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合夥開公司股份如何分配
法人代表和股份,是根據股東意見商定的。誰當都可以,法人沒有什麼特別,對外代表公司,辦理年檢等的需要法人身份證和簽字。其餘的比如收益則是股東約定的。
客戶資源和資金對於開公司一樣重要,你可以根據客戶和資金的重要性作出衡量,舉個例子
比如說新開公司,需要啟動資金25萬,公司所處行業客戶資源非常重要那麼你可以假設客戶資源的重要性為50% ,那麼也就是相當於25萬現金,這樣來看公司總股份100份,那麼客戶資源占股份應該50%,投入資金方25萬的股份也是50%,考慮到公司經營和管理是你 ,那麼你還可以額外增加一些股份,也就是你可以佔55%-60%的股份,或者每月額外領取補貼薪水(針對股東不領取工資,季度享受分紅的情況下)
當然如果資金重要的情況下,資金的佔比就要高一些,如果客戶資源的重要性超過資金,則客戶資源的比重可以適當調高 。
法人誰擔當完全沒有必要計較,主要是股份和受益控制好就可以了
祝公司生意興隆,旗開得勝
⑵ 新開公司股份怎麼分配
對於很多初創型的企業來說,創業者不知道該如何合理分配股權。第一,平均分配股權,這可能是大家最常見一個毛病。由於中國人講究平均主義,剛畢業的大學室友或是企業里30歲不到的年輕同事往往一起出來創業,而公司的股權就選擇平分。這種做法非常危險,在創業初期看起來這似乎平衡了幾個合夥人之間的利益,但是實際上公司沒有真正的控股股東,公司一旦發展壯大以後就極其容易出現分歧,平均分配的股權致使沒有一個人有絕對話語權,結果往往是幾個合夥人之間不歡而散,甚至公司最後四分五裂。所以,創業初期核心創始人最好至少佔51%的股份,享有絕對控股權,避免股權過於分散。第二,外部合作者所佔股權比例過多,這種現象對於急需大筆資源的初始創業者很常見。比如100萬注冊的公司,在初期籌措資源時老闆向親戚借了40萬於是讓他佔40%的股份。若往後公司運營得越來越好,即使是100萬都不是大數目,那時,看著最初只投入40萬的人按40%的股份分紅,創業者的心態很容易失衡。而且外部合作者只出錢並未出力,這對真正為企業創造利潤的員工來說也不公平。要想讓企業有一個長遠穩定的發展,創業者需要考慮用適當的方式在適當的時機回購外部股東的股份用於核心員工的長久激勵。第三,沒有提前制定合理的股份退出機制。對於前面兩個誤區來說,如果提前制定好股份的退出機制就能很大程度的解決問題。創業者往往針對外部股東或者員工制定了股份的進入機制卻忽略了退出機制。當一個公司在新增加股東時在價格方面比較容易達成共識,如果不能達成一致最壞的結果就是公司維持原有的股份結構不變,但是如果外部股東想要撤資套現或者持股員工打算離開公司時如果沒有事先約定,雙方極其容易在股權的價格上產生分歧,股東之間決裂甚至鬧上法庭是常見的事。所以,股份的進入機制同時一定要伴有相應的退出機制。
⑶ 資源股東股權如何分配
現在是資源整合的時代。你們有資本,我有資源,我懂技術,我們優勢互補。在創業時,一些公司需要一定的資源來開發他們的項目。這些資源通常掌握在作為資源合作夥伴的特殊人員手中。合夥人通常是相互了解和信任的人。即使一些合作夥伴專注於捐款而不是參與企業的日常工作,他們也會非常關注企業的發展並積極提出建議。
不建議向資源型合作夥伴提供工商股份或注冊股份,而是以期權的形式簽署書面協議。期權協議約定的股份比例完成後,可以大股東名義暫時持有。當時機成熟時,資源型合作夥伴的股份可在3年或5年內向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與其他合作夥伴的股權一樣,資源合作夥伴的股權也應分階段實現,並有股權進入和退出機制。才能確保合作夥伴之間的股權結構穩定,合作基礎良好,創業項目才能成功。
⑷ 合夥開公司股份怎麼分配!
