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水資源的價值有哪些呢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水資源的價值有哪些呢

發布時間: 2022-05-11 07:45:16

1. 水資源有哪些方面的用途

水是生命之源,提供了人們日常生活用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在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豐富,可修渠灌溉,且有些河流,有豐富的水運網,許多優良港口,和交通運輸能力,如長江,就素有黃金水道之稱。

2. 水是什麼資源

水是生命資源,是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資源,也是一種狹義不可再生,廣義可再生資源

水是人體正常代謝所必需的物質,水在機體內有許多重要功能:

(1)水是細胞原生質的重要組分;

(2)水在體內起溶媒作用,溶解多種電解質;

(3)水在體內起運輸作用,可以傳遞營養物質、代謝廢物和內分泌物質(如激素)等;

(4)水有較高熱導性和比熱,可作為「載熱體」在體內和皮膚表面間傳遞熱量,有助於人體調節體溫。

(2)水資源的價值有哪些呢擴展閱讀

淡水資源污染波及全國。如果從淡水資源人均佔有量上說,中國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區域的話,那麼,淡水資源的污染卻是一個具有全國性的問題。而且,越是豐水區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區,往往污染越是嚴重。結果豐水區出現水質性缺水的現象。這是中國淡水資源更為嚴重的問題。

用水效率低和過度開發並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嚴重缺水的黃河流域,農業灌溉大量採用的還是大漫灌方式。

農業用水如此,工業用水也是如此。中國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遠低於先進國家75%的水平單位GDP用水量是先進國家的十幾倍到幾十倍,一些重要產品單位耗水量也比國外先進水平高幾倍,甚至幾十倍。

對淡水資源過度開採的情況日趨嚴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區和山東、山西、內蒙、河南部分地區,區域內有26個大中城市。

這個地區也是中國最為缺水的地區,人均只有293立方米。這些年來,這里的社會經濟的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缺水現象由局部逐漸蔓延至全國,對農業和國民經濟帶來了嚴重影響。

3. 水資源的含義

「水資源」一詞由來已久,但對於其內在含義的理解卻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究其原因,可歸結為如下5個方面:①水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地表水、地下水、降水、土壤水等,且相互之間可以轉化;②水具有流動性、侵蝕性和許多化學特性,因此在談到水資源時應包括水量和水質兩方面;③水對社會發展形成許多基本的約束,如對土壤生產力、工業生產因子、能源資源以及人類健康的影響;④水與大多數社會部門有關——或是部門必需的物質基礎,或對部門造成破壞;⑤水作為研究對象,常涉及眾多學科[1]。綜觀水資源學科的發展過程,目前對水資源較權威的說法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一百多年前,即1894年,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設立了水資源處,其主要業務范圍是觀測地表河川徑流和地下水。顯然,這里所指的水資源主要是陸面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總稱,即未包括地球表面面積約71%的、總量佔全球水儲量約96%的海洋水。

第二種:K.P.Kalinin為英國大網路全書撰寫的條目「水資源」解釋為「水資源是自然界一切形態的水,包括氣態水、液態水和固態水」。

第三種: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建議「水資源應指可資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

第四種:我國對水資源的不同理解[2]。《中國大網路全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水文科學》卷中,把水資源定義為「地球表層可供人類利用的水」,而在《中國大網路全書·水利》卷中則定義為「自然界各種形態(汽態、液態或固態)的天然水」,並把可供人類利用的水作為「供評價的水資源」;《中國資源科學網路全書》中,把水資源定義為「可供人類直接利用、能不斷更新的天然淡水,主要指陸地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1991年《水科學進展》編輯部組織了一次筆談,國內許多知名專家就水資源的定義和內涵進行討論,陳家琦教授在《水問題論壇》上把討論的觀點作了簡要的闡述與歸納。其中,陳家琦認為,作為維持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的水資源應當具有下列特性:①可以按照社會的需要提供或有可能提供的水量;②這個水量有可靠的來源,且這個來源可以通過自然界水文循環得到更新或補充;③這個水量可以由人工加以控制;④這個水量及其水質能夠適應人類用水的需要。

