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連州哪個教學資源好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連州哪個教學資源好

發布時間: 2022-05-09 15:08:43

『壹』 連州有哪些旅遊景點

1、連州地下河AAAAA

推薦1

古樸深重的燕喜牌坊豎立在燕喜亭北側約二十米,它是原燕喜書院的大門(燕喜書院創辦於清朝的光緒年間,是燕喜中小學校的前身,而燕喜中小學校後來並入了連州中學),中華民國二十九年(1940)校長楊芝泉主持興建。牌坊中門頂上繪有原燕喜中小學校校徽。校徽為平頂三角形,里邊上部畫有巾峰山輪廓,下部有通心美術字「燕喜」二字。校徽為書畫家楊芝泉所設計。校徽右側有一「燕」,左側有一「喜」。牌坊右門的頂上有「戈飛」二字,左門的頂上有「鵬搏」二字。中門兩側對聯分別為,上聯「吏部文章高北斗」,下聯「連州水石冠南陬」。上聯旁邊小注為「明進士福寧游太初燕喜亭詩刻亭右石上字小痕淺風雨剝蝕墨跡半湮今節錄於此」,下聯旁註為「中華民國二十九年元旦邑人楊芝泉書」。牌坊背面門頂有「引人入勝」行書大字,中門二聯為「天澤湧泉流入與雙清尋活水,巾峰垂地脈境緣一覽小群山」。2011年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連州市第二批文物保護單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保護。保護范圍:以文物建築本體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設控制范圍:從保護范圍向外延伸30米。……[詳細]

