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地址資源緊張怎麼解決
擴展閱讀
資源島實力怎麼樣 2024-04-24 11:05:15

地址資源緊張怎麼解決

發布時間: 2022-10-04 16:27:46

① IPv4的地址是32位二進制,一共可以有2^32個地址(約40億),地址資源日益枯竭,有什麼辦法解決

解決IP地址枯竭的辦法有 子網劃分、NAT(地址轉換) 和IPv6。
但是解決IP地址枯竭的根本辦法是升級到IPv6。IPv6,長度升級到128位,這就意味著3.4*10^38個地址甚至有個誇張的說法——可以為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分配一個IPv6地址。

② 為解決ip地址資源有限問題,可採取哪些措施

目前使用最多的措施就是NAT方式,多個內網設備共享一個公網IP
未來會通過ipv6的方式解決ip地址不夠的問題

③ 為什麼IP地址資源短缺

有業內專家表示,目前的IP地址資源之所以迅速枯竭,主要由三大原因所致。
一、互聯網高速發展
目前互聯網相應的IP地址協議是IPv4,即第4版。IPv4協議設定的網路地址編碼是32位,大約43億個。據業內專家介紹,由於互聯網高速發展,特別是中國、印度等人口大國的互聯網發展迅速,當初認為已經足夠多的43億個IP地址現在明顯不夠用。
二、手機上網成趨勢
除了台式機和固定終端接入互聯網外,越來越盛行的手機上網進一步加速掠奪IP地址。手機上網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得益於電信資費的不斷下調,另外一方面手機上網簡單易行,沒有技術門檻也是重要因素。
手機上網的熱門程度從廣東省互聯網協會今年新近發布的《2007年度廣東省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可見一般。該報告顯示,截至2007年底,廣東9304萬居民中,3344萬人已是網民,其中超四成使用手機上網,屬於手機網民。而全國范圍內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數已經達到7305萬人,佔全部網民數的28.9%。
三、IP地址分配不均
歷史原因造成的IP地址資源分配上的不公進一步加劇了IP地址的緊張形勢。由於美國一直壟斷分配權,第一代互聯網70%左右的IP地址都在美國。大量IP地址被分配給了那些幫助建設互聯網的機構——比如美國國防部和斯坦福大學。這些已經分配的IP地址不能再分配給其他用戶,進一步加劇IP地址的緊張。

④ 你認為那些原因導致資源供應緊張如何解決

一、資源供應緊張的原因

1、能源在地區分布上不平衡
2、能源生產在地區分布上不平衡
3、能源消費在地區分布上不平衡
4、能源生產與需求不平衡

二、解決措施

1、樹立科學能源觀

2、開源節流

3、充分利用市場機制

三、能源危機概述

能源危機是指因為能源供應短缺或是價格上漲而影響經濟。這通常涉及到石油、電力或其他自然資源的短缺。能源危機通常會造成經濟衰退。

從消費者的觀點,汽車或其它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石油產品價格的上漲降低了消費者的信心和增加了他們的開銷。市場經濟的能源價格是受供需關系的影響,而供需關系中的供或需改變都可以導致能源價格的突然變化。

四、經濟影響

雖然一些能源危機是由於市場應對短缺的價格調節而產生,但在某些情況下,危機可能是市場的流通不暢通、缺乏自由市場而導致。一些經濟學家的觀點認為價格控制是1972年的能源危機的重要因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能源危機



⑤ 現在都說土地資源緊張,緊張的原因是什麼呢

城市相比於農村,是更加集約型的土地利用方式,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我們要擔心城市化會帶來土地資源的緊張而不相信城市化反而會帶來土地資源的寬松呢?

土地資源的話題永遠是國人最關注的話題。在眼下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中,各方面對於土地資源緊張的擔心再次成為焦點。正是基於這樣的擔心,宏觀調控也包括房地產調控的一個主導方向便是限制土地的非農化使用,限制土地用於城市建設的增長速度。「新國六條」及實施細則還嚴格規定,各城市年度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總面積建設的70%要限於單套住房的建築面積在90平方米以內的住房。

90平方米,究竟能否滿足人們居住的需要?過去,我們強調得比較多的是這樣面積的普通住房和經濟適用房能夠保障大多數人有房住。主流的理由是說,日本和香港大多數人就住在這樣面積的住房中,尤其是香港,雖然市民非常富裕,但據說90%以上的市民都住在90平方米以下的房子中。既然如此,收入更低的大多數中國百姓如果能夠有一套90平方米的住房,不也是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嗎?