合夥開公司,股權一般按照出資人所認繳的出資額分配。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
一、通常合夥的股權分配是按照出資比例,將100%的股權分割,出資一樣的話就是均等分,不一樣就是誰出的多,誰占的股份多。如果其中有技術入股或者專利入股的,需要將其技術折算成資金,再重新分配,比如說三個人合夥,出資一樣,那麼每個人是佔33.3%的股份,如果其中一個人是技術入股,那麼可以採取幾種方案,比如說出資還是一樣的,但會將這個人的技術折成股份,比如說他就變成了40%,另外兩個人30%。
還有一種方案是這個技術的人直接將技術按照價值摺合成現金,相當於他少出一部分資金,然後另外兩個人多出一些資金等等,分配的形式以大家協商為准,這個由於具體的情況不同,所以不能千篇一律。
二、商定好初步的股權分配之後,還要確定好增資、退出等等的股權變更協定,比如說將來生意好了,另外兩個合夥人想要買這個技術股東的股份,怎麼定價,將來生意不好了,有人想退出,股權折價等等,這些都是最好從一開始就寫在紙面上,以免日後的麻煩。
所有這些都商定好之後,一定要白紙黑字的寫在合同上,所有股東簽字確認,有幾個股東就有幾份,全部都簽好字並且設立好賬戶以及到賬的最後期限,因為如果資金不到賬,後續的事情就沒有辦法進行下去了。
如果條件允許,更為穩妥的方法是去公證處將幾方的合同進行公證,這樣避免了將來如果出現合作不愉快,因為合同問題引起的爭執。
拓展資料:
股份一般有三層含義: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構成成分;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權利與義務;股份可以通過股票價格的形式表現其價值。其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具有金額性、平等性、不可分性和可轉讓性四個特點。
⑸ 三人合夥開公司股權怎麼分配合理三人合夥開物流公司,兩人只出錢,我呢出資源出力我該佔多少股份
摘要 按公司章程及公司法規定執行。在設立公司時,均要制定公司章程,各股東均要認繳出資,那麼各股東的認繳的出資額就是確定的(當然也可能包括後期增資等情況),分紅比例及方法等問題也是要在公司章程中進行規定的,也就是說,應首先按照公司章程中對公司分紅的約定,該約定可能根據出資比例確定,也可能不以出資比例為限;如果公司章程中沒有規定的,則要根據我國《公司法》規定,按各股東的出資比例分配了。
⑹ 2人開公司,帶著資源,投入50%資金,應該佔多少股
兩人開公司代的資源投入50%的資金應該佔多少的股份?那麼你如果又占資源,又出投入股份的話,那麼你可以佔70%的股份
⑺ 四個人開公司股權怎麼分配合理
合夥創業,股份協議問題;
1.按照入資比例進行分配(如:總合作100萬,甲入資50萬,股份佔比50%)。
2.加入技術入股股份佔比,比如:廚師佔比5%,那麼合作100萬的店,甲合作50萬,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總股份分為105股,甲還是50%,如果之前每月賺10萬,甲分紅5萬,但是技術入股之後,甲分紅:4.7萬多點。
3.技術入股需要寫清楚,盈利情況下分紅,人在工作,股份就在,人不在,股份自動清零,可以用乾股表達。
4.股東之間最好寫清楚經營期間的職責,需要參加工作,必須寫清楚工資待遇。
5.合夥合作合同,最好到公證處公證。
(7)開公司有資源如何佔比擴展閱讀
合夥開公司,最需要注意什麼?
合夥開公司,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財務問題,就是一個字:錢。
散夥的原因99%都是因為錢沒分明白。賺錢了,分贓不均;賠錢了,分攤不均。最後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所以,合夥之初一定要明確財務問題。如何佔比出資,利益怎麼分配,誰來主管財務,報賬機制如何錢一定要透明,每筆收支清清楚楚,親兄弟也要明算賬,錢是合夥做事最敏感的東西,一旦不清不楚就容易讓合夥人之間產生間隙。
而在錢之上的,是持股比例,是決策機制。每個人占股多少,是張三70%李四20%王二麻子10%還是如何?達成一致,取得共識,別回頭公司賺了賠了後,再嚷嚷我當初股份要多要少了,倘若如此,稍有風吹草動你們的結盟就土崩瓦解,這不叫團隊,是團伙。然後約定好各自的職責,就是分別負責什麼事。
合夥人之間要具備信任基礎,否則遇事互相猜忌,小公司沒幾個人還成天玩宮心計,就沒法干點事業了。但人的觀點總有不同,所以需要建立決策機制,理論上大股東說了算,但如果大股東才占股40%,剩下兩人各30%呢,就有點惡心了,兩人一聯合比你大股東股份還多,更何況,有一天融資的話,這股權結構也會讓資方望而卻步。
選擇合夥人至少應該考慮四個條件:
1、最好具備信任基礎;
2、能力或資源互補;
3、發展目標高度一致;
4、占股比例達成共識。
最後一定記住,徐小平老師講的這句話很對,「不要用兄弟情誼來追求共同利益,要用共同利益追求兄弟情誼」。
資料參考知乎作者:明哥聊求職
⑻ 合夥開工資,有現金投資,技術投資,資源投資,三者股份應如何劃分
如果其中有技術股份或專利,則需要將技術轉化為資本並重新分配。例如,如果三人是合夥人,且出資額相同,則每人佔33.3%的股份。如果其中之一是技術股,則可以採用多種方案。比如說,出資額是一樣的,但是這個人的技術會被轉換成股份,比如說,他變成了40%,另外兩個變成了30%。
所有這些協議達成後,必須在合同上用白紙黑字寫上。全體股東簽字確認,數名股東各執數份。所有人都簽署並設立賬戶和到達的截止日期,因為如果資金沒有到達,就沒有辦法進行後續行動。如果條件允許,更安全的方法是到公證處對多個當事人的合同進行公證,以避免將來合作不愉快時因合同問題引起的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