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區分是熱量資源充足還是光照資源豐富
應該算光照資源豐富,光源有太陽光,取之不完用之不盡,熱量只能收集熱源製造熱量。
② 什麼是光照什麼又是熱量兩者有何區別,該如何區分
光照:
光線的照射,是生物生長和發育的必要條件之一。
熱量:
熱量是指當系統狀態的改變來源於熱學平衡條件的破壞
區別:
1、定義不同
自然界一晝夜 24h為一個光照周期。有光照的時間為明期,無光照的時間為暗期。
系統與外界間存在熱學相互作用的結果有能量從高溫物體傳遞給低溫物體,這時所傳遞的能量稱為熱量。
2、單位不同
光源射出光線的亮度為發光強度,即光源所具有的光能大小,單位是燭光。
營養學中用「千卡」做熱量的單位。1千卡是1L水由15℃升高1度所需要的熱量。
3、原理不同
光照是物體被照明的程度,也即物體表面所得到的光通量與被照面積之比,單位是Ix(l勒克斯是l流明的光通量均勻照射在l平方米面積上所產生的照度)或英尺燭光(1英尺燭光是1流明的光通量均勻照射在1平方英尺面積上所產生的照度),1英尺燭光=10.761x。光照強度的測量用照度計。
熱量(Heat)與內能之間的關系就好比是做功與機械能之間的關系一樣。熱量是物體內能改變的一種量度。若兩區域之間尚未達至熱平衡,那麼熱便在它們中間溫度高的地方向溫度低的另一方傳遞。
③ 氣候資源,你了解哪些
氣候資源包括光照資源,熱量資源,水分資源等。我國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晴朗天氣多,光照充足,這些地區太陽能豐富,光照資源充足,可以考慮開發太陽能。我國南方地區熱量充足,農作物全年可以生長,水稻一年可以收獲三次,糧食產量高。但是北方地區熱量條件比較差,農作物熟制比較少。西北地區降水比較少,農業生產需要灌溉。
④ 光照資源在什麼地方豐富為啥
我國西部,特別是青藏高原,因為我國西部多高原(雲貴高原除外),高原開闊,沒有遮擋,並且相對平原地區離太陽近,(日光從太陽照射到地球的路程短,消耗少),所以得到的光照資源就相對豐富。
青藏高原被成為「世界屋脊」,就是因為高,西藏的拉薩被成為「日光城」。
根據上面說到光照豐富的條件來看,必須要:1.海拔高 2.沒有遮擋
不出意外的話,世界上有點高度的大高原,光照資源應該都算豐富。
(雲貴高原千溝萬壑,所以它雖然是高原,但是光照很不足,省會的名稱「貴陽」是最好的例子:以陽光為貴)
⑤ 青藏高原地區的自然環境具有什麼特徵
青藏高原氣候總體特徵:輻射強烈,日照多,氣溫低,積溫少,氣溫隨高度和緯度的升高而降低,氣溫日較差大;干濕分明,多夜雨;冬季乾冷漫長,大風多;夏季溫涼多雨,冰雹多。
青藏高原的河流分布主要受到氣候和自身地形地勢的影響。除東南部降水豐富外,內陸區的河流補給,主要依靠冰川或積雪的融化。
青藏高原的水資源以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多種水體形式存在,並以河川徑流為主體。
青藏高原土地資源地域分布明顯,數量構成極不平衡。宜牧土地佔總土地面積的53.9%,宜林土地佔10.7%,宜農土地佔0.9%,暫不宜利用的土地面積佔34.5%。
(5)光照資源什麼擴展閱讀
地熱資源:
青藏高原的地熱資源特點是熱田多、分布廣、熱儲量高。青藏高原的溫泉多達600多處,其中許多都是高溫沸泉,溫度超過了當地的沸點,特別是藏南沿雅魯藏布江及其兩側,大量的高溫沸泉、間歇泉和噴氣孔廣泛分布。
水土流失:
據2006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青藏高原上青海省的水土流失面積為38.2萬平方公里,占青海省國土面積的49.1%,並且每年還在以36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擴大。
⑥ 塔里木盆地的熱量資源和光照資源那個較多為什麼
光照資源多
