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資源如何可持續發展
擴展閱讀
中石油現在值多少 2024-03-29 21:30:38
離婚裝修費用如何分割 2024-03-29 21:20:04

資源如何可持續發展

發布時間: 2022-05-16 12:28:07

自然資源———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可持續的動力

5. 1 資源———能源與原材料

20 世紀,從以開發金屬資源為主到越來越多地集中於工業礦物和油氣,一些尋找和開發不可再生能源的工業部門得以發展。現今,不論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能源工業已成為影響國民經濟的重要因素。

礦床的性質與成分是多種多樣的,這是它們不同成因的反映。生成這些礦床的作用有: 來自地幔的岩漿侵入、地球表面的沉積作用,甚至在一些鎳礦中,還有隕石的撞擊。對礦產前景的評價要求地質學家了解這些成礦過程,找到普通的岩層與有經濟價值的礦床之間的差別及其相互聯系。

持續增長的需求要求我們不斷地勘探和開發新的礦床。盡管發現一個世界級的大礦床是極為罕見的特例,但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全球礦產資源評價項目的資料,預計在不遠的將來還不會產生非燃料礦產資源的全球性短缺。但是,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不同種類的 (現實的和預測的) 障礙開始限制這些資源的可利用性。雖然,一些緊缺的礦產資源在地球上並沒有耗盡,至少在不遠的將來還不會。但是,在很多地區,由於土地利用的競爭以及一些政治和環境因素,這些資源的勘探和開發能力正在受到制約。

「礦產資源問題」源自對社會和環境負責的態度進行礦產資源經濟開發這一出發點。做好資源可持續開發的規劃和決策,需要我們有長期的、全球性的眼光,並制定出涵蓋土地利用、資源和環境管理的綜合方案。這個綜合方案,反過來又要求我們對已探明的礦產資源在全球的分布,影響其開發的經濟因素及其開采所帶來的環境影響等諸多方面擁有公正、客觀的資料。

礦山的生命周期包括勘探、發現、開采、商業利用、礦產地的復墾等階段,在這周期中,持續的礦產開發自始至終關繫到對社會的潛在破壞。如果開采公司要保持它們的社會合法性,就必須認真對待環境和社會的挑戰。

建築材料包括被切割和粉碎的岩石、沙、礫石和粘土,全世界對它們的需求量日益增長。全球的年開采量約為 250 億噸,其中約 130 億噸為集料 (粉碎的石頭、沙和礫石) 。如何更好地保護和開采這些資源以避免現在和將來跟土地利用發生沖突,需要我們謹慎地做好規劃。

5. 2 岩石和集料

集料工業為各類建築,包括道路、公路、鐵路、機場、建築物、港灣和其他民用工程以及水泥製造等供應原料。集料的來源是採石場、陸地和海底的采礫坑、再生的工業廢料以及熱電廠。集料工業還供應大量的粘土和天然岩石。

許多國家都在試圖減少來自採石場、采礫坑和海底的集料數量,以保護環境、水資源及水質。對舊採石場進行復墾使之恢復景觀,將給未來的土地利用帶來新的希望。我們必須對建築材料作定量評估,以使開採的材料與我們的實際需要達到最佳匹配;加強研究和開發將給發展中國家日益增長的裝飾石貿易帶來新的機遇。改進勘探方法,減少有害廢料的產出,研製新工藝和新工具,以及改進產品的性能,都會使社會受益匪淺。

從石油工業可以看到,環境是可以管理好的。天然氣在很多方面的用途越來越受到關注。它可提供清潔的火焰,廢氣的污染相對較小,熱量容易控制,而且在需要時可提供高熱能。在特殊情況下,它還能以壓縮或液化方式作為高效率機動車燃料使用。

石油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來自古代植物和微生物衍生的有機物。在 2004 年,常規原油和天然氣的遠景可采儲量據估算為 158 千兆噸 「油當量」(油和氣) 。天然氣水合物以及非常規資源 (例如,超重油、瀝青砂、密集沙層中的氣、煤層甲烷、淺儲集層甲烷、水溶甲烷等) 不在上面估算數字內,但它們共同賦存的量非常大。專家們預期,在今後 30 ~ 50 年的時間里,非常規資源,包括水合物,將成為世界能源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但是考慮到實用性、宏觀經濟變化和政治傾向等因素,對它們的開發必須謹慎進行。

世界天然氣貿易正在逐步一體化,面對競爭和解禁,各國都穩定地開放經濟。可以預計,在不遠的將來,在同樣的全球化勢力的驅動下,一個真正的國際化天然氣市場將誕生。一些新的技術,如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網路、氫氣儲存系統、氣變油技術、微型發電機等,將從根本上改變世界的能源系統。到 21 世紀 30 ~ 60 年代,有可能出現一個以氫氣為最終能源載體的經濟體系,而且很可能是以甲烷為基礎。

5. 3 石油的代替品

在過去的 40 年裡,許多傑出的科學家看到,在將來某個時期,世界的石油將被耗盡。從長遠來看,替代耗盡的石油所需的邊際成本要與便利性、質量和替代能源的服務成本一起來估算。在某個點上,非化石能源可能更具有競爭力。

了解所有能源工藝的技術變化率,我們完全可以預計,會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化石能源礦產被保留下來不被開采。因此,對不同價格水平的化石能源礦產的地質賦存程度的進一步評價,將促使很多機構根據不同的成本價格水平,對全球的最終可采資源量作出估算。

5. 4 自然資源的開采

開采自然資源的重點將放在可持續性開發上,涉及經濟、環境和文化諸方面。雖然我們並不知道今後 100 年裡最主要的資源是什麼,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社會將仍然需要能源和各種原材料。今後的工作需要定期地對各種礦產品的已知儲量和資源量進行歸檔整理,並更新對尚未發現的資源的估算。

這些資源包括:

·能源: 常規與非常規油氣、煤、鈾、釷、地熱、太陽能、風能;

·金屬礦物: 銅、鐵、錳、鉬、鎳、鎢、鋅、鉛、金、銀、鉑、鈀;

·特殊礦物和工業礦物: 水泥原料、稀土元素、金剛石;

·水: 地表水和地下水。

針對以上及相關的一些問題,我們需要制定一個全球適用的方案———一個可以在國際合作基礎上、為期三年的國際地球年活動內實現的方案。目前,一些涉及政府間合作的全球性礦物資源評價已經在著手進行。盡管在評估尚未發現的資源量時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但是毫無疑問,這一工作值得繼續去做。

