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美術課程資源包括哪些
擴展閱讀
方舟手機版石油怎麼用 2025-05-20 01:04:51
濟南無痛人流需多少費用 2025-05-20 00:57:01

美術課程資源包括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06 03:42:09

1. 美術課程資源主要包括哪四方面

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
美術的范圍非常廣泛。從大的方面說,它可以大體分成觀賞性藝術和實用性藝術兩種類型。
從觀賞性藝術來講,它主要包括繪畫和雕塑兩大類。而繪畫,由於它使用的物質材料和工具的不同,又可分成中國畫、油畫、水彩畫、水粉畫、版畫、素描等畫種。雕塑也有圓雕和浮雕等多種形式,所用材料則有石、木、泥、石膏、青銅等。
實用性藝術同樣包括兩大類:工藝美術和建築。目前,國內外對工藝美術這個概念的理解雖有不同的看法,但按照通常的說法,工藝美術包括了傳統手工藝品、現代工業美術和商業美術三大部分。傳統手工藝品如玉雕、象牙雕刻、漆器、金屬工藝品等;現代工業美術(或稱「工業設計」)包括一切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適用而美觀的生活用品(如花布、陶瓷、玻璃器皿、傢具、地毯、家用電器等),以及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機械的造型和色彩設計;現代商業美術主要是指商品標志、包裝裝潢和商業廣告等。建築之所以也屬於美術的范圍,那是由建築本身包含的技術科學和藝術的兩重性所決定的。任何一座建築物總是以具有某種空間形體的物質結構矗立在大地上的,這就必然有一個造型是否美觀的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講,建築和雕塑一樣是一種非常具體的造型藝術。
希望這是您要的答案

