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怎麼才能從衛星查看鐵礦資源
擴展閱讀
白條怎麼算成本 2024-04-26 02:13:15
豆油的價格由什麼決定 2024-04-26 01:46:55

怎麼才能從衛星查看鐵礦資源

發布時間: 2022-11-25 07:44:07

① 衛星探鐵礦怎麼探

是遙感技術把

② 地球資源衛星有什麼作用

現在利用地球資源衛星可以尋找黃金、鐵礦、石油及各種稀有金屬礦藏,其勘測能力和「羅盤加錘子」的人工找礦時代已不可同日而語。此外,地球資源衛星還能找到人類賴以生存的淡水、可耕地、海中魚群及其他各種資源,甚至能辨別出路邊停放的汽車和森林中的伐木工人。利用資源衛星可以繪制出地球資源、植被、冰雪覆蓋、人群分布等情況的精確地圖,幫助人類更好地了解地球、開發地球。

③ 地球資源衛星怎樣進行地球資源勘測

用來勘測和研究地球自然資源的衛星稱為地球資源衛星,它是應用衛星中重要的一種。目前人類面臨的眾多問題中,最重要的莫過於食物、環境和能源了。對這些問題的解決,航天技術是大有可為的。

地球資源衛星安裝有各種遙感設備(包括多光譜掃描儀、可見光和紅外輻射計、微波輻射計等),能獲取地面各目標物輻射出來的信息,也能接收由衛星發出的經地面目標物反射的信息,並把這些信息發送給地面系統。這些信息統稱為光譜特性。地面系統對地球資源衛星進行跟蹤、測量,並接收、記錄和處理衛星發來的圖像和數據,依用戶的需要對這些資料進行加工處理,然後分送給服務系統。地質、測繪、海洋、林業、環境保護等許多部門,都需要地球資源衛星提供資料。

利用地球資源衛星,不僅「看」得廣,還能「看」得深。用它可以發現人們肉眼看不到的地下寶藏、歷史古跡、地層結構,也能普查農作物、森林、海洋、空氣等資源,還能預報和鑒別農作物的收成,考察和預報各種嚴重的自然災害。目前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利用了這種衛星遙感資料。

地球資源衛星分為兩類:一是陸地資源衛星,二是海洋資源衛星。地球資源衛星一般採用太陽同步軌道運行,保證衛星對地球上的任何地點都能觀測到,又能使衛星每天同一時刻飛臨某個特定的地區,實現定時勘測,是個名副其實的「太空勘察員」。

除專門的地球資源衛星外,氣象衛星等其他遙感類衛星和太空梭、宇宙飛船、空間站等載人航天器,也可進行地球資源的勘測工作。

地球資源衛星問世已20多年,它對人類的貢獻功不可沒。

④ 人造衛星是怎麼探測地球的

利用人造衛星來探測地球資源是一門新興的應用科學。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的航空攝影,隨著空間科學、環境科學和計算技術的發展,有了質的飛躍,使人們的眼界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在1000千米左右高度的人造地球衛星上拍攝地球資源相片,所拍攝的地面面積達到三四萬平方千米,相當於一個海南島,可以分辨地面大約70~100平方米的地塊。甚至可把整個地球拍攝在一張照片上。而且,人造衛星使用的遙感器非常先進,就是利用現代化儀器,延伸人體感官的功能,使人們能越過可見光的波段范圍,延伸到紫外、紅外或微波波段,來感受地面某一類物體電磁波的反射和輻射。一般航空攝影測量至少要隔一二年或六七年重復一次,而地球資源衛星測定,每18天就可繞地球一周。它不僅可以廣泛用於農業水土資源勘測,而且航天遙感與航空物理勘探、航空地質相結合,形成一套勘探新技術,可用於找尋油田、鈾礦、富鐵礦、銅礦等地下資源,還可用於自然環境的動態監測和災害預報。

⑤ 衛星圖斑怎麼查看

每一個圖斑有一個唯一的圖斑標識值,每個圖斑中的圖斑拐點有拐點序號,其他相關信息。

以1:10000地形圖作為工作底圖,將地貌、土地利用類型基本相同,水土流失類型基本一致的土地單元(地塊)分為一類,以其為基礎調查單元,然後將單元勾繪到地形圖上成為圖斑。(圖上最小圖斑面積不小於0.5cm,實地面積0.5km。

最大不超過50cm,實地面積50km)圖像分割或者矢量圖套合,將整個影像劃分成若干個小的區域,這樣的區域一般叫做圖斑或者像斑。或者是單一地類地塊,以及本行政界線,土地權屬界線或線狀地物分割的單一單一地類地塊稱為圖斑。

