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對接學校資源和企業招聘
這些就在於學校領導和企業方面的溝通了,看他們有沒有達成合作的意向,因為企業需要,學校能夠提供專業的人才提供他們所需要的有這種技能的專業性人才,而學校需要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提高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雙方都有,利益可以拿到,所以合作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現在很多的高校都在進行校企合作,定向培養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學校就為企業培養什麼樣的人才,這在一些重點院校,甚至說在一些普通一本裡面都已經很常見了。
⑵ 如何讓社區與轄區單位實現資源共享共駐共建
社會參與是社區建設的核心,社區共建是加強社區建設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城市社區充分利用社區資源,深入開展社區共建
活動
,大力培育駐區單位、各類組織和全體成員的地緣意識、參與意識、公共服務意識,呈現出「共駐社區、共建社區、共享社區資源」的良好態勢。但是,城市駐區單位參與社區建設,主要靠政府組織有關部門與社區結對,靠社區工作者反復上門向轄區單位匯報情況、徵求意見、提供服務來爭取支持,總體上看,普遍存在著「一頭熱、一頭冷」現象,使得社區資源大量閑置、無法共享。
一、制約社區資源共享的四大因素
一是資源擁有單位對參與社區建設熱情不高,由於政府尚未對資源共享問題出台具體的、操作性強的實施細則,對資源擁有單位在責、權、利等方面缺乏有約束力的規定和要求,一些單位沒有將社區建設看成自已應盡的義務,納入工作計劃之中。
二是轄區單位對資源共享存在一定顧慮,在社區資源共享實施過程中,會出現使用維護、安全責任等管理問題,無形中給資源提供單位增加了工作量和管理成本。
三是社區對轄區單位平時要求的事多,提供的服務少,使一些單位共駐共建積極性不高。
四是尚未形成社區資源共享的制度體系。
⑶ 如何與大公司合作
一、從組織結構入手,找到切入的對口部門
二三十人的小公司找到一個人就能很順利的解決問題,因為他如果搞不定,也一定能幫你找到搞定此事的人。可當你面對人數過百、甚至上千的公司時,貿然這么找人的話,成功的概率就像澳門的輪盤賭,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因為在大公司裡面,大部門可能就數十個,小部門更是數不勝數,更細致的分工方式,就註定了如果找不到對口部門,那就肯定一點關系都沒有。
二、摸清他們的考核,明白他們的需要,體諒他們的難處
有些公司很掙錢,但並不一定公司裡面所有的部門都要求掙錢,如果在沒有摸清他們的考核的情況下,你拿著一個產品找他們合作,自以為能給他們帶來一年過千萬的業績營收,一定會一拍即合。孰料,三兩句話之後就發現,你其實是拿著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完全對你提出的條件沒興趣。這並不是說對方沒有合作的意願,而是雙方沒有找到共同的興趣點而已。所以,合作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一定要探究原因,這對今後的合作一定及其重要。
三、沒有條件,創造條件,靈活雙贏
你左手拿著一個饅頭找人家談,可人家腦袋裡面就念叨鹹菜,可鹹菜他卻看不到,因為鹹菜就在你背後的右手裡面緊緊的攥著,放著下蛋。那麼關鍵的問題就是你和他知道對方所有所需么?告訴你,十次談判,能通過靈活應對解決2、3次就是非常出色的了。根本的原因就是,幾乎所有的BD部門,都是屬於商務分支,拿著和研發既定好的方案去談判,自然很難有好的靈活性。所以,只有知己知彼,才能互利雙贏。
⑷ 如何與合作單位保持友好關系
首先和合作單位的領導搞好關系,不一定是最大的領導,一般的也行,然後慢慢通過此領導協商合作搞一些活動(活動的方面有很多),這樣就差不多了
⑸ 如何整合內外部資源,加強市縣聯動,部門協同,提升信息宣傳與輿情管理能力
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鞏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促進政府各部門轉變職能、轉變作風、形成合力、提質提效,更好地落實省委、省政府各項重大決策部署,推動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經省政府同意,現就建立重大事項部門協調聯動推進機制提出如下意見,請認真貫徹落實。
