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三江源地區有哪些自然資源和燃料
擴展閱讀
在石油行業怎麼出頭 2024-04-26 01:13:21
勞務成本如何調整 2024-04-26 01:01:57

三江源地區有哪些自然資源和燃料

發布時間: 2022-05-16 12:23:54

『壹』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介紹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位於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西南與西藏自治區接壤,東部與四川省毗鄰,北部與青海省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相接。總面積36.6萬平方公里,包括17個縣市,占青海省土地總面積的43.88%,總人口佔55.72萬,居民以藏族為主。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和生態最敏感的地區。2000年8月19日,為了保護三江源的自然資源,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紀念碑正式落成揭碑,它也標志著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正式成立。

『貳』 三江源的地理環境特點有哪些

三江源的地理環境特點是氣溫低,牧草矮,生態環境脆弱。
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孕育中華民族、中南半島悠久文明歷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 被譽為「中華水塔」。
三江源地區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體,以山地地貌為主,山脈綿延、地勢高聳、地形復雜,海拔為3335~6564米。區內氣候屬青藏高原氣候系統,為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生態環境脆弱。

『叄』 三江源指哪三江

三江源指長江、黃河和瀾滄江。

1、長江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峰西南側,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幹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於崇明島以東注入東海,全長6397km,比黃河(5464km)長900餘公里,在世界大河長度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遜河,居世界第三位。

2、黃河

黃河北源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支脈查哈西拉山南麓的扎曲,南源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支脈各姿各雅山北麓的卡日曲,西源發源於星宿海西的約古宗列曲。呈「幾」字形,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自治區),最後流入渤海。

3、瀾滄江

瀾滄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國境內河段的名稱,藏語拉楚,意思為「獐子河」。它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七長河,亞洲第三長河,東南亞第一長河。

(3)三江源地區有哪些自然資源和燃料擴展閱讀:

三江源自然特點

1.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2.中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三江源素有「中華水塔」美譽,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和瀾滄江總水量的15%都來自這一地區。

3.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

4.三江生態系統最敏感的地區,它是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大河的發源地。

『肆』 三江源指的是哪裡

三江源地區指的是青海省南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為孕育中華民族、中南半島悠久文明歷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長江、黃河和瀾滄江(國外稱湄公河)的源頭匯水區。
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也是世界上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因此被譽為「中華水塔」,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和瀾滄江總水量的15%都來自這一地區。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中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

『伍』 三江源地區顯著的自然特徵

高山,草甸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體,以山地地貌為主,山脈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美景1 (18張)
綿延、地勢高聳、地形復雜,海拔為3335~6564m,最低海拔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東南部的金沙江江面,平均海拔4400m左右。海拔4000~5800m的高山是保護區地貌的主要骨架。主要山脈為東昆侖山及其支脈阿尼瑪卿山、巴顏喀拉山和唐古拉山山脈。由於受第四紀冰期作用和現代冰川的影響,海拔5000m以上的山峰可見古冰川地貌。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中西部和北部呈山原狀,起伏不大、切割不深、多寬闊而平坦的灘地,因地勢平緩、冰期較長、排水不暢,形成了大面積沼澤。東南部高山峽谷地帶,切割強烈,相對高差多在1000m以上,地形陡峭,坡度多在30°以上。[1]

氣候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氣候屬青藏高原氣候系統,為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表現為冷熱兩季交替,干濕兩季分明,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日照時間長,輻射強烈,無四季區分的氣候特徵。冷季為青藏冷高壓控制,長達7個月,熱量低,降水少,風沙大;暖季受西南季風影響產生熱氣壓,水氣豐富,降水量多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5張)
。由於海拔高,絕大部分地區空氣稀薄,植物生長期短。

全年平均氣溫為-5.6~3.8℃。其中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6.4—13.2℃,極端最高氣溫28℃;最冷月1月為-6.6~-13.8℃,極端最低氣溫-48℃。年平均降水量262.2~772.8mm,其中6—9月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75%,而夜雨量比例則達55%~66%。年蒸發量在730~1700mm之間。日照百分率為50~65%,年日照時數2300~2900小時,年輻射量5500~6800兆焦耳/平方米。沙暴日數一般19天左右,最多達40天。[1]