⑥ 怎麼能查到普氏鐵礦石指數

鐵礦石普氏指數在財經類新聞和行業官方統計網站中可以看到相關數據。普氏價格指數由普氏能源資訊制定。普氏能源資訊與信用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同屬於美國麥格希集團公司。

根據媒體報道的材料,普氏能源資訊是全球領先的能源、石化和鋼鐵信息提供商,是評定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基準價格的重要機構。普氏價格指數於2008年6月推出,盡管時間不長,但在三大鐵礦石指數中仍然是歷史最長的,因此更多地被各買賣雙方接受。(6)怎麼才能從衛星查看鐵礦資源擴展閱讀:
鐵礦石普氏指數的影響力:

國際上有三個比較通用的鐵礦石定價指數分別是普氏能源資訊的普氏價格指數、世界金屬導報(MetalBulletin)的MBIO指數和環球鋼訊(SBB)的TSI指數。普氏價格指數定位於貿易結算工具,TSI指數則專注於鐵礦石金融衍生品市場,為後期鐵礦石進一步金融化做好准備。

包括力拓在內的國際鐵礦石供應商短期定價的主要參照標準是普氏資源價格指數,因此,普氏價格指數被認為是決定鐵礦石價格的官方指數。

世界鐵礦資源集中在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印度、美國、加拿大、南非等國。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鐵礦石需求國,自身的鐵礦石儲量雖然不算少,但品位不幸比較低,從工業經濟的角度來講,倒不如從盛產富鐵礦的澳大利亞、巴西等國進口。

可以直接投入煉鋼爐煉鋼的鐵礦石舊稱「平爐富礦」,可以直接用於煉鐵的鐵礦石舊稱「高爐富礦」,都帶個「富」字。這些富礦最好是磁鐵礦和赤鐵礦,它們的含鐵量都在70%以上。

貧礦,或者是有害雜質較多的鐵礦,則需要先經過選礦,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鐵礦石的分類十分復雜,可以按主要成分、有害雜質、結構形態、脈石種類等許多角度來分,

每種角度都能分出許多種,工業上選用哪一種,對應於什麼樣的工藝流程,有非常多的講究,是一門很大的學問。北京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東北大學、安徽工業大學都致力於鋼鐵領域的研究。

⑦ 地球資源衛星進行資源調查的原理是什麼

地球資源衛星是遙感衛星的一種,是和人類生活聯系最密切、在國民經濟中應用潛力最大的實用型衛星之一。地球資源衛星進行資源調查的原理是基於這樣一個事實:任何物體,不管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物體,都以它們自身特有的方式發射、吸收和反射電磁波,從而給出不同物體特有的頻譜「標記」。礦物的性質和特點不同,電磁波輻射與反射能力和特點也不同。資源衛星上的遙感儀探測到的不同礦物反映在圖片資料上的差別是不同的色彩、色調、幾何形狀、地貌形態、水系特點和植被特點。地面接收到星上遙感器獲得的這些標志信息圖片後,就可根據以往的經驗事實對圖片進行地質判讀以獲得這些信息的真實含義,即識別出遙感圖片上的不同資源。由於衛星遙感面積大,速度快,不受地理條件限制,因而能夠對廣大區域的各種金屬或能源礦物進行粗查,大大節省了找礦的時間、成本和物耗。

⑧ 陸地衛星TM數據在森林覆蓋區金礦勘查中的應用

王品清姜德仁孟凡讓

(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北京100083)

在本項研究中,在系統地收集、整理、分析和總結前人研究成果,並借鑒鄰區已知岩金礦床地質特徵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各類地學信息,尤其是陸地衛星TM圖像所提供的大量區域構造信息,對研究區內金礦的時空分布特徵進行分析,為地面詳查找礦預測提供了較為詳實的資料。

在方法技術方面,以陸地衛星TM圖像數據為主,結合地形、地質、礦產及物化探等地學數據進行綜合評價預測。除了利用圖像處理系統對蝕變岩石和礦物以及與Cu、Au等金屬硫化物礦床有關的地植物異常進行信息提取試驗外,還在各類地學信息的變數提取、變換和綜合分析及處理方法方面進行探索,即藉助地理信息系統以人機交互處理的方式對區內與礦化作用有關的地質變數進行篩選,並採用最大似然估計法計算出每一個地質變數的含礦概率值。最終,利用本次建立的概率模型分別以4×4和1×1的網格密度計算出每個網格區域內至少有一個礦化事件出現的概率值。這為區域礦產資源分析及找礦靶區預測提供定量的分析數據。