一、總體思路
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重大事項,以進一步促進「兩轉兩提」(轉變政府職能、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務員素質)、強化部門協調聯動、合力推動任務落實為總要求,通過建立完善部門間信息溝通、規劃統籌、聯審會商、協調服務、跟蹤問效五項制度,形成牽頭部門負責、省直相關部門配合、根據需要商請中央直屬單位或派出單位參加的權責一致、規范有序、相互協調、運行高效的重大事項部門協調聯動推進機制,進一步提高政府各部門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推動事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事項順利推進。
二、目標要求
(一)轉變職能,轉變作風。深入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合並、減少、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優化審批程序,簡化辦事流程,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增強政府各部門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和大局意識。
(二)開拓創新,提質提效。堅持真抓實干,針對重大事項推進工作中的突出矛盾和困難,創新思維方式、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加強相關部門間的溝通銜接,進一步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務質量。
(三)部門聯動,形成合力。強化組織協調,加強省直有關部門橫向聯動和省、市縱向協調,在不改變部門職責許可權和管理程序的前提下,形成各負其責、齊抓共管、互動有力、運轉高效的重大事項推進新格局。
(四)健全制度,注重實效。建立健全部門協調聯動各項制度,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工作任務,及時跟蹤重大事項推進情況,不斷積累經驗,逐步建立規范、協調、高效、可考核問責的長效機制。
三、重大事項范圍及協調內容
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重大改革的協調推進和重大工程的順利實施,做好以下重大事項的協調聯動工作:
(一)結構調整方面。產業結構、城鄉結構、區域結構調整指導意見的起草和組織實施,重點行業發展規劃的編制和實施,各項結構調整政策措施的擬訂和協調落實,產業轉型升級重大項目的協調推進。
(二)要素保障方面。圍繞全省重大戰略布局、重大建設項目推進,在資金、用地指標、環境容量等要素資源方面予以統籌協調平衡。
(三)改革開放方面。按照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部署的任務,協調推進重大改革事項落實;全省重大開放戰略的實施,重點改革開放區域的規劃編制和實施,重大招商項目的落地、建設等。
(四)基礎設施方面。交通、能源、水利、生態環保、信息化、城鎮化等重點專項規劃的編制和實施,重大建設項目前期工作和實施中遇到的壓覆礦產、穿越保護區、土地徵收與房屋拆遷、耕地佔補平衡、安置補償、交叉建設、跨地區建設等重大問題的協調解決等。
(五)民生改善方面。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重大民生工程的規劃編制和實施,重點扶貧區域的規劃編制和實施,社會事業專項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等。
四、建立健全協調聯動推進機制和制度體系
(一)健全信息溝通制度。利用信息平台等各種方式,按照決策公開、管理公開、服務公開、結果公開的要求,加強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提高信息利用效率,協同推進重大事項落實。
1.建立信息平台。進一步充實和完善省政府門戶網站、電子政務外網的內容和功能。省政府各部門門戶網站要加強與省政府門戶網站、電子政務外網的對接,將本部門的行政服務內容、流程、條件、要求和辦結時限等信息以及相關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公開,建立部門間相互交流的綜合信息平台。
