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資源產什麼

資源產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01 13:42:57

⑴ 資源性資產包括哪些

資源性資產(resourcesassets)是由人們發現的有用途和有價值的物質,由於資源具有量、質、時間和空間等多種屬性,因而它應當是一個動態的概念。在可待續發展理論的指導下,系統研究自然資源的生態循環及與之相適應的經濟循環規律便成為我國經濟學科領域的一個新課題。作為對其經濟循環過程從量化角度進行全面反映和控制的會計,也有必要進行以下專門研究。
1、從其 本質特徵來看,資產是一種 經濟資源,企業能夠藉助於它的運用而在未來獲得一定的經濟利益。從經濟學角度所說的資源一般指稀缺資源,效用是經濟資源能夠成為資產在自然屬性上的必備條件。此外,作為資產,在社會屬性上又必須存在稀缺性,即為了獲取它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

2、從其所有權 特徵上來看,資產是由某個企業實體所擁有或者控制的資財。一項資源能否被視為某經濟實體的資產,關鍵要看該實體有無對其自主支配的權利,而不應與法律上「所有」的概念相混淆。

3、從存在形態上來看,資產可以是有形的物質,也包括無形的經濟權利。

4、資產由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因而能夠用貨幣尺度或實物等量度對其進行計量。

自然資源作為一項特殊的長期資產存在於特定的會計主體中,其數量隨著資源產品的產出而逐漸消耗,以至衰竭。

隨之,其價值隨著資源儲量的逐漸消耗而轉移至資源產品成本中,構成產品成本的主要部分。自然資源的耗減,相應地造成生態資源的損失,生態資源的損失也應由資源產品成本來負擔。由於通過資源的開發利用生產出資源產品,從而給所有者和控制者帶來一定的收益和財富,所以資源也是一種資產,但這種資產與一般會計上所說的資產有所區別,可稱之為資源性資產。

資源性資產是指特定個體從已經發生的事項取得或加以控制,能以貨幣,實物或其他量度計量,能帶來未來效用的資源。資源性資產具有經營性和非經營性,而且能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換。其經營性屬性,可以給使用者帶來經濟利益,而非經營性屬性也可以帶來一定的生態效益或者間接經濟效益。總之,資源性資產是實實在在的資產,能夠帶來未來的效用,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基礎,應成為會計核算的內容之一。

⑵ 什麼是礦產資源礦產資源有哪些

月球有著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目前月球上已知有100多種礦物,其中有5種是地球上沒有的。
月球是一個龐大無比的金屬倉庫。以鐵為例,根據對月球物質的化驗,月面最表層的5厘米厚的沙土裡就含有400億噸鐵,而整個月球表面有平均10米厚的沙土。這樣,月面表層里的鐵的總含量就將是400億噸的200倍,而且是一種比較單純的鐵礦物,既便於開采,又易於冶煉。
在月球廣泛分布的岩石中,蘊藏有豐富的鈦、鐵、鈾、釷、稀土、鎂、磷、硅、鈉、鉀、鎳、鉻、錳等礦物。僅月海玄武岩中,可開采利用的鈦金屬至少就有100萬億噸。月壤中有豐富的鋁、鐵、硅等,可用來直接生產建築材料。

月球風暴洋中玄武岩上面覆蓋著一層厚度達10~20千米的克里普岩,該岩石含有豐富的稀土元素,並富含鈾、釷等放射性元素。根據專家的估算,在月球風暴洋區的克里普岩中,稀土元素高達2250億~4500億噸。
月球高地的斜長岩,是所有月球岩石中分布最廣、最為豐富的一類岩石,其中富含硅、鋁、鈣等資源,儲量更為可觀。
在月球上還發現有多種自然金屬,如含鈷的鎳金屬、鐵金屬和鎳鐵金屬,而在地球上很少會存在自然狀態的金屬(尤其是鐵),只能存在於各種形式的氧化物礦物中。科學家在月球岩石樣品中發現了一層很薄的未被氧化的純鐵薄膜,他們原以為這種鐵在地球條件下會立即氧化生銹。可是,經過試驗發現,這種鐵並沒有被氧化,這是因為其純度非常高。如此高純度的鐵,對人類非常有用,而在地球上根本冶煉不出來。
另外,俄羅斯科學院礦床地質學、岩石學、礦物學和地球化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在對月球土壤樣品研究中驚異地發現,月球土壤中含有3種天然金屬元素:鈰、錸、鋅。