一、研究區概況

(一)位置及自然地理

研究區位於黑龍江東部的小興安嶺北段,地理坐標為N50°00′以北和E124°00′以東的黑龍江地區,中俄邊界為本次研究區的北部和東部邊界,總面積約54000km2

該區地處我國東北邊陲,屬高寒林區。冬季漫長,夏季短促,年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無霜期不足百天;7~8月為雨季,9月開始降雪。

區內森林密布、沼澤遍地、岩石出露條件極差。由於交通極為不便、工作環境惡劣以及野外裝備等限制,給圖像處理、圖像解譯分析、信息提取和地面檢查驗證帶來極大困難。

(二)地質概況

1.地層

本區出露地層除太古界尚未發現外,其它各時代地層均有出露。而且有些是代表性地層建組、建群的地區。

元古界的興華渡口群和落馬湖群在本區均有出露。其中下元古界的興華渡口群主要分布在呼瑪縣興華、韓家園子、加格達奇和松林嶺一帶。自下而上分別由興華村組、興安橋組、呼瑪河組、和小古里河組組成。其主要岩性為均質混合岩、條帶混合岩、黑雲斜長片麻岩、黑雲角閃石英片岩、變粒岩、大理岩、條帶磁鐵石英岩等深變質岩石。上元古界落馬湖群分布在倭勒根河、寬河、嫩江上游落馬湖和鐵帽山農場一帶。主要岩石為含石榴石二雲石英片岩、含硅線石黑雲斜長變粒岩、斜長片麻岩、十字石二雲片岩和大理岩夾層等。

古生界地層在研究區內十分發育,分布也十分廣泛。主要為一套優地槽型的沉積建造。其中寒武系地層主要分布在該區北部,即興隆溝一帶。主要岩性為千枚岩、絹雲板岩、綠泥板岩、大理岩、泥質板岩、火山凝灰岩及熔岩等正常沉積建造為主的岩石組合。在這套沉積建造中,泥盆系為一套典型的含細碧—角斑岩建造。其中以下泥盆統的罕達氣、金水和泥鰍河組中的富含鈉質的細碧岩和角斑岩為主,是區內的主要礦源層,絕大部分砂金采礦活動及岩金礦點的空間分布與該套地層分布吻合。

中生界地層中除三疊系、侏羅系下統和白堊系下統地層缺失外,其它各時代地層均較發育,而且分布十分廣泛,尤其在本區西部和北部出露面積最大。侏羅系地層以一套陸相沉積建造和陸相火山岩建造組合為主要特徵。白堊系地層主要分布在一些坳陷和斷陷盆地中,為一套內陸火山—陸相碎屑含煤建造。

2.構造

從大地構造的觀點來看,研究區位於大小興安嶺褶皺帶的交匯處。雖然本區地層發育比較齊全,但由於岩漿活動和斷裂構造的破壞,加之土壤發育、植被覆蓋嚴重、地層出露條件極差,使本區的構造顯得十分零亂,在野外難於恢復完整的構造格架。但通過遙感圖像的解譯與分析,從中可以發現大量的線性構造信息。尤其是近東西向構造帶的識別與發現,彌補了以往常規方法研究中的缺欠。

除上述東西向構造外,區內北西、北東向構造均比較發育,而且在遙感圖像上反映得比較明顯。

3.岩漿岩

研究區內岩漿活動頻繁,岩石類型以中酸性侵入岩和中生代大面積的中酸性陸相火山噴出岩為主要特徵。前者多以較大的岩基產出,其中華力西期酸性侵入岩分布最廣、出露面積最大,具有活動強烈、頻繁等特點,而且與區內主要內生金屬礦產關系最為密切,如多寶山銅鉬多金屬礦和三礦溝夕卡岩型鐵銅礦床等。

(三)區域成礦地質特徵

目前,除研究區南部的多寶山斑岩型銅鉬金等多金屬礦床外,還未發現具有工業價值的岩金礦床。所以,在本項研究中不得不借鑒鄰區(如南部地區的團結溝大型金礦床)已知金礦床的成礦特徵,根據地質條件、沉積建造特徵及成礦模式,採用外推法來分析和研究區內的金礦空間分布規律。此外,區內的近代砂金采礦活動及古代採金信息可為本項研究提供十分重要的線索。

現有的地質資料表明,研究區內的金礦化與華力西晚期和燕山期的中酸性岩漿活動有關,而且受優地槽型的沉積建造控制,即區南的泥盆系細碧角斑岩建造和區北的下元古界興華渡口群變質岩系屬本區的主要礦源層。