地學領域的新發展使得很多寶貴的礦產資源可以追溯其來源。這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機會來理順自然資源與一些社會現象(即: 穩定地、管理有序地、可持續地增進社會繁榮) 之間的關系。過去,這些關系幾乎都是根據國家統計資料在一個總體水平上處理和探討的,並沒有與特定的地區或一個地區內的各個礦產品聯系起來。因此這方面的跨學科研究具有創新意義。

5. 5 點天燈

「點天燈」是指燃燒那些由於經濟或技術條件的原因而不能出售或利用的天然氣。 「點天燈」每年都造成大量的能源損失,還可能帶來負面的環境影響。在世界很多地方,石油生產中的甲烷氣都被燒掉,因為燒掉比其他選擇 (就地利用、建立管線或重新注入儲層中) 更經濟。

在非洲,「點天燈」燃燒天然氣造成的能源損失相當於 5 億美元/年。如果減少這一損失,目前被燃燒的天然氣就會大部分進入出口市場。但是,我們工作的重點應是在當地市場上。因為只有在那裡,天然氣才會對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正面影響。例如,用天然氣替代木材燃燒,會給當地的環境帶來益處。因此,無論是對被燃燒的甲烷還是產自淺層堆積物或深湖的甲烷,評價各種類型甲烷的資源遠景至關重要。

當大量天然氣資源的產地離消費者太遠,運輸不便時,就被認為是 「擱淺」了。那些擁有看來離市場太遠,不經濟的天然氣資源的邊遠地區,由於 「氣變液」的轉化使得這些地區有可能在今後 25 年裡為世界提供能源,其經濟也將隨之發展。

我們知道,小型的油氣礦點在全世界比比皆是。它們可能代表了天然氣泄漏、液態石油的滲漏、半固態瀝青礦床以及瀝青浸染多孔岩石岩脈。甲烷是泄漏到地表的最常見氣體,通常作為一種地質資源賦存於生物成因的源岩、熱成因 (與石油伴生) 的源岩,或作為火山氣體和熱液氣體產出。在大多數沉積物厚度超過1000 米的盆地或子盆地中,作為一種生物成因的氣體,大量的甲烷氣可在石油儲集層和多孔的淺層沉積物中找到。全世界有 120多個湖泊,其深部的缺氧鹹水含有溶解的甲烷,可滿足當地需要。這類能源可以與產自廢水泵的生物甲烷或來自附近沉積物中的淺層甲烷聯合開發。

5. 6 天然氣水合物———潛在的能源

水合物僅發現於極地地區的最北邊或最南邊,在水深超過300 米的海底沉積物中。因而,只有具備相應技術的國家才能開采這一資源。在標准溫度和壓力下,甲烷是一種液化烴,並且是天然氣的主要組分。在相對的高壓低溫條件下 (常見於永凍層地區和大陸架的海底) ,天然氣水合物 (甲烷水合物) 呈現為固態的冰狀物質。每立方米的天然氣水合物釋放的熱量相當於 160 ~180 立方米的天然氣釋放的熱量。因此,水合物便於儲存和運輸。通過向水合物礦床注入熱量 (水或汽) ,天然氣很容易被釋放出來。

5. 7 礦產資源———可利用性與供應

有不少礦床與火成的地幔衍生的熔岩相互伴隨生長,特別是有些成礦的礦物是由一小部分地幔熔岩組成的。詳細地了解板塊構造作用有助於地質學家精確地確定在什麼地方,勘探者最有可能找到特定的礦物組合。

很多礦床都是在經歷了風化與侵蝕的改造後才具有經濟價值的。相反,只有侵蝕或溶蝕而沒有再富集作用的話,有可能破壞礦床! 地質學家需要很好地了解地表作用,才有可能建立預測礦石的生成或破壞的模型。盡管近期有一些研究進展,但是我們還遠遠沒有完全地了解這些關鍵的成礦過程以及它們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這類研究是跨學科研究所必需的,也是為後代建立一個可持續資源基地必不可少的因素,如後面的 「鉑族元素」 (PGE)項目的例子。

❷ 如何實現陸地生物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中國可持續發展建立在資源的 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上。國家保護整 個生命支撐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護生物多 樣性;解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重大生態環境問題 ;保護自然資源,保持資源的可持續供給能力,避 免侵害脆弱的生態系統;發展森林和改善城鄉生態 環境;預防和控制環境破壞和污染,積極治理和恢 復已遭破壞和污染的環境;同時積極參與保護全球 環境、生態方面的國際合作活動。到2000年,使環境 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點城市的環境質量有所提高 ,自然生態惡化的趨勢有所減緩,逐步使資源、環 境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相互協調。到2000年的具體目 標如下:
(a)工業廢水排放量控制在300億噸 左右,工業廢水處理率達到84%,城市污水集中處理 率達到20%左右;
(b)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2100~ 2300萬噸,工業廢氣處理率達到90%,城市居民燃氣 化率達60%,集中供熱面積達到4.7億平方米;
(c)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 45%-50%,控制有毒有害廢物污染;
(d)交通干線雜訊等效聲級維持1990 年水平,城市環境雜訊達標率比1990年提高15~20個百 分點;
(e)保護和發展森林資源,大力植 樹造林,1991~2000年凈增有林地面積1900萬公頃左右, 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15%~16%左右;
(f)預防和控制荒漠化擴展;加強 水土保持工作,今後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4萬 平方公里;
(g)保護耕地資源,控制建設佔用 耕地,2000年耕地保有量不少於1.22億公頃,擴大耕地 面積,1991~2000年新增耕地面積330萬公頃;
(h)全國各類自然保護區面積達到 1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7%;同時注意保護所有自 然生態系統。
2.4 保證上述目標實現的主要對策 應包括: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深化改革 開放,加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
(b)加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特 別是規范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行為的政策體系、 法律法規體系、戰略目標指標體系的建設,以及資 源環境、生態綜合動態監測和管理系統、社會經濟 發展計劃統計系統,信息支撐系統,以及發展教育 事業,提高全社會可持續發展意識和實施能力在內 的能力建設;
(c)實行計劃生育,提高人口素質 ,控制人口數量,改善人口結構;
(d)因地制宜,有步驟地推廣可持 續農業技術;
(e)重點開發清潔煤技術,大力發 展可再生和清潔能源;
(f)調整產業結構與布局,推動資 源的合理利用,減少產業發展對交通運輸的壓力;
(g)大力推廣清潔生產工藝技術, 努力實現廢物產出最小量化和再資源化,節約資源 、能源,提高效率;
(h)加速「小康住宅」建設,改善 城鄉居民居住環境條件;
(i)組織開發、推廣重大環境污染 控制技術與裝備;
(j)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和污水處 理,保護、擴大植被資源,以生物資源合理利用支 持物種保護和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努力提高土 地生產力,減少自然災害。

