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資源稅實行從量計征有哪些

資源稅實行從量計征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7-22 18:05:43

❶ 從價計征和從量計征的有哪些

我國現行稅制中的資源稅、車船使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船舶噸稅等稅種,都屬於從量稅。消費稅中的黃酒、啤酒、汽油、柴油等應稅消費品以銷售數量為計稅依據,也屬於從量稅。 原油、天然氣是資源稅的主要征稅品目,目前採用從量定額的計征方式,資源稅稅負水平相對較低,實行從價計征有助於緩解主要資源品目高價格與低稅負之間的矛盾。香煙白酒這兩類是從價與從量並征。
【拓展資料】
從價計征和從量計征兩者的區別在於:
一、優點不同:從價計征其優點是開征范圍廣,凡有價格,都可以從價計征; 可以配合價格政策,調節社會生產與消費,發揮稅收的經濟杠桿作用。從量計征的優點是便於計征和管理,收入不受價格變化的影響,比較穩定可靠,納稅人的稅負也相對穩定。
二、計稅依據不同:從價計征以征稅對象的價值形式為計稅依據;從量計征以征稅對象的實物形式(重量、件數、容積、面積等)為計稅依據
三、徵收范圍不同:現行的產品稅(大型電力除外) 、增值稅、各種所得稅等;我國現行稅制中的資源稅、車船使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船舶噸稅等稅種,都屬於從量稅。消費稅中的黃酒、啤酒、汽油、柴油等應稅消費品以銷售數量為計稅依據,也屬於從量稅。
消費稅的計稅依據分別採用從價和從量兩種計稅方法。實行從價計稅辦法征稅的應稅消費品,計稅依據為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其基本內容如下:
一、消費稅從價計征:銷售額是納稅人銷售應稅消費品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包括消費稅但不包括增值稅。計算消費稅的價格中如含有增值稅稅金時,應換算為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換算公式為:應稅消費品的銷售額=含增值稅的銷售額(以及價外費用)÷(1+增值稅的稅率或徵收率),上述公式中的增值稅稅率為17%;增值稅徵收率為3%。
二、消費稅的從量計征:銷售應稅消費品的,為應稅消費品的銷售數量。自產自用應稅消費品的,為應稅消費品的移送使用數量。委託加工應稅消費品的,為納稅人收回的應稅消費品數量。進口的應稅消費品為海關核定的應稅消費品進口征稅數量。
從價計征和從量計征的計算單位不一樣,在進行消費稅的計算時,找到一種合適的計稅方法進行消費稅的計算。

❷ 資源稅的計稅依據

一、正面回答
1.從價定率徵收的計稅依據:
從價定率計算資源稅的銷售額,包括納稅人銷售應稅產品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但不包括收取的增值稅銷項稅額。
2.從量定額徵收的計稅依據:
以銷售數量為計稅依據,銷售數量,包括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的實際銷售數量和視同銷售的自用數量。
二、分析詳情
(1)資源稅實行從量定額徵收,以課稅數量為計稅依據。納稅人開采或生產應稅產品銷售的,以銷售數量為課稅數量。
(2)納稅人不能准確提供應稅產品銷售數量或移送使用數量的,以應稅產品的產量或主管稅務機關確定的折算比例換算成的數量為課稅數量。
(3)原油中的稠油、高凝油與稀油劃分不清或不易劃分的,一律按原油的數量課稅。
(4)煤炭,對於連續加工前無法正確計算原煤移送使用量的,可按加工產品的綜合回收率,將加工產品實際銷量和自用量折算成原煤數量作為課稅數量。
(5)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品原礦,因無法准確掌握納稅人移送使用原礦數量的,可將其實精礦按選礦比折算成原礦數量作為課稅數量。
(6)納稅人以自產的液體鹽加工固體鹽,按固體鹽稅額征稅,以加工的固體鹽數量為課稅數量。納稅人以外購的液體鹽加工固體鹽,其加工固體鹽所耗用液體鹽的已納稅額准予抵扣。
(7)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不同稅目應稅產品的,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目應稅產品的課稅數量;未分別核算或者不能准確提供不同稅目應稅產品的課稅數量的,從高適用稅額。
三、資源稅的稅率是多少?
資源稅採用定額稅率,即按照固定稅額從量徵收。
1.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銷售的,以銷售數量為課稅數量。
2.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自用的,以自用(非生產用)數量為課稅數量。
(1)原油8-30元/噸
(2)天然氣2-15元/千立方米
(3)煤炭0.3-5元/噸
(4)其他非金屬礦原礦0.5-20元/噸或者立方米
(5)黑色金屬礦原礦2-30元/噸
(6)有色金屬礦原礦0.4-30元/噸
(7)鹽:固體鹽10-60元/噸;液體鹽2-10元/噸。
國家為了發揮資源稅調節資源級差收入的功能,在確定資源稅稅額時,根據資源貯存狀況、開采條件、資源優劣、地理位置等客觀存在的差別而產生的資源級差收入,實施差別稅額進行調節。資源條件好的,稅額高一些;資源條件差的,稅額低一些。所以各個地方的資源稅稅率是不一樣的,是由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❸ 水資源稅徵收標準是什麼