根據與鄰區已知礦床的對比以及對本區已知金礦點的分析發現,金的成礦作用與區域構造關系極為密切,直接控制礦體的形態和產出部位。研究區內已知的金礦化主要有斑岩型銅金礦、變質熱液型金礦和火山熱液型岩金礦床。此外,在區內還有與中生代陸相沉積建造有關的古砂金礦床,即礫岩型金礦。但該種類型成因復雜,在本項研究中未被列入工作重點。

與金礦化作用有關的蝕變有硅化、高嶺石化、絹雲母化、褐鐵礦化、黃鐵礦化以及毒砂礦化等圍岩蝕變。

研究區內金的成礦作用主要受下元古界和古生界優地槽型沉積建造控制。在地理信息系統人機互動式處理分析中發現,區內絕大多數已知礦點和採金跡的空間分布與這兩套沉積建造的分布吻合。由此說明,礦源層為成礦作用提供了物質來源,變質作用或者岩漿活動為成礦作用提供了熱源和氣水熱液,而構造裂隙為成礦物質的運移、富集提供良好的通道和空間。

圖1金成礦地質模型

1—海水;2—碳酸鹽岩;3—花崗岩;4—細碧岩;5—角斑岩;6—火山角礫;7—碎屑岩;8—金礦體;9—韌性剪切帶;10—片理化帶;11—斷層

圖1示出了該研究區內金成礦作用的地質模型。在地槽發展的早期階段(圖1a),隨著地殼的劇烈沉降,大范圍的強烈的海底火山噴發使大量的金呈分散狀態分布於火山沉積建造中形成礦源層,但地層中金的含量遠遠未及工業品位(在火山口附近例外)。然而,在地槽發展的後期,造山運動使這套沉積地層經受了強烈的褶皺和區域變質作用(圖1b),由於溫度升高、壓力增大使原本呈分散狀態的金得以活化,其與SiO2及變質熱液同時析出、遷移,並在有利部位富集成礦,即形成韌性剪切帶型或構造蝕變岩型金礦床。與此同時,在造山運動過程中,大規模的中酸性岩漿侵入活動為成礦作用也提供了氣水熱液和熱源,也使礦源層中的金在岩漿熱液中進一步富集,並在有利的構造部位形成品位很高的岩漿期後礦床或接觸交代礦床,而在一些小的岩枝或斑岩岩體內則形成斑岩型金礦床。

在後期的造山運動中,成礦作用則變得復雜化,一是可能使早期的礦體遭到破壞,二是使已有礦體進一步富集。另外,在一些山前凹陷和山間盆地沉積的磨拉石建造中形成礫岩型金礦床,即古砂金礦。這類礦床的形成機制極為復雜,主要取決於岩相古地理環境。

二、研究方法

(一)遙感地質解譯

本次研究主要利用了陸地衛星TM圖像數據中4、5、7(R、G、B)三個波段組合的假彩色合成圖像。由於區內植被、土壤極為發育,給圖像的岩性解譯分析工作帶來極大的困難。盡管如此,圖像中仍能反映出大量的線性構造和環形構造特徵。其中有許多線性構造在前人工作中未能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綜合分析和研究發現,東西向線性構造對研究區內的地層(特別是北部區的含金地層)以及砂金、岩金的空間分布均有一定的控製作用,而環形構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火山機構和侵入岩的基本特徵。

1.線性構造解譯

線性構造在研究區內的陸地衛星TM圖像上反映的十分明顯,區域性構造往往與水系分布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反映出構造水系特徵。其主要為一些呈線狀分布的溝谷、線性色調異常等圖像特徵。現將區內的線性構造分述如下:

(1)東西向線性構造

研究區內東西向構造比較發育,這一結論是通過遙感解譯分析得出的。該構造是本區中最古老的一組構造,由於受後期歷次構造運動的影響變得支離破碎。因此,在遙感圖像上通常反映為一系列斷斷續續且彼此平行的短直線性溝谷和沖溝。這組構造在研究區北部反映的較為明顯,而且繼續向東延伸,在俄羅斯境內反映的更為突出。在以往的工作中,人們對這組構造沒有引起足夠重視。通過遙感圖像解譯以及與區內地層和採金跡的對比分析發現,這組線性構造的空間分布與元古界地層分布基本吻合,而且與古代和現代的採金活動關系密切。

此外,在該區南部的黑寶山至金水一線,也明顯地反映出有一條東西向構造特徵。這一條構造帶在航磁資料上也有明顯的反映,尤其是在南北方向導數的處理結果中明顯地反映出梯度帶特徵。它除了可能與多寶山斑岩型銅、鉬等多金屬礦有一定成因聯系外,也對第四紀五大連池舊期玄武岩的分布起著明顯的控製作用。