2. 基礎教育美術課程包括哪些范疇

答:基礎教育美術課程包括:繪畫、工藝、欣賞。
一、繪畫繪畫是美術教學的主要組成部分。繪畫,是指用筆、板刷、刀、墨、顏料等工具材料,在紙、紡織物、木板、牆壁等平面上塑造形象的藝術形式。繪畫教學對於培養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觀察、研究、表現客觀事物的能力以及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和促進智力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繪畫教學包括繪畫基礎教學和繪畫創作教學。繪畫基礎教學以寫生畫為基礎,用寫生、臨摹、記憶、想像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繪畫創作教學,要引導學生運用已獲得的知識技能,用繪畫形式來反映生活,表達畫者的思想感情。繪畫基礎教學和創作教學要緊密結合起來,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
繪畫教學中最主要的環節是形體結構教學,形體結構教學中主要把握以下三點:
1、基本形體的認識,理解對象的形體結構。
我們從繁多的平面實物中,可以概括出幾種主要的基本形體,如立方體、圓柱體、圓錐體、球體等復雜的平面形象,有的是幾種基本形組合或者是不規則的平面形。在教學中藉助這些基本形去認識實物的形狀,把握實物的形體結構。列如,在教學吹氣娃娃的寫生中,先觀察吹氣娃娃是哪幾個基本形體組成的。(是由一個橢圓,一個圓形組成的)。比較一下,橢圓大還是圓形大。看看它們是怎樣組合的。然後用圓形,橢圓形畫成吹氣娃娃的大體輪廓,再進一步畫出眼睛、鼻子等。使用這種方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有利於學生掌握對象的基本特徵。因此,無論是靜物、風景、動物、人物都可以運用基本形體先抓住對象的外形特徵,進而畫出具體的物象。
2、掌握物象的形體結構
具體的實物,都有各自的結構,都能呈現一定的比例,比例變了,實物的形狀就隨之相變。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結構比例的不同來認識對象的形狀特點,運用實物的長度,寬度來分析對的形體特徵,用直線作輔助線,先畫出物體的大體輪廓,再進行細仔描繪。
3、運用輔助線把握形象
第一,運用中輔助線掌握對稱實物的描繪。第二,用運動線輔捉動態。第三,用外輪廓輔助線掌握組合物的整體關系。
4、把握整體意識
整體意識的建立在繪畫領域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對學生將來的繪畫發展產生很大的影響。無論是從事何種繪畫創作,都要涉及這個問題。整體是相對局部而言,局部是整體的一部分,局部存在於整體之中,而整體通過局部得到體現。例如在畫一個頭像時,必須整體地觀察對象,如畫眼睛時要考慮到和耳朵或鼻子之間的關系,而不能孤立地畫眼睛,陷入局部,必須相互對比,要把它們有機地聯系起來。整體存在於造型的各種因素里,從輪廓到色調,從形體表現到空間表現無處不在。培養整體意識可從觀察事物入手,多觀察多比較,這樣才能明確各個事物之間的關系,以便更好地把握整體。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再到整體,貫穿於整個作畫的過程中,反復比較,培養局部與整體關系的能力,建立良好的整體意識。
二、工藝工藝是小學美術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工藝教學能促進學生眼明手巧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培養他們耐心、細致、整潔、有計劃的學習習慣,訓練學生使用鉛筆、毛筆、顏料、手工工具的技巧,並懂得工藝美術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工藝教學包括圖案和手工兩個部分,圖案和手工都有各自的特點和任務。圖案課和手工課是分開進行的,但有時又是互相聯系,結合在一起的。例如,設計一幅編織圖案,然後進行麥桿編織,製成紋樣優美的麥桿扇子。
小學圖案的製作常用的方法是先用鉛筆繪稿,然後再填色勾線。填色一般用平塗的方法。平塗時,要把顏色在一定的范圍內塗均勻。調色要調足夠量的顏色,以免兩次調配顏色不一樣,用水要干濕適度。上色,注意先塗邊緣,再畫塊面,自上而下,自左到右塗色。
手工教學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選擇兒童感興趣的,好玩的和有用的,低年級學生喜歡色彩鮮艷,造型生活有趣,富有兒童情趣的紙工和泥工製作。因此,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自己動手,美化生活的能力,要發展學生的創造才能,耐心細致的學習作風和學習習慣。
三、欣賞欣賞教學是小學美術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它與繪畫、工藝教學組成完整的教學體系。小學美術欣賞教學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各種類型。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選擇適合小學生的富有教育意義的優秀作品,深入淺出簡明扼要地進行講解。
美術欣賞教學要使學生懂得怎樣欣賞一幅美術作品。通過作品的具體形象,理解作品的內容和形式,領會作品的主題思想和藝術成就,在欣賞實踐中分辨美、丑,評價優、劣,潛移默化地使學生受到教育。小學美術欣賞課,可用課本上的圖片、掛圖、幻燈片進行教學。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增加補充欣賞。欣賞課講述的內容不要過多,重點突出即可。
答:我認為學校美術教育的發展受到以下三種因素的影響:
第一,美術教學資源缺乏
學校美術教學資源的缺乏也是影響美術教育發展的因素。學校一星期每班能開設一節美術課已經是奢侈的事,我們上課的條件可想而知,雖然配備少數美術材料,但因為學校班級數多,沒有配備美術教室。現在新教材不同於舊教材,一張紙一支筆就可以,新教材的內容基本上每一課的內容都不相同,美術教室的配備成為學校的一大難題。
第二,重應試教育,輕視素質教育
現在的學校基本上實施應試教育,學校把語文、數學、英語、科學、品德定位主科,音、體、美其為副科,所以考試制度不徹底的改革,素質教育前進的步伐很沉重。
第三,上級部門領導、學校及家長的重視程度
美術教育經費的投入不足,造成學生短缺對美術教育空間的發展。學校過於重視文化課。家長過於苛求考試成績。對美術教育的關心不到位。
通過近幾年的美術教學工作,我認為要上好一節美術課,必須做好充分的准備,無論是繪畫課、手工課等。都要精心設計,准備好每一堂課,講什麼?怎麼講?做什麼?怎麼做?提前以學生交流,讓學生准備好美術用具的各種材料。課上,我通過讓學生欣賞作品,激發學生的想像力,讓一幅幅范畫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羨慕不已,激發他們對美術的興趣。使他們在欣賞的過程中,能以不同作品,不同的繪畫等製作手法,巧設情境,誘導激發學生的想像力,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不同的情節,有著各種不同的引導方法,音樂結合能讓學生在無意中受到美的熏陶,小學生喜歡音樂,課上適當播放學生喜歡的音樂,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掌握繪畫、手工的技巧,創作出超水平的作品。課後,讓學生樹立自我評價的意識,讓他們信心十足,急切得到別人的評價,也充分認識自我的不足,從一幅作品中能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這樣他們的學習興趣會更濃,自信也會更強。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業務水平,不斷的學習,思考,美術課堂才會更具活力。
4.請結合您自己的美術教學實踐,談談您在實施美術新課程過程中取得的成績。
答:美術教育能使每一位學生意識到自己的美育意識,加強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索性,更新和完善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人文性格、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念起著重要的作用。能幫助學生提高美術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像力和創造力,提高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增強對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熱愛及責任感,發展創造美好生活的願望與能力。」在美術課程實施過程中,曾多次參加各種比賽,取得了一定成績。
答:近幾年來從教學實踐中體會和認識到有待幾個問題需要解決:第一,教學設備不齊,課程實施力度不夠。第二,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不高,家長意識短缺。第三,學習美術的興趣不強。第四,對美術的重視力度不到位。我的建議:第一,當地政府要高度重視,盡能使有條件的學校配備相應的美術器材和繪畫空間。第二,泒請專家到相應的學校開專題講座,提高家長和學生追求美術文化的氛圍。第三,要有針對性的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第四,當地政府要協助學校引進來走出去的意識,進一步完善學校的硬體設備。