除此需求方面的考慮之外,政府也強調供應方面的考慮。主流的意見認為,中國的土地資源是非常稀缺的,如果從國土面積上來比較,我國(960萬平方公里)與美國(930萬平方公里)相當,但是如果按照人均擁有平原看,我國其實更像日本,中國平原面積只佔國土面積的12%,而這12%平原面積里又有90%集中在沿海地帶,比如東北松遼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等,所以中國人均平原面積比日本多不了多少,總體而言,中國的人均可居住面積與美國相差很大,與日本較有可比性。因此,日本節地型住房解決辦法及其主流套型應該是適合中國的,中國必須及時叫停大戶型建設,果斷地扭轉土地資源的粗放使用和浪費使用的局面。另據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的一項長期規劃研究中對佔用土地的安排指出,計劃到2010年,由於工業化、城市化道路建設等每年大概只能佔掉200多萬畝,10年大概是2000多萬畝土地。但實際上,過去的4年被佔掉的土地已經到達了1600萬畝,每年差不多是400萬畝。這一研究似乎表明過去幾年土地的佔用過快,形勢緊迫,調整是必要的。

在過去幾年中,土地稀缺論和城市化必然造成土地緊張的觀點,同時也經常被開發商強化,與需求上漲論一起用來為房價攀升說事———因為土地供應緊張而需求上漲,所以房價上升就是必然的。

質疑土地資源緊張說

只是我對這一看法一直有所疑慮。最根本的一點懷疑在於,城市相比於農村,是更加集約型的土地利用方式,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我們要擔心城市化會帶來土地資源的緊張而不相信城市化反而會帶來土地資源的寬松呢?

根據國土資源部公布的數字,2003年全國城市用地大概是5600萬畝,相當於全國國土面積的0.3%;相比之下,農民佔2.6億畝,是城市所佔用土地的五倍。簡單的測算可知,城市的人口密度為農村的3.4倍。顯然,如果城市化將7億農民都轉移出來的話,那麼全國只要用1%土地就能解決全部人口的居住問題。也就是說,在城市化的過程中,人和土地的矛盾應該是越來越緩解的。那我們為什麼還要擔心土地會日益緊張而不是樂觀地相信大量的土地將會被釋放出來呢?

從土地資源的長期供應條件看,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為國家發改委「十一五」規劃所做的另一項研究表明,如果到2030年中國的糧食進口規模保持在5000萬噸,國內耕地的單產提高速度保持在改革開放以來的水平,那麼,在目前的18億畝耕地資源中,國家還可以拿出1.5億畝來轉移到非農產業發展,平均到25年中每年約600萬畝,這比改革開放以來年均耕地轉移規模還要高,也比過去幾年的用地高峰還要高,意味著全國的土地供應雖然緊張,但其實是有一定保障的。

另外,我們知道,有許多辦法可以提高土地資源的產出效率。比如通過採用新的種植技術可以更高效地使用耕地,通過使用生物技術可以提高單位面積的產出效率,通過類似於日本都市圈的土地規劃模式、發展城市高層建築的模式,再通過將非平原面積引入城市和居民建築,也可以大大緩解中國的人地緊張格局。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會發現,土地供應實際上是有彈性的,是隨著土地使用方式的改進以及技術的進步日益「增長」,是「無限」而不是有限的。因此,中國的土地供應從城市化和技術進步的角度所得出的結論只能是,中國的土地資源將變得越來越寬松而不是越來越緊張,中國的人地矛盾也將變得越來越減緩而不是越來越加劇。

