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資源管理創新是指哪些
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怎麼找經理 2025-08-06 07:12:04
郵儲定期理財產品哪個好 2025-08-06 07:11:21
戰令等級用鑽石怎麼刷s24 2025-08-06 06:38:52

資源管理創新是指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9-06 14:12:00

❶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有哪些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

基於新經濟條件下的管理要素要求,人力資源從業者需要有能力從整體上把握企業需要建立什麼樣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和制度,才能有效的實現人力資源價值最大化這個問題。才能保證企業團隊整體上保持持續不斷的活力(活力可以解釋為組織團隊具有鮮活的生命力,這個鮮活的生命力要素應該包括3個核心組成部分,1個創造力即創造的慾望,這個慾望可以使組織成員保持不斷前進的動力而不會出現團隊渙散、人浮於事的情況,1個是創新力,即變革和推動組織進步的慾望,1個是能動力,即熱愛組織並願意個人發展的軌跡和組織的發展相一致),並有效的支持企業戰略實現。

舉一個具體的例子,比如上面提到的人力資本問題。人力資本的薪酬如果是人力資源部按照常規的工資體系來配發,那麼很可能無法充分激發人力資本的能動性,人力資本不發揮能動性,人力資源價值根本無法最大化。其實從人力資源管理的體現上,人力資本的薪酬設計與回報應該是董事會負責。對於中國企業來講,這一點需要創新,需要從人力資源管理體繫上進行根本的創新。還有調查表明,大多數企業有培訓管理程序,但是卻沒有企業內部的職業經理人培養體系。有的企業有這方面的理念卻缺乏制度保證。內部人才培養和能力開發問題不能從體系和制度上保證,那麼就無法保證企業需要的人才供應。企業規模一旦擴大,人才緊缺時就只能採用外部招聘。當外部招聘不能及時滿足企業的人才供應時,就會影響企業的經營績效,所以應該從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和制度上保證職業經理人的培養。

五、員工與企業(組織)關系出現新的變化

這個問題其實涉及2個問題:

第一個是國有企業原來對員工與企業的關系是企業對員工要負無限責任,現在應該改成有限責任。原來國有企業對員工是生老病死都負責到底的。這是無限責任,事實證明,這不利於員工自身的價值驅動,會產生很多問題。改成有限責任就可以使人的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了。因為很簡單,不好好做就沒有保證了。

第二個是員工與企業的關系應該從被管理與被領導的關系轉變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我問許多企業的員工,對企業是什麼感覺?回答大約一致,員工實際希望企業是實現自身的平台。原來我們一直倡導愛企業,愛崗敬業,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這個觀點實際激勵過幾代人,也產生過很大的效果。現在看來是要變化的。我們需要倡導一種新得觀點或者叫理念。那就是企業和員工其實是一種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這中關系下,決定了企業和員工的利益應該是通過一個共同的平台(企業),一種活動(主營業務、出產產品)謀求各自合理條件下的利益分配(獲得價值回報)。利益分配的機制比較好的方式是員工持股。員工持股要避免產生新的大鍋飯。這樣企業(所有者、經營者代表)和員工之間的關系就順暢的很多。員工會很自動的把企業看成是實現自身利益和價值的一種平台,大家在一起工作是戰略合作的夥伴關系。分工不同是自然的事情。而不在有被動接受領導的想法。也沒有被人驅動的感覺。而被人驅動的理念一旦存在,不管企業制度怎樣完善,其實也難以取得完美的效果。

總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隨著企業的發展,中國經濟的不斷進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逐步交融,會呈現出很多新的變化,人力資源從業者應該緊密跟蹤這些變化。不斷創新,其核心目的在與不斷推進企業發展和企業戰略實現,確保企業經營的成功和企業規模、整體經營績效的不斷提升,使企業保持鮮活的創造力。

❷ 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如何創新

我想人力資源的工作的創新無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1、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和思維的創新,也就是人力資源人員個人的素質和知識的提高,使其認識提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和層次思考問題和站在全公司的角度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式方法的創新,比如以人為本,比如將員工滿意度考核更改為員工敬業度考核等等,其實我們的每個模塊都有跟進的機會的地方,只要你願意去發現適合企業的方式;
3、不管如何創新的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工作成績和實效,探尋適合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思路和方法,而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

❸ 互聯網時代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思維有哪些

人力資源資源優化配置的十大自主創新思維

在變質與不確定性的時期,大家必須 靈敏認知危害機構和人轉型的要素,洞悉企業變革的發展趨勢,

自主創新機構與人的定義與思維,使機構有發展前途,工作中高效率,人才有魅力。下邊是我規整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法的十大自主創新思維,熱烈歡迎各位瀏覽參照!