3. 美術課堂中都有哪些可開發利用的教學資源

我國目前課程改革和發展方向是積極建設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位一體的課程體系,強調發展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美術教學的重要途徑。強調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開發並形成自己特色的教學風格。李建平在《課程改革教師要直面「蛻變」》一文中強調:教師要學會開發利用課程資源,教師不僅要會「教書」,還要會「編書」。作為美術教師,在我的日常教學中,如何進行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呢?

一、巧用「拿來主義」:
過去人們往往把教材奉為教育的「聖經」,認為教師的教學必須絕對遵循教材要求,不得越雷池一步,教師的作用就是照本宣科,這種教材觀念在今天這樣的信息社會已經是不可能的,一套相對靜止的教材永遠無法承載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現在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初審通過的教材就有十幾套,如人美版、人教版、蘇教版、湖美版的等等,除了國家的,還有地方的教材,如遼海版的教材……我們如果能夠巧用「拿來主義」,也會創造出許多優秀的美術課程資源。
如:在《中國美術教育》2002年第六期上刊登的江蘇版新美術教材《鞋》單元教學設計,即《漂亮的鞋》、《鞋的聯想》、《心靈手巧——我設計的鞋》,我就充分地利用了這一課程資源。附我的課後感想:
《鞋》一課對我的啟示
當我看到江蘇版美術教材《鞋》的單元教學設計,即《漂亮的鞋》、《鞋的聯想》、《心靈手巧——我設計的鞋》內容後,感覺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那麼的吸引人。在上這一課的時候,就迫不及待的將此單元的課例用在了美術課堂上,上完第一課時後,更是讓我激動不已。
課堂上,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將收集到的各種各樣的鞋進行了展示,並通過課前查閱的資料以及登陸了鞋的相關的網站,學生的表現讓我大吃一驚,更讓我受益匪淺。
通過對鞋的研究,使學生了解了鞋上的歷史文化、民族特色、穿鞋人的身份地位,以及鞋與生活的關系……上一學期,我曾讓他們畫過鞋,目的就是讓學生觀察寫生鞋,說白了,就是看看誰畫得最像,結果那終究是少數學生的成功。而今天再讓學生上這一課的內容,它的意義是建立在一種鞋的文化上面,通過一雙小小的鞋,讓我和我的學生了解到了那麼多的相關的歷史與文化:如學生談到了古代閨中婦女穿的綉花鞋;皇宮中妃子宮女穿的鞋;京劇中小丑的鞋;卓別林的大鞋;童話故事中灰姑娘的水晶鞋;小腳老太太的小尖尖鞋;以及現代人穿的富有個性的高跟鞋、休閑鞋、尖頭鞋、厚底鞋等等。學生們甚至想到了日本的木屐和宮廷中的鞋的比較,還有中國古代朝中官員穿的靴子的不同圖案代表不同的官職……他們在畫鞋設計鞋的時候,想出了鞋的很多的功能,如能散發香味,引來蝴蝶的「百花開鞋」;保護人身安全的「防閃電鞋」;黑暗中能發光的「夜光鞋」;白天收光,晚上放光的「早收晚放鞋」;走路時能聽收音機的「廣播鞋」;甚至是童話故事中的那種「一步登天鞋」……簡直是五花八門,每一個學生都在積極的投入到自己的設想中來,每一個學生這節課的收獲都很大。
今天美術課堂上我的感受是:我與學生之間是交融互動的過程,是一個師生共同收獲的過程,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迸發出靈感的過程……
我感覺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手中一定要擁有幾套不同種類的美術教育雜志以及不同版本的美術教材。比如《中國美術教育》、《中小學美術教育》、《少兒美術》、《小畫家》等,裡面總是登載著一些最新最前衛的東西,一些非常具有實用性的東西。如《「蝦」是什麼樣子?》、《三角形和方形的組合設計》、《舊報紙新玩法》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美術教育教學隨手可取的資源。