2.開辟信息專欄。省政府各部門要在門戶網站開辟重大事項信息專欄,定期發布本部門牽頭負責的和涉及本部門(行業)的重大事項推進情況及存在問題,以及與該重大事項有關的國家政策等信息,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3.加強信息交流。對涉及重大事項的不宜公開的信息和問題,省政府各部門要採取定期通報、文件抄送、走訪座談等形式,及時告知和反饋其他相關部門。
(二)建立規劃統籌制度。根據需要制定推進重大事項的綜合規劃、專項規劃和實施方案,充分發揮規劃的統籌指導作用,協調、引導各部門將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
1.加強規劃統籌。對涉及面寬的區域發展、行業發展、項目建設及布局等重大事項,牽頭部門要統籌考慮,加強頂層設計,在充分與相關部門協商研究、溝通銜接的基礎上制定綜合規劃,確定重大事項推進的目標任務、政策措施等。
2.加強規劃銜接。對涉及多個領域的重大事項,根據具體情況,在綜合規劃的框架下由各相關部門制定分領域或分專題專項規劃。專項規劃要與綜合規劃相銜接,對綜合規劃確定的線路圖、責任書、時間表等內容進行細化分解。
3.協同規劃實施。建立規劃實施保障機制,根據規劃確定的工作任務,各相關部門要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並精心組織實施,使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各部門要密切合作,共同推進規劃實施,並分階段對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跟進評估、調整完善。
(三)建立聯審會商制度。通過集中辦公和召開專題會、不定期會等方式,共同協商研究重大事項,通報重大事項進展情況,分析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督促相關部門抓緊落實。
1.協商研究重大事項。根據協調聯動推進重大事項需要,成立由牽頭部門主要負責人負責、省直相關部門有關負責人為成員的重大事項部門協調聯動推進工作聯席會議。對確定的重大事項,由省政府明確的牽頭部門根據工作需要負責召集相關部門共同協商研究,制定印發推進工作方案,明確各部門的具體推進任務和責任人、聯絡員,全力推進工作開展。
2.集中審理重大項目。對重大事項涉及的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實行聯審聯批制度,各審批部門同時受理、同步辦理、限時辦結、及時反饋,並從嚴控制和努力縮短評估論證、審查(預審)、用地組卷上報等環節所用時間,提高審批效率。加強審批銜接,對互為條件、涉及多個部門的審批事項,實行並聯審批,相關部門要交叉辦理,限時辦結。建立完善全省重大項目(涉密項目除外)聯審聯批信息系統,強化政務公開,全面推行網上審批,實現重大項目審批進展情況公開透明、動態掌控、網上督辦。
3.召開工作會商會議。根據實際工作需要,由牽頭部門組織相關部門負責人召開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會議,集中通報重大事項推進情況和已確定的協調事項進展情況,分析存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會商研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形成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會議紀要,印發相關部門落實;需要省政府決策的事項由牽頭部門匯總後向省政府報告,保證重大事項「有人牽頭、有人負責、目標清晰、職責明確、協調順暢、便捷高效」。同時,對部門協調聯動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總結,積累、交流經驗,促進部門協調聯動長效機制不斷完善。
(四)建立協調服務制度。強化主動服務意識,採取提前介入、現場辦公、不定期協調等多種形式,加強合作聯動,做好督促指導、協調服務工作,確保重大事項順利推進。
1.提前介入服務。牽頭部門和各責任單位要根據職責分工,對重大事項提前介入、提前指導、提前服務;圍繞重大工程前期研究涉及的產業政策、建設布局、要素保障、節能環保、安全穩定等方面超前進行綜合評估論證。