(2)北東向線性構造

它是本區最發育的線性構造之一。在遙感圖像上反映的也最為明顯,而且連續性好。多表現為線性溝谷、角狀水系、水系節點連線、直線形陡岸,以及切割山脊的微地貌和直線性色調異常特徵。此外,大多數近代河流均受該組構造控制,如嫩江、塔河、內倭勒根河、嘎拉河等。

該組線性構造對區內的地層沉積、岩漿活動,乃至各類金屬礦產的空間分布起控製作用。該組構造常為不同地質單元及不同地質體的分界線,並切割不同時代的地層和侵入體,說明其形成時代較晚。

(3)北西向線性構造

本區北西向構造比較發育,分布也十分廣泛。像黑龍江、呼瑪河、倭勒根河、那都里河—裸河和皮爾格里河—泥鰍河等較大的河流均受該組構造控制。應著重指出的是,北西向構造對研究區的內生金屬礦產有著明顯的控製作用。如多寶山、三礦溝、小多寶山、育寶山等礦床和礦化作用均與該組構造有關。此外,在地理信息系統中通過互動式處理分析發現,區內的砂金礦、古採金跡和部分岩金礦化也與該組線性構造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特別是在河流沿這組構造帶分布的地段往往是砂金的富集區,如韓家園子東部的達拉罕河等。

2.環形構造解譯

研究區內環形構造十分發育。在遙感圖像中的表現形態也不盡相同,如有單層環形水系合圍構成、多層同心狀水系及山脊構成(如多寶山環形構造),同心狀和放射狀水系共同構成,和以色調及其它綜合標志表現出來的環形構造等等。就其成因來說,比較肯定的有與火山機構有關的環形構造,與岩漿侵位有關的環形構造,也有褶皺構造轉折端及多組不同方向構造構成的環狀斷裂形成的環形構造。同時也存在著大量成因不明的環形構造,在此不贅述。

(1)與火山機構有關的環形構造

這類環形構造在本區,尤其在北部、西部居多,但最有代表性的應屬東部龍音山環形構造和西部塔源環形構造。

①龍音山環形構造

在陸地衛星TM假彩色合成圖像上表現為大半個橢圓形圖像特徵,為四層同心狀結構,核部和內環帶為墨綠色調,中部環帶為藍綠色,外環帶為黃色。從地質上看,核部和內環帶由侏羅系中性火山岩組成;中環帶由志留系、泥盆系構成;外環帶則由奧陶系、石炭系和花崗岩構成。此外,在自然重砂測量結果中,該區有一辰砂、金的異常區,頗值得注意。

②塔源環形構造

該環形構造由一環形溝谷和近放射狀沖溝表現出來。由核向外為白堊紀次火山岩、火山岩、侏羅紀火山岩至花崗閃長岩、角閃輝長岩構成。

此外,像大博烏勒山西環形構造、哈源環形構造等環形影像特徵也都十分典型。

(2)與侵入岩體有關的環形構造

這類環形構造也比較多。規模較大的有呼瑪縣二道溝環形構造、興隆溝環形構造和多寶山—卧都河環形構造等。

①二道溝環形構造

該環形構造由核部山體,內環水系和外環水系構成。核部是由元古代花崗岩構成,外部則主要環繞著加里東期花崗岩。在該環形構造內有較大的砂金礦床。

②興隆溝環形構造

以北西里—興隆華力西早期基性岩體為核心,以寒武-泥盆紀及華力西晚期中酸性岩體構成直徑約50km的環形構造。

③多寶山—卧都河環形構造

是以三峰山主體及其周圍一系列放射狀溝谷組成的環形構造。北到卧都河林場,西南過多寶山。該環形構造是以華力西中晚期花崗閃長岩、斜長花崗岩、白崗岩侵入古生界形成。

(3)構造運動形成的環形構造

①樺樹排子南山環形構造

由下志留統構成的山體發生明顯彎轉,岩層走向與山脊走向一致,構成弧形。外圍岩層和山脊也呈弧形,可以確認是由向斜轉折端構成的環形構造。

②罕達氣環形構造

該環形構造東部被斷裂切開,其餘三面有環形水系,內部幾條斷裂相襯托,推斷為斷裂圍限的環形構造。

3.岩性解譯

考慮到區內森林密布、土壤發育等不利條件,岩性解譯未被列入工作重點。但是,在這種遙感技術難以發揮特長的地區,仍能識別出一些地層、岩性特徵,特別是一些中酸性的侵入體特徵。如,在韓家園子南山地區,以往填圖中將其誤認為下元古界興華渡口群地層。通過此次陸地衛星圖像解譯分析,認為該地區應屬華力西期花崗岩,後來經過實地調查得到證實。由此說明,即使在這類森林覆蓋地區,遙感圖像不僅能為地質學家提供大量的區域性構造信息,而且還能揭示出某些地層岩性特徵。正如Barry S.Siegal等人(1980)指出的,到目前為止,遙感技術對地質學的主要貢獻是為地質學家們提供大量有用的區域性構造信息和修改現有的地質圖件。

