有計劃治理已被污染的水體。
(3)加強監測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標准。第一設立國家級、地方級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執行有關環保法律和控制標准,協調和監督各部門和工廠保護環境、保護水源。第二頒布有關法規、制定保護水體、控制和管理水體污染的具體條例。

❸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多重要處理污水的方法有哪些

農村生活污水的隨意排放會影響到農村的生態環境,威脅到人們的生存環,需要利用技術手段,實現對生活污水的處理;可以採用氧化塘技術,人工濕地技術,進行集中處理和分散處理,採用生態技術。

❹ 農村水污染找哪個部門

摘要 如果發現污染可以向當地縣級以上環保局舉報 2、或者12369電話舉報 3、不行再向上級環保部門舉報或當地檢察院舉報。

❺ 農村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1、農村養殖業的影響
2、鄉村企業發展、農村小作坊式企業的影響
3、農村農業生產及生活的影響
一是過量使用化肥、農葯、除草劑、農膜等農用化學品帶來的水體污染。
二是農村生活垃圾及污水普遍缺乏有效治理。

❻ 水污染如何治理的方法

淺談水污染的影響與防治
前言:
(一)中國水污染分布與水污染現狀
有人說,地球的顏色是綠色的,她孕育著生命,預示著人類的誕生和未來。我說,她是生命的搖籃,人類的母親,她把全部的愛無私地奉獻給人類的子子孫孫。她的確很大,幅員遼闊,但不是無邊無際;她的確很美,山青水秀,但不是青春永遠;她的確很富,資源廣博,但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如今,地球生態環境已被人類活動嚴重破壞。尤其是水的污染更為突出。
水是地球上萬物的命脈所在,水滋潤萬物、哺育生命、創造文明。中國水資源的分布極其不均勻。中國的人均水資源佔有量低於500立方米,遠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臨界值。北方許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廠停產或限產,損失的年產值達1200億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陸續出現水荒。目前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08個,缺水量約為1000萬噸/天左右。幾百萬人生活用水緊張。。。。。。
面對「滴水貴如油」的水資源,而人類對它的浪費和污染卻是令人痛心的:據統計,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達到4000億立方米,使5.5萬億立方米水體受到污染,佔全世界徑流總量的14%以上。
(二)水體污染
水是怎樣被污染的呢?原因主要有兩種:一是自然的,一是人為的。由於雨水對各種礦石的溶解作用,火山爆發和乾旱地區的風蝕作用所產生的大量灰塵落入水體而引起的水污染,這屬於自然污染。向水體排放大量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和各種廢棄物,造成水質惡化,這屬於人為污染。而人們通常所說的水污染主要是指後一種,而且也是最主要的。
1:水體受污染的過程
一般來說,水自身有自凈能力。水的自凈能力包括稀釋擴散、沉澱堆積、氧化還原以及水中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分解等。大體可以分四段:第一為污染段,由於大量污染物混入,河流水質惡化,水中溶解氧極少,除了細菌以外,其它生物較少,特別是幾乎不存在自氧性生物;第二是分解段,分解有機質的生物逐漸繁殖,生物分解活動激烈,大量消耗溶解氧,魚類難以生存,出現藻類和需氧較低的原生生物等,而在生化需氧量逐漸降低後,水中溶解氧又逐漸增加;第三為恢復段,藻類、魚類和其它大型生物重新又活潑起來,水質逐漸變清;第四為清水段,溶解氧接近飽和,水質清潔,自凈過程到此完成。
2:水體受污染的原因
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體污染中。工業引起的水體污染最嚴重。如工業廢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復雜,不僅在水中不易凈化,而且處理也比較困難。