二、開發自身的興趣:
因為有了統一的國家課程標准與通用的美術教材,所以確保了教學的基本要求。但教材並不是惟一的課程資源;教師是最重要的課程資源。教師不僅決定課程資源的鑒別、開發、積累和利用,是素材性課程資源的重要載體,而且教師自身就是課程實施的首要的基本條件資源。教師的素質狀況決定了課程資源的識別范圍、開發與利用的程度以及發揮效益的水平。因此在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方面,可以更大膽、更開放、給教師更多的創造空間,發揮教師自身的特長,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可以說,開發利用教師自身的資源,是美術課程資源開發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那些我們以前很少關注、或從不關注的教師個人的興趣、愛好、特長一旦被充分挖掘,並使之賦予教學意義而得到展現的同時,便成為可以利用的豐富的課程資源。
在工作中飽含激情的狀態固然重要,但我覺得工作之外幹些什麼更重要,要學會忙裡偷閑,這樣會成為快樂生活的滋補品。休息時,我會創作一些作品放在辦公室裡面或是家裡顯擺,親戚朋友來了之後,總會欣賞並會贊揚一翻。辦公室裡面擺放著芭比娃娃、CD架、花籃等等;家裡擺放自己製作的裝飾畫、首飾盒、影集、相框……如今,在手工教學方面,我已經開發了很多的課程資源比如:花卉系列了、人物系列了、動物系列了、花瓶系列、文具系列、布貼畫系列、服裝系列等等。擁有了這些教學資源,讓我上起課來有一種信手拈來的感覺。這種創作也喚起了我對生活的熱愛,回到家裡,就拿枯燥的做飯來說吧,也變得蠻有樂趣的。在炒勺翻飛的時候,我就會不由的想:要是能把炒勺用紙製作出來,掛在牆上該多好看呢!第二天早上起來,它們就真的掛在了牆上——昨天晚上我又忙到了12點。我感到在自身興趣這種資源的挖掘、利用、充實的過程過程中,也就是教師課程開發能力的提高、個性美麗凸顯的過程。

