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如何通過紅十字會進行人道主義援助
中國紅十字會遵循國際紅十字運動的基本原則,努力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在備災救災、開展救護培訓、推動無償獻血等人道主義救助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際紅十字運動自1863年在瑞士誕生以來,始終以弘揚人道主義精神為宗旨,以改善易受損害人群的生活為目標開展工作,在國際上享有盛譽。1904年,中國紅十字會成立,紅十字運動開始在中國興起。目前,除中國紅十字總會外,中國在省、地市以及縣三級也都建有紅十字會分會,全國共有2000多萬名會員。
回顧中國紅十字會成立100年來所開展的工作,中國紅十字總會副會長孫愛明先生介紹說:「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和平時期,中國紅十字會在備災救災、普及衛生救護知識和防病知識、推動無償獻血、建設骨髓資料庫等方面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在人道(主義救助)領域發揮了政府的助手作用,在社會上贏得了廣泛的贊譽。」
孫先生說,備災救災是中國紅十字會的主要任務之一。一個世紀以來,中國紅十字會對在中國發生的幾乎所有大的災害都進行了救助。據統計,自1987年以來,中國紅十字會共接受境內外捐款27億多元人民幣,為在水災、火災、地震等災害中受災的1億多名群眾提供了幫助,大大緩解了災害給災民帶來的痛苦。
此外,中國各級紅十字會還經常開展一些宣傳、咨詢活動,在中國倡導無償獻血的理念,普及無償獻血的知識;他們還在全社會廣泛開展衛生救護培訓,以便在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發生時,人們可以盡快地進行自救和救助他人。
近年來,中國紅十字會的工作領域不斷拓展。比如為挽救白血病、重症貧血等患者的生命,中國紅十字會建立了中華骨髓庫,通過開展大量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得骨髓庫的庫容不斷擴大,目前已有8萬份資料。據估計,再過5年左右,中華骨髓庫的庫容將達到30到50萬份資料,屆時,大多數需要骨髓移植的華人將有望在骨髓庫中找到合適的配型。
在國內積極開展人道主義救助工作的同時,中國紅十字會每年都會向遭受戰亂和水災、旱災等自然災害的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比如,去年中國紅十字會就向20多個國家提供了援助,它們主要包括伊朗、伊拉克、孟加拉、肯亞、蘇丹、玻利維亞、秘魯、馬達加斯加等,受到國際社會的好評。
中國紅十字總會副會長孫愛明先生說,目前,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紅十字事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他表示,走過100年歷程的中國紅十字事業將繼續在人道主義救助領域發揮積極的作用:「我們將在工作中,進一步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最大限度地改善易受損害人群的生活。今後的工作重點主要有這么幾項,一是做好備災救災工作,使國內各個地區遭受自然災害的時候,能夠(及時)得到紅十字會更多的救助;二是廣泛開展衛生救護培訓,經過三到五年的努力,我們爭取(做到)在150個人中有1個經過紅十字培訓的衛生救護員(等)。」
此外,中國紅十字會還將積極推動無償獻血工作,以保障血液的安全;加強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建設,使更多的患者能夠獲得生的希望。此外,中國紅十字會還將在社區大力開展紅十字工作,使那裡的老弱病殘者都能夠得到紅十字人道主義的關懷。
⑵ 中國紅十字會的性質是什麼
中國紅十字會是一個非營利性的人道救援組織,屬於社會團體,類似於共青團、婦聯、工會等群眾團體。
中國紅十字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紅十字組織,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是國際紅十字運動的成員。
中國紅十字會的宗旨是發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促進人類和平進步事業。
中國紅十字會1904年成立。建會以後從事救助難民、救護傷兵和賑濟災民活動,為減輕遭受戰亂和自然災害侵襲的民眾的痛苦工作,並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活動。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紅十字會於1950年進行了協商改組,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並修改了《中國紅十字會章程》。1952年中國紅十字會恢復了在國際紅十字運動中的合法席位。
根據2018年6月官網信息顯示,中國紅十字會設有7個專門委員會、35個分會。
(2)紅十字會人道資源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紅十字會使用白底紅十字標志。其使用方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標志使用辦法》和《中國紅十字會紅十字標志標明性使用規定》的規定執行。
中國紅十字會的會徽為金黃色橄欖枝環繞的白底紅十字。
中國紅十字會的會旗為白色旗幟正中央印製中國紅十字會會徽。
全國各級紅十字會統一使用白底紅十字標志和會徽、會旗。
紅十字標志、紅十字旗、中國紅十字會會徽和會旗(樣式附後)以及會員證、團體會員標牌、榮譽證書等需用紅十字標志的,應按照中國紅十字會的有關規定執行。
⑶ 紅十字會的意義是什麼
紅十字會象徵著人道、博愛、奉獻。人道是紅十字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對人的價值、生命和生存高度尊重和保護的善良理念;
博愛是對所有的人特別是對易受損害或陷入困境的人深切同情、關心、愛護的博大胸懷;奉獻是在人道、博愛情操下出於內心自願幫助他人和服務社會而無私付出的高尚行為。
人道、博愛、奉獻精神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既是人類最基本的道德良知,又是人類共同的道德高地。人道為本、博愛為懷、奉獻為榮是紅十字組織和紅十字運動的靈魂。