因此 就從聘請人才銜接到人才協作,很多企業發布的所說的人才合夥制企業,便是人才合作經營思維的體

現。作為企業,邀約人才入住、邀約人才一起自主創業,一起同創共享雙贏,是目前所要確定的第三個

思維。

國土資源管理政策有哪些創新呢

國土資源部規劃司司長庄少勤介紹,此次出台的國土資源管理政策有六大創新。

——完善耕地保護措施。允許在不破壞耕作層的前提下,對農業生產結構進行優化調整,仍按耕地管理。

——實施用地審批特殊政策。涉及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徵收的,可以邊建設邊報批。

——支持申報地質公園。深度貧困地區申報國家地質公園、國家礦山公園,不受所在省份申報名額限制。

自然資源管理的創新理念主要包括生態循環戰略管理和什麼理念

自然資源管理的創新理念主要包括生態循環戰略理念以及可持續發展理念。

❻ 管理創新包括哪些方面的創新

1、治理理念創新

將企業社會責任理念作為企業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融入企業的願景與使命,並且同企業發展戰略相協調,與企業發展目標相一致,通過資源配置等手段,使企業社會責任管理融入企業運營體系和業務流程,與不斷發展變化的環境相適應。

並通過有效的公司治理與績效評估,使企業在實現自身目標的同時,能夠與利益相關者「多贏」共存。這有助於企業社會責任競爭力的構建,提升企業競爭優勢。

2、組織架構創新

只有健全、科學、完善的組織結構,才能保證企業的高效運轉。同理,只有建立健全與社會責任管理相適應的企業組織結構,企業社會責任理念才能得以實施,企業才能得以持久。

3、運營流程創新

社會責任融入日常運營流程,圍繞企業價值鏈,用社會責任的理念來審視研發、生產、市場營銷、財務、人力資源管理、核算、運營等管理全過程。

社會責任融入企業業務流程,圍繞企業供應鏈,用社會責任的理念來管理自身運營對利益相關主體的影響,協同供應鏈上多元主體共同創造價值。

(6)資源管理創新是指哪些擴展閱讀:

企業社會責任的引入催生了企業管理層面的創新,基於社會責任理念的管理創新將引領轉型背景下我國企業管理創新的新浪潮。

企業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企業創造價值,而承擔社會責任的目的也是為企業更好地創造價值,而且是持續的創造價值。兩者之間目標一致,若能協同創新,或可實現企業綜合價值最大化。

❼ 什麼是管理創新,創新的意義是什麼

1、含義

管理創新是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於1912年首次提出了「創新」的概念。 管理創新則是指組織形成一創造性思想並將其轉換為有用的產品、服務或作業方法的過程。也即,富有創造力的組織能夠不斷地將創造性思想轉變為某種有用的結果。當管理者說到要將組織變革成更富有創造性的時候,他們通常指的就是要激發創新。

2、意義

市場經濟的發展一日千里,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特徵,各國經濟通過商貿往來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我國已加入WTO,融入世界經濟的大潮中,現代資源、技術、信息、人才和商品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企業競爭日趨激烈。

市場經濟的法則是優勝劣汰。企業在競爭中要想占據優勢地位,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升管理水平,實現管理創新。

企業必須盡快創新自身的管理體制,適應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要求,才能在競爭中站穩腳跟,在競爭中求得發展。創新是一種理念,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內在要求。只有通過管理創新才能使企業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更加規范合理,實現人、財、物等資源的有效配置。

(7)資源管理創新是指哪些擴展閱讀:

為使管理創新能有效地進行,還必須創造以下的基本條件:

1、創新主體(企業家,管理者和企業員工)應具有良好的心智模式

這是實現管理創新的關鍵。心智模式是指由於過去的經歷、習慣、知識素養、價值觀等形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維認識方式和行為習慣。創新主體具有的心智模式:一是遠見卓識;二是具有較好的文化素質和價值觀。

2、創新主體應具有較強的能力結構

管理創新主體必須具備一定的能力才可能完成管理創新,創新管理主體應具有:核心能力,必要能力和增效能力。核心能力突出地表現為創新能力;必要能力包括將創新轉化為實際操作方案的能力,從事日常管理工作的各項能力;增效能力則是控制協調加快進展的各項能力。

3、企業應具備較好的基礎管理條件

現代企業中的基礎管理主要指一般的最基本的管理工作,如基礎數據、技術檔案、統計記錄、信息收集歸檔、工作規則、崗位職責標准等。管理創新往往是在基礎管理較好的 基礎上才有可能產生,因為基礎管理好可提供許多必要的准確的信息、資料、規則,這本身有助於管理創新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