1998年姜文來在其《水資源價值論》一書中指出,在以往的水資源定義中,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水的形態、利用和水量等展開論述,很少涉及水質。然而,水質對於水資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考慮水質而研究水資源,必將導致水資源開發利用的失誤。基於這一認識,給出了水資源的定義:水資源包含了水量與水質兩個方面,是人類生產、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是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為社會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參與自然界水分循環,影響國民經濟的淡水[3]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人們對資源問題研究的不斷深入,關於水資源內涵的認識不斷拓展。成立等認為,水資源有著一個突出的特徵——可再生性,這就是說,水文循環的不同組分沿不同路徑以不同的速率運動,因此有著不同的更新時間。……如果僅用「可供人類利用」來界定時間范圍,這是非常含糊的。因為水分不是靜止的,在某一刻,它可供人類利用,屬於資源成分,可能在另一刻又不屬於,可見水分是否是水資源,完全隸屬於它在時間上的變化。有鑒於此,認為不妨將水資源定義為:在一定時段內,存在於河流、湖泊、濕地和含水層系統內以現有手段和經濟合理的條件可被人們所開發利用的那部分資源量,就是該時段上的水資源量[4]

王浩等則從水資源承載的雙重客體——人類社會和生態環境角度分析,結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出對水資源的有效性、可控性與可再生性的描述[2]。與有效性准則對應的是廣義的水資源,其中包括原傳統意義上的與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淡水(其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賦存形式為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和與生態環境具有密切關系的水分(包括徑流性水資源和部分降水資源)。廣義的水資源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效降水,可為天然生態系統和人工生態系統所直接利用,這部分水量難於被工程所調控,但可以調整發展模式,增加對這部分水分的利用;另一類是徑流性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地下含水層中的潛水和承壓水,這部分水量可通過工程開發利用。因此,從可控性准則定義的水資源是狹義水資源。以往的水資源評價大都對於狹義水資源在可持續利用定義下再做進一步的界定,以便提出社會經濟發展的水資源可利用量。在這一準則的約束下,狹義水資源又劃分為生態需水量和國民經濟可利用量。傳統的水資源評價通常用狹義水資源評價結果代替國民經濟水資源可利用量,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引發了一系列不恰當的水資源開發利用方式和行為,這就是缺乏對水資源可再生性研究所造成的後果。

王旭升等認為

王旭升:水資源概念的研究進展與評述(中國地質環境信息網,2005-08-02)。,承認水資源概念存在廣義和狹義之分,是一種面對現實的做法,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是對這兩種水資源概念進行較為統一的定義,並讓它們在水資源評價和管理中發揮作用;此外,合理的水資源概念應當包含可持續發展的思想。作者認為,對水資源內涵的模糊認識是人類認知世界的普遍問題,不可能徹底解決,觀念上的差別對促進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反而是必要的。只要我們加強對水資源概念的科學規范,便可以減輕觀念差異帶來的不利影響。

由此可見,水資源的定義或者說對水資源內涵的認識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生變化的。這一認識過程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特點:①從只注重水量的描述到水量和水質結合評價;②從只注重水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描述到對生態需水量的關注;③從只注重靜態水儲量的描述到注重時間維的界定;④從只注重可控性水資源描述到關注可持續利用。

另外,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內外一些高校開始設立水資源專業,一些研究所和管理機構也以「水資源」作為機構的定語。它表明隨著水資源問題的日益顯著,人們對水資源的認識已從一種單純的自然資源擴展到一種學科的代稱。其主要任務是圍繞水資源的評價、規劃、開發、利用、管理和保護等開展相關的業務活動和人才培訓。