三、發現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中,能使學生的愛好、興趣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如何盡最大限量地滿足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達到張揚個性的目的,是我們開發美術課程資源的又一途徑。學生是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和學習主人。教學實踐中有大量的、豐富的課程資源需要教師和學生來共同開發。這種課程資源具體形象、生動活潑的特點,能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身臨其境,並在愉悅的情境中增長知識,培養能力,陶冶情操。下面就是我在開發校本課程中的一個小案例:
校本課程的開發——折紙
開學初,校領導召開了一個全體教師關於開發校本課程的會議。我所教的對象是一年級學生,針對一年級的學生特點,設想折紙這個教學的內容。當孩子們一聽折紙這個內容,一下子就報了上了三十多個人,於是折紙班就順利地組建成了。但我只會折有限的幾樣東西,況且這幾樣東西幾乎是家喻戶曉的,怎麼辦呢?下班後到書店裡去「充電」吧!來到書店,急急忙忙沖到花花綠綠折紙櫃台前,挑了又挑,最後選了幾本帶回家,飯也沒功夫做了,邊喝著牛奶啃著麵包,邊看著書中的示範,邊折著……折著折著,還真折出興趣來了。有時書中的圖示,我還真的好好琢磨琢磨,還好,一番研究我居然學會折好幾種了,今天晚上的收獲還真不小呢!
經過幾天精心練習和准備,我充滿了信心開始了折紙這門校本課程的實踐了!第一次給他們上課時,我教他們折小房子,學生們當時一聽是特別的高興。當我和學生一起折一遍後,發現只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學會了,此時別說我是怎樣的著急,而那不會折的學生更是急壞了,手裡拿著或是折了一半、或是折了幾下的半成品直喊:「老師!老師!這塊兒怎麼折呀?」我剛想告訴他,又有好多的學生在喊「老師」……教室里頓時亂成了一團,甚至有的學生都跑到了講台前,此時的我真恨不得能生出個「三頭六臂」來!「老師!我會折!我告訴他吧!」一個女孩手裡擎著折好的小房子,得意地喊著,她的這一喊還真啟發了我。我馬上說到:「太好了,會折的小朋友,你們去教一教不會的小朋友吧!」「來,我教你!」「來,我教你!」會折的孩子還真是得意這個「美差」,你教兩個,他教兩個……真是人多力量大,一會功夫,全班小朋友都會折小房子了,於是他們又興奮的折了第二個、第三個……最後,又將折好的小房子貼到了黑板上,又用彩紙做了花草樹木在房子的周圍布置一番,一幅美麗的「村莊」圖便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後來我們的折紙班裡,好多的學生從家裡拿來了折紙的書給我看,並要求我今天教他們折這個,明天教他們折那個。我呢,也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還有的時候,我也被他們難住了,有的學生還自告奮勇的來教我呢!再後來,一到折紙班的活動時,好多的學生從家裡拿來了折好的東西,「老師,這是媽媽教我的,這是爸爸教我的!……」興奮的樣子真是溢於言表。
折紙班成立一年來,我的感受是:在校本課程中,師生各自發揮了自己的主動性,學生與老師一起設計自己的學習過程,形成了互相尊重、互相促進、平等的師生關系,我和我的學生是在折紙的過程中共同的成長與進步著!

其實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利用,還有很多的途徑,比如圖書館資料庫、公共文化設施、當地的文物資源以及周邊環境等。正如生活就像百寶庫,學生就像百寶袋,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心裡有教育,眼裡有資源,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為了趕上時代的腳步,教師要與時俱進,不斷地學習,重塑自己。在課程資源方面,用資源豐富教師的內涵,用資源啟發教師的思考;用資源促動教師的實踐,用資源鼓勵教師的再創造;最終實現:用資源促教師,用教師創資源,這樣一個資源生成與轉化之路;在美術教學資源的開發、積累、轉換、生成過程中,促動美術教學改革的發展。

4. 美術課程資源包括什麼

《大羊美術全套vip教程》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jRUd3N8CllJXjhDH4iNzJw

提取碼: ar3v

大羊美術全套vip教程 初級-高級的貼心體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5. 一年級美術課教學內容是什麼

1、知識教育要點

(1)感知各種隨意形狀。

(2)認識和運用各種平面形、常用色。

(3)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像畫練習。

(4)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製作法,養成正確地繪畫、製作姿勢與習慣。

(5)欣賞祖國風光和兒童畫、民間美術作品的美。

2、能力培養要點

(1)在美術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積極促進從無意想像過渡到有意想像,從再現想像過渡到創造想像。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兒童通過繪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提高手部運動的靈活性,促進手和腦的協調發展。

(4)提高對色彩美、形狀美的能力。

3、審美教育要點

(1)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2)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激發兒童對藝術創造活動的興趣。

