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能源概況是什麼
中國的能源概況為能源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較低、能源資源賦存分布不均衡、能源資源開發難度較大、能源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1、能源資源總量比較豐富。中國擁有較為豐富的化石能源資源。其中,煤炭佔主導地位。
2. 我國人均資源佔有量在世界上大概位置,和人均能源佔有量大概情況
土地資源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是「一多三少」,即:絕對數量多,人均佔有量少,高質量的耕地少,可開發後備資源少。我國內陸土地總面積約144億畝,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佔有土地面積約為12畝,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
天然氣資源我國天然氣可采資源量為14萬億立方米左右,已探明的儲量為3.86萬億立方米。我國天然氣資源量居世界第15位,只佔世界總量的0.9%,天然氣資源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水平的4.5%,居世界第136位。木材資源據第四次全國森林資源普查,目前我國森林面積和林木蓄積量在世界上排第6位,但人均量分別僅及世界人均值的1/6和1/8。具體情況如下:森林蓄積量為112.7億立方米,林木總蓄積量佔世界總量的3%;森林覆蓋率為16.55%,排世界第142位。
礦業資源我國礦產資源相對比較豐富,但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58%,大型和超大型礦床比重很小,貧礦、難選礦和共伴生礦多,尤其是鐵、銅、鋁土、鉛、鋅、金等多為貧礦,難選比重大,開采成本普通較高,實際可供利用的資源比例較低。
我國45種主要礦產資源人均佔有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許多重要資源更是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
我國能源供需方面,煤炭、天然氣大體供需平衡,但從1993年起,我國石油由凈出口國轉化為凈進口國,進口量在逐年增長。電力資源目前中國單位產出耗電量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這個世界平均水平,包括非洲和比我們經濟水平還落後的國家),歐洲的6倍,韓國的3.1倍,日本的11倍。高耗電量和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的一大矛盾,我國已經成為電力短缺國家。石油資源目前我國石油資源量約為1072.7億噸,其中約71.61%分布在陸上,約22.93%分布在海洋。其中2020年以前可供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為150億噸,2020-2050年隨著技術進步和領域拓展,可供勘探利用的資源總量有望再增加50億噸,達到200億噸。石油資源總量在世界排第六位、亞洲排第一位。但我國可利用石油資源的人均佔有量為11.5~15.4噸,僅為世界平均水平73噸的1/5~1/6。
已探明的可開采儲量的情況更是不樂觀,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我國仍屬「貧油大國」。水資源中國是一個乾旱和缺水嚴重的國家,雖然淡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 3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徑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中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萬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並且分布極不均衡。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2/3的城市供水不足,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煤炭資源我國煤炭儲量居世界第三位,中國煤的探明儲量已約1萬億噸。但如果以人均佔有量來計算,只有460噸,遠遠小於世界平均水平。
考慮到未來我國人口將上升到16億,因而人均佔有量還將下降。不僅如此,在煤的探明儲量中,低級的D級儲量佔到70%~80%,可供建井設計的精查儲量不過30%,如果再減去生產井和建井已經利用的2 300億噸,以及剩餘的本不多的高級儲量中,還有因地質構造條件復雜,近期內尚難以利用的儲量,實際上目前能夠利用的儲量不過300多億噸。所以,未來中國的煤炭資源相當緊缺。
我國的土地、天然氣、木材、礦業、電力、石油、水和煤炭資源都相對緊缺,我們應該將節約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為國家的節能減排盡一份力,為社會的進步盡一份力,更為人類的發展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