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水資源費改稅是什麼情況

水資源費改稅是什麼情況

發布時間: 2022-07-22 16:18:34

⑴ 水資源稅徵收標準是什麼

通俗地講,就是把我們之前的「水資源費」改為「水資源稅」,別小看這一個字的差別,可包含了不少的變化,不僅僅是徵收部門從水利部門改為了稅務部門,變成「稅」之後,就更有了強制性。變成「稅」是不是意味著負擔重了?這次九個試點地區還將依據總的實施辦法,結合本地情況制定細則。
不過,大的原則是統一的:「稅費平移」是這次費改稅排在首位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維持水資源費繳納義務人、徵收對象、計征依據等基本要素不變,對居民和一般工商業稅額標准基本保持不變,不增加正常生產生活用水負擔,實現收費制度向征稅制度的平穩轉換。
2017水資源稅稅率是多少?
《辦法》明確,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四川、寧夏、陝西等9省份納入水資源稅試點改革。此外,水資源稅的征稅對象為地表水和地下水,納稅人為直接取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單位和個人。
王建凡解釋稱,為充分發揮稅收杠桿調節用水需求,此次擴大改革試點以華北地區為主,同時選擇試點意願強、有典型代表性的省份,試點省份中,北京、天津等省份位於華北地區,其他省份分布在東、中、西部,其水資源豐枯程度不一、取用水類型多樣,具有一定代表性。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指出,按現行水資源費徵收標准進行平轉,明確試點省份最低平均稅額為,地表水每立方米0.1元~1.6元,地下水每立方米0.2元~4元,總體不增加企業和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用水負擔。根據《辦法》,由試點省份省級人民政府在最低平均稅額基礎上,分類確定具體適用稅額,在試點期間將水資源稅收入全部留歸地方。

⑵ 水資源費改稅試點

法律分析:水資源費改稅試點為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河南省、山東省、四川省、陝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

法律依據:《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河南省、山東省、四川省、陝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以下簡稱試點省份)的水資源稅徵收管理。

⑶ 水資源費改稅試點擴大了嗎

在河北首個水資源稅試點一年多之際,我國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將於12月1日起正式擴圍。據財政部介紹,此次納入水資源稅試點的有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四川、寧夏、陝西等9省(區、市)。

水資源稅改革,就是把之前的「水資源費」改為「水資源稅」。據財政部介紹,「稅費平移」是這次費改稅排在首位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維持水資源費繳納義務人、徵收對象、計征依據等基本要素不變,對居民和一般工商業稅額標准基本保持不變,不增加正常生產生活用水負擔,實現收費制度向征稅制度的平穩轉換。

值得關注的是,考慮到九地的水資源狀況、取用水類型、經濟發展水平等與河北省有所不同,此次公布的實施辦法在比照河北方案的同時,還體現了創新和個性化內容,明確了不同水資源狀況和取用水類型的征稅政策,增加了跨省水力發電、采礦排水等具體征稅規定,並確定了差異化的最低平均稅額標准。其中,北京、天津的最低平均稅額標准較高,地表水最低平均稅額分別為每立方米1.6元和0.8元,地下水最低平均稅額均為每立方米4元。據介紹,這主要是考慮到北京、天津經濟發達且嚴重缺水,現行水資源費徵收標准為全國最高。

至此,我國水資源稅(費)將三路並行推進:九個試點省份依據實施辦法,同時結合當地實際,制定細化實施方案和配套文件;《河北省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暫行辦法》還將在河北省內繼續適用;其他未納入試點的地區依然按照之前的水資源費模式來徵收。

⑷ 北京水資源費改稅和污水處理費政策是什麼

北京市確定的水資源稅徵收標准為:對超計劃20%(含)以下、20%至40%(含)、40%以上的部分,分別按照水資源稅適用稅額標準的2倍、2.5倍、3倍標准加征;對高耗水的洗車業、高檔洗浴場所等特種行業繼續按153元/立方米從高徵收,取用地下水的特種行業提高到160元/立方米;除城鎮公共供水和水力發電等取用水外,稅額標准區分地下水和地表水,並對取用地下水從高征稅;對超過規定限額的農業生產取用水、農村生活集中式飲水工程供農村人口生活的取用水部分從低征稅,在減輕農民負擔與促進水資源節約利用的同時,促進優化農業灌溉方式,提高農民節約用水意識;對工程建設等疏干排水行為,徵收水資源稅,但對回收利用的從低徵收;對部分從事公共、公益性服務的非居民用水,延續原水資源費優惠政策,執行居民稅額標准。
北京市明確,對水資源稅實施6項減免優惠:對規定限額內的農業生產取用水免稅;對取用污水處理再生水免稅;除接入城鎮公共供水管網以外,軍隊、武警部隊通過其他方式取用水免稅;對抽水蓄能發電取用水免稅;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館(場地)建設、試運營、測試賽及冬奧會及冬殘奧會期間,對用於北京2022年冬奧會場館(場地)建設、運維的水資源,免徵應繳納的水資源稅;財政部、稅務總局規定免稅或者減稅的其他情形。
《北京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調整本市居民用水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的通知》
第一條 居民用水水資源費由1.10元/立方米調整為1.26元/立方米,上調0.16元/立方米。居民用水污水處理費由0.90元/立方米調整為1.04元/立方米,上調0.14元/立方米。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徵收標准調整後,本市居民用水終端銷售價格由3.70元/立方米調整為4.00元/立方米(具體見附件)。
第二條 為鼓勵再生水使用,再生水價格保持1.00元/立方米不變,使用再生水免繳水資源費和污水處理費。
第三條 市自來水集團要加快推進「一戶一表」改造,為下一步實行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式水價做好准備。

