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業可按照受益對象從此和重要性將作業分五類,下列屬於品級創業的是什麼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31
2. 土地資源費什麼意思
土地資源管理費、土地資源佔用費
資源費用是指企業在一定期間內開展經濟活動所發生的各項資源耗費。
按照資源與不同層次作業的關系,可以分為五類:
產量級資源:包括為單個產品(或服務)所取得的原材料、零部件、人工、能源等
批別級資源:包括用於生產准備、機器調試的人工等
品種級資源:包括為生產某一種產品(或服務)所需要的專用化設備、軟體或人力等
3. 種質資源都包括什麼
種質資源又稱遺傳資源。種質系指農作物親代傳遞給子代的遺傳物質,它往往存在於特定品種之中。如古老的地方品種、新培育的推廣品種、重要的遺傳材料以及野生近緣植物,都屬於種質資源的范圍。
在自然界,所有生物都表現自身的遺傳現象,它是生命延結和種族繁延的保證。農諺說,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就是對遺傳現象生動的描述。豆和瓜的繁衍就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
在生物細胞里,有許多稱之為染色體的雙螺旋長鏈,它是由一種生物大分子——脫氧核糖核酸(簡寫作DAN)組成。DAN分子是由4種核苷酸錯綜復雜的排列組合構成的長鏈,生物的遺傳信息即寓於脫氧核糖核酸之上,DAN很長,核苷酸很小。因此,一個DAN分子包含的遺傳密碼數量十分驚人。如果把一個核苷酸當作一個字元的話,那麼一個普通植物細胞里貯存的遺傳信息,大概相當於一個小型圖書館全部藏書的字數。生物界如此千姿百態,豐富多彩,其奧妙即在於此。
地球上約有100萬種動物、30萬種植物和很多微生物,蘊藏著豐富多樣的基因資源,只要發掘和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以為培育農畜新品種開辟廣闊天地。
隨著現代科學的發展,科學家已經將世界上大部分植物有用的基因收集起來,貯存在一個「倉庫」中,這個倉庫就稱之為「基因庫」,通俗的名稱叫「種質庫」。用以保存種質資源,庫內有先進的保溫隔濕的結構和空調儀器,常年保持著低溫乾燥環境,減緩種子新陳代謝,延長種子壽命,使種子在幾年乃至近百年仍不喪失原有的遺傳性和發芽能力。實際上,單個的基因——DAN片段很不便於分離和貯存。基因庫中收藏的品種乃是完好的基組合——農作物種子或者組織細胞。因為農作物品種的基因組成已經查明,並已繪製成基因圖貯存在電腦里,待需要應用某種特殊基因時,只要提取相應的種質材料進行遺傳分離就可以了。有了這個基因庫,科學家索取任何育種材料都會得心應手,可以直接應用於雜交育種工作,培育所需的有用的新品種或新物種。
迄今為止,全世界已建成各類種質庫500多座,收藏種質資源180多萬份。其中,禾穀類120萬份,豆類35萬份,根莖類8萬份,飼料類20萬份。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建於科羅拉多州科林斯堡種質庫是世界上最大的種質庫,收藏種質二十多萬份。設置於北京的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種質庫,收藏種質七萬多份。種質庫為研究農作物的起源和進化、培育農作物新品種奠定了豐富的物質基礎。
4. 管理學中作業成本計算中作業的分類方法有幾種
對作業進行科學分類是作業識別和作業分析的基礎。在作業觀念逐漸形成的過程中,有一些作業分類方法可供實務界採用。如喬治·斯托布斯教授從作業的層次上把作業分為單位層次作業、批別層次作業、產品層次作業、能量層次作業四類。
1、單位層次作業(Unit Activity)。單位層次作業反映對每單位產品產量或服務所進行的工作,即使單位產品或服務受益的作業。單位層次作業所耗用的資源量(即成本)與產品產量、服務量或某種屬性(如直接人工小時、機器小時、產品重量、長度等)成比例的。
2、批別層次作業(Batch Activity)。批別層次作業是由生產批別次數直接引起,與生產數量無關,使一批產品或顧客受益的作業,如對每批產品的檢驗、機器調整准備、銷貨運送、原料處理、生產計劃等作業。批別層次作業的成本通常與產品的批數成比例變動,不受產銷數量或其他數量基準所影響。此外,整批層次的成本也和各批次的數量多少無關,如不論一次訂購1單位還是5000單位,每次訂購成本都不會改變,因而,批別層次作業的成本取決於批數而非各批次的數量。批量水平作業和單位水平作業的主要區別在於完成批量水平作業所需要的資源不依賴於每批次所包含的單位數。
3、產品層次作業(Proct-sustaining Activity)。產品層次作業是每一類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所需要的工作,即使某種產品的每個單位都受益的作業。如對某種產品編制數控計劃、進行工藝設計、編制材料需求清單等作業。其作用在於支援該產品品種的生產,因此,與其他產品品種無關。這種作業的成本與產品產量及批數無關,但與產品種類數或產品線的數量成比例變動。
4、能量層次作業(Facility-sustaining Activity)。能量層次作業也稱管理級作業,是指為了維持企業的總體生產經營能力而進行的作業,即使某個機構或某個部門受益的作業,屬於企業一般維持性作業,如管理作業、廠房使用、人員培訓等。該類作業與企業的整體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無法追溯到特定的批次或產品上,與產量、批次、品種數無關,而取決於組織的規模與結構。這種作業的成本為全部生產產品的共同成本。
5. 種質資源的類別包括( 、 、 、 、 、 ) 填空題 在線等!!