據悉,科研人員研究的月球土壤樣品是1976年前蘇聯月球自動探測器「月球24」號從月球表面取回的,總量有324克。
研究人員藉助掃描電子顯微鏡,採用新的方法對樣品進行了仔細研究。被研究的樣品呈顆粒狀,大小約74微米,是細碎的岩石。
研究者驚異地發現,樣品含有天然金屬鈰,顆粒大小2.5微米左右,亮度很高。除鈰金屬外,研究人員還在月球土壤中找到了兩種大小分別約為5微米和9微米且相對比較亮的金屬錸顆粒,並發現了微米級的天然鋅顆粒。後來在隕石AIIende中也曾發現過。
研究人員認為,錸也是由撞擊月球的隕石帶進月球的。
科研人員還指出,在地球上天然鋅一般會含在鉑金或金砂礦中。月球表層土壤中的鋅可能是在月球火山發生爆發時形成的,因為月球裡面含有鋅,火山爆發時鋅就被岩漿帶到了月球表層。
現在,科研人員肯定了這項發現的真實性,並否定了月球土壤樣品被外來物污染的可能性。因為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里科研人員採取非常安全可靠的保管措施,樣品不可能被污染。
這一發現對月球形成在太陽系之外的假設提供了有力證據。

⑶ 自然資源包括哪些

自然環境中與人類社會發展有關的,能被利用來產生使用價值並影響勞動生產率的自然諸要素,通常稱為自然資源,可分為有形自然資源(如土地、水體、動植物、礦產等)和無形的自然資源(如光資源、熱資源等)。自然資源具有可用性、整體性、變化性、空間分布不均勻性和區域性等特點,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和社會物質財富的源泉,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依據之一。自然資源分為:生物資源、農業資源、森林資源、國土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氣候氣象、水資源等。

自然資源泛指存在於自然界,能為人類利用的自然條件(自然環境要素)。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定義為:在一定的時間、地點條件下,能夠產生經濟價值,以提高人類當前和未來福利的自然環境因素和條件。通常包括礦物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與生物資源等。它同人類社會有著密切聯系;既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基礎,又是社會生產的原、燃料來源和生產布局的必要條件與場所。自然資源僅為相對概念,隨社會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與科學技術進步,部分自然條件可轉換為自然資源。如隨海水淡化技術的進步,在乾旱地區,部分海水和鹹湖水有可能成為淡水的來源。

⑷ 烏克蘭盛產什麼資源

烏克蘭盛產礦產資源,擁有72種礦產資源,主要有煤、鐵、錳、鎳、汞、鈦、古墨、耐火土、水銀、鋁、礦物化學原料、建築材料、石油、天然氣等。鐵礦的儲量約194億噸,錳的儲量居世界前位,煤儲量450億噸,有世界聞名的頓巴斯煤田以及利沃夫、第聶伯等煤田。僅頓涅茨克煤田的儲量就達385億噸。

烏克蘭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以下4個礦帶:

克里沃羅格-扎波羅熱礦帶,包括克里沃羅格、克列緬丘格、別洛澤爾斯科耶三大鐵礦區,第聶伯河流域錳礦區、並儲有鋁土礦、鈦、鎳礦、石墨、硅質石英岩、高嶺土、褐煤、建材原料等多種礦物資源;喀爾巴阡山麓-利沃夫礦帶,儲有天然氣、石油、鉀鹽、天然硫、煤炭等幾十種礦產。

⑸ 什麼是礦產資源

礦物資源,又名礦產資源,是指經過地質成礦作用而形成的,天然賦存於地殼內部或地表埋藏於地下或出露於地表,呈固態、液態或氣態的,並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物或有用元素的集合體。

礦產資源屬於非可再生資源,其儲量是有限的。目前世界已知的礦產有160多種,其中80多種應用較廣泛。

按其特點和用途,通常分為四類:能源礦產11種;金屬礦產59種;非金屬礦產92種;水氣礦產6種,共有168種礦種。

(5)資源產什麼擴展閱讀:

礦物資源是重要的自然資源,它不是上帝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它是社會生產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現代社會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離不開礦產資源。

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是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加強重要礦產資源地質勘查、實行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建立健全資源開發有償使用制度和補償機制,提出了明確要求。

從地質勘查、礦產開發、資源節約、循環經濟、環境保護、土地管理、安全生產、境外資源開發利用以及煤炭工業發展等方面,保護礦區生態環境,防止礦山壽命終結時淪為荒蕪不毛之地。

⑹ 資源是什麼意思

「資源」是指一國或一定地區內擁有的物力、財力、人力等各種物質要素的總稱。

分為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兩大類。前者如陽光、空氣、水、土地、森林、草原、動物、礦藏等;後者包括人力資源、信息資源以及經過勞動創造的各種物質財富等。

資源一般可分為經濟資源與非經濟資源兩大類。經濟學研究的資源是不同於地理資源(非經濟資源)的經濟資源,它具有使用價值,可以為人類開發和利用。

(6)資源產什麼擴展閱讀

人類早期的資源以自然資源和生活資源為主,如土地、森林、獵物等。隨著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復雜化,人類自身創造的資源越來越重要,其的構成也越來越復雜、多樣。

符號化知識、經驗型技能、創新型能力、通訊手段、社會組織系統等等,都成為了生產的要素即生產的資源。不僅有經濟生產方面的資源,而且有社會生活方面的資源,如政治資源、文化資源等。

因此,人類積累的一切創造發明成果,都成了人類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活動進一步發展的資源。

總之,資源是指「資財的來源」,即包括自然資源如土地、森林、礦藏、水域等,也包括各類社會資源。其中,文化就是一種社會資源,它也同時體現為有形的物質載體和無形的精神資產。

⑺ 地球上的資源有哪些

地球資源通常指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海洋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和氣候資源。由於人類過度開發和利用,至2050年,人類將需要額外的1.3個地球才能提供足夠的供可持續使用的資源。

土地資源:地球陸地面積為1.49億平方公里,其中人類可利用的耕作土地14.5億公頃,牧場34.2億公頃、森林與林地38.8億公頃。由於人類活動而造成的土地退化全球大約20億hm2,相當於地球陸地總面積的15%。

⑻ 什麼是生產資源

生產某些某件物品所需投入的東西稱之為生產所需的資源也可以叫生產資源。

資源,指一國或一定地區內擁有的物力、財力、人力等各種物質的總稱。

資源,可分為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兩大類。前者如陽光、空氣、水、土地、森林、草原、動物、礦藏等;後者包括人力資源、信息資源以及經過勞動創造的各種物質財富等。

對自然資源的看法,歷來都是以對人與自然關系的認識為基礎的。從技術進步和生產力發展的角度來看,經濟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勞力經濟階段、自然經濟階段和知識經濟階段。

資源生產力亦稱「資源生產率」。單位自然資源投入的產出能力。自然資源包括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最常見的是能源生產率,或稱「能源效率」,是量度每單位能源的產出率或附加價值。單位資源產生的效益越多,資源利用效率就越高,資源生產力也越高。

要求以最少的資源投入產出最多的價值,使廢棄物量減到最小,從而減少經濟活動的不利環境影響。

⑼ 什麼是資源產業

資源產業是以資源開發利用為基礎和依託的產業。在資源產業發展的生產要素構成中,自然資源占據主體核心地位。資源型產業體系和貿易體系甚至城鎮發展都以資源開發利用為中心,由資源優勢所決定的資源型經濟循環體系成為其顯著特徵。根據相關產業對資源的依賴程度,可把資源型產業分為資源依賴型產業、資源依附型產業、資源依從型產業。

⑽ 自然資源的類型有哪些

自然資源就是天然存在的可以直接用於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的物質,包括土地資源、森林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礦物資源以及以山水自然風光為主的旅遊資源等。

自然資源是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的生產、生活都離不開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為工農業生產提供了基礎、原料、動力,是經濟建設不可缺少的物質保證。但是,人類活動又在同時影響著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特別是由於人口的迅猛增長和科技的進步,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保護自然資源,已經是擺在人類面前的重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