筆者有一個很深的印象就是,在遼闊的新疆,需要極其寬廣的土地才能養活一個牧民,在我的老家江西農村,大概需要一畝多地才能養活一個農民,但到了浙江,幾分地就能保證當地的百姓過上富裕的生活,而到了東莞,一個小小的長安鎮,居然容納了60萬人,並創造出巨量財富。顯然,是因為東莞的工業化、城市化的出現,才減緩了中國的人地矛盾。假設沒有東莞的工業化,則新疆也罷,江西也罷,到處都會面臨更大的人對土地的壓力。

中國的「偽城市化」

但是,仍然有許多人認為中國的土地資源是會越來越緊張的,還有人舉出數據來說,中國的耕地日益減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矛盾性的結論呢?筆者的猜測是,中國的城市化可能含有「水分」:一是城市化率的提高更多的不是靠城市自然的發展,而是靠宣布某個地區劃歸到城市來實現的。這樣的城市化,是「掛牌」式的城市化,是換湯不換葯(至少在一段時間是如此),因此無法帶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二是城市化過程中,農民進城了,但由於戶籍制度等限制,社會保障制度無法覆蓋,因此大多數農民還是保留了農村的住房,甚至將在城市賺的錢帶回農村建房。這樣,一方面城市土地使用在增加;另一方面,農村土地使用未見得減少,總的土地使用便日益增長。

假如上述推測為真,那麼,中國的城市化就是有「水分」的城市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帶有「偽城市化」的特徵。因此,政府需要努力去做的,不是嚴格限制城市土地供應的增長,而是消除「偽城市化」的根源並以此推進中國的城市化。

基於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政府的90平方米的限定主要的意義仍然是保障中低收入者在近期有更多的住房供應,並以此穩定普通住房的價格,緩解社會矛盾。至於節約土地資源的說法其實未必是確切的,甚至節約土地的想法與不讓房價上升的做法是矛盾的。從長遠看,在經過一段激烈的調控(三年到五年)後,在房價上升變得平緩、中低收入者住房問題逐步解決後,政府也許有可能放鬆70%的比例以及90平方米的硬性規定。

⑥ ipv4地址緊張的原因有哪些 在使用ipv6之前,可使用哪些技術緩解ipv4地址緊張的局面

ipv4 地址緊張主要是當年對互聯網的規模估計不夠,採用32地址,數量有限,已經不能滿足現在的需求。而且當初,地址的使用方式也不是很合理

可以採用變長掩碼,
NAT等技術
最佳答案NAT英文全稱是「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中文意思是「網路地址轉換」,
它是一個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 Internet工程任務組)標
准,允許一個整體機構以一個公用IP(Internet Protocol)地址出現在Internet
上。顧名思義,它是一種把內部私有網路地址(IP地址)翻譯成合法網路IP地址的技
術。簡單地說,NAT就是在區域網內部網路中使用內部地址,而當內部節點要與外部網
絡進行通訊時,就在網關(可以理解為出口,打個比方就像院子的門一樣)處,將 內
部地址替換成公用地址,從而在外部公網(internet)上正常使用,NAT可以使多台計
算機共享Internet連接,這一功能很好地解決了公共 IP地址緊缺的問題。通過這種方
法,您可以只申請一個合法IP地址,就把整個區域網中的計算機接入Internet中。這
時,NAT屏蔽了內部網路,所有 內部網計算機對於公共網路來說是不可見的,而內部
網計算機用戶通常不會意識到NAT的存在。

⑦ 解決IP地址資源緊張問題的辦法有

使用代理伺服器
多台計算機同時共用一個IP地址上網
升級到IPv6

⑧ 在Internet上,IP地址是一種有限的資源,如何解決IP地址不夠用的情況呢

普及IPv6,現在有些國家已經開始鋪設IPV6網路。
內部網路計算機數量再多也是夠用的,因為一個區域網內的網路設備數量不可能超過65534個,區域網內網路設備數量多的話,你可以用A類10.0.0.0網段。