種質資源的類別包括(地方品種、主栽品種、原始栽培類型、野生近緣種、人工創造的種質)。
6. 蘋果屬主要的栽培品種資源有哪些
近20年來,隨著集約化商品生產的發展,世界蘋果主產國的蘋果主栽品種數目逐漸減少,但各主栽品種的栽植比重相應增加,且該趨勢隨著優良品種的選育成功而加速發展,各國蘋果的主栽品種也隨之改變。例如,本世紀80年代初,美國蘋果的主栽品種為10個左右,其中元帥系和金冠占總產量的53.8%。據預測,本世紀末至下世紀早期,美國發展的主要蘋果品種將是富士(Fuji)、嘎拉(Gala)和保利紅(Braeburn)。70年代前,日本的蘋果主栽品種為國光(37.7%)、紅玉(30.7%)、祝光、旭、金冠和元帥等。此後至今,元帥(>30%)和富士(>30%)躍居前二位,國光、紅玉則減少至10%以下。我國在60年代前,蘋果的栽培品種在30個以上,80年代初,仍約有20個,且以國光、金冠、元帥系和紅玉等為主,共佔60%以上。目前,富士系已佔1/3以上,元帥及其短枝型、秦冠等業已佔較大的數量。
下面我們對蘋果主栽品種資源進行表述性介紹(表3-1-4)。
表3-1-4 蘋果主要栽培品種資源(續)-3
7. 品種級別作業
首先根據圖表反映的投資特點判斷四種投資方式:
①收益較高,風險較低,流動性較強,應當屬於國債;
②收益較低,流動性最查,風險最小,應當屬於銀行定期存款;
③收益不固定,流動性較強,風險較大,應當屬於基金;
④收益不固定,流動性最強,風險最大,應當屬於股票.
故B符合題意,入選;
ACD不合題意,均排除.
故選:B.
8. 請問下作業成本法資源類型有哪些,怎麼理解呢
作業成本法(ABC)是一種以「作業」為基礎,以「成本驅動因素」理論為基本依據,通過分析成本發生的動因,對構成產品成本的各種主要間接費用採用不同的間接費用率進行成本分配的計算方法。
9. 種質資源的分類方法有哪些
日本田中長三郎博士在其《果樹分類學》中,以種為基本單位,認為全世界所有的果樹種類(包括原生種和栽培種,也包括砧木和野生果樹)多達2792種(另有110個變種),分屬於134科,659屬,其中比較重要的有300個種,包括約18科140個種(變種)的落葉果樹,其中主要栽培、面積和產量最大的有蘋果、梨、桃和葡萄。俞德浚先生在《中國果樹分類學》一書中指出,初步統計,中國共有果樹分屬59科,158屬,670餘種。其中尤以薔薇科、芸香科、葡萄科、鼠李科、無患子科、桑科等種類最多,經濟價值也最高。
果樹分類的方法多種多樣,包括植物學分類、園藝學分類或果樹栽培學分類等等,在此我們略作介紹。
1.植物學分類
依據自然分類系統(或稱系統發育分類)將果樹植物分類,即按界(Kingdom)、門(Phylum)、綱(Glass)、亞綱(Subclass)、科(Family)、屬(Genus)、種(Species)的梯級結構順次進行的分類體系。如西府海棠按植物學分類可表達為植物界(Plants)、種子植物(Spermatophyta)、被子植物(Angiospermae)、雙子葉植物(Diotyledone)、薔薇科(Rosaceae)、蘋果屬(Malus)、西府海棠(micromalus)。此分類方法對果樹植物的系統發育、資源開發利用、砧木和授粉樹的選擇及品種改良等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2.園藝學分類
分類方法很多,最簡單地是將果樹分為水果和堅果兩大類;按葉生長分為落葉果樹和常綠果樹兩類;按果樹的生長習性分為喬木果樹、灌木果樹、藤本果樹和多年生草本果樹四類;按果樹植物適宜栽培氣候條件分為熱帶果樹、亞熱帶果樹和溫帶果樹三類等等。
3.果樹栽培學分類
對果樹的命名原則,在此也略作介紹。根據國際植物命名法則對果樹植物進行命名。法則主要原則為:①一種植物只能有一個合法的拉丁學名;②拉丁學名採用雙名制,即一個屬名和一個種名。屬名在前,種名在後;③屬名用名詞,首字大寫。種名用形容詞,首字小寫;④植物的全部種名應包括種名命名者的姓氏,放在種名之後,首字大寫;⑤合法的學名必須附有正式發表的拉丁文描寫;⑥若一種植物已有兩種或更多的學名時,只有最早且不違背命名法則的為合法名稱。
果樹栽培學上,根據果樹的生物學特性相近似、栽培管理措施大體相似的原則,按下述三個依據分類(表2-4-1)
表2-4-1 果樹種類的果樹栽培學分類(續)-1
4.按來源分類
(1)本地種質資源
是指在當地的自然條件和栽培條件下,經過長期的培育和選擇獲得的果樹品種或類型。這類種質資源往往對自然條件有較高適應性、抗逆性,既可直接利用,也可通過改良加以利用,或是作為育種的重要原始種質材料。
(2)外地種質資源
是指從國內外其它地區引入的果樹品種和類型。正確地選擇和利用外地種質資源,可以豐富本地的落葉果樹種質資源。
(3)野生種質資源
是指自然野生的、未經人們栽培的野生果樹。這類種質資源具有豐富的抗性基因,但經濟性狀較差,食用品質低劣,往往是用作砧木的重要資源或育種工作中目的基因的攜帶者。
(4)人工創造的種質資源
是指應用雜交、誘變等方法所獲得的種質資源。因為在現有資源類型中,並不是經常有符合我們需要的綜合性狀,只從自然種質資源中進行選擇,常得不到滿意的結果,這就需要人工去創造,以期能得到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所產生的優良生物學特性和經濟性狀的新類型或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