通俗地講,就是把我們之前的「水資源費」改為「水資源稅」,別小看這一個字的差別,可包含了不少的變化,不僅僅是徵收部門從水利部門改為了稅務部門,變成「稅」之後,就更有了強制性。變成「稅」是不是意味著負擔重了?這次九個試點地區還將依據總的實施辦法,結合本地情況制定細則。
不過,大的原則是統一的:「稅費平移」是這次費改稅排在首位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維持水資源費繳納義務人、徵收對象、計征依據等基本要素不變,對居民和一般工商業稅額標准基本保持不變,不增加正常生產生活用水負擔,實現收費制度向征稅制度的平穩轉換。
2017水資源稅稅率是多少?
《辦法》明確,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四川、寧夏、陝西等9省份納入水資源稅試點改革。此外,水資源稅的征稅對象為地表水和地下水,納稅人為直接取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單位和個人。
王建凡解釋稱,為充分發揮稅收杠桿調節用水需求,此次擴大改革試點以華北地區為主,同時選擇試點意願強、有典型代表性的省份,試點省份中,北京、天津等省份位於華北地區,其他省份分布在東、中、西部,其水資源豐枯程度不一、取用水類型多樣,具有一定代表性。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指出,按現行水資源費徵收標准進行平轉,明確試點省份最低平均稅額為,地表水每立方米0.1元~1.6元,地下水每立方米0.2元~4元,總體不增加企業和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用水負擔。根據《辦法》,由試點省份省級人民政府在最低平均稅額基礎上,分類確定具體適用稅額,在試點期間將水資源稅收入全部留歸地方。

❹ 水資源稅徵收標准

法律分析:
水資源稅徵收標准:
按不同取用水性質實行差別稅額。
地下水稅額>地表水稅額;
超采區地下水稅額>非超采區地下水稅額;
嚴重超采地區的地下水稅額>非超采地區地下水稅額;
對超計劃或超定額用水加征1~3倍,對特種行業從高征稅,對超過規定限額的農業生產取用水、農村生活集中式飲水工程取用水從低征稅。
應納稅額的計算:
一般取用水、采礦和工程建設疏干排水:應納稅額=實際取用水量×適用稅額
水力發電和火力發電貫流式(不含循環式)冷卻取用水:應納稅額=實際發電量×適用稅額
對取用地下水的單位和個人試點徵收水資源稅。地下水水資源稅根據當地地下水資源狀況、取用水類型和經濟發展等情況實行差別稅率,合理提高徵收標准。徵收水資源稅的,停止徵收水資源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
第三條 資源稅按照《稅目稅率表》實行從價計征或者從量計征。
《稅目稅率表》中規定可以選擇實行從價計征或者從量計征的,具體計征方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實行從價計征的,應納稅額按照應稅資源產品(以下稱應稅產品)的銷售額乘以具體適用稅率計算。實行從量計征的,應納稅額按照應稅產品的銷售數量乘以具體適用稅率計算。
應稅產品為礦產品的,包括原礦和選礦產品。
第四條 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不同稅目應稅產品的,應當分別核算不同稅目應稅產品的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未分別核算或者不能准確提供不同稅目應稅產品的銷售額或者銷售數量的,從高適用稅率。