⑨ 緩解IPV4地址緊張的策略

1、DHCP概述

IPv4是32位IP地址,擁有大約43億IP地址,平均全球每人還分不到一個,可以說是稀缺資源,所以如果所有用戶上網都使用靜態IP的話,可能面臨IP資源短缺,並且也造成了極大的浪費,畢竟大多用戶並沒有時刻連在網路上。此時需要一個動態分配IP的機制,於是DHCP應運而生。這有點兒像我們上公共廁所,茅坑相當於IP,人相當於主機,坑就那麼幾個,大家如果不拉屎也非要佔個位子,肯定好多人就在廁所門外憋死了。所以公共廁所的機制就是有人來了,有空位你就上,沒空位就排隊等著。DHCP就是實現了這樣一種機制,有主機上網才會給它分配一個IP地址(這里指的是全局IP,並非區域網IP),該主機下線以後它用的IP就被回收,又可以分配給其他要上網的主機使用,這就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有限的IP資源。

DHCP 是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動態主機分配協議)縮寫,在DHCP協議下,不僅客戶端主機的IP地址由伺服器分配得到,TCP/IP設置也是由伺服器發送。可以認為DHCP是BOOTP(Bootstrap Protocol)的增強版,因為DHCP是從BOOTP協議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BOOTP主要應用在無盤工作站上,但使用BOOTP協議的主機IP地址是靜態的,缺乏動態性。BOOTP協議這里這里還涉及到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有興趣的可以研究一下RFCS 951和1084。比較起 BOOTP ,DHCP 透過 "租約" 的概念,有效且動態的分配客戶端的 TCP/IP 設定,而且,作為兼容考慮,DHCP 也完全照顧了 BOOTP Client 的需求,並且支持BOOTP協議的relay可以轉發DHCP報文。

2、DHCP協議下客戶端與伺服器端的溝通過程

(1)首先尋找 Server。當 DHCP 客戶端第一次登錄網路的時候﹐客戶端發現本機上沒有任何 IP 數據設定﹐它會向網路發出一個 DHCP DISCOVER 封包。因為客戶端還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個網路﹐所以封包的來源地址會為 0.0.0.0﹐而目的地址則為 255.255.255.255﹐然後再附上 DHCP discover 的信息﹐向網路進行廣播。這一步的封包中還包含客戶端的MAC信息,XID編號等。如果把客戶端主機比作一個人,伺服器比作公司,這一步就好比是投簡歷,只不過這個人是在網上滿無目的地群發簡歷,在網上叫嚷:我要工作,誰給我個OFFER!

(2)提供 IP 租用地址。當 DHCP 伺服器監聽到客戶端發出的 DHCP discover 廣播後﹐它會從那些還沒有租出的地址范圍內﹐選擇靠前面的未被使用 的IP地址 ,連同其它 TCP/IP 設定,響應給客戶端一個 DHCP OFFER 封包,不過伺服器要先使用ICMP報文來確定該IP未被其他主機使用。DHCP offer 封包除了包含MAC地址、客戶端IP、伺服器IP以及其他TCP/IP設置信息外,還會包含一個租約期限的信息。這相當於伺服器發給了客戶端一份「合同」。這一步好比是有公司收到了他的簡歷,正好自己這里有職位空缺,就給他個offer吧,順便把勞動合同也給他了。

(3)客戶端響應 IP 租約。如果客戶端收到網路上多台 DHCP 伺服器的響應﹐只會挑選其中一個 DHCP offer 而已﹐並且會向網路發送一個DHCP request廣播封包﹐告訴所有 DHCP 伺服器它將指定接受哪一台伺服器提供的 IP 地址。但並不是所有 DHCP 客戶端都會無條件接受 DHCP 伺服器的 offer 。客戶端也可以用 DHCP request 向伺服器提出 DHCP 選擇﹐而這些選擇會以不同的號碼填寫在 DHCP Option Field 裡面。這意味著,對於伺服器發出的「合同」,客戶端可以「討價還價」,也可以不簽,客戶端擁有充分的主動權。大學畢業的時候很多人手裡捏著好幾個OFFER,他會選一個好的offer來簽,這一步就是類似這樣的功能。