❸ 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怎麼保證可持續發展

我國當前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需要研究如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積極作用, 在使自然資源實現合理配置的情況下, 避免過去在舊的計劃經濟體制 中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中存在的各種嚴重浪費,同時要研究市場經濟本身在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中作用的某些不足, 從而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促進可持續發展經濟上的作用得到切實正確的發揮。
實現這一要求, 關鍵的一點, 就是要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為指導, 全面、正確地發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在合理配置自然資源中的作用,包括充分發揮其本身具有的積極作用和避免由於其本身的局限可能帶來的某些消極作用。為此, 首先就需要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內涵有一個全面准確的了解,並需要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從其發揮作用的機制仁給以正確的引導。
用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指導充分發揮市場經濟在配置自然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 要看到, 它既能推動可再生自然資,如生物資源, 源源不斷地被人們長遠持續利用,又能推動不可再生資源,如礦產資源, 在有限存量之內, 最大限度地被人們長期持續利用, 兩者都屬於可持續利用自然資源的范疇, 都有利於經濟的持續發展。在實踐中, 充分發揮市場機制, 促進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❹ 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 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2003年4月22日)

今天是第34個「世界地球日」。確立「世界地球日」,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珍惜和保護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寶貴資源、保護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我國將「善待地球,保護資源」確定為今年紀念活動的主題,就是要讓全社會充分認識到:地球的不堪重負和礦產資源的有限性、不可再生性。善待地球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基礎;保護資源是倡導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黨的十六大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寫入黨領導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基本經驗;列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基本內容;明確提出了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並把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寫進了《黨章》。

胡錦濤總書記在2003年的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再次強調,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必須使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為了實現我國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為了中華民族的子孫後代始終擁有生存和發展的良好條件,我們一定要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同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促進人和自然的協調與和諧,努力開創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一、加強土地資源保護,促進土地資源永續利用,為經濟建設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土地資源特別是耕地,不僅關繫到農業的基礎地位,而且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疆國土面積約佔全國的1/6,人均佔有的土地資源在全國處於前列,但適宜人類活動的綠洲面積卻很少,人地矛盾日趨突出。由於氣候乾旱、生態脆弱、森林植被稀少、風沙活動頻繁和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衡,造成土地沙漠化和鹽漬化面積不斷增加,土地資源的一度盲目和無序開發,又誘發土地荒漠化程度的加劇。

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按照中央提出的國土資源保護和管理必須嚴而又嚴的總要求,全面落實「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和堅持「一要吃飯、二要建設、兼顧生態」的原則,採取土地用途管制、耕地佔補平衡等治本之策,扭轉在人口繼續增加、建設用地不斷上升情況下耕地大量減少的失衡趨勢。正確處理耕地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建立土地集約高效利用的激勵機制,為耕地保護提供更大的潛力空間,為資源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優化提供切實保障。要按照開發和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加強耕地保護,全面完成基本農田保護區的調整和劃定。嚴格控制非農建設佔用基本農田,逐步建立耕地保護和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制,確保自治區耕地總量動態平衡並逐年增加總目標的實現。要強化建設用地審批管理,嚴格執行農用地與非農用地的用途管制制度,盡可能使各類建設不佔或少佔耕地。嚴格控制城市規模外延式擴展佔用耕地。落實小城鎮建設用地政策,搞好小城鎮用地管理,控制村鎮建設佔用耕地。要按照「以水定地、節水增地」的原則,科學、合理地適度開發耕地後備資源。在做好保護耕地、節約耕地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土地整理、復墾力度。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大力推進土地市場建設,發揮土地資源的綜合效益,最大限度地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土地資源保障。

二、加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保障西部大開發和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實施對礦產資源的需求

新疆是個資源型省區,礦產資源具有分布廣、礦種齊全、配套程度較高、部分礦種儲量大、質量較好以及擁有少數特色礦產等特點,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在經濟發展中始終佔有重要地位。但新疆也是全國地質礦產勘查程度最低的省區之一,全區整體上礦產資源「家底」不清,資源保證程度低,探明儲量不足,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粗放,礦山普遍開采規模小、布局散、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和深加工能力較低、資源破壞和浪費現象仍很嚴重,大部分礦山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尾礦綜合利用、礦物原料的深加工和資源的二次利用水平較低。

江澤民同志視察新疆時曾高瞻遠矚地指出:「中央認為,新疆已具備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應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特別是下世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點。」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給新疆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為了保障新疆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對礦產資源的供給能力和優勢資源轉換戰略實施的需要,必須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耗竭性礦產資源採取切實有效的保護措施,科學規劃,綜合開發,集約利用,加強管理。要進一步加強礦產資源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特別是要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和采礦權人的教育,使大家充分了解礦產資源的緊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等特點,提高對礦產資源嚴峻形勢的認識,樹立起正確的資源觀念、保護地質環境觀念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增強依法辦礦、依法采礦、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的自覺性。要加強礦產資源的綜合勘查、綜合評價,通過引進國內外地學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加快消化吸收和創新,提高地質礦產勘查成果質量、科技含量和找礦水平,提高自治區礦產資源儲備。堅持依法管理,從嚴治礦,管好用好有限的礦產資源,要從礦山建設項目的審查入手,對采礦權申請人的辦礦技術條件、開采方案和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等方面嚴格把關,實行采礦權總量控制,制止低水平礦山重復建設,從源頭上保證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和有效保護。充分利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杜絕破壞浪費礦產資源現象的發生,堅決防止開采礦產資源只顧眼前不顧長遠、靠掠奪式開采來求得一時經濟發展的短視行為,促進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總體水平的提高。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解決礦產資源合理開發、綜合利用中的技術難點問題,提高新疆礦業開發科技水平。通過吸收引進與自主創新相結合,以先進的采、選、冶工藝和技術,改造傳統的開采、選冶工藝和技術裝備,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水平。

三、正確處理資源開發與地質環境保護的關系,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新疆地處內陸乾旱地區,雖然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但自然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由於自然作用、人類活動的影響特別是不合理的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活動,誘發了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煤層自燃等地質災害;在開發建設活動中忽視環境保護、生態恢復和污染治理,部分地區水資源無序超常開發,不斷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壞、水污染、水源衰減、土地荒漠化等許多新的生態環境問題,給新疆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很大的損失。