4. 人們常說的水資源是指什麼啊

水之所以成為資源是由其自身的物理特性、化學特性及自然特性所決定的。水資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通常我們所說的水資源是指狹義水資源。
廣義水資源
廣義水資源是指自然界中以固態、液態和氣態形式廣泛存在於地球表面和地球的岩石圈、大氣圈、生物圈中的水,是包括海水在內的地球水量的總體。我們生活的地球是一個水的星球,海洋、河流、湖泊、溪流……通過水文循環彼此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共同構成了完整的地球水圈,它是生命的發源地。從這個意義上講,水圈中的任何水對人類都有著直接或者間接的利用價值,都可以視為水資源。它包括可更新水資源和不可更新水資源。
狹義水資源
狹義水資源就是在水循環中,富集於江河、湖泊、冰川和埋藏在地下較淺的含水層中的水。它來源於大氣降水,可以通過水循環逐年得到補充和更新,易於為人類所利用,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其中,地表水為河流、冰川、湖泊、沼澤等水體;地下水為地下匯水的動態水量;土壤水為分散於岩石圈表面的疏鬆表層中的水

5. 水資源價值的含義,求權威解釋

水資源,在水法里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水資源價值的含義,可以理解為:水(資源)是地球環境的基本組成因素之一,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所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
作為資源,水是人和一切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條件,是人類社會生活和生產活動所必須的物質基礎,也是
維護人類社會發展的主要能源之一。

6. 水的經濟價值

商品經濟下的水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的巨幅波動過多地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而水資源的短缺這一事實一度被人們所忽視。水將成為21世紀的「石油」,水資源的短缺對企業發展乃至對全球經濟發展必將產生的重要影響不會因為人類的忽視而減輕。 水將成為緊俏商品 近來,不少國際著名媒體驚呼,未來水將比油還貴,下一輪緊俏商品將是水。就連國際著名投行高盛集團也發表報告稱,水就是21世紀的油。人類對水的需求每20年翻一番,而這是不可持續的。隨著世界人口迅猛增長和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這一形勢日益嚴峻。美國加州一家民間機構根據蘭德公司和舊金山公共事業委員會的研究報告測算出,假如由於乾旱或其它原因導致水資源短缺,舊金山灣區的經濟生產將受到嚴重沖擊,如果水短缺5%將造成工商業收入減少1770萬美元,如果水短缺達25%,工商業將減少4.97億美元的收入。 國際水管理研究所今年6月發表報告稱,預計今後二三十年世界人口將增加到85億,水資源短缺,糧食危機十分緊迫。如果要滿足新增人口的用水需求,人類必須再找到2000─3000立方千米的水源用於糧食生產。這一任務相當艱巨,因為這相當於當前用水量的33%,更何況許多國家已經處在水資源枯竭的境地。農業灌溉是目前用水大戶,其它產品和服務也離不開水。如今,生產一片半導體晶元需要13立方米淡水。矽谷1/5的用水都是為了生產晶元。美國每年從湖泊和地下抽取淡水的40%用作冷卻發電站。就是從瀝青砂里提煉出1升油,也需要5升水。沒有水,工業和全球經濟都會受損。全球五大食品飲料企業巨頭——雀巢、聯合利華、可口可樂、安海斯?布希和達能,每年用水近5750億升,足以滿足地球上每個人的日用水需求。全球財富1000強企業中,有40%的企業認為,一旦發生水短缺現象,對企業運營的沖擊將是嚴重的或災難性的。 企業預算必有水賬 正是因為油價對經濟的影響過多地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水資源問題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被無意識地忽視了。水資源短缺幾乎對所有經濟部門造成沖擊,進而影響經濟發展。同時,從一定意義上說,水和能源還是一對「孿生姐妹」,比如未來的生物燃料就需要大量的水。德國氣候與經濟研究所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近5年,水資源短缺給歐盟企業造成至少100億歐元的損失。5年後,不會算水賬的企業將被逐漸淘汰。 實際上,水資源短缺已經影響到德國各個工業部門。正如德國寶馬汽車能源項目負責人所言,現在評價一輛汽車是否環保,不光要看它百公里的單位燃料消耗,而且還要看生產汽車及燃料所消耗的水量。因為生產汽車及用來供機動車輛使用的能源,其生產過程就是消耗性用水過程。 中國也是一個水資源匱乏的國家。據世界銀行稱,水資源短缺對中國的影響是全面的。中國90%的城市地區河流遭到嚴重污染,水短缺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約1470億人民幣,僅2007年中國就因水質問題減少120億美元的工業產出。農業是第一用水大戶,佔全部用水的63%,並且用水效率較低。工業是第二用水大戶,佔全部用水23%。此外,生活用水佔12%,其它用水佔1.6%。國內有八大行業屬於高耗水行業,分別是火電、鋼鐵、石化、造紙、有色金屬、紡織、建材、食品與發酵。其中鋼鐵所佔比重最大,中國鋼鐵工業用水量約占整個工業用水量的10%。水資源短缺對這些行業影響非常大。農業缺水量大約300─400億立方米,城市年缺水量約60億立方米。由於缺水,工業每年損失2300億人民幣,影響糧食生產300億公斤.