『貳』 連州中學的歷史沿革

連州中學大事年表(改革開放時期)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連中定為縣重點中學。
△8月,鄒其宏、莫新詩、陳桂珍、劉定寰、林蔭豐調出。丘風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李應彬任副校長,何文鼎任教導主任,何野楓任副主任,羅昌芬任總務主任。
△始辦升大補習班,當年招四個班。
△文化局撥款重修燕喜亭。 △該校初中畢業班工作在韶關地區中學評比中獲第一名。
△升大補習班三班170人。
△7月,代表連縣參加韶關地區中學生運動會獲團體總分第一名。8月,參加省重點中學及傳統項目學校田徑運動會獲團體總分第二名。
△建北校區教工宿舍平房八幢十九戶,1200平方米。 △李應彬任專職黨支部書記。何文鼎、何敏來退休。
△全校二十班1054人,補習班三個班165人。
△5月,黃桂娟獲第六屆省運會女子少年組100米第一名;8月,在十二省市參加全國分區賽再獲女子少年組100米第一名。在有二十二個省區參加的全國「雛鷹起飛獎」田徑通訊賽中,黃桂娟、樊七妹、黃春玲、周銀秀等人獲獎。
△連中被省體委、省教育廳命名為「廣東省田徑傳統項目學校」,並被評為1982年傳統項目活動二等獎。
△文化局撥款重修卧龍亭、鐵城亭。 △陳贊昌當選省六屆人大代表。
△9月,高中恢復三年制。當年高二學生全部升上高三,高中無學生畢業。高初中均恢復三年制。
△初中畢業四個班239人。初中共十二班724人,高中共十二班579人。
△建科學館一座三層2200平方米。在北校區建教工宿舍一幢兩層四戶320平方米。
△後山兩幢教室加層成八間。
△在後山建教工宿舍兩幢各兩層共8戶。
△修葺慕黃堂,崇岳堂。
△連中被評為省勤工儉學先進單位。
△8月,參加省傳統項目學校田徑運動會獲團體總分第三名。伍尚剛獲省射擊賽第二名。
△初一學生曹雄海獲團中央頒發的紅領巾讀書讀報積極分子獎。 △5月,丘風、李應彬調出。陳紹林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葉紹榛、蘇耀東、陳鳳岳任副校長。何野楓任教導主任。張霖雲、崔秀榮任副主任。潘海波任總務處副主任。
△縣撥款4萬元美化校容。
△10月,科學館落成。建成地理園200平方米。
△11月25、26日,舉行建校八十周年慶祝活動,盛況空前。
△高考市線以上錄取106人,升學率57.9%,為恢復高考以來最好的一年。
△學校高考、教學教改、儀器電化、體育衛生等項工作被評為韶關市先進單位。
△高中畢業四班183人,初中畢業四班208人。高中共十二班579人,初中共十三班724人。
△4月,邵秀蘭參加省首屆馬拉松比賽獲女子組第一名。
△5月,旅美校友胡品雅博士回校探訪。 △3月,召開第二屆教代會。
△當年有11位教師入黨,黨員共33人。
△潘歷興被評為省勞動模範。
△先進獲獎主要有:
校團委及高二4團支部被團中央評為「最佳團日活動先進單位」;
學校被評為省普教系統先進單位;
學校被評為省中小學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單位;
學校被評為韶關市兩個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學校被評為韶關市校風校紀校容先進單位。
△高中畢業四個班234人,初中畢業五個班315人。
△高中共十二個班731人,初中共十五個班880人。
△香港校友捐贈母校1.5噸工具車一輛。 △舉行第三屆教代會。
△王屏山副省長、省顧委劉田夫主任來校視察。
△省作協主席陳殘雲、詩人韋丘、音樂教育家梁得靈來校參觀講學。
△中國青少年教育協會理事許前程校友回訪母校。
△高中畢業四班229人,初中畢業五班318人。
△高中共十二班752人,初中共十四班905人。 △教學大樓正座改造完成。
△8月,蘇耀東、崔秀榮調出。張海賢任校長。
△11月,侯建材任教導處副主任。
△9月,旅港校友楊傑、陳翰榮、吳敏娟分別捐贈母校圖書、攝錄機及教學儀器一批。
△10月,旅美校友董持訪問母校並作講演。
△11月,知名作家秦牧、紫風夫婦及詩人李汝倫、黃雨、歐陽翎來校參觀。
△12月,實行分年級管理新體制。
△開展教師職務評審,評定中學高級教師23人,一級28人,二級13人,三級23人。
△10月,舉行第二十一屆校運會。
△在省第四屆傳統項目學校田徑運動會上,該校陳志雄打破省少年鉛球紀錄,奪取冠軍。
△高中畢業四班270人,初中畢業五班249人。
△高中共十二班761人,初中共十五班862人。 △2月,省立連州中學倡建人何春帆紀念碑落成揭幕。
△潘歷興當選為省黨代會代表。唐立成評為全國德育先進工作者。
△學校被評為韶關市1987-1988學年度先進單位。
△旅港校友楊傑牽頭,省立連中蜂社、健社校友捐資重建流杯亭。
△省文聯黨組書記呂坪、詩人韓笑、畫家蘇華等來校參觀並與燕喜文學社師生座談。
△劉永焰、劉永諾、劉永弼校友回校探訪。
△11月,舉行二十二屆校運會。
△在南校區選定第二址建地理園600平方米。
△高考錄取省大專以上37人,市大專以上151人,升學率46.2%。
△建設供水系統,全面改用公共自來水。
△高中畢業四班250人,初中畢業五班292人。
△高中共十三班797人,初中共十四班855人。 △8月,張海賢、陳鳳岳調出。梁賢國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葉紹榛任副校長兼黨支部副書記。
△設立政教處和教務處,撤銷教導處。潘歷興任教務處主任,唐立成任副主任。張霖雲任政教處主任,徐然任副主任。李土成任總務處副主任。
△11月,陳紹林退休。
△梁賢國被國家教委授予「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潘歷興被國家教委授予「優秀教師」稱號。
△召開四屆二次教代會。
△舉行二十三屆校運會。
△11月,校辦印刷廠投產,當年產值30萬元。
△增添電腦等一批教學設備。