工業廢水,是工業污染引起水體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業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業廢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廠種類不同而千差萬別,即使是同類工廠,生產過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質和量也不一樣。工業除了排出的廢水直接注入水體引起污染外,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
農業污染首先是由於耕作或開荒使土地表面疏鬆,在土壤和地形還未穩定時降雨,大量泥沙流入水中,增加水中的懸浮物。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近年來農葯、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多,而使用的農葯和化肥只有少量附著或被吸收,其餘絕大部分殘留在土壤和漂浮在大氣中,通過降雨,經過地表徑流的沖刷進入地表水和滲入地表水形成污染。
城市污染源是因城市人口集中,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廢氣引起水體污染造成的。城市污染源對水體的污染主要是生活污水,它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廚房、洗滌房、浴室和廁所排出的污水。
世界上僅城市地區一年排出的工業和生活廢水就多達500立方公里,而每一滴污水將污染數倍乃至數十倍的水體。
3:水體污染對人類的危害
污染的水對人體的影響有很多不利的因素:人體中70%—80%是水分,因此長期飲用不良的水質,而導致體質不佳抵抗力自然減弱,則百病發生乃必然,再者長期累積之污染物到達身體無法承受時,再高明的醫生、再有效的葯物恐怕也難奏效,所以「水是百葯之王」的說法一點都不假。
常見的飲用水水質項目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鉛: 對腎臟、神經系統造成危害,對兒童具高毒性,致癌性已被證實
鎘: 對腎臟有急性之傷害
砷: 對皮膚、神經系統等造成危害,致癌性已被證實
汞: 對人體的傷害極大,傷害主要器官為腎臟、中樞神經系統
硒: 高濃度會危害肌肉及神經系統
亞硝酸鹽: 造成心血管方面疾病,嬰兒的影響最為明顯(藍嬰症),具致癌性
總三鹵甲烷: 以氯仿對健康的影響最大,致癌性方面最常發生的是膀光癌
三氯乙烯(有機物): 吸入過多會降低中樞神經、心臟功能,長期暴露對肝臟有害
四氯化碳(有機物): 對人體健康有廣泛影響,具致癌性,對肝臟、腎臟功影響極大
近年來美國環境保護署(EPA)針對1971-1994年間由水所引起的疾病進行一項調查,在740件案例中,其中因原生動物所引起共148件,共有448,486人因而致病,是所有原因中最高者。研究發現,原生動物種類中以隱孢子蟲及梨形鞭毛蟲二種需要特別注意,最常出現在遊憩風景區及畜牧養殖地區,其中又以養豬、養鴨二種最多。統計也顯示,23年內所造成的死亡病例共89件,而原生動物造成的死亡案例高達70件。
水不僅是生命之源,對人類極其重要,而污染又是這樣厲害。因此我們更應該預防和保護好水資源,合理並利用好水。
(三)水體污染的防治措施
對於污水採取的措施主要有:
1: 資金、行政、法律保障措施
(1) 資金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顯然,資金支持是污染治理重要的條件之一,沒有資金,一切治理措施就無法實施。
(2) 政府的支持是後盾
城市水系污染治理涉及面很廣,不但涉及到居民,還涉及到外地人員,涉及到部隊系統,涉及到少數民族,也會涉及到權利持有者的利益。因此,單靠水利部門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即使再加上環保部門,力量依然是蒼白無力的。需要市政府的強力支持,市政府也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沒有一個強大政府的支持,許多強制性措施就難以行得通。
(3)污染治理需要法制
法律法規是人們共同遵守的准繩,應制定保護城市水環境的地方性法律,讓水系管理部門有法可依,依法行政,這樣一些事情做起來會容易一些。
2:工程保障措施
(1)必須實施徹底截污、污/雨分流
根據實地調查結果,生活污水是水系最嚴重的污染源,將生活污水完全截留是治污的根本。另外,由於雨水管經常被用作排污管,所以實施污/雨分流也是重要措施。污水送入污水處理廠處理,雨水則可直接排入自然水體中,降低污水處理廠處理負荷,污水可以通過河道排放。
(2) 對老平房區進行搬遷改造