衍生問題:
免徵資源稅的情形有哪些?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徵資源稅:
(一)開采原油以及在油田范圍內運輸原油過程中用於加熱的原油、天然氣;
(二)煤炭開采企業因安全生產需要抽採的煤成(層)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減征資源稅:
(一)從低豐度油氣田開採的原油、天然氣,減征百分之二十資源稅;
(二)高含硫天然氣、三次採油和從深水油氣田開採的原油、天然氣,減征百分之三十資源稅;
(三)稠油、高凝油減征百分之四十資源稅;
(四)從衰竭期礦山開採的礦產品,減征百分之三十資源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決定免徵或者減征資源稅:
(一)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過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災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損失;
(二)納稅人開采共伴生礦、低品位礦、尾礦。

❺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天津市資源稅適用稅率、計征方式及減征免徵辦法的決定

一、在本市行政區域內開發應稅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為資源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和本決定繳納資源稅。二、本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中規定實行幅度稅率的石灰岩、其他粘土、礦泉水、海鹽、地熱等本市應稅資源適用稅率、計征方式及減征免徵辦法作出具體規定。三、石灰岩的征稅對象為原礦,適用稅率為百分之五,實行從價計征。四、其他粘土的征稅對象為原礦,適用稅率為每立方米三元,實行從量計征。五、礦泉水的適用稅率為每立方米十元,實行從量計征。六、海鹽的適用稅率為百分之五,實行從價計征。七、地熱的適用稅率依照本決定所附《天津市地熱資源稅稅率表》執行,實行從量計征。八、納稅人開采或者生產應稅產品過程中,因意外事故或者自然災害等原因遭受重大損失的,本市可以根據其損失程度減征資源稅,但減稅額最高不超過其遭受重大損失當年的資源稅應納稅額。九、對取用地表水或者地下水的單位和個人徵收水資源稅,水資源稅徵收辦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和國務院相關規定執行。十、本決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天津市地熱資源稅稅率表
(自2020年9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施行)
一般用途特殊用途回灌量未回灌量稅率每立方米1元每立方米3元每立方米9元

(自2022年4月1日起施行)
一般用途特殊用途回灌量未回灌量稅率(40℃≤T<60℃)每立方米1.2元每立方米9元每立方米30元稅率(60℃≤T<80℃)每立方米1.6元每立方米12元稅率(T ≥80℃)每立方米2元每立方米15元
註:T指出水溫度。

❻ 從量從價計征消費稅有哪些

從價計稅:煙(雪茄、煙絲)、其他酒、酒精、化妝品、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鞭炮、焰火、汽車輪胎、摩托車、小汽車、高爾夫球及球具、高檔手錶、遊艇、木製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從量計稅:啤酒、成品油。既從價計稅又從量計稅:煙(卷煙)、白酒。從量計征消費稅有資源稅、車船使用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船舶噸稅等稅種。
消費稅中的黃酒、啤酒、汽油、柴油等應稅消費品以銷售數量為計稅依據,也屬於從量稅。
消費稅是針對特殊的消費品或消費行為徵收的一種商品流轉稅,屬於價內稅。消費稅的征稅范圍為列舉的十五個稅目(煙、酒、高檔化妝品、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小汽車、摩托車、高檔手錶、高爾夫球及球具、遊艇、木製一次性筷子、實木地板、電池以及塗料)。計稅方式主要包括從量計征、從價計征以及從量從價復合計征。
從量計征即從量定額,計稅依據為數量,稅率為單位定額稅率。適用范圍為黃酒、啤酒和成品油。
生產應稅消費品的單位或個人,對外銷售黃酒、啤酒和成品油,消費稅應納稅額=銷售數量乘以單位稅率。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第一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委託加工和進口本條例規定的消費品的單位和個人,以及國務院確定的銷售本條例規定的消費品的其他單位和個人,為消費稅的納稅人,應當依照本條例繳納消費稅。