土壤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土壤屬青南高原山土區系。由於青藏高原地質發育年代輕,脫離第四紀冰期冰川作用的時間不長,現代冰川還有較多分布,至今地殼仍在上升,高寒生態條件不斷強化,致使成土過程中的生物化學作用減弱,物理作用增強,土壤基質形成的膠膜比較原始,成土時間短,區內土壤大多厚度薄、質地粗、保水性能差、肥力較低,並容易受侵蝕而造成水土流失。
三江源區受地質運動的影響,海拔差異很大,並且高山山地多,相對海拔較高,形成了明顯的土壤垂直地帶性分布規律。隨著海拔由高到低,土壤類型依次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山地草甸土、灰褐土、栗鈣土和山地森林土,其中以高山草甸土為主,沼澤化草甸土也較普遍,凍土層極為發育。沼澤土、潮土、泥炭土、風沙土等為隱域性土壤。

『陸』 三江源是指哪三條江

三江源是指長江、黃河和瀾滄江 (以下是關於三江源的資料,摘抄的)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孕育中華民族、中南半島悠久文明歷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地理位置為北緯31°39'~36°12'東經89°45'~102°23',行政區域涉及包括玉樹、果洛、海南、黃南四個藏族自治州的16個縣和格爾木市的唐古拉鄉,總面積為30.25萬K㎡,約占青海省總面積的43%,佔16縣1鄉總面積的97%。現有人口55.6萬人,其中藏族人口佔90%以上,其他還有漢,回,撒拉,蒙古等民族。長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的地區,被譽為高寒生物自然種質資源庫。三江源地區具有獨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態系統,為中亞高原高寒環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植被類型有針葉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灌叢、草甸、草原、沼澤及水生植被、墊狀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個植被型,可分為14個群系綱、50個群系。區內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油麥吊雲杉、紅花綠絨蒿、蟲草3種,列入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的蘭科植物31種;青海省級重點保護植物34種。野生動物有獸類85種,鳥類237種(含亞種為263種),兩棲爬行類48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69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有藏羚、野氂牛、雪豹等1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岩羊、藏原羚等35種。另外,還有省級保護動物艾虎、沙狐、斑頭雁、赤麻鴨等32種。三江源區境內昆侖山脈的巴顏喀拉山、可可西里山、阿尼瑪卿山及唐古拉山脈橫貫其間,這些山普遍在海拔5000-6000米左右,高大山脈的雪線以上分布有終年不化的積雪,雪山冰川廣布,是中國冰川集中分布地之一,河流密布,湖泊、沼澤眾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濕地類型最豐富的地區。面積按流域分為:黃河源區面積16.7萬K㎡,佔三江源地區總面積的46%;長江源區面積15.9萬K㎡,佔44%;瀾滄江源區面積3.7萬K㎡,佔10%。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和瀾滄江(流出國後叫湄公河)總水量的15%都來自於三江源地區,使這里成為我國乃至亞洲的重要水源地,素有「江河源」、「中華水塔」、「亞洲水塔」之稱。世界著名的三條江河集中發源於一個較小區域內在世界上絕無僅有,青海省也由此聞名於世。
三江源地區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體,以山地地貌為主,山脈綿延、地勢高聳、地形復雜,海拔為3335~6564米。區內氣候屬青藏高原氣候系統,為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表現為冷熱兩季交替、干濕兩季分明、年溫差小、日濕差大、日照時間長、輻射強烈、無四季區分的氣候特徵。歷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豐美、湖泊星羅密布、野生動植物種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區,被稱為生態和生命的「凈土」。但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令人驚醒。近幾十年來,由於天災人禍等許多自然和人為的因素,整個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已在明顯惡化,形勢日益嚴峻。目前,位於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縮,眾多江河、湖泊和濕地縮小、乾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積仍在不斷擴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問題日益突出;長期的濫墾亂伐使大面積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嚴重破壞;蟲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動物盜獵嚴重;無序的黃金開采及冬蟲夏草的採挖屢禁不止;受威脅的生物物種占總類的20%以上,遠高於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區的人類已難以生存,被迫搬遷他鄉。