一般來說,城鎮新建居民區都有完備的下水道系統,都實施了污/雨分流。但是,老平房區房屋破舊,多數沒有下水道系統,而且污/雨不分,是造成河流污染的主要來源。不管從污染治理的角度還是從城市建設的角度,都需要對老平房區進行搬遷改造。
3: 市政管理措施
(1)加強城市衛生綜合管理
加強城鎮的綜合衛生管理,使街面保持干凈,減少因風吹、雨水等因素將臟物帶入河流。對自由市場、餐館、外來人口聚居區進行嚴格的衛生管理,對建設工地衛生實行嚴格監督,對產生污染的路邊小生意、洗車點或進行環境改造、或取締。
(2)環衛部門應提高管理水平
鑒於環衛部門職工向河道傾倒所收集的垃圾、大糞的情況客觀存在,環衛部門應提高管理水平,嚴格要求職工遵守規矩,教育職工明確自己的責任,對不守規矩、擅自污染環境的職工給與相應的處罰。
(3)合理布置垃圾處理站點、公共廁所
應健全垃圾處理站點網路(尤其是公共場所),讓人們垃圾有處可棄,減少因無垃圾站(箱)而導致的垃圾隨意丟棄。應在沿河設置一些公共廁所,讓在外活動的人們感到方便,減少因為沒有廁所而將河沿當廁所的現象。
(4)拆除一切造成污染的違章建築
對一切形成污染的沿河餐館、水上游樂廳等應取締。
4: 水資源調控措施
加強水源調配方面的研究
水資源不足是影響水質的重要因素,河水不流,水質就會惡化。應加強水源調配方面的研究,如何既節約水源又保護水環境是必須研究的課題。建設一批污水處理廠,應加強處理水的應用,處理廠與輸水管道應同時規劃、同時設計,將處理後的潔凈水引入河道,這樣既節約水資源又可保護水環境。
5: 公眾參與措施
(1) 讓公眾參與河道環境管理
河道管理部門應建立與沿線居民的溝通渠道,定期訪問居民,公布舉報電話,讓居民有機會參與對污染源的監督,及時發現問題,進行處理。也可以實行「門前三包」等措施,目的是充分發揮群眾保護水環境的巨大熱情,對水環境實行有效的監督和保護。
(2)搞好大眾教育
對大眾加強保護水質的教育,沿河樹立一些警示牌,呼籲人們注意保護水質。另外,新聞媒體繼續對大眾進行環境保護的教育。
(四)目前依然存在的問題
然而在此過程當中有幾方面問題沒有得到足夠重視或未能有效執行:
首先,治理水污染的過程中要避免將水環境整治工作同行政強制措施完全等同起來。應該在整治的過程中更多地採用經濟手段,調動排污單位的內部積極性,使污染物達標排放和綜合治理成為企業主動的自發的自願的行為。這樣不僅能夠減少行政強制執行的費用,而且可以減少以至杜絕企業弄虛作假、追求形式上的達標和保留實質上的污染行為的發生,從而有效地提高有關法律法規執行的有效性。在通常意義上的引進經濟激勵措施、獎勵達標先進單位、為其提供政策優惠的做法之外,是否可以將水環境治理與清潔生產工藝技術的市場開發有效的結合起來,在停產、關閉數以千計的污染企業的同時創立和新建於環境保護有利的新企業新市場,使水環境整治工作同社會經濟其它方面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使環保工作不再對於工業企業的發展只是一味的否定,而是肯定與否定相結合。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工業走向環境健康化是世界發展的總體趨勢,清潔生產工藝的開發利用將在不久的未來占據巨大的市場份額。因此我們應該把握時機,爭取利用後進優勢,在促進環境質量改善的同時獲得經濟的更大發展。
其次,水污染的治理過程中還應避免將水污染防治與工業企業達標排放等同起來。中國是一個農村人口佔到70%的農業大國,且農業現代化程度較低。美國著名的化學家和環保主義者蕾切爾·卡遜在上個世紀60年代所關注的農業污染問題在今天的中國仍然具有極為現實的指導意義。當我們對於我國大多數流域污染情況尋根求源的時候都會發現幹流和支流沿岸的農葯化肥及其它農業廢棄物肆意地向水體拋棄是構成水環境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往往正是這些不經任何處理就排向江河湖海的大量農業污染物在很大程度上須對水體的毒化問題負責。然而在水環境治理的實際操作中,我們幾乎看不見有關治理農業面源污染的舉措,更沒有像「零點行動」那樣富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治污行為發生。當然並不否定工業企業污染治理與農業污染控制本身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對於「15小」企業的治理一定范圍內斷絕了農業污染物的來源,然而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這還遠遠不夠;也並不否認農業的面源污染較之工業企業通常情況下的點源污染而言,控制的難度大得多,甚至近乎不可操作,然而不能因為該問題解決起來有極大困難而視其不存在。這樣只能造成對農業污染的默認,從而使問題擴大化。