2.落實部門責任。各責任單位要強化責任落實,制定落實重大事項推進責任的具體工作計劃,並按時間節點推進計劃實施,確保在規定期限內完成協調事項。各部門要根據職責分工,密切跟蹤重大事項進展情況,提供全程服務。對重大事項推進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各責任單位要及時提出解決意見,抓緊幫助解決;對重大事項推進中的突發困難和問題,要按照「一事一議」的原則,由牽頭部門根據實際需要即時召開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碰頭會或現場辦公會,予以集中解決;對事關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任務重且時間緊的重大事項,由牽頭部門負責建立周協調、月督查制度,合力、高效推進,確保按時完成任務。
3.加強上下聯動。根據重大事項推進情況,實行分層、分類、分級協調負責制,加強上下協調聯動,提高重大問題解決效率。對需要向國家匯報銜接的問題,實行省直有關部門對口跟蹤落實責任制,爭取國家支持和幫助;對需要中央直屬單位或派出單位解決的問題,省直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口銜接溝通,協調相關單位盡快解決;對需要交由省轄市、縣(市、區)及相關部門解決的問題,省直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口指導,督促盡快解決。通過上下聯動,逐步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帶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協調推進工作機制。
(五)實行跟蹤問效制度。建立督辦制度,對各部門重大事項協調推進情況進行跟蹤問效、督查督辦,切實將各項措施任務落實到位,確保協調聯動推進機制高效運行。
1.定期通報情況。牽頭部門要加強對各部門協調聯動事項辦理情況的跟蹤,每月對部門協調聯動工作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進行通報。
⑹ 如何與社區單位資源共享,共駐共建
網路黃金,國際通用名E-GOLD,簡稱EGD。是一種P2P形式的互聯網黃金。網路黃金(EGD coin)的概念在1982年被美國戴維博士提出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歷經30年,於2009年中本聰等國際合作玩家不斷發明、完善的基礎上,最終在2014年1月1日由微軟前工程師為首的7個國家17位各個領域的專家發明面世。EGD的全球總量約為8400萬塊,在100年內逐步釋放和在全球互聯網中流通的數量約為4200萬塊。網路黃金積分並非貨幣,而是作為全球商業消費者從商家獲贈的一種消費資產,用來替代傳統商業社會中由商家各自發行的積分,實現了全球商業積分網路化,一體化和資產化。只漲不跌的優勢讓世界免費。
⑺ 如何配合人力資源部門開展工作,使自我發展與單位發展的合作雙贏
配合人力資源部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並朝著規劃方向努力,就會隨著公司的發展,使個人得到成長和進步,實現雙贏。
⑻ 礦產資源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一、能 源 合 作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能源資源的需求日益加大,特別是石油,2004年全年的原油進口量已經達1.23億噸。中國目前的石油50%從中東進口,其餘來自中亞、非洲、東南亞和拉美等地區。在中國石油進口來源中,中東地區局勢不穩,中俄「安大線」原油輸送管道充滿變數。一些能源專家表示,中國的明智之舉就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實施中國能源安全戰略。在目前中國戰略石油儲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為石油進口尋找更多出路就是這樣的「明智之舉」。而加拿大正是眾多選擇中的一個重點。目前由於該地的油砂儲油量被計算進已探明石油儲量,加拿大一下成為可與中東媲美的石油儲藏地,成為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資源國。2004年統計,加拿大已探明的常規原油和油砂(含瀝青原油)的儲量為245億噸。其中油砂資源主要集中在艾伯塔省,西方媒體報道,此處必將成為可以取代中東的世界未來石油的首要產油區。