△在北校區新建教工宿舍一座三層六戶,488平方米。
△旅港校友楊傑等捐資港幣一萬元重建流杯亭。
△高中畢業五班231人,初中畢業五班268人。
△高中共十三班799人,初中共十四班854人。 △7月,何野楓退休。
△廖記榮任政教處副主任。
△9月,潘歷興被評為「特級教師」。
△燕喜文學社被全國中語會評為群體創作三等獎。
△10月,召開四屆三次教代會。
△拆除大禮堂。
△楊傑倡領旅港連陽同鄉會鄉親及部份省立連中校友捐資港幣50萬元建燕歸堂圖書館。三層927平方米。
△離休幹部何文鼎捐資美金200元,設立「清華獎學金」。
△編輯《連縣文史資料第十二輯 連州中學專輯》
△在北校區新建教工宿舍一幢四層八戶785平方米。
△輸送省隊的該校學生張雪立在全國飛碟射擊錦標賽中獲第三名。
△高中畢業四班220人,初中畢業五班326人。
△高中共十四班823人,初中共十三班845人。 △8月,張霖雲調出。12月,丘永貫任政教處主任。
△9月,吳兆欽被國家教委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稱號。
△11月,燕歸堂落成剪綵。
△重建校醫室。
△教師職稱統計:中學高級教師15人,一級20人,二級27人,三級19人。
△教師參政統計:縣委候補委員1人,市人大代表1人,縣人大代表2人,縣政協委員5人。
△何建友同學高考政治單科888分,列清遠市第一,全省第二。
△高考上市大專線以上43.2%。中考500分以上87人。
△高中畢業五班315人。初中畢業五班283人。
△高中共十五班909人。初中共十五班890人。 △4月,侯建材退休。9月,丘永貫、潘歷興任副校長,唐立成任政教處主任,張仁敏任教務處主任。
△9月,高中開設電腦課。
△舉行二十六屆校運會。
△印刷廠投資7萬元建二層廠房一幢602平方米。 △11月28日,盧鍾鶴副省長來校視察。
△12月,羅昌芬退休,李土成任總務處主任,潘海波任副主任。
△12月,建立唐德玉獎教獎學基金。
△舉行二十七屆校運會。 △6月18日,連州撤縣建市。
△拆除南校區教工宿舍一列(平房)和第二址地理園,建體育館。9月10日,體育館奠基。
△舉行二十八屆校運會。
△3月,組建燕金彩印公司。
△建成教工宿舍樓一幢12戶。
△在校門南側建臨街商用房一列單層十單元,195平方米。
△7月28日,蕭懷德逝世。 △沈向華高考文科綜合分763分,黎紅霞文科語文單科831分,兩項均列清遠市第一。
△燕喜文學社獲「全國優秀校園文學社」稱號、入載當年《中國青少年年鑒》。
△安裝衛視教育頻道接收系統。
△4月,原《連中簡訊》改刊為《連中校刊》。
△舉行二十九屆校運會。
△5月2日,游泳池歸屬連州市政府所有。
△在校門北側建臨街商用樓一幢三層250平方米。
△校印刷廠獲「清遠市十強印刷企業」稱號。 △4月,潘歷興退休。9月,張仁敏任副校長,黃光榮、羅多勛任教務處副主任,洪奇忠、黃錦成任總務處副主任。
△蔡智鋒高考理科綜合分763分,歐偉軍高考數學單科789分,兩項均列清遠市第一名。
△4月,拆後山教工宿舍二幢八戶,新田徑場工程啟動。
△北校區教工宿舍樓動工,六層十二戶1185平方米。
△清遠市首屆重點中學田徑運動會在英德舉行,該校獲團體總分冠軍,取得十四個單項第一名。
△原體育場臨街2700平方米地面由市政府交付開發。原臨街一列10單元鋪面拆除。
△4月,印刷廠增設特殊印刷專用車間。 △4月,新科學樓工程啟動。
△6月,建立胡品雅高考獎學金。
△3月,被省認定為「廣東省高考達標定點考場」。
△4月,被授予「廣東省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准》先進單位」。
△11月13日,廣東省委副書記黃華華來校視察。
△11月,舉行第三十屆田徑運動會。
△4月,與連州市體育局協議建成「連州中學射擊場」。
△在南校區新建廚房及學生飯堂660平方米。風景區內原廚房拆除。建成教工宿舍樓一幢12戶。
△邱成瑜高考文科綜合分811分,居清遠市第一名。當年高考入省專線133人,其中入重點線44人。
△10月3日,紀念建校九十五周年。體育館及新田徑場落成。
△高中招六班,初中招四班。 △張仁敏當選為省九屆人大代表、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6月,丘永貫退休。11月,黃光榮任教務處主任。
△12月,賴志偉捐助重修吏隱亭。 △1月,葉紹榛退休。6月,黃光榮任副校長。12月,洪奇忠任總務處主任,鄭水長任教務處副主任。
△王定國、馬萬祺為該校題詞。
△4月1日,全國人大代表、校友唐星樵回校視察。
△3月8日,清遠市人大主任陳權贈書《山高路長》給該校。
△9月,設立董百洵獎學金。
△黃立平考取清華大學。
△12月6日,新校門落成啟用。
△伍成輝捐資重修振鷺亭。
△7月,盧笛入選省圍棋隊,成為職業棋手。劉巧榆獲省少年田徑錦標賽標槍第一名。
△8月,該校獲省第九屆重點中學和傳統項目學校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第15名。 △6月,徐然退休,李科明任副校長。9月,楊思敏任政教處主任。
△羅多勛評為「廣東省南粵山區優秀教師」。
△黃韻評為省三好學生。
△該校評為省青年志願者助殘先進集體。
△該校評估通過為清遠市一級學校。
△6月1日,收回遊泳池。
△建第三址地理園,兩幢宿舍樓共24戶。
△11月18-19日,舉行七屆教代會。
△高中招七班,初中招四班。 △1月,陳青松任團委書記。11月,林少強任政教處副主任。
△9月,黃永強評為「全國優秀教師」。
△賈紅燕評為清遠市優秀班主任。
△呂金燕考取清華大學。
△100兆校園網一期工程完成開通。
△創辦燕喜學校,招初一級兩個班。
△6月,教學樓重建完成。
△整治崇岳堂景區、建圍牆。
△高中招十一班。 △1月鄒騰任校長。2月,梁賢國退休。
△3月開通連州中學網站,裝備電子圖書館。
△9月,建成信息中心。
△建綜合辦公樓及學生宿舍樓。
△11月隆重舉行建校一百周年慶祝活動。
