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人力資源怎麼辨別
擴展閱讀
嘉珀莉產品哪個好 2025-08-05 09:58:52
消防產品黃標哪裡 2025-08-05 09:56:46

人力資源怎麼辨別

發布時間: 2023-07-05 18:41:29

A. 簡述人力資源的特徵怎麼寫

人力資源特點有能動性、社會性、再生性、生物性、動態性、 智力性。

1、能動性

勞動者總是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自己的勞動能力。有目的地活動,是人類勞動與其他動物本能活動的根本區別。勞動者按照在勞動過程開始之前已確定的目的,積極、主動、創造性地進行活動。

2、再生性

從勞動者個體來說,他的勞動能力在勞動過程中消耗之後,通過適當的休息和補充需要的營養物質,勞動能力又會再生產出來;從勞動者的總體來看,隨著人類的不斷繁衍,勞動者又會不斷地再生產出來。因此,人力資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

3、增值性

人力資源的再生產過程是一種增值的過程。從勞動者的數量來看,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多,勞動者人數會不斷增多,從而增大人力資源總量;從勞動者個人來看,隨著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科技的進步和勞動實踐經驗的積累,他的勞動能力會不斷提高,從而增大人力資源存量。

4、時效性

作為人力資源的勞動能力只存在於勞動者個體的生命周期之中。開發和利用人力資源要講究及時性,以免造成浪費。

5、兩重性

人力資源既是投資的結果,同時又能創造財富,也可以說人力資源既具有生產性,也具有消費性。

6、社會性

由於每個民族(團體)都有自身的文化特徵,每種文化都是一個民族(團體)的共同的價值取向。但是這種文化特徵是通過人這一載體而表現出來的。

B. 怎樣辨別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真假

1、直接通過瀏覽器搜索對應的內容,選擇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全國聯網查詢進行跳轉。

C. 如何進行人力資源分析

人力資源結構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人力資源數量分析

人力資源規劃對人力資源數量的分析,其重點在於探求現有的人力資源數量是否與企業機構的業務量相匹配,也就是檢查現有的人力資源配量是否符合一個機構在一定業務量內的標准人力資源配置。在人力資源配置標準的方法運用上,通常有以下幾種:

1)動作時間研究。動作時間研究指對一項操作動作需要多少時間,這個時間包括正常作業、疲勞、延誤、工作環境配合、努力等因素。定出一個標准時間,再根據業務量多少,核算出人力的標准。

2)業務審查。業務審查是測定工作量與計算人力標準的方法,該方法又包括兩種:

A、最佳判斷法。該方法是通過運用各部門主管及人事、策劃部門人員的經驗,分析出各工作性質所需的工作時間,在判斷出人力標准量。

B、經驗法。該方法是根據完成某項生產、計劃或任務所消耗的人事紀錄,來研究分析每一部門的工作負荷,再利用統計學上的平均數、標准差等確定完成某項工作所需的人力標准。

3)工作抽樣。工作抽樣又稱工作抽查,是一種統計推論的方法。它是根據統計學的原理,以隨機抽樣的方法來測定一個部門在一定時間內,實際從事某項工作所佔規定時間的百分率,以此百分率來測定人力通用的效率。該方法運用於無法以動作時間衡量的工作。

4)相關與回歸分析法。相關與回歸分析法是利用統計學的相關與回歸原理來測量計算的,用於分析各單位的工作負荷與人力數量間的關系。

有了人力標準的資料,就可以分析計算現有的人數是否合理。如不合理,應該加以調整,以消除忙閑不均的現象。

2、人員類別的分析

通過對企業人員類別分析,可現實一個機構業務的重心所在。它包括以下兩種方面的分析:

1)工作功能分析。一個機構內人員的工作能力功能很多,歸納起來有四種:業務人員、技術人員、生產人員和管理人員。這四類人員的數量和配置代表了企業內部勞力市場的結構。有了這項人力結構分析的資料,就可研究各項功能影響該結構的因素,這些因素可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企業處在何種產品或市場中,企業運用何種技能與工作方法,勞力市場的供應狀況如何等。

2)工作性質分析。按工作性質來分,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又可分為兩類:直接人員和間接人員。這兩類人員的配置,也隨企業性質不同而有所不同。最近的研究發現,一些組織中的間接人員往往不合理的膨脹,該類人數的增加與組織業務量增長並無聯系,這種現象被稱為「帕金森定律」。

3、工作人員的素質

人員素質分析就是分析現有工作人員的受教育的程度及所受的培訓狀況。一般而言,受教育與培訓程度的高低可顯示工作知識和工作能力的高低,任何企業都希望能提高工作人員的素質,以期望人員能對組織做出更大的貢獻。但事實上,人員受教育程度與培訓程度的高低,應以滿足工作需要為前提。因而,為了達到適才適用的目的,人員素質必須和企業的工作現狀相匹配。管理層在提高人員素質的同時,也應該積極提高人員的工作效率,以人員創造工作,以工作發展人員,通過人與工作的發展,促進企業的壯大。

人員素質分析中受教育與培訓只是代表人員能力的一部分,一個企業及組織中,不難發現一部分人員的能力不足,而另外一部分人員則能力有餘,未能充分利用,即能力及素質與工作的需求不匹配。其解決方法有以下幾種:

1) 變更職務的工作內容。減少某一職務、職位的工作內容及責任,而轉由別的職務人員來承接。

2) 改變及強化現職人員。運用培訓或協助方式,來強化現職人員的工作能力。

3) 更動現職人員的職位。如果上述兩種方法仍無法達到期望時,表示現職人員不能勝任此職位,因此應予以調動。

以上三種解決方法究竟以選用何種為宜,事先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 加強培訓能否是當事人有所進步。如果加強培訓可使能力不足的員工有所進步時,則沒有必要採取更動人員的措施。

2) 擔任該職位可能的時間長度。如果某員工任該職位已屆退休或輪調期滿或組織結構更迭,則可採用臨時性的調整。

3) 是否情況緊急,非立即改善不可。如果該職務比較重要。足以影響組織目標的實施,則必須採取組織措施;否則應盡量不用組織措施解決。

4) 是否影響組織士氣。將某員工調職,是否會影響其他員工的情緒,是員工失去安全感,而有損組織的穩定。

5) 有無適當的接替人選。如果短期內無法從內部或外部找到理想的接替人員,則應採取緩進的措施,以免損失更大。

6) 此職位與其它職位的相關性程度。如果此職位與上、下、平行多個其他職位的相關往來頻度很高,則不應採取太突然的措施,以避免影響其他職位的效率和工作進展。

4、年齡結構分析

分析員工的年齡結構,在總的方面可按年齡段進行,統計全公司人員的年齡分配情況,進而求出全公司的平均年齡。了解年齡結構,旨在了解下列情況。

1) 組織人員是否年輕化還是日趨老化。

2) 組織人員吸收新知識、新技術的能力。

3) 組織人員工作的體能負荷。

4) 工作職位或職務的性質與年齡大小的可能的匹配要求。

5) 以上四項反應情況,均將影響組織內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組織效能。

企業的員工理想的年齡分配,應呈三角形金字塔為宜。頂端代表50歲以上的高齡員工;中間部位次多,代表35~50歲的中齡員工;而底部位人數最多,代表20~35歲的低齡員工。

5、職位結構分析

根據管理幅度原理,主管職位與非主管職位應有適當的比例。分析人力結構中主管職位與非主管職位,可以顯示組織中管理幅度的大小,以及部門與層次的多少。如果一個組織中,主管職位太多,可能表示下列不當的結果:

1) 組織結構不合理,管理控制幅度太狹窄,而且部門與層次太多。

2) 顯示工作程序繁雜,增加溝通協調的次數,浪費很多的時間,並容易導致誤會和曲解。

3) 由於本位主義,造成相互牽制,勢必降低工作效率。

4) 出現官僚作風,形成官樣文章。

D. 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在哪裡查詢 如何辨別真偽

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可在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全國聯網查詢系統進行查詢。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全國聯網查詢系統僅限於查詢人力資罩大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

人力資源管理師證書真偽怎麼辨別

1、查看你手上證書的發證單位的機構名稱(或所蓋的公章),如果是全國性的協會或學會等社團組織,可以登陸民政部中國社會組織網站www.chinanpo.gov.cn查詢,如果在這個網站上能夠查詢到,就說明是真實存在的社團組織,否則為假的社團組織。

2、對於全國性事業單位的真假,可以登陸國家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事業單位在線網站http://www.gjsy.gov.cn查詢,如果在這個網站上能夠查詢到,就說明是真實存在的全國性的事業單位,否則為假。

人衫神力資源管理師證書查詢注意事項

1、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全國聯網查詢系統僅限於查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

3、上海證書查詢特別說明:上海證書如證書編號為13位時,請在輸入證書編號前加 000 補或悶虧足16位後再進行查詢。

4、有部分行業企業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涉及國家保密,不提供聯網查詢服務。

E. 如何鑒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公章是否為真假

從顏色和大小可以鑒別真假。
公司的印章,包括公章、合同章、財務章、法人章,都必須在公安局指定的刻印社製作,國家對公章的字體也有標準的要求,對於境內一般的公司企業最常見的是宋體或者仿宋體,雖然不是絕對的,但是假如使用了其他字體,請保持懷疑的態度,提高警惕。以下兩個假印章使用的都不是宋體。公章印泥的顏色經過掃描後從電腦上看一般來說呈現出深紅的顏色,最重要的是顏色看起來有密密麻麻的不規則雜點,要麼有小黑點,要麼有小空白,這是因為真正的印章畢竟是在物體的表面刻出來的,而這個印章坯子的表面是不可能做到絕對光滑的,沾印泥蓋印的過程中由於油墨不均勻,力度不一致,白紙以及下面的桌面都不可能是絕對光滑的,所以蓋出來的印總有顏色不均勻的地方。而電腦製作的假印章一般是非常均勻的紅色,整個印章沒有一點色差,也沒有一點雜質和空白。指的是蓋章的角度,雖然絕大多數人蓋章的時候都希望把章蓋的很正,但是總會出現一點點偏差,特別是圓形的印章更不好把握。但是電腦製作印章時默認情況下肯定100是正的,大家看一下上面真假印章的對比就知道了。雖然印章蓋的正與不正並不能判斷印章的真假,但是作為一條判別假印章的線索,請大家綜合運用。看看公章是蓋在協議的空白處,還是蓋在文字上。一般而言,真印章都蓋在公司名稱上,而製作粗劣的假印章都喜歡蓋在空白處,因為假印章是電腦做的,如果蓋在文字上就會擋住後面的文字。但是製作水平高一些的假印章為了看起來更真,也會蓋在文字上,這個時候你需要仔細看一下,印章上的字和紙上印刷的字重合的地方,如果是真印章即使重合了,後面的文字還是可以透過油墨顯示出來;而電腦製作的假印章,就會完全擋住下面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