7. 水資源是什麼,主要的水資源是什麼

《水法》規定,水資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水資源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水塘和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管理的水庫中的水,歸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使用。



地球上的水資源,從廣義來說是指水圈內水量的總體。包括經人類控制並直接可供灌溉、發電、給水、航運、養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灣和養殖水域等。水資源是發展國民經濟不可缺少的重要自然資源。在世界許多地方,對水的需求已經超過水資源所能負荷的程度,同時有許多地區也瀕臨水資源利用之不平衡。
水是人類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質,是工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極為寶貴的自然資源。水資源(water resources)一詞雖然出現較早,隨著時 珍惜水資源 宣傳畫
代進步其內涵也在不斷豐富和發展。但是水資源的概念卻既簡單又復雜,其復雜的內涵通常表現在:水類型繁多,具有運動性,各種水體具相互轉化的特性;水的用途廣泛,各種用途對其量和質均有不同的要求;水資源所包含的「量」和「質」在一定條件下可以改變;更為重要的是,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受經濟技術、社會和環境條件的制約。因此,人們從不同角度的認識和體會,造成對水資源一詞理解的不一致和認識的差異。目前,關於水資源普遍認可的概念可以理解為人類長期生存、生活和生產活動中所需要的既具有數量要求和質量前提的水量,包括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一般認為水資源概念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上的水資源是指能夠直接或間接使用的各種水和水中物質,對人類活動具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水均可稱為水資源。 狹義上的水資源是指在一定經濟技術條件下,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本書中所論述的水資源限於狹義的范疇,即與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以及社會進步息息相關的淡水資源。

8. 水資源對人類的重要性

1..水對我們的生命起著重要的作用 ,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質資源之一。人的生命一刻也離不開水,水是人生命需要最主要的物質。

而對人體而言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而體內發生的一切化學反應都是在介質水中進行,沒有水,養料不能被吸收;氧氣不能運到所需部位;養料和激素也不能到達它的作用部位;廢物不能排除,新陳代謝將停止,人將死亡。因此,水對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物質。

在地球上,哪裡有水,哪裡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動都是起源於水的。人體內的水分,大約佔到體重的65%。其中,腦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連堅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哩!沒有水,食物中的養料不能被吸收,廢物不能排出體外,葯物不能到達起作用的部位。人體一旦缺水,後果是很嚴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乾舌燥,皮膚起皺,意識不清,甚至幻視;缺水15%,往往甚於飢餓。沒有食物,人可以活較長時間(有人估計為兩個月),如果連水也沒有,頂多能活一周左右。
2..在現代工業中,沒有一個工業部門是不用水的。也沒有一項工業不和水直接或間接發生關系。更多的工業是利用水來冷卻設備或產品,例如鋼鐵廠等。水還常常用來作為洗滌劑,如漂洗原料或產品,清洗設備或地面,每個工廠都要利用水的各種作用來維護正常生產,幾乎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有水的參與。

所以,水作為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早就被人們關注。但是人們經常使用「水資源」一詞,卻是近一二十年的事。關於水資源的定義,有幾十種之多,較普遍的說法是指「可以供人們經常取用、逐年可以恢復的水量」。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淡水資源。這樣,苦鹹的的海水就不算在內,連千年難化的冰川、不易取用的一部分地下水也排除在外了。水落石出資源是人類調查了解得最清楚的資源,決不會像煤、鐵、石油等資源那樣有新的大發現而改變數量結構和分布。水資源的價值在於,水資源地球生命的需求、為人類服務包括水所具有的發電、航運、養殖、環境等方面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水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都是極為重要而活躍的因素。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是人類追求嚮往的美境,也是人類勞動創造和精心愛護的碩果。水在不停地運動,在人體里,在農田,在工廠,使世界充滿生機和活力,污物被水流帶走,稀釋了,化解了,又被大自然凈化了。當我們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的時候,其實我們所面對的全部是水給我們的力量.我們那山木禾水的生活,水給了我們很大的比例.