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中央已明確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作為其中一項根本任務。因此,在發展區域經濟的同時如何處理好資源開發、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關系問題、如何降低在資源開發中所付出的環境代價問題就成為需要盡快研究解決的新的重大課題。

地質環境是整個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要結合貫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環境保護條例》,加強對地質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對地質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要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治理」的要求,積極探索地質環境保護和治理恢復的各種行之有效的途徑和辦法。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把中長期保護與解決當前突出問題結合起來,集中力量,重點突破,最大限度地減輕資源開發和工程建設活動對地質環境的影響和破壞,要嚴格執行國家、自治區的有關規定,在區域開發和工程建設前期,要做好相應的地質環境評價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工作,提前採取措施,減輕對環境的破壞和預防地質災害。要在查明全區地質遺跡的基礎上,加大對珍貴的地質自然遺產的保護力度,積極爭取在自治區建立國家級地質公園,為促進自治區旅遊業的發展作出貢獻。要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質環境保護條例》的規定,盡快制定和建立自治區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制度,督促采礦權人及時對礦產資源開發中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治理恢復,逐步形成與生產同步的生態恢復建設機制,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資源效益與環境效益有機統一。

保護資源、保護環境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希望全社會重視,各界支持,共同來完成這項事業,努力開創新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

(為紀念第34個「世界地球日」而作,原載《新疆日報》)

❺ 實現礦產資源可持續供應的對策

礦產資源是國民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現階段,我國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業原料、70%以上的農業生產資料都來源於礦產資源,30%以上的農業用水和飲用水來自屬於礦產資源范疇的地下水。可以說,沒有礦產資源持續穩定的供應,就沒有現代經濟與社會的健康發展。

那麼,如何實現礦產資源的可持續供應呢?筆者認為,應實施「利用『兩個市場』,開發『兩種資源』」的礦產資源發展戰略。

一、健全、完善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礦業新體制及新機制

從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與建立我國經濟安全的需求上來看,國家要加強對礦業部門的管理,建立、健全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礦業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

首先,要制定礦產資源的中、長期規劃。考慮到資源利用和經濟可行性兩方面,應從需求關繫上明確各種礦產品在「兩個市場」中的份額,並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以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其次,健全、完善各種礦業政策、法規,政企(事)分開,保證國家政策法規在宏觀上強有力的調控作用,保證市場機制對礦產資源進行合理配置。

第三,加快培育礦業權市場的步伐,改善政策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吸收境內外資本、民間資本進入礦業市場。

第四,公益性地質工作與商業性地質工作分體運行。公益性地質工作包括基礎地質工作、國土地質工作(區域地質、區域地球物理、區域地球化學、區域環境地質、區域水文地質、區域工程地質)、礦產態勢系統調查及地質環境態勢調查研究等。公益性地質工作非常重要,它關繫到我國地球科學水平的提高和國家資源、環境的戰略安全,國家應制定有關規劃,組織專門隊伍實施,促進地質成果社會共享。商業性地質工作包括礦產地質工作和廣義的應用環境地質工作等,它是按市場機制運作的。

目前,我國礦業市場包括礦產勘查市場尚未形成,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於政策法規不健全,基礎設施不完善,國內外資本尤其是境外資本與民間資本不能進入礦業市場。另一方面,由於礦產資源勘查工作風險很大,在前期地質工作程度偏低的情況下,更增加了投資者的風險。在我國礦產品需求快速增加,礦業體制包括地勘體制處於改革轉型階段的特定時期,國家可以在改善政策環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培育礦業市場的同時,加大投入,提高礦產勘查前期地質工作程度,以減少投資者的風險,進而促進礦業的發展。

二、加大投入,加強礦產資源調查評價,擴大礦產資源儲備

快速而准確地發掘礦產資源潛力,科學地制定礦產資源規劃,既是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迫切需要,又是澤及子孫後代的長遠大計。

從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深度上講,目前我國固體礦產勘查深度一般為300~500米、開采深度一般在300米以內,流體礦產勘查開發多在5000米以內,而1000米以內的固體礦產和10000米以內的流體礦產至少有一半以上還未發現。與東部地區相比,我國西部地區由於自然條件較差,探礦經費投入較少,地質調查特別是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程度還很低,這與西部地區良好的成礦背景和條件很不相配。另外,新礦床類型的發展,新成礦概念的建立,新的技術方法的突破,采、選、冶技術方法的進步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改變對礦產資源的認識。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礦產資源評價程度較低。我國西部地區雖然地域廣闊,但地質工作程度較低,資源潛力尚未查清,東部地區勘查和開發深度也不夠。由於礦產資源分布的不均勻性和隱性特點,決定了其需要耗費大量勘查勞動才能被發現和控制。經驗表明,礦產勘查投資與可利用儲量之間的關系是非常不確定的,它受基礎地質工作程度、勘查投入、科學技術進步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新中國成立以來,盡管我國陸續發現了大慶油田、金川銅鎳礦、金堆城鉬礦、玉龍銅礦等大批大型礦床,但與國外相比,我國的地質工作程度還比較低、成礦規律不清楚,深部、覆蓋區,尤其是面積廣闊的西部地區地質工作程度更低。鑒於礦產資源從評價、勘查到資源開發利用一般需要10年至15年的周期,因此,國家必須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強化西部礦產資源評價,加大東部地區挖掘潛力,為未來10年可能出現的某些重要礦產資源嚴重匱乏和資源基地由東部向西部戰略性轉移做好資源接續准備。

三、最大限度用好國外礦產資源

不論從我國10年來礦產資源的消耗趨勢(儲產比),還是未來人口與經濟發展的判斷或者按不同種類消費模式預測,未來30年我國對主要礦產資源的需求總量將數倍於現有探明儲量,像石油、銅這樣重要的資源儲量甚至難於滿足未來10年的需求。面臨這樣的形勢,貫徹「走出去」的戰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外礦產資源成為必然選擇。其一,我國目前的地質研究水平表明,有些礦產難以找到或者未形成規模;其二,有些礦產探明需要一個過程,經濟發展「等米下鍋」;其三,目前國外能夠較為經濟地(與國內開發成本相比)提供我國所需要的礦產;其四,作為不可再生的礦產資源應該細水長流,澤及子孫後代。

中國緊缺的重要礦產資源需要通過國外資源開發和市場兩個渠道補足。無論是出於經濟、安全還是方便、快捷的目的,周邊國家無疑都是中國走出去開發利用全球礦產資源的最佳地域,周邊國家是構築中國礦產資源安全配置體系的內置層。