教學措施

1、學生的行為習慣是一個長期的養成過程,因此教師還應加強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重點,特別讓他們記住在准備工作,上課紀律,及作業等方面的一些要求。抓住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無法長時間端坐的特點可以結合游戲,講故事等方法來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2、在教學中,應當遵循審美的規律,多給學生感悟藝術作品的機會,引導學生展開想像,進行比較。不急於用簡單的講解代替學生的感悟和認識,而應當通過比較、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體驗、思考、鑒別、判斷,努力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

3、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6. 課程資源包括哪些內容

課程資源包括的內容:

一、根據課程資源的空間分布,分為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

1、校內課程資源

校內課程資源包括校內的各種場所和設施,校內人力人文資源,與教育教學密切相關的各種活動。校內課程資源是實現課程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資源。

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首先要著眼於校內課程資源。比如學校的圖書館、文化長廊、實驗室、校園環境等都屬於校內課程資源。

2、校外課程資源

校外課程資源包括學生家庭、社區乃至整個社會中各種可用於教育教學活動的設施和條件以及豐富的自然資源。校外課程資源可以彌補校內課程資源的不足。

比如某小學為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和動手能力,與企業合作開發「手工陶瓷工藝品製作」課程資源,從空間上講,這種課程資源屬於校外的課程資源。

二、按照課程資源的功能特點,分為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

1、素材性課程資源

素材性資源的特點是作用於課程,並且能夠成為課程的素材或來源。比如,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培養目標等方面的因素,就屬於素材性課程資源。

素材性知識能多的體現在教師在課堂上教什麼給學生,以及學生在教學中收獲到的知識、經驗等均屬於素材性課程資源。

2、條件性課程資源

條件性資源的特點是作用於課程卻並不是形成課程本身的直接來源,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課程的實施范圍和水平。

比如,人力、物力和財力,時間、場地、媒介、設備、設施和環境等因素,就屬於條件性課程資源。

需要說明的是,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兩者之間沒有截然的界線,有時是交叉重疊的,比如圖書館、博物館、實驗室、互聯網路、人力和環境等資源既是素材性資源,也是條件性資源。

三、根據性質,課程資源還可以分為自然課程資源和社會課程資源。

1、自然的課程資源具有天然性和自發性的特點,比如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碧海藍天、天氣等大自然的因素都屬於自然課程資源。

2、社會課程資源具有人工性和自覺性。比如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烈士陵園等建築物屬於社會課程資源。

四、根據存在方式,課程資源還可以分為顯性課程資源和隱性課程資源。

1、顯性的課程資源是能夠通過感官感知得到,可直接用於教育教學的課程資源。比如教材、計算機網路、多媒體課件、教具等。

2、隱性的課程資源是以潛在方式對教育教學活動施加影響的課程資源。具有間接性和隱蔽性。如社會風氣、師生關系、家庭氛圍等屬於隱性的課程資源。

7. 小學美術課程內容是什麼

美術課程內容知識點主要包括這幾類類。

1、明確練習要求,美術課堂作業需要教師進行具體要求的講述,如引導學生可選擇自主或合作的方式運用一節課所學的主要知識點進行創作、設計與表述。

2、說明注意事項,美術課程具有實踐性,且在使用工具上種類繁多,如剪刀、刻刀等比較尖銳的用具,就需要教師切實強調工具材料的安全使用;除此之外,在一些繪畫技法上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中國畫墨與水的比例關系、色彩教學中冷暖色的搭配等。

3、教師巡視指導,教師輔導學生活動和練習,努力發現學生活動和練習中存在的問題,積極與學生互動,幫助學生解決難以解決的問題。

教學設備

1、滿足學生學習美術的基本條件。有關部門應為每一位學生配齊必備的美術學習工具和材料,包括繪畫工具、材料和泥工工具、材料。1至9年級學生必備畫筆、顏料和美術專用紙張。

2、完善美術教學的基本材料和設置。各校應配齊必備的美術教學設備與器材(至少應配齊水彩畫、水粉畫、中國畫、版畫等繪畫工具、材料;泥工工具、材料等),配置美術專用教室,並提供儲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場所以及展示學生美術作品的場所。有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學校應配備可供美術課使用的計算機軟體。