△12月清遠市第四屆重點中學學生田徑運動會在該校舉行。該校獲高中組和初中組兩項團體總分第一。 △9月,鄧小松任校長,副校長張仁敏退休。
△6月,高考制度改革後第一次高考,該校上省大專線以上459人,上線率86.8%。
△8月,招高中十四個班682人。停止招收初中生。
△5月,建成考場監控系統。
△4月,《燕喜園》被評為全國優秀校刊校報一等獎。
△10月,建成教室多媒體教學平台十五個。
△11月,舉行第三十六屆校運會。
△在教工生活區建設離退休教工活動室一間。
△建設學生公寓D幢。 △1月,學校成立辦公室、德育處、教務處、教研處、總務處,林少強任辦公室主任,馮凱鵬、唐福喜、李景洪任德育處副主任,羅多勛任教務處主任,陳青松任教務處副主任,鄭水長任教研處主任,邵獻計任教研處副主任,張海芳任總務處主任,解聘洪奇忠總務主任職務,解聘黃錦成總務副主任職務,解聘廖記榮政教處副主任職務。
△5月,何珍任學校團委書記。
△6月,學校圖書館動工;清遠市綠色學校評估驗收專家到該校進行綠色學校評估驗收;7月該校被評為清遠市綠色學校。
△7月,高考成績取得了輝煌的成績,696人參加高考,入重點本科線85人、入普通本科線以上361人、入省專A線以上504人,使連州中學高考取得大面積豐收;鄭水長調任連州市教育局副局長。
△8月,招高中十七個班881人。
△10月,該校被評為連州市首間「禁毒示範學校」;13~15日舉行第37屆田徑運動會暨首屆教工運動會。
△11月學校圖書館落成;11月24日北邊新大門落成剪綵。
△12月15日下午至18日上午省一級學校評估專家到該校進行評估驗收。 △1月6日上午廣東省教廳副廳長劉育民到該校視察工作。
△1月14日,連州中學被廣東省教廳批准為「廣東省一級學校」,3月4日下午舉行掛牌儀式。
△2月馮凱鵬任德育處主任、邵獻計任教研處主任、梁志強任教研處副主任、黃旭華任總務處副主任。
△5月12日下午,清遠市《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評估專家到該校檢查驗收;成記全任教研處副主任。
△6月、835名學生參加高考,高考成績再創六項新高:上重點108人,首次突破100大關;本科線以上398人,創歷史紀錄;省A線以上585人,創歷史紀錄;省B線以上786人,上線率達94.1%,創歷史紀錄;總分700分以上18人;單科800分以上8人次,22人次單科成績進入清遠市前十名。
△2005年9月被中共連州市委、連州市人民政府評為連州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2005.10廣東省教育廳確定第二批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和廣東省優秀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
△8月,招高中十八個班945人。
△10月舉行連州中學第38屆田徑運動會暨第二屆教工運動會。 △3月旅美校友董持訪問母校並捐贈1000元人民幣購買圖書。
△4月29日下午投資1400萬元建築面積13200多平文米的連州中學新教學樓舉行奠基儀式。
△6月學校黨支部被清遠市委和連州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2006年高考又鑄輝煌:黎益芳同學總分810分列清遠市第一,陳斯同學英語單科以897分的高分列清遠市英語科第一,單科800分以上共5人,全校980名考生參加高考,上重點線的有113人,上本科線以上539人,上省A線以上有772人,上省B線以上有940人,上線率95.925%,居清遠市各縣(市、區)重點中學前列。
△8月,招高中21個班1115人。
△6月被中共清遠市委、清遠市人民政府授予2001—2005年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
△9月被中共連州市委、連州市人民政府授予2001—2005年全市法制宣傳教育先進集體;9月被中共連州市委、連州市人民政府評為連州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9月20日被清遠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命名為清遠市「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現代公民教育示範點。
△9月27日至30日召開第39屆田徑運動會暨第三屆教工運動會。
△11月被清遠市廠務公開協調(領導)小組評為清遠市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
△12月14-16日,順利通過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初期督導驗收。 △有1133人參加普通高考,上重點本科線70人,上普通本科線以上595人,增加了56人,上省A線以上852人,上省B線以上1035人,上線率為91.35%,其中李進邦同學理科基礎150分排全省第一名,李見強同學生物科130分排清遠市第一名,楊景文同學文科基礎148分排清遠市第一名。
△8月,招高中26個班1340人。
△9月2日連州中學新教學樓封頂。
△9月被中共連州市委、連州市人民政府評為連州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11月6日清遠市委市政府及各縣(市)主要領導及清遠市教育局主要領導到該校進行教育調研。
△11月14日至17日召開第40屆田徑運動會暨第四屆教工運動會。
△12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教育科技司嚴先機處長來該校視查。 △4月10日,新教學樓(建滔教學樓)通過驗收;4月11日連州中學國家定點考場新考試監控系統工程開始安裝。