(二)古採金跡信息的提取

黑龍江省地礦部門在七·五期間的攻關研究結果中得出根據砂金分布特徵直接找岩金礦床的結論。因此,通過對現代砂金采礦活動及古採金跡空間分布特徵的分析和研究,可以為區域性岩金礦床的評價預測提供依據。現代採金跡在經過增強處理的陸地衛星TM圖像和航空像片上均有不同程度的顯示,而古採金跡(主要是日偽時期砂金采礦活動的遺跡)僅能在50年代獲取的航片和據此繪制的地形圖中有所反映。

圖2示出了興隆溝—韓家園子地區的古採金跡分布圖。這類採金跡信息在建立區域性礦產預測概率模型中,對於變數選擇、參數估計和概率計算均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在研究區內的砂金采跡中,有相當一部分砂礦屬於殘坡積型砂金礦床,甚至是構造破碎帶中的風化殘積型砂礦床。因此,對這類砂金采跡空間分布規律的研究,可為岩金的普查與找礦提供有益線索。

(三)各類地學信息的綜合處理

圖2韓家園子地區古採金跡分布

圖3研究工作方法框

在本次研究中,除利用遙感圖像資料提取區域性構造,即線性構造和環形構造以外,還結合常規地質、礦產、古採金跡及重砂和化探資料,對區內的岩金礦產資源進行綜合分析和評價預測(圖3)。首先將上述地學信息輸入地理信息系統,然後根據已知金礦點及礦化點和採金跡信息,以人機交互處理的方式研究各類地質變數與金礦化空間分布的關系。

某種特定成因類型礦床的形成,往往是由於多次地質作用疊加的結果。成礦作用的發生、發展、演變乃至最終的空間分布規律受眾多的地質因子控制。然而,對各類與成礦作用有關的控礦地質因子來說,無論是它們各自形成的地質環境及時空分布特徵,還是它們對成礦作用的貢獻大小、作用方式、性質及其組合關系等方面都是極為復雜的(王品清,1990)。正是由於地質現象及成礦作用的多樣、變異和復雜因素,使之存在不確定性和不精確性,即有隨機性和模糊性。所以,利用統計分析與概率計算等數學方法來處理、研究地質現象和成礦條件更具有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

鑒於上述討論和分析,本項研究中採用了筆者在國家七·五攻關項目中所建立的概率模型,對研究區內的金礦分布特徵和規律進行了預測分析。即:

Pt(m≥1)=1—Pt(m=0)

航空物探遙感論文集

0≤Pt(m≥1)≤1

方程(1)中,Pt(m≥1)是每一個網格區域中至少有一個礦化事件出現的概率;ni為每一個網格區域內第i個地質變數統計單元出現的數量,而Pi則是在人機交互處理過程中,採用最大似然估計法計算出的每一類地質變數的概率常數。

為了分別考慮不同方向線性構造與區內金礦化之間的關系,參考線性構造走向玫瑰花圖,將研究區內所有的線性構造按其方位分組,並採用最大似然估計法分別估計出它們的概率常數Pi

需要指出的是,由方程(1)所計算出來的每一個網格區域內至少有一個金礦化出現的概率值Pt(m≥1),不僅考慮到不同方向線性構造和有關地層、岩性以及地球化學等地質變數對成礦作用的影響,還從數值上確定了各類控礦地質因子的空間分布特徵及其組合關系,從而達到為區域性成礦地質條件評價和找礦靶區預測提供定量分析數據的目的。圖4為韓家園子地區的含礦概率等值線及其三維立體圖示。

圖4韓家園子地區含礦概率等值線圖及三維立體顯示

三、金礦評價與預測

縱觀全區,近東西向(北部)和北東向(南部)區域性構造對金的成礦作用起著明顯的控製作用。盛產砂金的地段是尋找岩金的直接標志,因為岩金的控礦構造直接控制著砂金的富集。因此,應注意在砂金富集地區尋找岩金礦床。