『柒』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那些資源

長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的地區,被譽為高寒生物自然種質資源庫。三江源地區具有獨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態系統,為中亞高原高寒環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植被類型有針葉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灌叢、草甸、草原、沼澤及水生植被、墊狀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個植被型,可分為14個群系綱、50個群系。區內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油麥吊雲杉、紅花綠絨蒿、蟲草3種,列入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的蘭科植物31種;青海省級重點保護植物34種。野生動物有獸類85種,鳥類237種(含亞種為263種),兩棲爬行類48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69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有藏羚、野氂牛、雪豹等1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岩羊、藏原羚等35種。另外,還有省級保護動物艾虎、沙狐、斑頭雁、赤麻鴨等32種。 此外還有9個植被型,以及眾多的溪流、湖泊等秀美的水體和雪山、冰川以及沼澤等濕地。區內獨特的地貌類型、豐富的野生動物類型、多姿多彩的森林與草原植被類型和秀美的水體類型,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自然風景。隨氣象條件的變化而產生的各種天象景觀、隨季節變化而產生的林相及水體大小、形狀的變化,更增添了自然景觀的多樣性

『捌』 三江源具體指的是什麼地方

三江源地區位於我國的西部、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為長江、黃河和瀾滄江(可做鏈接,三江的介紹見三江.txt 三江english.doc)的源頭匯水區。地理位置為北緯31°39'~36°12'東經89°45'~102°23',行政區域涉及包括玉樹、果洛、海南、黃南四個藏族自治州的16個縣和格爾木市的唐古拉鄉,總面積為30.25萬K㎡,約占青海省總面積的43%,佔16縣1鄉總面積的97%。現有人口55.6萬人,其中藏族人口佔90%以上,其他還有漢,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生態特點

長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特點最顯著的地區,被譽為高寒生物自然種質資源庫。三江源地區具有獨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態系統,為中亞高原高寒環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植被類型有針葉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灌叢、草甸、草原、沼澤及水生植被、墊狀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個植被型,可分為14個群系綱、50個群系。區內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油麥吊雲杉、紅花綠絨蒿、蟲草3種,列入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的蘭科植物31種;青海省級重點保護植物34種。野生動物有獸類85種,鳥類237種(含亞種為263種),兩棲爬行類48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69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有藏羚、野氂牛、雪豹等1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岩羊、藏原羚等35種。另外,還有省級保護動物艾虎、沙狐、斑頭雁、赤麻鴨等32種。

地理位置

三江源區河流密布,湖泊、沼澤眾多,雪山冰川廣布,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濕地類型最豐富的地區,素有"江河源"、"亞洲水塔"之稱。面積按流域分為:黃河源區面積16.7萬K㎡,佔三江源地區總面積的46%;長江源區面積15.9萬K㎡,佔44%;瀾滄江源區面積3.7萬K㎡,佔10%。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和瀾滄江總水量的15%都來自於三江源地區。

三江源地區是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體,以山地地貌為主,山脈綿延、地勢高聳、地形復雜,海拔為3335~6564米。區內氣候屬青藏高原氣候系統,為典型的高原大陸性氣候,表現為冷熱兩季交替、干濕兩季分明、年溫差小、日濕差大、日照時間長、輻射強烈、無四季區分的氣候特徵。

環境保護

歷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豐美、湖泊星羅密布、野生動植物種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區,被稱為生態和生命的"凈土"。但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令人驚醒。近幾十年來,由於天災人禍等許多自然和人為的因素,整個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已在明顯惡化,形勢日益嚴峻。目前,位於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縮,眾多江河、湖泊和濕地縮小、乾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積仍在不斷擴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問題日益突出;長期的濫墾亂伐使大面積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嚴重破壞;蟲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動物盜獵嚴重;無序的黃金開采及冬蟲夏草的採挖屢禁不止;受威脅的生物物種占總類的20%以上,遠高於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區的人類已難以生存,被迫搬遷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