顯然,在具體做法上,國家制定政策,鼓勵中國礦業「走出去」開發境外礦產資源,國家應該設立「境外礦產資源風險勘查基金」,扶持礦業(包括勘查業)「走出去」,並把境外找礦前期的地質工作列入國家計劃之中,以促進「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方略的實施。同時,隨著我國經濟實力的增強,經濟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後的新情況,對礦產資源進出口比例要有恰當的把握,逐漸擺脫為發達國家提供原材料的角色。對有些優勢礦產,如鎢、稀土,甚至一些「假優勢」礦產,如鋅的出口要審時度勢,從經濟觀點,從國家安全觀點,從可持續發展觀點從長計議。

四、調整我國的能源與礦產資源消費結構

面對我國石油和許多重要礦產資源嚴重短缺、潛力有限和未來30年經濟建設所需能源與礦產資源劇增、缺口巨大的情況,面對我國目前社會發展滯後於經濟發展,生活資料消費滯後於生產資料消費所帶來的對能源及礦產資源消費新需求,積極探索並科學調整適合我國國情和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能源與重要礦產資源消費結構已刻不容緩。

科學地調整我國能源與重要礦產資源消費結構,需要從我國人口基數大、基礎設施薄弱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比較客觀和准確地預測未來二三十年經濟高速發展和進入工業化高峰,以及社會全面進步,消費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對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需求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化石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儲量、潛力、實際開發條件等現狀,綜合考慮化石能源和重要礦產資源儲量的增長率以及境內外獲得的比例,新能源的發現和多種替代品研製及資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環境問題、社會問題等多種因素,來科學地提出我國能源和礦產資源消費結構調整意見和建議。

五、依靠科學技術進步,強化礦產資源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

首先,加強科學研究,進行理論創新,成礦理論的突破往往使礦床批量發現,開拓新領域,發現新礦種,利用非傳統礦;其次,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技術進步顯得更為迫切。

開發引進應用航天、航空對地觀測、監測與探測技術,地面快速勘查技術,深部探測技術,非傳統礦床的勘查、選冶技術,高精度測試分析技術以及信息處理、集成、提取技術和替代品製造技術等,既可提高勘查、開發水平,又可提高綜合利用水平。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深刻地影響著礦產資源領域的方方面面,直至改變世界某種資源的配置,改變一個國家的資源和礦業地位。

六、科學開發資源,振興我國礦業

礦業是連接礦產資源與礦產品的紐帶,礦業的振興是國家礦產資源安全供應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礦業不太景氣。90年代我國礦業也舉步維艱。表面看二者境況相似,但實際上原因大不相同,世界礦業的不景氣是因為資源及其生產供應相對過剩造成的。而90年代我國經濟高速發展下的礦業不景氣則與世界礦業背景相反,一方面由於礦產資源稟賦不佳;二是由於管理水平低、設備陳舊、技術落後、綜合利用能力差等,使得礦產品生產成本高,缺乏競爭力,經濟效益差。此外,受經濟利益和局部利益驅動,七八十年代以來,我國礦山企業數量急劇膨脹,數以萬計的集體和個體礦山在生產和資源利用效益十分低下情況下無序地開采著本來就不多的礦產資源,結果造成生態破壞、環境污染,資源浪費愈演愈烈。

面對全球經濟一體化和我國進入WTO的挑戰,國家要主動加大礦業改革力度,就像紡織行業「限產壓錠」那樣,大力度整頓,淘汰落後、分散和小規模的礦業生產,控制非理性的礦產開發。要花大力氣通過關、停、並、轉等方式重組,建立高起點、高技術、規模化、集團化的現代礦業企業,大幅度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能力,振興中國礦業。

七、加強管理,加大宏觀調控力度,依法治礦,形成良性循環

制定嚴格的政策法規,依法治礦,從嚴管理,宏觀調控,加強監督,整頓礦業秩序。要進一步提高礦產品的科技含量,控制初級原料輸出,擴大內需,拓展用途,保護礦業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從資源角度、經濟角度研究決定「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中的勘查、生產、銷售,做到資源利用與經濟效益雙贏。

廢舊金屬的回收再利用已經被許多發達國家政府高度重視。1999年美國回收金屬在消費量中所佔的比例和數量為:銅45%(135萬噸)、鋁23%(170萬噸)、鋅29%(43萬噸)、鎳38%(6.9萬噸),美、德、意、日的銅鋁回收一般占消費量或產量的30%—50%。我國銅的再生利用率在1992年、1994年和1996年分別達到23.95萬噸、26.74萬噸和42.75萬噸,分別占當年精煉銅產量的36%、35.8%和61%,與發達國家相近。鋁的平均回收率不足3%,鋅的回收率不足5%。隨著我國金屬用量的不斷增加,再生利用廢舊金屬對於緩解資源短缺具有重要作用。從政策上對廢舊金屬的回收再利用予以支持意義深遠。

八、建立國家礦產資源安全供應保障體系

和平、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流。然而,不安定因素一直存在。為確保國家獨立自主和經濟安全,建立國家礦產資源安全供應保障體系已是當務之急。

國家礦產資源安全供應保障體系應該包括下列內容:

①尋求多元、穩定、豐富的礦產資源來源。②確立科學、合理的礦產資源的儲備。③構築安全可靠的礦產資源運輸通道。④制定應付突變事件的有效機制。⑤組建起點高、技術新、規模大的現代化礦業企業集團。⑥建立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機構。建立集資源、環境、經濟、外交、投資環境和政策法規等多元信息於一體,具有信息快速處理、集成、提取和能夠全方位跟蹤、快速反應並對未來事件具有預測功能的全球礦產資源戰略決策系統,是國家礦產資源安全供應保障體系的支撐。

(原載《中國礦業報》2003年3月4日)

❻ 自然資源怎樣才能永續利用

‍‍

永續利用中的永續指的是在滿足人類生活基本需求的基礎上,不過度地攫取自然資源,不造成環境的惡化甚至自然資源的枯竭。在滿足生產需求的基礎上最大化地節約資源,實現自然資源的長久利用,才能形成一個永續發展的社會。自然資源可以分成可再生與不可再生兩種,但若是過度攫取或是不當開發,例如,大規模砍伐樹木,超過了森林的可再生能力,哪怕是可再生資源也會逐漸枯竭,自然資源逐漸耗竭的同時也背離了永續利用的目標。反之,若是對資源環境的利用有妥善合理的規劃,重視自然界的承載能力,注重資源自身的再生能力,加強對其保存和再利用,並減少發展中對環境的破壞,達到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也不是一種奢望。是否能做到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取決於當代人類社會的發展模式,也取決於當下我們每個人的行動。