北部的韓家園子至興隆溝地區中,應側重在受東西向構造控制的古凹陷區內尋找與下元古界變質岩系有關的岩金礦床。

通過地理信息系統中以人機交互的方式對古採金跡與不同時代的地層、不同方向線性構造的對比發現,下元古界興華渡口群變質岩系分布的地區,通常也是古今砂金采礦比較集中的地段,而且東西向構造往往比較發育。因此,在這類地區應重點沿區域性東西向構造尋找與破碎帶有關的構造蝕變岩型岩金礦床,特別是東西向與北西向構造交匯的部位對成礦最為有利。此外,在中酸性侵入體附近,還可能找到與岩漿活動有關的熱液型或者斑岩型金礦床,如韓家園子至老達罕一帶。在這類地區中,古今砂金采礦活動十分活躍,而且往往是「狗頭金」或者「暴頭」出現的地段,說明砂金的搬運距離不大,尋找岩金的潛力很大。

在南部地區,北東向區域性構造不僅對古生界含金沉積建造起著重要的控製作用,而且與區內的金礦化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特別應在下泥盆統細碧—角斑岩分布地區內區域性構造發育的地段尋找構造蝕變岩型金礦和斑岩型岩金礦床。尤其是北東向區域性斷裂與局部北西向斷裂兩組不同方向構造交匯的部位對成礦十分有利,如三道溝—五道溝一帶。

迄今為止,環形構造,特別是與岩漿活動有關的環形構造與區內的金礦化作用的關系不十分清楚。雖然在北部韓家園子及南部金水山兩個環形構造附近均有古今砂金采礦活動的遺跡,但岩金礦點卻寥寥無幾,兩者的關系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在找礦手段上,除利用遙感圖像資料進行區域性構造解譯分析外,在這類森林覆蓋區還應充分利用砂金礦的空間分布和富集規律來指導岩金的普查找礦工作。此外,應密切結合現有的物、化探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並在綜合研究基礎上篩選出的有望地段進行小面積化探測量,以圈定金的富集地段。而其它方法,如地面物探等手段,在這類交通極為不便,沼澤遍地,而且野外定位極其困難的地區難以奏效。由於地下水位極淺,輕型山地工程在多數情況下也難以進行。

四、結論

盡管研究區地處高寒林區,但陸地衛星TM圖像數據仍為這次岩金遙感地質研究及找礦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區內東西向構造帶的識別,以及該組構造與老地層、砂金礦、岩金礦化空間分布之間關系的確立,為進一步的岩金找礦提供了有益線索。建立了在北部區應以近東西向與北西向構造交匯部位,在南部區以北東向和北西向構造交匯部位為找礦有利地段的找礦模式。

古採金跡信息的識別、提取及其在區域性成礦預測中的應用,使人們對研究區內的岩金礦化作用與下元古界、古生界優地槽型沉積建造相關性的認識得以深化,也將對進一步的岩金普查與找礦工作起到促進作用。

在上述研究基礎上,結合區內的地質、地形和物化探及重砂等多種地學信息,利用改進的概率模型對區內岩金礦化的空間分布規律進行了綜合分析和評價預測。此外,還對各類地學信息的提取、交換及綜合處理與分析方法進行了探索。

本項研究除為利用陸地衛星TM圖像在森林覆蓋地區進行資源調查總結出一套工作方法外,還確定了7個找礦遠景區,3個找礦靶區,為該地區進一步尋找岩金礦床提供了重要找礦線索。

參考文獻

1.呂英傑,陳樹漢,馬大明等.黑龍江省砂金礦的富集規律及其成因類型研究.見:中國金礦主要類型區域成礦條件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988

2.孫國章,張保成.黑龍江省第四紀砂金形成條件及找礦方向研究.見:中國金礦主要類型區域成礦條件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988

3.彭雲彪,霍志善.黑龍江省嘉蔭—蘿北地區從現代砂金谷底找原生金礦的研究.見:中國金礦主要類型區域成礦條件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988

4.呂英傑,馬大明,王炳訓等.根據砂金礦的富集規律對烏拉嘎斷裂兩側預測原生金礦研究.見:中國金礦主要類型區域成礦條件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1988

5.謝學錦.黑龍江團結溝地區砂金成因探討.見:中國地質大全.1990

6.馮保成,汪培庄.模糊數學實用集粹.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1

7.Kepper J C et aL Regional Structural Blocks,Volcanism and Precious Metal Deposits in the South-Central Nevada Structural Zone.

8.Phillips,W E A et al.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with Multidata Correlation to Mineral Exploration in Central Ireland.In:Second Europen Workshop on Remote Sensing in Mineral Exploration.