加拿大是個不錯的選擇。隨著技術的發展,在加拿大開採油砂的費用正在降低。有專家分析,加拿大艾伯塔省的油砂礦特殊,埋藏很淺,開采成本很低。隨著技術的發展,提煉和初步加工的成本也在降低。雖然開采成本比中東原油要貴一些,只要石油價格保持在30美元以上,就有利可圖。另外,在地理位置上,中國與加拿大之間海運經過寬闊的太平洋,無須經過馬六甲海峽,相對順暢,這個距離也短於中東石油運抵中國的距離。
石油業本身就是一個國際化的行業。由於開采風險較高,投資量較大,客觀上需要一個共擔風險共享利益的機制,世界上大多數的石油開發項目都是由多國共同承擔的。所以,從加拿大的角度來看,吸引更多的投資,將分散開采風險,還可以降低開采成本。因此,加拿大希望有更多的國際資本進入其石油業,當然也包括中國資本。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壯大,加拿大也愈加重視與中國的合作。2004年6月初,加拿大艾伯塔省省長克萊恩訪華時表示,希望中國企業到加拿大進行礦業開發,同時發出了一個讓中國心動的承諾:「投資艾伯塔油砂,可以保證中國未來的石油供應。」
加拿大艾伯塔省省長克萊恩中國之行,會見了中國三大石油石化公司的代表,表示如果中國尋找石油的話,歡迎來艾伯塔省投資開採油砂,並希望中國公司去實地考察。對於加拿大來講,更多的國家參與投資油砂開采,是大有益處的。
為加強雙方的合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加拿大艾伯塔省在北京共同投資建立有中加阿爾伯達(艾伯塔)石油中心。該中心成立於1989年,現已成為中加石油經濟技術交流培訓與合作的中心,雙方工作人員經常穿梭兩地,研究開發各方面的石油合作。
中國對艾伯塔省油砂的興趣應該是很大的,近兩年有好幾個代表團專門為此事前往艾伯塔省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並對加拿大油砂提煉出的原油性能做過多次鑒定。通過雙方的不斷努力,中加雙方現在的油氣合作很順利,目前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中海油收購加拿大MEG能源公司股權
2005年5月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宣布:該公司已與加拿大MEG能源公司就收購其16.69%股權一事簽訂合同,中海油方面已為此項收購支付1.5億加元(約合1.21億美元)。中海油是通過其下屬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中海油(比利時)BVBA公司完成該項收購的。
MEG是一家加拿大私人能源公司,專注於油砂業務,在加拿大艾伯塔省擁有52個油砂區租賃許可證100%的工作權益,總面積達3.29萬英畝。有關方面估算,以上區域共有油砂地質儲量超過40億桶,總可采儲量約20億桶。
2.中國石化集團與加拿大企業合資開發北極之光油砂項目
2005年5月30日下午(加拿大卡爾加里當地時間),中國石化集團國際石油勘探開發公司(SIPC)的全資子公司——中加石油公司與加拿大西年科能源公司共同宣布,雙方已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並組成合夥企業,共同開發位於艾伯塔省東北部的北極之光油砂項目。
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中加石油公司出資約1.5億加元,獲得北極之光合夥企業40%的股份;西年科公司以項目資產出資,獲得合夥企業60%的股份,並擔任執行合夥人,即該項目的作業者。據悉,西年科公司是為開發北極之光項目而專門成立的加拿大能源公司,1999年開始對油砂資源進行評價,2003年開始進入開發前期准備工作。
北極之光項目位於加拿大艾伯塔省阿薩巴斯卡地區東北部,是一體化的油砂項目,包括采礦、萃取和瀝青改質等,總投資約45億加元,最終日產將達到10萬桶的合成原油(年產約為500萬噸)。
3.其他項目合作
在鈾礦方面中國與加拿大也有較大的合作潛力。目前中國正向加拿大尋求長期購買大量用於製造核燃料的鈾,以滿足未來核能發電增長的需求。2005年7月加拿大政府自然資源部發言人萬斯證實,中國官方正同加拿大官方接觸尋求加拿大長期提供放射性金屬鈾。近兩年中國有好幾個代表團訪問加拿大,與加拿大鈾礦公司接觸,包括佔加拿大鈾產量五分之一的CAMECO公司,並開始就多項合作進行磋商。
加拿大是世界第一大產鈾國,目前每年產量為1萬1千多噸,其中半數出口到美國。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發言人萬斯表示,中國希望加拿大成為中國金屬鈾的穩定供應國,同時也在探討與加拿大合資開采鈾礦的可能。