地球有「水球」之稱。「三山七水一分田」,這句俗語,比較形象地概括了地球表面的情況。據權威人士估計,地球上的儲水量達3.85億立方千米,如果把這些水平鋪在地球的表面,那麼地球就會變成一顆平均水深達2700多米的「水球」。
在大海中航行,盡管波濤將你托起,浪花與你嬉戲,但你卻不敢稍飲一點海水,即使你已渴得噪子冒煙,嘴唇乾裂。地球上97%的水正是這種目前人類還無法直接飲用的海水

9. 地球水資源的重要性

1..水對我們的生命起著重要的作用 ,它是生命的源泉,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質資源之一。人的生命一刻也離不開水,水是人生命需要最主要的物質。

而對人體而言的生理功能是多方面,而體內發生的一切化學反應都是在介質水中進行,沒有水,養料不能被吸收;氧氣不能運到所需部位;養料和激素也不能到達它的作用部位;廢物不能排除,新陳代謝將停止,人將死亡。因此,水對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物質。

在地球上,哪裡有水,哪裡就有生命。一切生命活動都是起源於水的。人體內的水分,大約佔到體重的65%。其中,腦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連堅硬的骨胳里也含水22%哩!沒有水,食物中的養料不能被吸收,廢物不能排出體外,葯物不能到達起作用的部位。人體一旦缺水,後果是很嚴重的。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乾舌燥,皮膚起皺,意識不清,甚至幻視;缺水15%,往往甚於飢餓。沒有食物,人可以活較長時間(有人估計為兩個月),如果連水也沒有,頂多能活一周左右。
2..在現代工業中,沒有一個工業部門是不用水的。也沒有一項工業不和水直接或間接發生關系。更多的工業是利用水來冷卻設備或產品,例如鋼鐵廠等。水還常常用來作為洗滌劑,如漂洗原料或產品,清洗設備或地面,每個工廠都要利用水的各種作用來維護正常生產,幾乎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有水的參與。

所以,水作為大自然賦予人類的寶貴財富,早就被人們關注。但是人們經常使用「水資源」一詞,卻是近一二十年的事。關於水資源的定義,有幾十種之多,較普遍的說法是指「可以供人們經常取用、逐年可以恢復的水量」。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淡水資源。這樣,苦鹹的的海水就不算在內,連千年難化的冰川、不易取用的一部分地下水也排除在外了。水落石出資源是人類調查了解得最清楚的資源,決不會像煤、鐵、石油等資源那樣有新的大發現而改變數量結構和分布。水資源的價值在於,水資源地球生命的需求、為人類服務包括水所具有的發電、航運、養殖、環境等方面的能力。

我們都知道,水在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都是極為重要而活躍的因素。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是人類追求嚮往的美境,也是人類勞動創造和精心愛護的碩果。水在不停地運動,在人體里,在農田,在工廠,使世界充滿生機和活力,污物被水流帶走,稀釋了,化解了,又被大自然凈化了。當我們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的時候,其實我們所面對的全部是水給我們的力量.我們那山木禾水的生活,水給了我們很大的比例.

地球有「水球」之稱。「三山七水一分田」,這句俗語,比較形象地概括了地球表面的情況。據權威人士估計,地球上的儲水量達3.85億立方千米,如果把這些水平鋪在地球的表面,那麼地球就會變成一顆平均水深達2700多米的「水球」。
在大海中航行,盡管波濤將你托起,浪花與你嬉戲,但你卻不敢稍飲一點海水,即使你已渴得噪子冒煙,嘴唇乾裂。地球上97%的水正是這種目前人類還無法直接飲用的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