在發展的同時不忘對資源、對環境的保護,讓人類社會能健康地延續發展下去,讓我們的子孫後代也能享受到發展的成果以及適宜的生存環境,這便是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初衷。自然資源是人類生存、生活的物質基礎,是人類進行經濟活動不可或缺的物質投入要素,更是維持生態平衡的基本環境因素。因此,資源的永續利用是人類得以持續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如今人們十分關注「節能減排」問題——能源危機讓人們重視「節能」,環境污染讓人們重視「減排」,並採取包括稅收政策在內的各種經濟手段來鼓勵節能和減排,試圖有效地解決能源問題和污染問題。

‍‍

❼ 中國如何在資源環境的硬約束下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1、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表現

可持續發展的實質是在合理使用資源和保護環境基礎上實現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核心是保證資源與環境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持續支持。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伴隨著經濟高速增長和世界製造業中心的形成,人均資源佔有率偏低和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的交互作用,使資源短缺、環境惡化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約束越來越明顯,突出表現為土地、水、能源、礦產等資源供應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不足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矛盾加劇。

1、土地資源約束: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類所有經濟社會活動都離不開土地資源。對一個國家或地區來說,能否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土地資源,直接影響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地域遼闊,國土面積達到96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但可利用土地僅占國土面積的1/3,人均佔有土地不足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3,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136人,是世界平均49人的1.78倍。在人均耕地不足的同時,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建設用地不斷擴大,農村住房佔地不斷增加,加上生態退耕和災害損毀,使耕地資源不斷減少,如2006年全國建設佔用耕地、災毀耕地、生態退耕、農業結構調整分別使耕地減少16.7萬公頃、3.6萬公頃、33.9萬公頃和4萬公頃。特別是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我國土地資源質量及其可利用性下降。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每年土地沙化面積擴展高達2460平方公里,大量糧田、草地、林地被沙漠侵佔,相當於每年減少一個中等縣(市)的土地面積。土地資源相對貧乏、耕地不斷減少和土地資源質量下降,不僅會使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受到限制,農業勞動生產率難以提高,給國家糧食安全帶來嚴重隱患,制約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而且會在「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雙重需要下,導致土地供給壓力越來越大,影響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成為制約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2、水資源約束:雖然我國江河縱橫、水網如織,水資源總量達25500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1945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21位,是聯合國列出的13個嚴重貧水國家之一,水污染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局面,導致資源型缺水與水質型缺水並存,使之對工農業生產乃至整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約束越來越明顯,成為制約實現我國經濟發展第三步戰略目標的重要因素。缺水每年給我國工農業造成的損失高達3500億元,這還不包括水資源被過度開采而導致的巨大間接損失。美國蘭德公司甚至提出影響中國經濟增長可持續性的八大瓶頸之一就是缺水和污染,它們對經濟增長率的負面影響達到1.5%~1.9%,高於能源價格上漲和外商投資下降的影響。

3、能源供應約束:我國在2003年相繼出現了煤荒、油荒、電荒。09年一年中今年4月,首鋼收購吉布森礦山被澳收購委員會以違反《公司法》為由叫停;中國海外建築工程的巨頭中冶集團與澳大利亞礦產商蘭伯特角鐵礦有限公司的鐵礦石項目投資,也遇到了麻煩;澳大利亞費利克斯資源有限公司宣布,該公司與中國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的交易申請尚未獲批;10月8日,已在8月底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中國上海寶鋼集團與澳礦企阿奎拉得到澳外資審查委員會通知,被要求重提申請,這些我國在國外礦業集團並購收購上遇到的麻煩也反映出了能源對外依存度越來越大,需要依靠進口滿足國內需求,這不但涉及經濟問題,而且也涉及政治與國家安全的問題。一方面國際市場能源價格飆升,局部地區能源供應不足和劇烈波動,給我國帶來了額外的經濟負擔,降低我國GDP的增長速度,使我國利用國際能源改善國內能源供應和消費結構變得更加困難;另一方面隨著我國能源進口的增加,國際上出現了中國「能源威脅論」,使我國能源安全問題變得十分突出,面臨著很多不可預見和不確定性因素。

4、生態環境約束:人類生產活動的本質是人與自然界進行物質循環交流,社會生產過程伴生著以液體、氣體、固體形式的廢棄物排放。當經濟總量快速增長、有害物質排放成倍增加、環境自凈能力難以維繼時,生態環境惡化就不可避免。城市煙塵、酸雨、可吸入顆粒物等,經過物理、化學、生物等作用和反應,形成復合型污染,嚴重污染了土地資源、空氣資源和水資源,直接威脅到居民生存環境和身體健康;農村水土流失、地力衰減、草地退化、土地沙化,越來越多的河水變得不適合農業灌溉和生活飲用,直接影響到農產品質量和人們食品安全。這種以城市為中心的環境污染和以農村為中心的生態破壞相互交叉、影響,造成了我國環境問題的復雜性和嚴重性,導致全國生態系統整體功能下降,抵禦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減弱,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還給未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構成嚴重阻礙,使經濟安全風險增大。

2、資源環境對可持續發展約束產生的原因

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約束問題是一個綜合性問題,只有將產生資源環境約束的主要原因梳理出來,才能找到緩解資源環境約束的正確途徑。在我國廣袤的國土上,各種資源幾乎應有盡有,無論是土地資源、水資源,還是能源、礦產資源,其總量都比較豐富,可持續發展之所以面臨資源環境約束,除了人口眾多、資源稟賦較差、生態環境先天脆弱等客觀因素外,無外乎資源環境需求、利用、配置、管理四大原因。

1、需求原因:我國經濟發展正處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居民消費升級階段,經濟增長以資源浪費、生態退化和環境污染為代價。

2、利用原因:習慣於以GDP作為經濟增長目標和考核政府官員政績的主要指標,使以大量消耗資源和粗放經營為特徵的傳統發展模式得以延續,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主要依靠資源的高消耗來實現,存在著「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協調、難循環、低效率」的問題。

3、配置原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價格是合理配置資源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由價格扭曲所導致的資源配置失靈是加劇資源環境對可持續發展約束的重要原因。長期以來,資源環境被認為是一種可以隨意使用或者低價使用的公共物品,其配置的市場化程度不高。

4、管理原因。有效管理是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然而我國資源環境管理不完善,成為資源環境對可持續發展約束的基本原因。