3、豐富美術教學的圖書和影像資源。學校的圖書館應配備美術書籍和其他美術資源,包括教師參考書、學生參考書、美術書籍和雜志、美術教育書籍和雜志、幻燈片和光碟等,供教師備課和上課、學生收集、查閱資料以及自學或合作學習時使用。

8. 高中美術課程五個系列,九個模塊是什麼

只有五個模塊為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現代媒體藝術;沒有九個模塊。

由於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的不同,高中學生需要發展不同的美術能力。為了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的需求,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設置了以下五個學習模塊,供學生自主選擇: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現代媒體藝術。

選擇一個模塊,修習18學時可獲得1個學分,每個學生必須修習美術課程54學時,以獲得規定的3個基本學分。對每一課程模塊或者模塊中的具體學習內容,原則上以修習1個學分作為繼續選修和轉換學習內容的基本單位。

(8)美術課程資源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高中美術新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規定:

1、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既能為學生提供不同的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培育學生終身愛好美術的情感,發展美術方面的能力,也能為他們未來從事美術職業或其他職業拓展發展空間。

2、普通高中美術課程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增設反映美術學科發展成果的現代設計、現代媒體藝術等內容。

3、注重對美術語言以及美術的發展規律等基礎性內容的學習;充分利用和開發校內外美術課程資源,增加課程的多樣化,實行學分制,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為個性發展拓展空間,滿足學生多樣發展的需求。

9. 美術資源的概念界定

資源有廣義與狹義之
廣義的課程資源指有利於實現課程目標的各種因素。狹義的課程資源僅指形成課程的因素來源與必要而直接的實施條件。
美術的基本概念和內涵
美術指以一定的物質材料和藝術技巧,塑造 可視的藝術形象,以此來滿足人們的審美需要,反映社會或表達藝術家思想,情感。

10. 小學美術課程資源包括哪些

太多了,自己看吧呵呵,
1.滿足學生學習美術的基本條件。有關部門應為每一位學生配齊必備的美術學習工具和材料,包括繪畫工具、材料和泥工工具、材料。1至9年級學生必備畫筆、顏料和美術專用紙張。
2. 完善美術教學的基本材料和設置。各校應配齊必備的美術教學設備與器材(至少應配齊水彩畫、水粉畫、中國畫、版畫等繪畫工具、材料;泥工工具、材料等),配置美術專用教室,並提供儲藏教具、工具、材料的場所以及展示學生美術作品的場所。有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學校應配備可供美術課使用的計算機軟體。
3.豐富美術教學的圖書和影像資源。學校的圖書館應配備美術書籍和其他美術資源,包括教師參考書、學生參考書、美術書籍和雜志、美術教育書籍和雜志、幻燈片和光碟等,供教師備課和上課、學生收集、查閱資料以及自學或合作學習時使用。
4.拓展校外美術教學的資源。應廣泛利用美術館、圖書館、博物館、藝術家工作室、藝術作坊和社區等校外的課程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美術教育活動。民族、民間美術以及人類文化的遺物、遺跡也是重要的校外課程資源,應充分利用當地的民族、民間美術資源以及文物資源,開展各種形式的美術教育活動。
5.鼓勵開發和利用網路美術教學資源。有條件的學校應積極開發信息化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網路,獲得最新的美術教育資源,開發新的教學內容,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並開展學生之間、學校之間、省市之間和國際的學生美術作品、教師美術教學成果等方面的交流。農村、邊遠地區及少數民族地區,應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網路,引進優質美術教學的資源,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益。
6.充分利用自然和社會美術教學資源。盡可能運用自然環境資源(包括自然景觀、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如文體活動、節慶、紀念日、建設成就、重大歷史事件以及城市和農村的環境等)進行美術教學。農村、邊遠地區及少數民族地區的學校尤其應該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當地的各種資源,開展有特色的美術教學。
7. 積極開發地方美術課程資源。地方美術課程資源的開發有利於實現美術教育的公平,豐富美術教學的內容,提高美術教學的效益,突出地方美術教育的特色,因此應予以高度重視。地方美術課程資源非常豐富,各地美術教研機構、研究人員和教師應努力做好課程資源開發工作,有組織地在當地進行調查、了解,分類整理,充分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