最後
水污染治理過程應當同生態環境的恢復和改善緊密結合起來。環境問題以其固有的全方位、多因子的特點區別於其它任何部門法所調整的對象,這就要求在整治水環境問題的過程當中首先要考慮到水污染問題的流域性,加強河流湖泊沿岸省市地區之間的協調和合作。這一點在淮河治理過程當中已經獲得重要的實踐經驗,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加以推廣。其次,水資源作為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成分對於人類生產生活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價值,因而將水環境整治與水權概念的開發相結合,明確水資源使用的受益者和水環境問題的治理者無疑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對於水資源的開發利用要實行全流域統籌兼顧的方針 ,生產、生活和生態用水綜合平衡,做到微觀與宏觀相結合,促進水環境問題的根本解決。
自古以來,人類就是在水的滋養下生存和繁衍,今後也將同樣依賴於水資源而繼續存在和發展。無論社會如何進步,時代如何發展,我們都不可以水環境的惡化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發展,因為那將造成人類無法承受的惡果,並最終導致一切人類文明化為烏有。如果說過去的水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的無知導致的,那麼今天,我們已經逐漸清醒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果說已經造成的水污染及水生態環境的破壞是我們疏於管理的結果,那麼今天,我們已經在水環境治理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如果說已經完成的治理工作在遏制水環境惡化方面起到了可喜的積極作用,那麼今後的工作將更加艱巨和繁重,需要更完善的立法支持、更廣泛的社會參與以及更持久的全方位投入。水環境的現狀要求我們不懈地堅持治理工作,已取得的成績激勵我們更有信心地將治理工作開展下去。
水污染治理比防洪、抗旱難度更大,因為洪水的發生在時間上偶然性、在地域上有局限性,而水污染則是每時每地都存在。洪水、乾旱是天災,面對天災,人類更能團結一致,更能吃苦耐勞,更能相互幫助,更能激起一股熱情,1998年長江大水就是一個例證。水污染是人禍,是人引起的,治污會影響到部分人的利益,會涉及到社會中的方方面。總之:
節水從點滴做起!
參考文獻:
(1) 書名為《造福子孫後代》:前言
(2) 行政院環保署「安全飲用水手冊」:第3頁
(3) 中國水資源公報 1999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第2頁
(4) 中國城市排水建設與發展
(5)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講座第二十六講:關於我國農業法制建設的幾個問題第
(6) 水資源合理分配的基本路線 作者:關業祥 水利部規計司處長