3、緩解資源環境對可持續發展約束的對策

資源環境約束問題是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要緩解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約束,必須以觀念創新為前提、以產業創新為基礎、以管理創新為保障、以市場創新為動力、以科技創新為出路,建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1、以觀念創新為前提: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應提高全民族的資源節約意識和環境憂患意識,在全社會樹立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觀念,培育人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社會風尚,營造全民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良好環境。

2、以產業創新為基礎:要把調整產業結構放到突出位置;走資源節約型城市化道路,優化城市產業布局,充分考慮資源條件和環境承載能力;推進生態農業工程建設,切實保護土地資源和農村生態環境,因地制宜調整農村產業結構。

3、以管理創新為保障:通過「恰當的制度安排」,形成對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褒揚、對浪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的懲罰。從資源環境管理法制化出發,加快資源環境保護立法,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資源環境管理法律法規體系。

4、以市場創新為動力:推進資源產業和資源配置的市場化改革,運用經濟杠桿推動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理順資源之間、資源與資源性產品之間的價格關系,探索建立生態環境恢復的經濟補償機制,逐步建立和完善資源環境產權制度,大力培育和規范資源環境市場,制定和完善資源環境的市場運行規則。

5、以科技創新為出路:通過科技創新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治理環境污染,實現從資源消耗型經濟向資源節約型經濟的轉變,實現以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增長向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增長轉變,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總結:

緩解資源環境對可持續發展的約束,關系著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社會安全和整體國力提升,必須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處理好經濟建設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支好型社會,實現經濟、人口、資源、環境持續協調發展。

❽ 如何實施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

中國可持續發展建立在資源的 可持續利用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基礎上。國家保護整 個生命支撐系統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保護生物多 樣性;解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等重大生態環境問題 ;保護自然資源,保持資源的可持續供給能力,避 免侵害脆弱的生態系統;發展森林和改善城鄉生態 環境;預防和控制環境破壞和污染,積極治理和恢 復已遭破壞和污染的環境;同時積極參與保護全球 環境、生態方面的國際合作活動。到2000年,使環境 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點城市的環境質量有所提高 ,自然生態惡化的趨勢有所減緩,逐步使資源、環 境與經濟、社會的發展相互協調。

❾ 如何實現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

海洋資源既有賦存於國家管轄海域的國土資源,又有分布於公海和國際海底的共有海洋資源。在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越來越需要海洋資源、資源配置向全球化方向發展、資源在國際合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海洋共有資源開發保護成為全球共同性任務的新形勢下,要形成新的海洋資源戰略。樹立大海洋思想,珍惜我國的海洋國土資源,放眼關注世界海洋資源;確立大力開發、積極保護、永續利用的基本戰略,以及合理開發保護海洋國土資源、多元化利用國外海洋資源、積極參與分享世界共有海洋資源、依靠科技進步促進海洋資源開發保護、建立海洋生態經濟等戰略選擇,實現使海洋成為戰略性資源基地、海洋資源永續利用、促進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

1.合理開發保護海洋國土資源

管轄海域的自然資源是重要的國土資源,象陸地國土一樣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基礎。我國的海洋資源既有巨大的開發潛力,又有急需加強保護的雙重任務,應該實行合理開發戰略,使國家管轄海域成為海洋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基地。

海洋礦產資源包括國家管轄海域的石油資源、天然氣資源、天然氣水合物資源、砂礦資源,國際海底區域的多金屬結核資源、富鈷結殼資源、熱液硫化物礦產等,有巨大的潛力。要加大海洋礦產資源勘探力度,增加探明儲量,提高國家的資源保證程度。力爭在海上發現新的大型油氣田,使海洋油氣產量在全國油氣總產量中的比重從目前的10%提高到25%以上,達到世界的平均水平。要把天然氣水合物勘探列入國家計劃,重點進行南海北部陸坡區相關海洋環境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為商業性勘查做好資源、環境和技術准備。要加強有爭議海區的石油和天然氣勘探,並積極貫徹「擱置爭議、共同原則」,維護我國的海洋權益,力爭海洋權益主張重疊區域的資源份額。

重視保護已經嚴重衰退的海洋生物資源,海洋捕撈業要採取捕撈量「零」增長甚至「負」增長政策,減少捕撈量,爭取逐步恢復主要經濟魚類、重要漁場的漁業資源。科學合理利用灘塗和淺海的可養殖海域,減少養殖業的自身污染,保護養殖海域的生態環境,積極推廣生態優化養殖模式,採取大型海灣和近海的海洋農牧化、重要經濟種類的人工增殖放流、近海漁場綜合整治等措施,保證海洋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珍惜愛護每一處可用於海洋旅遊娛樂業發展的海灘、海水浴場、海水運動場、珊瑚礁區、沿海紅樹林等資源,積極發展海洋旅遊業。要重視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防止海洋生態環境退化,保證海洋的永續利用。

2.多元化利用國外海洋資源

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規定,世界許多沿海國家的海洋資源可以與外國合作開發。根據我國的國情和海洋資源特點,從戰略角度考慮,既要充分挖掘本國海洋資源的潛力,也要走出去,採取各種形式,多元化利用國外資源:(1)要進一步合作開發利用外國漁業資源。我國已跨入世界主要遠洋漁業國家的行列,遠洋漁業的作業區域遍布西非、東非、南亞、中東、南太平洋、北太平洋和南美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海,今後應進一步加強這種合作,共同開發其管轄海域的漁業資源,尤其應加強與阿拉斯加、非洲沿岸和拉美地區國家合作,採取獨資、合資形式開發這些國家近海資源。(2)我國與日本、韓國、越南的漁業協定生效後,有大批漁船要退出傳統作業漁場,大量漁民面臨轉產轉業的嚴重形勢。要加強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延長現有漁業協定中的安排,也可考慮爭取建立共同漁業開發區等措施,維護我國漁船在傳統漁場的捕撈利益,減少漁業協定生效造成的損失,為漁民轉產轉業爭取時間。(3)利用我國的政治優勢和地緣優勢,爭取與海上鄰國、海洋油氣資源條件較好的非洲和拉美國家合作,勘探開發其海洋油氣資源,優化我國油氣資源配置。

3.參與分享世界共有海洋資源

國際海底區域約佔地球表面積的49%,是地球上具有特殊法律地位的最大的政治地理單元,蘊藏著豐富的多金屬結核、鈷結殼、熱液硫化物、天然氣水合物和深海生物基因等資源,是地球上尚未被人類充分認識和開發利用的潛在戰略資源基地。我國於1991年3月獲准在聯合國登記為國際海底先驅投資者,獲得了7.5萬平方千米礦區。今後要在進一步加強多金屬結核勘探工作的基礎上,關注其他深海礦產資源,盡快摸清富鈷結殼礦區資料,提出探礦區,並選擇較好礦區,適時向國際海底管理局提出申請。