⑸ 山西北京山東等地什麼時候開征水資源稅

在河北省試點水資源稅改革一年半後,2017年12月1日起,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四川、寧夏、陝西等9省(區、市)也將納入水資源稅改革試點,用稅收杠桿抑制不合理用水行為。

目前,老百姓交的水費是「綜合水價」,由三個部分組成:基本水價、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此次稅改擴圍的九個地區的水資源費,有的是在基本水價外徵收的(如北京),有的包含在基本水價之內。費改稅後,由自來水公司納稅,居民不用申報納稅。與原水資源費徵收標准相比,居民和一般工商業企業稅額標准沒有變化,也就是說,不管水費單子上體現的形式如何,均不會影響綜合水價。

⑹ 水資源費改稅和污水處理費誰來交

法律分析:水資源費改稅和污水處理費由用水單位繳納。水資源費主要指對城市中取水的單位徵收的費用。這項費用,按照取之於水和用之於水的原則,納入地方財政,作為開發利用水資源和水管理的專項資金。我國在本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對工礦企業的自備水資源徵收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是按照補償排污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的運行維護成本,並合理盈利的原則核定。污水處理費的所征稅種是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項目所得,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污水處理費收費者和繳費者是合同關系,或委託關系。

法律依據:《污水處理費徵收使用管理辦法》第四條 污水處理費屬於政府非稅收入,全額上繳地方國庫,納入地方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實行專款專用。

⑺ 水資源為何要實行費改稅

據報道,自12月1日起,我國水資源費改稅試點將擴圍至「1+9」省份,即在河北首個試點的基礎上,再增加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四川、寧夏、陝西等9省(區、市)。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水已經成為我國嚴重短缺的產品和制約環境質量的主要因素,推進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希望改革可以早日實施!

⑻ 水資源費改稅如何試點

在河北省試點水資源稅改革一年多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水利部日前聯合發文,宣布水資源稅改革試點擴圍,12月1日起,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四川、寧夏、陝西9省(區、市)也將納入水資源稅改革試點,用稅收杠桿抑制不合理用水行為。

管水更「嚴」 監管收費更加精準

記者從河北省地稅局了解到,河北水資源稅改革試點一年多來,初步形成了以「水利核准、納稅申報、地稅徵收、聯合監管、信息共享」為主要特色的「稅收共治」水資源稅征管新模式。

全面掌握水資源稅稅源、完善納稅人信息是加強水資源稅征管的基礎和保障。對此,河北地稅聯合水利部門組織了全省取用水情況拉網式摸底調查,全面摸清取用水戶底數,核實水源類型、許可水量、取水設施等信息,實現了部門信息同步和共享。

「以前要到水務部門去領用水量核定書,水務部門蓋章確認後,再到地稅部門辦稅。現在有了水資源稅信息管理系統,可在網上確認取水量,直接申報繳納稅款。」河北誠信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智群申說。

針對取水計量設備老化、取水量核定不準確、數據傳遞滯後、無法實時有效監控等問題,征稅部門探索推行水資源遠程監控精準計量並逐步在全省推廣。「重點納稅戶安裝水資源計量遠程監控系統後,減少了人工抄表出現的誤差、杜絕了企業偷用水現象,實現了用水量數據的及時、穩定、精準計量。」唐山港隆服裝有限公司財務人員李麗梅說:「每月取用了多少水一目瞭然,遠程監控設備讓水資源稅真正成為了『明白稅』。」

深化稅改仍需理順機制完善細則

專家表示,從河北水資源稅改革試點的成效來看,基本達到了徵收水資源稅的初衷。與收費相比,稅收剛性作用發揮明顯,抑制了地下水超采,耗水大戶節水舉措明顯增強。試點還探索出「稅收共治」新型管理模式,提升了水資源管理水平,為國家擴大試點范圍積累了經驗。

針對水資源稅試點擴圍,河北經貿大學財政稅務學院原院長古建芹教授等認為,從長期來看,要時刻注意水資源稅的功能定位不是為取得稅收收入,而是監督管理水資源,促進水資源保護和使用。下一步,應對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用水如何實現科學合理高效加以引導,考慮將其用水結構再細分,制定相應條款,引導全民增強節水意識。

一些基層稅務、水利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水資源費改稅涉及稅務、財政、水利等多個部門以及不同層級政府之間的責任劃分。此外,征管部門的技術配置要到位,取水計量還需加快實現標准化。

節約用水。

⑼ 水資源費改稅每個月都交嗎

按季徵收或按月徵收。
水資源試點採取費改稅,是對取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單位和個人徵收。
在地下水超采地區取用地下水,特種行業取用地下水和超計劃用水適用較高稅率,正常的生產生活用水維持在原有的負擔水平不變。
從試點的實施情況看,總體平穩有序,征管也比較順暢,稅收調節的作用也逐漸呈現。主要是強化納稅人節水意識,抑制地下水的超采,倒逼高耗水企業節水,提高用水效率。對個人來說,負擔是沒有增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