首先塔里木盆地處在我國新疆南部,是世界第一大內陸盆地,大致在北緯37°-42°的暖溫帶范圍內,盆地裡面還有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
由於地理位置上游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的天然阻隔,所以印度洋的濕氣難以到達塔里木盆地,所以塔里木盆地的氣候是夏季炎熱乾燥,冬季寒冷乾燥。但是早晚溫差也是極大。
因為塔里木盆地的降水量極少,塔里木盆地常年被艷陽高照。但是盆地中間大多是戈壁灘和沙漠,比熱容極地,散失熱量的能力也很強。所以,不能說是擁有多的熱量資源。
再者,盆地能經常會有大的風沙,所以太陽能發電設備的維護也要很高的成本,所以塔里木盆地的光照資源比熱量資源充足。但是目前還難以利用。
⑦ 世上光照資源最豐富的地區
光照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在南北緯30度附近,而不是赤道,因為赤道降水豐富,雲層水汽很多。
而ABD都是赤道附近,只有C是北緯30度附近,而且歐亞大陸中部內陸水汽少,降水少。光照自然豐富了。比如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太陽能最豐富的地區。
⑧ 地球上光照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及原因
地球上光照最豐富的地區是副熱帶地區。太陽直射的范圍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直射哪裡,那裡輻射最大。但光照情況還要看天空狀況、大氣透明度等。比如多雲,會減少光照。
由於赤道地區多雲,光照並不是最多,最多在副熱帶地區,這是北緯20°多點的地方,這里是副熱帶高壓區,天氣晴朗,無雲天最多。
在我國,太陽光照最豐富的地區是西藏、新疆。
參考:
太陽輻射總量成因分析
太陽年輻射總量有以下幾個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①緯度:一般來說,緯度低,太陽高度大,太陽輻射強,反之亦然。
②氣候:在太陽高度大致相當時,天氣晴朗,乾旱少雨地區,太陽輻
射強,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撒哈拉沙漠成為全球太陽輻射能
最豐富的地區,我國新疆地區太陽光照充足的道理了。而四川、重
慶、貴州等省市由於多陰雨天、霧天,太陽年輻射總量少。
③海撥:在高海撥地區,空氣稀薄,大氣透明度好,大氣對太陽輻射
的削弱作用很弱,地面太陽輻射強。我國青藏高原就是最好的例證。
④地形:山地背風坡因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度往往比迎風坡大。
⑨ 什麼是水分資源,光照資源,熱量資源
資源實際就是一定地區所佔有的某種物資。水分、熱量、光照這些東西之所以成為資源是因為他們對農業生產等人類活動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稱這三樣為資源實際上是表達這三樣東西在一定區域內的富集程度。
⑩ 西北地區的光照資源豐富,但熱量不豐富,原因是因為海拔較高。對還是錯
請問你在哪裡看見的西北地區熱量和光照都很充足的說法?
一般來說西北地區屬於光照充足但熱量相對不足的情況,以河西走廊為例,由於其海拔較高,故農業條件存在熱量不足的先天缺陷。
關於熱量和光照:
熱量用氣溫來衡量。熱量受光照條件、緯度、海拔、地形、地質等影響。像海拔較低的低窪河谷、海岸這樣的地方熱量較高。
光照用年太陽輻射總量來衡量。光照受緯度、大氣透明度、日照時間等影響。光照條件好,不一定熱量條件就好,例如,青藏高原光照條件好,但熱量條件不好。你也可以用南北極地來區別熱量與光照,在極地地區,適逢太陽光照強烈,但由於地面冰雪反射,熱量未能被地面吸收,故其光照充足但熱量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