(4)租約確認。當 DHCP 伺服器接收到客戶端的 DHCP request 之後﹐會向客戶端發出一個 DHCPACK 響應﹐以確認 IP 租約的正式生效(好比勞動合同生效,嘻嘻)。此時客戶端會廣播一個ICMP報文,以確認自己的IP未被使用。如果伺服器配置的IP地址可用,就結束了一個完整的 DHCP 工作過程;如果該IP地址不可用,客戶端會向伺服器發送一個DHCPDECLINE,拒絕使用該IP地址,然後重新開始發送DHCPDISCOVER報文。與DHCPACK響應相反的是DHCPNACK ,如果該IP地址已經失效或已經被其它機器使用,伺服器會發送DHCPNACK封包,客戶端收到這個封包, 就意味著IP地址分配失敗,客戶端要重復前面的步驟,即又發送一次DHCP DISCOVER。
應該是IPV6協議才能緩解IPV4數量不夠的問題,IPV6協議遲早會代替IPV4的。

⑩ 如何解決IP地址短缺問題一定要100字以上

進行子網劃分
(以下為黏貼內容:
Internet組織機構定義了五種IP地址,用於主機的有A、B、C三類地址。其中A類網路有126個,每個A類網路可能有16,777,214台主機,它們處於同一廣播域。而在同一廣播域中有這么多結點是不可能的,網路會因為廣播通信而飽和,結果造成16,777,214個地址大部分沒有分配出去,形成了浪費。而另一方面,隨著互連網應用的不斷擴大,IP地址資源越來越少。為了實現更小的廣播域並更好地利用主機地址中的每一位,可以把基於類的IP網路進一步分成更小的網路,每個子網由路由器界定並分配一個新的子網網路地址,子網地址是借用基於類的網路地址的主機部分創建的。劃分子網後,通過使用掩碼,把子網隱藏起來,使得從外部看網路沒有變化,這就是子網掩碼。

1. 子網掩碼

RFC 950定義了子網掩碼的使用,子網掩碼是一個32位的2進制數,其對應網路地址的所有位都置為1,對應於主機地址的所有位都置為0。由此可知,A類網路的預設的子網掩碼是255.0.0.0,B類網路的預設的子網掩碼是255.255.0.0,C類網路的預設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將子網掩碼和IP地址按位進行邏輯「與」運算,得到IP地址的網路地址,剩下的部分就是主機地址,從而區分出任意IP地址中的網路地址和主機地址。子網掩碼常用點分十進製表示,我們還可以用網路前綴法表示子網掩碼,即「/<網路地址位數>」。如138.96.0.0/16表示B類網路138.96.0.0的子網掩碼為255.255.0.0。

子網掩碼告知路由器,地址的哪一部分是網路地址,哪一部分是主機地址,使路由器正確判斷任意IP地址是否是本網段的,從而正確地進行路由。例如,有兩台主機,主機一的IP地址為222.21.160.6,子網掩碼為255.255.255.192,主機二的IP地址為222.21.160.73,子網掩碼為255.255.255.192。現在主機一要給主機二發送數據,先要判斷兩個主機是否在同一網段。

主機一

222.21.160.6即: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110

255.255.255.192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按位邏輯與運算結果為: 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000

主機二

222.21.160.73 即: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1001

255.255.255.192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按位邏輯與運算結果為: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0000

兩個結果不同,也就是說,兩台主機不在同一網路,數據需先發送給默認網關,然後再發送給主機二所在網路。那麼,假如主機二的子網掩碼誤設為255.255.255.128,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讓我們將主機二的IP地址與錯誤的子網掩碼相「與」:

222.21.160.73 即: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1001001

255.255.255.128即: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結果為 11011110.00010101.10100000.00000000

這個結果與主機的網路地址相同,主機與主機二將被認為處於同一網路中,數據不再發送給默認網關,而是直接在本網內傳送。由於兩台主機實際並不在同一網路中,數據包將在本子網內循環,直到超時並拋棄。數據不能正確到達目的機,導致網路傳輸錯誤。

反過來,如果兩台主機的子網掩碼原來都是255.255.255.128,誤將主機二的設為255.255.255.192,主機一向主機二發送數據時,由於IP地址與錯誤的子網掩碼相與,誤認兩台主機處於不同網路,則會將本來屬於同一子網內的機器之間的通信當作是跨網傳輸,數據包都交給預設網關處理,這樣勢必增加預設網關的負擔,造成網路效率下降。所以,子網掩碼不能任意設置,子網掩碼的設置關繫到子網的劃分。