❼ 水污染對農村的環境造成了怎樣的危害怎麼樣可以防治

水污染對農村的環境造成了非常大的危害,影響了農村經濟發展,影響了農村農作物的量產,影響了農民的身體健康,導致農村出現各種環境污染;加強農村各個企業之間的防控,減少污水排放,加強鄉村衛生各方面的管理,政府出台相應的政策,並且加強對各個企業之間的管理。

❽ 怎麼樣解決水污染問題呢

1.合理用水,減少排污
工業廢水有兩種,一種是工業冷卻水,與原料和產品不直接接觸,雜質較少,只要把熱量回收或稍加處理後,就能循環使用.另一種是工藝廢水,它與原料直接接觸,含有各種雜質.由於工業種類繁多,工藝條件差異,廢水中的物質與濃度各不相同,比較復雜.若廢液中物質濃度較高,則盡可能回收利用;或經一定處理後,再次返回原工序使用.
2.改進生產工藝,減少廢水排放,發展"綠色工藝"
3.對廢水進行處理後再排放(廢水處理)
①建立污水處理廠,對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進行處理後再決定排放或是加以利用.
②應用土壤處理系統(讓污水通過土壤,草地過濾進行牧草灌溉,林地灌溉),凈化塘,生物凈化等自然凈化污水技術.在污水水質達標後再排放或引灌森林,種花,風景地,草地及經濟作物,飼料作物,工業用糧等種植業.
污水處理基本方法
廢物處理是用物理,化學或生物方法,或幾種方法配合使用以去除廢水中的有害物質,按照水質狀況及處理後出水的去向確定其處理程度,廢水處理一般可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處理.
一級處理採用物理處理方法,即用格柵,篩網,沉沙池,沉澱池,隔油池等構築物,去除廢水中的固體懸浮物,浮油,初步調整pH值,減輕廢水的腐化程度.廢水經一級處理後,一般達不到排放標准(BOD去除率僅25-40%).故通常為預處理階段,以減輕後續處理工序的負荷和提高處理效果.
二級處理是採用生物處理方法及某些化學方法來去除廢水中的可降解有機物和部分膠體污染物.經過二級處理後,廢水中BOD的去除率可達80-90%,即BOD合量可低於30mg/L.經過二級處理後的水,一般可達到農灌標准和廢水排放標准,故二級處理是廢水處理的主體.
但經過二級處理的水中還存留一定量的懸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溶解性有機物,溶解性無機物和氮磷等藻類增值營養物,並含有病毒和細菌.因而不能滿足要求較高的排放標准,如處理後排入流量較小,稀釋能力較差的河流就可能引起污染,也不能直接用作自來水,工業用水和地下水的補給水源.
三級處理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如磷,氮及生物難以降解的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病原體等.廢水的三級處理是在二級處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採用化學法(化學氧化,化學沉澱等),物理化學法(吸附,離子交換,膜分離技術等)以除去某些特定污染物的一種"深度處理"方法.顯然,廢水的三級處理耗資巨大,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
排放到污水處理廠的污水及工業廢水可利用各種分離和轉化技術進行無害化處
4.基本原理
物理法
通過物理或機械作用去除廢水中不溶解的懸浮固體及油品
過濾,沉澱,離心分離,上浮等;
化學法
加入化學物質,通過化學反應,改變廢水中污染物的化學性質或物理性質,使之發生化學或物理狀態的變化,進而從水中除去;
中和,氧化,還原,分解,絮凝,化學沉澱等;
物理化學法
運用物理和化學的綜合作用使廢水得到凈化
汽提,吹脫,吸附,萃取,離子交換,電解,電滲析,反滲析等
生物法
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氧化降解成無害物質的方法,又叫生物化學處理法,是處理有機廢水最重要的方法
活性污泥,生物濾池,生活轉盤,氧化塘,厭氣消化等
其中廢水的生物處理法是基於微生物通過酶的作用將復雜的有機物轉化為簡單的物質,把有毒的物質轉化為無毒的物質的方法.根據在處理過程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對氧氣的不同要求,生物處理可分為好氣(氧)生物處理和厭氣(氧)生物處理兩種.好氣生物處理是在有氧氣的情況下,藉好氣細茵的作用來進行的.細菌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氧化,還原,合成等過程,把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機物氧化成簡單的無機物(CO2,H2O,NO3-,PO43-等)獲得生長和活動所需能量,而把另一部分有機物轉化為生物所需的營養物質,使自身生長繁殖.厭氣生物處理是在無氧氣的情況下,藉厭氧微生物的作用來進行.厭氧細菌在把有機物降解的同時,需從CO2,NO3-,PO43-等中取得氧元素以維持自身對氧元素的物質需要,因而其降解產物為CH4,H2S,NH3等.用生物法處理廢水,需首先對廢水中的污染物質的可生物分解性能進行分析.主要有可生物分解性,可生物處理的條件,廢水中對微生物活性有抑製作用的污染物的極限容許濃度等三個方面.可生物分解性是指通過生物的生命活動,改變污染物的化學結構,從而改變污染物的化學和物理性能所能達到的程度.對於好氣生物處理是指在好氣條件下污染物被微生物通過中間代謝產物轉化為CO2,H2O和生物物質的可能性以及這種污染物的轉化速率.微生物只有在某種條件下(營養條件,環境條件等)才能有效分解有機污染物.營養條件,環境條件的正確選擇,可使生物分解作用順利進行.通過對生物處理性的研究,可以確定這些條件的范圍,諸如pH值,溫度以及碳,氮,磷的比例等.
近年來,在水資源再生利用研究中,人們十分關注各種納微米級顆粒污染物去除的問題.水中的納微米級顆粒污染物是指尺寸小於lum的細微顆粒,其組成極其復雜,如各種微細的黏土礦物質,合成有機物,腐殖質,油類和藻類物質等,微細黏土礦物作為一種吸附力較強的載體,表面常吸附著有毒重金屬離子,有機污染物,病原細菌等污染物,而天然水體中的腐殖質,藻類物質等,在水凈化處理的氯消毒過程中,可與氯形成氯代烴類致癌物,這些納微米級顆粒污染物的存在不僅對人體健康具有直接或潛在的危害作用,而且嚴重惡化水質條件,增加水處理難度,如在城市廢水的常規處理過程中,造成沉澱池絮體上浮,濾池易穿透,導致出水水質下降,運行費用增加等困難.而目前採用的傳統常規處理工藝無法有效去除水中這些納微米級污染物,一些深度處理技術如超濾膜,反滲透等又由於投資及費用昂貴,難以得到廣泛應用,因此迫切需要研究和發展新型,高效,經濟的水處理技術.

❾ 如何治理水污染

水污染在環境工程里是大類,治理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物理、化學和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