(3)紅十字會人道資源是什麼擴展閱讀: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是1863年2月9日由瑞士人亨利·杜南倡議成立。當時稱為「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1880年改為現名。它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紅十字組織,也是瑞士的一個民間團體。
它完全由瑞士公民組成,並受瑞士法律的保護和約束,總部設在日內瓦。其最高權力機構是每年一次的全體大會,大會閉幕期間由執行局領導日常事務。該委員會的宗旨是在戰爭中行善。
根據日內瓦公約的規定,該委員會得以中立團體的身份對戰爭受難者進行保護和救濟,受理有關違反人道主義公約的指控,致力於改進和傳播人道主義公約,與有關團體合作培訓醫務人員,發展醫療設備。
⑷ 紅十字會的作用是什麼
紅十字會是一個遍布全球的慈善救援組織,目的是為推動「紅十字運動」(或稱「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是全世界組織最龐大,也是最有影響力的類似組織,除了許多國家立法保障其特殊地位外,於戰時紅十字也常與政府、軍隊緊密合作,成為了一個人盡皆知的慈善組織。
國際紅十字會創立於1864年,創始人是瑞士人亨利·杜南。1862年亨利·杜南把自己目睹索爾弗利諾戰役的慘狀和傷員急需救助的實況,寫成了《索爾弗利諾的回憶錄》並自費出版,希望喚起社會的注意,號召群眾成立一個民間的、中立的傷兵救援組織。
1863年,杜南與古斯塔·莫瓦尼埃、吉勒姆·亨利·杜福爾 、路易斯·阿皮亞、西奧多·莫諾瓦等共同成立了「救援傷兵國際委員會」,成為國際紅十字運動的開始。
1864年,紅十字會運動已經擴散至歐洲12個國家,在日內瓦簽署了第一條日內瓦公約:《改善戰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救援傷兵國際委員會於
1875年,改名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並擴展到伊斯蘭國家,由於十字是基督教宗教符號,1876年奧斯曼帝國採用「紅新月」標志,波斯帝國採用「獅子和太陽」圖案。
1929年,國際紅十字會承認了這兩個符號。
1986年,國際紅十字運動改名為「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
1991年紅十字會聯合會改名為「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
紅十字運動有7項基本原則:人道 Humanity;公正 Impartiality;中立 Neutrality ;獨立Independence;志願服務 Voluntary Service; 統一 Unity ;普遍 Universality 。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現在都是聯合國的觀察員。
世界紅十字日,定為每年的5月8日,為紀念紅十字運動的創始人亨利·杜南而命名。
中國紅十字會名譽會長是胡錦濤。中國紅十字會會長是華建敏。
⑸ 紅十字會是什麼
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
中國紅十字會成立於1904年,建會以後從事救助難民、救護傷兵和賑濟災民活動,為減輕遭受戰亂和自然災害侵襲的民眾的痛苦而積極工作,並參加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活動。
中國紅十字會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紅十字組織和國際紅十字運動的重要成員,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循國際紅十字運動基本原則,依照中國參加的日內瓦公約及其附加議定書,履行法定職責,發揮其在人道領域的政府助手作用。
⑹ 什麼是"人道"------紅十字會
關於人的本質、使命、地位、價值和個性發展等的思潮和理論。它是一個發展變化的哲學范疇。
⑺ 紅十字會的象徵意義是什麼紅十字會有什麼象徵意義
1、紅十字會象徵著人道、博愛、奉獻。人道是紅十字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對人的價值、生命和生存高度尊重和保護的善良理念;博愛是對所有的人特別是對易受損害或陷入困境的人深切同情、關心、愛護的博大胸懷;奉獻是在人道、博愛情操下出於內心自願幫助他人和服務社會而無私付出的高尚行為。
2、人道、博愛、奉獻精神是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嚮往,既是人類最基本的道德良知,又是人類共同的道德高地。人道為本、博愛為懷、奉獻為榮是紅十字組織和紅十字運動的靈魂。
⑻ 紅十字人道救護精神與理念是什麼
中國紅十字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紅十字會組織。紅十字會將他的生日5月8日定為。世界紅十字會,而紅十字會幾乎成為圖騰的標志。也是由他祖國瑞士的國旗顏色翻轉而成。
紅十字會組織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中國紅之紅十字會是一個系統,是由總會省級紅十字會組織,縣級紅十字會這些組織構成的。
⑼ 紅十字知識:如何申請紅十字會人道救助
為大力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積極發揮紅十字會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設和諧社會方面政府助手的作用,中國紅十字會把救助因自然災害、意外傷害事故、重特大疾病及其他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和生存條件出現重大困難的貧困城鄉居民作為協助政府推進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積極向社會開展募捐,向貧困家庭、弱勢群體提供必要的人道救助。 人道救助工作是中國紅十字會面向困難群體開展的一項常規工作,是政府社會救助工作的重要補充,是紅十字會在新時期參與社會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重點關注人的生命和健康,以弱勢群體為主要工作對象,以特色項目為載體,通過募集資金和物資,開展健康促進、大病救助、博愛援建、扶貧幫困、捐資助學等經常性的人道救助工作,並結合實際,興辦醫療、康復、養老等符合紅十字會宗旨的社會公益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