9.Wang Pin Qing.Exploration Index:The Results of Intergrated Analysis with Geological Geochemical and Remotely Sensed Data.In:Proceedings of ISPRS Commission Ⅳ Tsukuba Symposium.1990,28

10.Siegal B S,Gillespie A R.Remote Sensing in Geology,1980

11.Carter G F Bonham.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sat Derived Linears and Occurrence of Gold in the Timminz-Kirkland Lake Area Ontario In:Proceedings of 1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1984,1643~1644

THE APPLICATION OF LANDSAT TM DATA TO THE GOLD EXPLORATION IN FORESTED TERRAIN

Wang Pinqing Jiang Deren Meng Fanrang

(Aerogeophysical Survey and Remote-Sensing Center,Beijing 100083)

Abstract

Some results of applying Landsat TM data to gold exploration in forested terrain are briefly presented in this paper.A few target areas for further investigation were delineated by analysing the linear features revealed on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s as well as the conventional geologic data.

⑨ 為什麼衛星能看到地球內部的礦產分布

資源衛星上配備了微波遙感器,微波遙感器能全天候工作,不僅能宏觀地在極為寬廣的范圍內清晰地展示出地域內的地質、地貌、水土、植被等狀況,發現礦苗的端倪,而且能將地底下的地質構造顯現得一覽無遺,從而看到地球內部的礦產分布。

蘊藏在地底下的礦產,是地球的寶貴財富。勘探礦藏分布,需要用科學方法,採用各種專用儀器。人造地球衛星問世以來,其中的地球資源衛星成了能看到地球內部礦產分布的佼佼者。這是因為資源衛星遨遊在幾百千米的高空中,比起飛機、氣球等航空器來,站得更高、看得更遠。而且,資源衛星上還安裝了先進的遙感器。

遙感器是一種能感測到遙遠處目標的性質和特點的設備。資源衛星上安裝著可見光、多光譜、紅外光、微波等各種遙感器。其中微波遙感器在勘探地球內部礦產分布時,大有用武之地。

微波是一種波長在1毫米到100厘米之間的電磁波。它在空中傳播時,不受白天或黑夜的影響,能毫無阻擋地通過大氣層中的風雪雨霧,穿透地層表面的植被、土壤、沙層、冰塊和岩石,最深可到達地下30米左右。因此,微波遙感器通過微波的發送和接收原理攝制的圖片,信息豐富,解析度極高,易於辨認。微波遙感器能識別偽裝,且能全天候工作,不僅能宏觀地在極為寬廣的范圍內清晰地展示出地域內的地質、地貌、水土、植被等狀況,發現礦苗的端倪,而且能將地底下的地質構造顯現得一覽無遺,從而看到地球內部的礦產分布。在內蒙古發現的鉻礦和鐵礦,在新疆北部地區發現的金礦、錫礦和銅礦,都是通過資源衛星上的微波遙感器勘察出來的。

資源衛星不但能用來尋覓地底下的礦藏,而且在軍事偵察、地形測繪、地質研究、海洋觀察、大氣測量、污染控制、森林火情監測、洪水和地震預報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用途。

當然利用資源衛星來勘探也有不足之處,由於微波最深只能到達地下30米處,因此30米以下的地層構造和礦產分布,衛星就看不見了。

⑩ 衛星為何能通過電場找到礦

地質找礦工作是一項十分艱辛的事業。為了尋找新的礦床,地質隊員們常常要跋涉在深山老林之中,備受辛勞而事倍功半。
資源衛星出現之後,顯著地改變了地質找礦的這一落後狀態。
太空中的衛星可以瞬時觀測到很大一片面積的地方,而且它還不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和干擾。譬如巴西亞馬孫河流域,森林密布,蟲獸出沒,交通艱難,許多地區至今人跡罕至。20世紀60年代末,從資源衛星的調查資料中人們發現,那裡有一片地區樹木稀少,與周圍的莽莽原始森林形成明顯的對照,而且地面呈現出特殊的紅色。後來經過調查,證明它的地下蘊藏有豐富的鐵礦。這個被稱為卡臘賈斯的礦區,目前已探明的鐵礦儲量達111億噸,鐵的品位高達67%,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大鐵礦之一。
又譬如,巴基斯坦沙音達克銅礦區是一個已開采多年的老礦區。它的周圍還有沒有其他相似的銅礦呢?
許多年來人們曾為此對周圍的地區進行過反復的調查,卻一直沒能取得有效的進展。「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後來,人們分析了美國「大地衛星1」號所拍攝到的各種資料,很快在該礦區附近發現了27個有希望的地區。以後,又經過地面的勘探,終於找到了另外5個礦床。所以有人說,顯微鏡的應用,為地質學打開了一條通向微觀研究的道路;而資源衛星的使用,則從宏觀上打開了人們的眼界,使人們有可能從更廣闊的區域范圍著眼研究各種地質問題,探查礦產資源的分布。
不過,資源衛星還不能完全替代地質隊員的工作,它只能幫助我們確定找礦的方向,指出有希望的礦區,而不能用來直接確認礦體的存在,判斷礦體的規模大小和品位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