2. 子網劃分與掩碼的設置

子網劃分是通過借用IP地址的若干位主機位來充當子網地址從而將原網路劃分為若乾子網而實現的。劃分子網時,隨著子網地址借用主機位數的增多,子網的數目隨之增加,而每個子網中的可用主機數逐漸減少。以C類網路為例,原有8位主機位,28即256個主機地址,默認子網掩碼255.255.255.0。借用1位主機位,產生21個子網,每個子網有27個主機地址;借用2位主機位,產生22個子網,每個子網有26個主機地址……根據子網ID借用的主機位數,我們可以計算出劃分的子網數、掩碼、每個子網主機數,列表如下:

劃分子網數
子網位數
子網掩碼(二進制)
子網掩碼(十進制)
每個子網主機數

1~2
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
255.255.255.128
128

3~4
2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
255.255.255.192
64

5~8
3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
255.255.255.224
32

9~16
4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
255.255.255.240
16

17~32
5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
255.255.255.248
8

33~64
6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
255.255.255.252
4

如上表所示的C類網路中,若子網佔用7位主機位時,主機位只剩一位,無論設為0還是1,都意味著主機位是全1或全1。由於主機位全0表示本網路,全1留作廣播地址,這時子網實際沒有可用主機地址,所以主機位至少應保留2位。

從上表可總結出子網劃分的步驟或者說子網掩碼的計算步驟:

2.1 確定要劃分的子網數目以及每個子網的主機數目。

2.2 求出子網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N及主機數目對應二進制數的位數M。

2.3 對該IP地址的原子網掩碼,將其主機地址部分的前N位置 1或後M位置0 即得出該IP地址劃分子網後的子網掩碼。

例如,對B類網路135.41.0.0/16需要劃分為20個能容納200台主機的網路。因為16<20<32,即24<20<25,所以,子網位只須佔用5位主機位就可劃分成32個子網,可以滿足劃分成20個子網的要求。B類網路的默認子網掩碼是255.255.0.0,轉換為二進制為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現在子網又佔用了5位主機位,根據子網掩碼的定義,劃分子網後的子網掩碼應該為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轉換為十進制應該為255.255.248.0。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看每個子網的主機數。子網中可用主機位還有11位,211=2048,去掉主機位全0和全1的情況,還有2046個主機ID可以分配,而子網能容納200台主機就能滿足需求,按照上述方式劃分子網,每個子網能容納的子網數目遠大於需求的主機數目,造成了IP地址資源的浪費。為了更有效地利用資源,我們也可以根據子網所需主機數來劃分子網。還以上例來說,128<200<256,即27<200<28,也就是說,在B類網路的16位主機位中,保留8位主機位,其它的16-8=8位當成子網位,可以將B類網路138. 96.0.0劃分成256(28)個能容納256-1-1-1=253台(去掉全0全1情況和留給路由器的地址)主機的子網。此時的子網掩碼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轉換為十進制為255.255.255.0。

在上例中,我們分別根據子網數和主機數劃分了子網,得到了兩種不同的結果,都能滿足要求,實際上,子網佔用5~8位主機位時所得到的子網都能滿足上述要求,那麼,在實際工作中,應按照什麼原則來決定佔用幾位主機位呢?

在劃分子網時,不僅要考慮目前需要,還應了解將來需要多少子網和主機。對子網掩碼使用比需要更多的主機位,可以得到更多的子網,節約了IP地址資源,若將來需要更多子網時,不用再重新分配IP地址,但每個子網的主機數量有限;反之,子網掩碼使用較少的主機位,每個子網的主機數量允許有更大的增長,但可用子網數量有限。一般來說,一個網路中的節點數太多,網路會因為廣播通信而飽和,所以,網路中的主機數量的增長是有限的,也就是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將更多的主機位用於子網位。

綜上所述,子網掩碼的設置關繫到子網的劃分。子網掩碼設置的不同,所得到的子網不同,每個子網能容納的主機數目不同。若設置錯誤,可能導致數據傳輸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