除了石油和鈾礦方面的合作以外,中國與加拿大在能源的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合作。實際上中加在能源方面早有合作。1994年,兩國政府在北京簽訂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合作協定。1995年,雙方簽署了關於合作建設秦山CANDU核電站的諒解備忘錄。1997年秦山核電站信貸協議簽署,使迄今中加間最大的合作項目開始付諸實施。2002年12月31日,秦山三期核電站一號機組順利實現滿功率連續100小時運行,提前43天正式投入商業運行。二號機組已於2003年6月並網發電。
1997年,中國水利部與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2001年,中國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與加拿大自然資源部簽署了《關於能源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
2005年1月20日,加拿大總理保羅·馬丁訪華,中加兩國聯合發布了《21世紀能源合作聲明》。《21世紀能源合作聲明》強調,中加兩國決定推動合作,以增強能源安全和促進在能源領域的可持續發展。該合作涵蓋了廣泛的能源領域,包括能源供應的來源、能效和新技術。石油天然氣、核能、能效和清潔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為雙方合作的優先領域。雙方將在遵守兩國相關法律法規和推動長期共同利益的基礎上開展合作。
中國和加拿大兩國在石油、天然氣和鈾資源領域的合作開展順利,包括在加拿大油砂方面的合作。據了解,雙方將鼓勵兩國企業在上述領域建立互惠互利的經貿關系,同時鼓勵和推動雙方開展油砂技術的全面合作研究。核能,在中加能源合作中是優先考慮的一個方面,中加兩國將擴大在核能領域的商務合作,並對先進核能技術及其相關領域進行研究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核能系統的安全性。在能效和清潔能源領域,中加也將加強聯系,尋求合作項目和意向。
在《21世紀能源合作聲明》這個框架指導下,雙方的能源合作進展順利。中國和加拿大的戰略工作組正在對雙方在核技術、能源技術、空間技術、和平利用空間技術等方面的合作以及互補性展開研究。能源方面的合作包括傳統能源、低碳排放量的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鈾材料等。加拿大政府同意撥款,專門用於上述技術的研究。
二、固體礦產合作
1.中國企業進軍加拿大
加拿大礦產資源豐富,礦業發達,開采經驗和技術為世界一流,具有完善的礦業資本市場,有較好的礦業投資環境,吸引了大量的國際礦業公司。近兩年,中國礦業企業也開始關注並涉足加拿大礦業市場,其中最重要的事件是紫金礦業成功入股加拿大頂峰礦業公司。
據報道,中國最大的黃金生產商之一——紫金礦業集團於2005年8月17日在溫哥華宣布,以195萬加元購買加拿大頂峰礦業公司(Pinnacle Mines Ltd.)21%的股份,參與頂峰礦業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北部的勘探。據稱這是中國企業第一次成功投資加拿大的礦業公司。
根據雙方對外宣布的合作協議。紫金礦業將以每股0.65加元的價格收購300萬股頂峰礦業的股權,占頂峰股份總額的21%,總成交額為195萬加元。其中每股包括1股普通股及1股半認股權證。交易令紫金礦業在頂峰董事會上的席位從一位增加至三位,紫金礦業將可參與頂峰礦業公司目前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北部地區Silver Coin礦區的勘探工作。與此同時,紫金礦業同意為頂峰礦業公司在中國尋找適合的項目進行合資經營開發,頂峰礦業公司也願意協助紫金礦業在中國以外地區尋找采礦地點。
頂峰礦業有限公司的總部位於溫哥華,是一家國際性礦業勘探和開采公司,在多倫多創業板市場上市,市值約900萬加元,凈資產總值約300萬加元。主要項目位於加拿大和中國地區。該公司在不列顛哥倫比亞省西北部擁有多個礦產項目,其中包括有著名的Barrick Gold公司的Eskay Creek金礦項目。在中國,其主要項目集中在雲南東南部。