應積極參與聯合國關於公海漁業資源開發和保護管理條約的制定,積極加入國際性和區域性漁業組織,為我國企業利用公海漁業資源創造良好的大環境。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發展大洋性公海漁業,開辟新的作業海域和新的捕撈品種,要把金槍魚資源豐富的西印度洋和中西太平洋海域作為新的作業區。

4.發展高科技,促進海洋資源利用

海洋資源開發需要海洋科技支撐,應本著促進資源開發、提高經濟貢獻率的根本目的,實行高技術先導戰略,形成高技術、關鍵技術、基礎性工作相結合的戰略部署。發展海洋資源勘查技術,不斷發現新的可開發資源;發展低成本高效益海洋資源利用技術,開發利用密度低、品位低、開發難度大、成本高的海洋資源;發展海洋資源深加工技術,開發利用海洋功能食品、海洋醫葯產品、海洋精細化工產品等,提高資源的二次利用率,廢棄物再利用;發展海洋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技術體系,包括污染物在環境中的行為和影響、局部海域環境自凈能力和環境容量、污染物的生物效應及局部生態變化過程的監測、預報、控制和管理技術,海域生態環境的修復技術、生態工程技術和污染損害的防治技術等,為修復近海的生態環境作好技術儲備;發展海洋監測技術領域的高新技術,重視海洋自動監測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廣泛應用衛星遙感技術,逐步實現對我國近海海域的全自動動態監測。

5.建立海洋生態經濟模式

海洋已經出現嚴重的生態經濟問題,重要海洋資源過度開發,海洋生態環境退化,海洋產業衰退,沿海地區發展受到影響。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是由海洋環境、海洋資源、海洋開發活動、沿海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共同決定的。海洋資源開發要走資源持續利用、產業持續發展、生態優質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不斷增加新的可開發資源,但開發規模和速度不應超過海洋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實施資源和環境綜合管理,把海洋資源開發保護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逐步形成生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模式。

❿ 如何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

1 減少污水的排放,運用保護水體的方式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業的用水量越來越多,導致了水體的嚴重污染。水體的污染為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如果人類生存環境周邊的水體受到了嚴重的污染,那麼只能實施遠距離取水的計劃,這樣給生活和生產環境都帶來了很大的不便。所以,合理利用水資源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減少污水的排放。
2 管理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據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提供的資料,農業用水約佔用了全球淡水資源的70%。聯合國預計,在未來20年內,世界需要增加17%的淡水灌溉農作物以滿足人類對糧食的消費,農業節水尤為重要,應該根據不同農作物具有不同的需水量這一規律,把各種農作物進行優化配置,使產量和用水量達到最佳,從而提高灌溉用水效益,並大力推廣優化技術與計算機在灌溉用水管理中的應用,提高水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同時,應重視發展高科技節水技術。
在全球水資源日趨匱乏的今天,合理用水、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成為世界各國的必然選擇,而合理用水的關鍵在於管理。
首先是強調水資源的公共性。鑒於水具有流動性、多功能性以及地表水、地下水、大氣水、海洋水之間的相互轉化性等特點,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強調水資源的公共性。強調水的公有性的實質,是為了消除各種以犧牲更大的社會利益為代價,追求狹義的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行為,提高水資源的配置效率,協調水資源利用上的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堅持水利共享、水害共當的原則。
其次是實行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世界各國大多都強調水資源的統一管理。據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第13次自然資源委員會資料,在22個成員國中,已有13個國家設立了水資源統一管理和綜合管理機構,另有6個國家正在籌建這種機構。從各國實踐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和水質、工農業用水和城鄉用水等各個方面,並通過立法予以明確的規定。
最後是實行水權登記和用水許可制度。世界各國大多以用水許可制度和水權等級制度為切入點,規定水資源開發利用的方向並對用水量進行管理。各國實施的水權登記和用水許可制度,通常包括下列內容:實施水權登記和用水許可的程序、范圍;許可用水的條件、期限,用水權的等級及用水權喪失、廢止或轉讓的規定,以及有關獎勵和處罰的原則等。
3 科學利用水資源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首先是堅持人水和諧,把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進人水和諧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的核心理念。必須尊重自然、尊重科學,既要滿足人類的合理需求,也要維護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要更加註重節水型社會建設,更加註重水資源開發、配置、調度中的生態問題,加強需水管理,加強水資源保護,加強生態治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要形成「人水和諧」的社會風尚,就必須站在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天上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用地上水置換地下水。要用「量水而行」的原則指導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不能用損害水資源環境來換取經濟和社會指標的增長。
其次是堅持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把節約保護水資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節約水資源是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的基本要求。必須統籌考慮經濟社會發展與水資源條件,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建設節水型社會,通過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高效利用、綜合治理、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和科學管理,滿足飲水安全、防洪安全、經濟發展用水安全、生態用水安全要求。同時,要加大宣傳力度,牢固樹立起「沒有充足的水資源,就沒有持續發展的基礎;沒有充足的水資源,就沒有持續發展的基礎;沒有充足的水資源,就不可能實現人民生活質量提高」的思想。要拿出抓經濟工作的力度去抓水資源保護,把經濟發展與水資源保護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樹立水資源憂患意識,絕不能以犧牲水資源、嚴重破壞水環境為代價,換取暫時性的經濟繁榮。要以對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抓好管理保護,切實處理好水資源持續利用和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關系。
最後是堅持統籌兼顧,把推進水利協調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是重要的水利工作方針,也是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的根本方法。必須堅持地表水地下水統籌,水量水質共管,水體水域兼顧,開源節流保護並舉,建設管理改革齊抓,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結合,實現水資源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中,首先要考慮本地區水的利用不能超過水資源承載能力,使其依靠自身的水資源能夠支撐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並能維系良好的生態系統,做到量水而行、以水定產業、以水定發展。同時,在用水秩序上應以人為本,先生活後生產。通過水資源的科學、合理配置,保證工農業生產、生活用水,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綜上所述,要加快改革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發展管理體制和機制,實行水資源一體化統一管理,依法管理,科學管理,開源節流並舉,節水與防污並重,建立完善用水節水保護水的責任目標體系,層層落實責任。要不斷破除制約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各種障礙推進水資源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使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經濟發展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