❼ 資源稅的計稅方法

一、正面回答
資源稅分為從價計征,從量計征兩種:
1、從價計征為應特煉納稅額=應稅銷趴段瞧售額*比例稅率。
2、從量計征礦襲為應納稅額=應稅銷售數量*定額稅率。
二、分析詳情
資源稅的計稅依據為應稅產品的銷售額或銷售量。各稅目的征稅對象包括原礦、精礦、金錠、氯化鈉初級產品。對未列舉名稱的其他礦產品,省級人民政府可對本地區主要礦產品按礦種設定稅目,對其餘礦產品按類別設定稅目,並按其銷售的主要形態確定征稅對象。銷售額是指納稅人銷售應稅產品向購買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不包括增值稅銷項稅額和運雜費用。開發利用國有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以重要資源品為課稅對象,旨在消除資源條件優劣對納稅人經營所得利益影響的稅類,包括礦產資源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資源稅是以各種應稅自然資源為課稅對象、為了調節資源級差收入並體現國有資源有償使用而徵收的一種稅。
三、煤炭資源稅計稅方法
1、原煤應納稅額=原煤銷售額×適用稅率;
2、洗選煤應納稅額=洗選煤銷售額×折算率×適用稅率;
3、征稅對象確定為精礦但納稅人銷售的是原礦的,需要換算成精礦的銷售額;
4、征稅對象確定為原礦但納稅人銷售的是精礦的,需要折算成原礦的銷售額。

❽ 資源稅征稅范圍

資源稅徵收范圍如下所示:
1、原油,指專門開採的天然原油,不包括人造石油
2、天然氣,指專門開采或與原油同時開採的天然氣,暫不包括煤礦生產的天然氣。海上石油、天然氣也應屬於資源稅的徵收范圍,但考慮到海上油氣資源的勘探和開采難度大、投入和風險也大,過去一直按照國際慣例對其徵收礦區使用費,為了保持涉外經濟政策的穩定性,目前對海上石油、天然氣的開采仍然徵收礦區使用費,暫不改為徵收資源稅
3、煤炭,指原煤,不包括洗煤、選煤及其他煤炭製品
4、其他非金屬礦原礦,是指上列產品和井礦鹽以外的非金屬礦原礦
5、黑色金屬礦原礦,是指納稅人開采後自用、銷售的,用於直接入爐冶煉或作為主產品先入選精礦、製造人工礦、再最終入爐冶煉的金屬礦石原礦
6、有色金屬礦原礦,是指納稅人開采後自用、銷售的,用於直接入爐冶煉或作為主產品先人選精礦、製造人工礦、再最終入爐冶煉的金屬礦石原礦
7、鹽,包括固體鹽和液體鹽,固體鹽是指海鹽原鹽、湖鹽原鹽和井礦鹽,液體鹽是指氯化納含量達到一定濃度的溶液,是用於生產鹼和其他產品的原料。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
第二條 資源稅的稅目、稅率,依照《稅目稅率表》執行。 《稅目稅率表》中規定實行幅度稅率的,其具體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統籌考慮該應稅資源的品位、開采條件以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等情況,在《稅目稅率表》規定的稅率幅度內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稅目稅率表》中規定征稅對象為原礦或者選礦的,應當分別確定具體適用稅率。
《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法》
第三條 資源稅按照《稅目稅率表》實行從價計征或者從量計征。 《稅目稅率表》中規定可以選擇實行從價計征或者從量計征的,具體計征方式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提出,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和國務院備案。 實行從價計征的,應納稅額按照應稅資源產品(以下稱應稅產品)的銷售額乘以具體適用稅率計算。實行從量計征的,應納稅額按照應稅產品的銷售數量乘以具體適用稅率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