紫金礦業簡介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香港H股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簡稱:紫金礦業,股票代碼:2899),其中32%股份由福建省上杭縣政府持有。該公司是中國著名的黃金礦業企業、國家大型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至2004年底,公司總資產達32.66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為19.27億元人民幣,當年實現營業收入15.07億元人民幣(約合2億2800萬加元);利潤總額為8.24億元人民幣(約合1億2400萬加元)。2004年生產黃金13噸,在全球黃金企業中排名第22位。2003、2004連續兩年位居福建省企業績效十佳之首。
公司以金、銅等有色金屬開發為主,核心企業紫金山金礦近幾年已成為國內單體礦山保有可利用儲量最大、采選規模最大、黃金產量最大、礦石入選品位最低、單位礦石處理成本最低、經濟效益最好的黃金礦山。集團公司累計獲得采礦權14個,面積26.3136平方公里;探礦權59個,面積1612.79平方公里;目前在中國控制的金礦金屬儲量約315噸,銅金屬量約345萬噸,鋅礦金屬儲量約60萬噸,鐵礦礦石量18789萬噸,煤6000萬噸。
2005年初,中國五礦計劃以50億加元收購加拿大諾蘭達礦業(Noranda),遭到不少加拿大人的反對,理由是資源性行業涉及國家安全,最終這項收購沒有成功。而紫金礦業的收購應當是一個突破。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這項交易數額較少,而且頂峰礦業也是一家尚無盈利的二板上市公司,市值只有900萬加元,資產總值不足300萬加元,加上該公司的董事長非業內人士,所以,不能因這宗交易成功而認為加拿大已經完全開放中國企業入股加國礦業。
目前到加拿大進行礦產開發投資潛力還是比較大的。加拿大的一些地方政府頻出橄欖枝,希望中國企業到加拿大進行礦業投資。2005年8月,加拿大育空地區主管礦業的經濟發展部長親率代表團到中國進行礦業引資宣傳。他們走訪了中國的一些礦山企業及政府部門,於8月23日在國土資源部做了關於育空地區礦產資源情況和礦業投資環境的專項報告。他們此行的目的就是希望中國的企業到育空地區進行礦業開發。
據報道,加拿大紐芬蘭省的一家螢石生產商——Burin Minerals Ltd.(BML)公司目前正在尋找中國投資夥伴,該公司在紐芬蘭省控制的已探明的螢石儲量有800萬噸,由於目前氧化鋁價格上漲,作為冶煉氧化鋁時的助溶劑,氟石的價格也在不斷上漲。該公司原先關閉的螢石礦也正計劃重新投入運營,加之距離美國近以及中國需求增長等因素,該公司希望感興趣的中國礦業公司能夠投資螢石生產。
據中國礦業網2005年3月報道,加拿大駐華使館根據中加兩國領導人商談意見,加方向中國礦業聯合會推薦了17個中小型有色金屬礦的勘查、可研、開發項目,希望通過中國礦業聯合會聯系投資者到加拿大投資勘查開發這些項目(表6-1)。
2.加拿大礦業公司在中國的活動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礦業投資環境不斷改善,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繼制定和頒布了鼓勵外商投資開采礦產資源的政府規章、地方性法規,礦產資源對外開放政策更加寬松。國際礦業投資相繼進入中國,包括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南非等國家的一大批知名礦業公司。其中最為活躍是加拿大的礦業公司,特別是加拿大艾芬豪公司在蒙古靠近中蒙邊界巨型銅礦的發現和加拿大西南資源公司在中國雲南省金礦勘查項目的成功,大大地刺激了加拿大礦業公司在華的礦產勘查投資,尤其是投入相對較小的金屬礦。例如加拿大阿富勘礦業公司在青海省灘澗山金礦項目,加拿大曼德羅礦業公司的遼寧貓嶺金礦項目,太平洋礦業公司的湖南水口山金礦項目,加拿大Planet勘探公司在內蒙古包頭附近的烏蘭布蘭金礦項目,加拿大上市的王朝金礦公司在新疆的哈圖金礦項目等,諸如此類的案例不勝枚舉(表6-2)。
表6-1 加拿大自然資源部向中國企業推薦的可赴加拿大投資勘查與開發的中小型礦床
續表
表6-2 近些年來加拿大礦業公司在中國的主要活動情況
續表
續表
續表
續表