『叄』 連州市衛生學校、肇慶新興中葯衛生學校、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哪個學校好為什麼

當然是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環境OK,教學OK,大專OK
你可以網路一下「肇慶興隆記」就知道了,謝謝

『肆』 廣州一中連州班錄取分數線

480分左右。
連州二中從廣州市荔灣區廣州一中引入優質教學資源和先進的教學管理模式,提升教育質量。該班的錄取分數線為480分左右。在連州二中創辦「荔灣區廣州一中實驗班」是兩地教育部門共同研究的幫扶重點建設項目,是教育幫扶的創新舉措。本科入線率達100%。

『伍』 去連州天子山旅遊,需要准備哪些東西

如果想去連州天子山旅遊,首先要准備一些攻略,並且需要准備一些稍微厚一點的衣服,因為去天子山需要爬山,那麼就要准備一雙舒適的運動鞋,另外還要准備一些干糧和飲用水就可以了。

『陸』 清遠的教育發展怎麼樣

清遠市教育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握新規律,發展大教育」、「用工業化理念辦教育」和「教育優先」的路子,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清遠市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實施教育信息化三大工程

1、廣東省農村中小學「校校通」工程,目前,全市有345所中小學接入基礎教育專網,其中高中25所,初中140所,小學180所。

2、清遠市基礎教育網中心機房建設工程。2005年市政府撥出專款320萬元用於基教網中心機房的建設,2006年5月,建成並正式運行。它承擔著「五中心一窗口」的重要作用。即匯聚各地校與省連接的中心,各中小學接入市基礎教育網的管理中心,全市基礎教育網教育教學網路資源的服務中心,全市教育有關數據對外公開、發布的中心,市教育局機關電子政務中心和建成了清遠市教育局官方網站並對內外宣傳全市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窗口。

3、中小學計算機網路教室建設工程。現在,全市擁有計算機網路教室517間,計算機36036台,總值達1億多元。全市中學、鄉鎮中心小學以上學校,計算機室擁有率達100%。裝備計算機網路教室和接入基礎教育網工作的實施,使我市教育信息化水平至少提前了5—10年,使全市的中小學生能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優質教育資源,逐步縮小城鄉的教育差距。

全市鄉鎮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全部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高中開展了信息技術等級考試,並作為高考綜合素質評價指標的一部分。初中學校還將信息技術課程作為期末考試的科目。目前,小學五年級學生能基本學會漢字錄入、電腦繪畫、製作幻燈片、下載網上資料等內容;初、高中畢業生基本學會使用電子表格、製作網頁和多媒體作品。

搭建了教育教學資源庫存。市基教網中心機房的教學資源已通過網路發揮作用。現階段共有600G容量的新課程1—13年級主題資源和相關品牌資源,2萬冊電子圖書和部分視頻點播免費提供全市入網學校使用。