據統計,目前在中國已有實際行動的國外礦業公司約有來自十多個國家的76家,其中加拿大的公司超過1/4。這些加拿大公司中有相當部分為初級資源勘探公司,他們通常是到中國先行進行調查找項目,找到合適的項目後就回到加拿大礦業資本市場或其他金融機構進行礦業融資。僅2003年底的2個月內,在中國投資礦產勘查的8家初級礦產勘探公司從加拿大資本市場上就募集到超過4000萬加元的資金用於在中國勘查。其中包括太平礦業12月15日完成的920萬加元籌資;SKN公司11月6日完成的495萬加元籌資;APAC公司11月4日完成的300萬加元籌資;斯帕通公司11月26日完成的154加元籌資,11月11日完成的86萬加元籌資;Afean公司10月23日完成的1000萬加元籌資;明科公司11月14日完成的500萬加元籌資;西南金礦公司11月17日完成的675萬加元籌資;TVI公司10月1日完成的360萬加元籌資。這些說明中國有好的礦產勘查和開發項目,加拿大礦產勘查資本市場看好中國。
⑼ 如何加強單位的團結合作
第一、表達與溝通能力的培養 表達與溝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論你做出了多麼優秀的工作,不會表達,不能讓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幾乎等於白做。比如面試時,每個人的時間也就10分鍾,如果不能在有限的時間里好好推銷自我,可能就與一個好機會擦肩而過了。我們常說「行勝於言」,主要是強調做人應該多做少說。但現代社會是個開放的社會,你的好想法要盡快讓別人了解。所以要注意培養這方面的能力。抓住一切機會鍛煉表達能力,積極表達自己對各種事物的看法和意見,並掌握與人交流和溝通的藝術。 第二、培養自己做事主動的品格 我們都有成功的渴望,但是成功不是等來的,而是靠努力做出來的。任何一個單位都不喜歡只知道聽差的人,我們不應該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應該主動去了解社會需要我們做什麼,自己想要做什麼,然後進行周密規劃,並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第三、培養敬業的品質 幾乎所有的團隊都要求成員具有敬業的品質。有了敬業精神,才能把團隊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有責任心,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為實現團隊的目標而努力。要記著個人的命運是與所在的團隊、集體聯在一起的。這就要求我們有意識地多參與集體活動,並且想方設法認真完成好個人承擔的任務,養成不論學習還是干什麼事都認真對待的好習慣。要知道,有才能但不敬業的人沒人敢用。 第四、培養自己寬容與合作的品質 今天的事業是集體的事業,今天的競爭是集體的競爭,一個人的價值在集體中才能得到體現。所以21世紀的失敗將不是敗於大腦智慧,而是敗於人際的交互上,成功的潛在危機是忽視了與人合作或不會與人合作。公司在考察員工時發現,有些人的動手能力強,點子也不錯,但當他的想法與別人的不一致時,就是固執己見,不肯與人商量;當問及與領導的關系時,有些學生說了領導許多不好的話;當讓員工談一談自己的同事時,應試者對同事很挑剔,缺乏客觀看待事情的品質。有的員工,在家裡都是被照顧、被包容的珍寶,特別有一些家庭環境比較好或有家庭問題的人,由於有優越感或對周圍的人缺少信任感,更不容易做到寬容待人和與人合作。實際上,集體中的每個人各有各的長處和缺點,關鍵是我們以怎樣的態度去看待。能夠在平常之中發現對方的美,而不是挑他的毛病,培養自己求同存異的素質,這一點對當代職場人士來說尤其重要。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良好的與人相處的心態,並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不僅是培養團隊精神的需要,而且也是獲得人生快樂的重要方面。 第五、要培養自己的全局觀念 團隊精神不反對個性張揚,但個性必須與團隊的行動一致,要有整體意識、全局觀念,考慮團隊的需要。它要求團隊成員互相幫助,互相照顧,互相配合,為集體的目標而共同努力。曾經有這樣兩個大學生:他們共同承擔一個項目,但其中有分工。其中一位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遇到了技術上的難題,此時他只會自己冥思苦想亂翻書,卻不屑於向坐在旁邊的高手請教一下。而這位高手此時不是把他當做是共榮共辱的合作夥伴,而是坐在旁邊等著看笑話。這是我們應該吸取的教訓。所以在工作期間,要有意識地培養全局觀念。比如要建設一個優秀班組,就不能只考慮自己的需要而不關注別人的感受。要建設一個優秀部門,每個人就不能借口自己有這樣那樣的事情而不參與集體組織的活動,否則將會像一盤散沙,優秀集體難以形成,自己也很難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