創建一批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為了加快清遠市電教事業和教育手段現代化的進程,根據省的要求組織了一批學校積極創建廣東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實踐證明,實驗校在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中較好發揮了輻射和示範作用。全市共有清遠市第一中學、陽山縣七拱鎮中心小學、清城區第一中學、清新縣第一中學、英德市英德中學、佛岡縣第一中學和連州市連州中學七所實驗校。

提高了教師信息化水平。目前,全市45周歲以下教師計算機初級證持證率達到100%,2萬余名教師取得了中級證書,3000名教師參加了「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全市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的水平迅速提高,基本能做到「學期五個一」,即:制好一個創新課件,新穎實用;上好一堂應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創新課,方法先進;寫好一篇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創新論文,推廣經驗;指導好學生一項信息技術特長活動,收到成效;參加一個有關信息技術的課題研究,見到成果。

建成了一批教育網站。在市基教網中心機房啟用之際,建成啟用了市教育局新門戶網站。一些縣(市、區)教育局也建立教育局的門戶網站。全市14所省一級中小學校和取得省現代技術實驗學校稱號的中小學校,均建成學校網站;84所市一級中小學和部分其他中小學建成本校網站。在廣東省教育廳開展的「校校有網站、人人有主頁」活動,全市鄉鎮中心小學以上學校均按要求在活動中建立相應的網站。

『柒』 連州美容培訓學校哪個好學習的美容課程有哪些

連州美容培訓學校哪個好?這個主要還是看自己如何選擇了,連州的美容培訓學校有很多,各有各的優勢。因為不同的美容培訓學校針對不同需求的人群所開設的美容課程可能不一樣,各有各的教學模式。當然有一些美容培訓學校可能連 最基本的辦學資質都沒有,渾水摸魚賺錢的偽培訓學校,這些自己實地要考察清楚,避免上當受騙。然後多選擇一些有名,辦學資歷久長久的美容培訓學校實地了解對比,從而選擇自己滿意的美容培訓學學習。至於學習的美容課程有哪些?這個也是要看自己選擇學習哪方面的課程了,因為整個美容課程會涉及到許多方向。美容技術成百上千。所以如果你是想學習美容的話,針對自己選擇的方向選擇對應的美容課程學習是比較好的。

『捌』 連州的教育

漢代,連州已有教習詩書的記錄,兩千多年來教育代代相承。早期,教育主要在民間發展,沒有規范的模式,也無定型的學制。五代時期,連州出現書院,保安的天衢書院是較早的一間。唐代,劉景是連州歷史記載的第一個進士。宋代,連州建立學宮,開始建立教學的專門場所,教育成為一項社會事業。唐宋間,連州人考取功名人數顯著增多,在廣東科舉場上享有盛名。清代光緒年間,廢科舉,興學校,連州開始建立新制中學堂和小學堂,連州中學堂、星江小學堂等相繼興辦,師范教育出現萌芽。
抗日戰爭期間,廣東省政府撤來連縣,多所大中學校隨遷,對連縣教育具有特別的促進作用。民國29年(1940年),全縣小學超過300所,民國36年增加到330所。
新中國成立後,連州的教育在曲折和探索中前進。50年代,教育事業有所發展,質量提高。「文化大革命」期間,教育經歷了一次嚴重倒退。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連州制定新的教育發展規劃,推行教育改革,教育事業得以不斷發展和壯大。1994年,全市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1995年,評定首所連州市一級學校。2001年,評定首所清遠市一級學校。2003年,建設廣東省一級學校和廣東省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工作穩步展開。全市各級各類學校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優化結構。 連州市慧光中學是2008年8月由原連州市第四中學初中部及連州市第二中學初中部整合而成的一所初級中學。校址位於連州市城西雙喜山,東臨湟川河上的大雲洲健身公園,西傍省道114線,2010年11月12日通過評估驗收,被評為清遠市義務教育規范化學校。
學校總佔地面積112378平方米(包括原黨校、原八小和教師宿舍區),實際使用面積約17325平方米,生均實際佔地面積約8.5平方米;建築總面積17580平方米,生均建築面積8.62平方米,其中教學和行政用房6445平方米、學生宿舍4652平方米。
我校現有39個教學班,學生1831人,其中內宿生552人,學生來自全市各地;現有教職工151人,其中專任教師133人,中學高級教師3人,本科學歷101人、專科32人,配有一位衛生技術人員、一位心理輔導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