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水北調工程東,中,西三線工程是什麼
東、中、西三線工程分別是:
1、東: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是利用江蘇省已有的江水北調工程,逐步擴大調水規模並延長輸水線路。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並連接起調蓄作用的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
出東平湖後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經隧洞穿過黃河,輸水到天津;另一路向東,通過膠東輸水干線經濟南輸水到煙台、威海。東線工程調水規模為148億立方米,規劃分三期建設。
2、中:南水北調中線干線工程,是國家南水北調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緩解我國黃淮海平原水資源嚴重短缺、優化配置水資源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是關繫到受水區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省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子孫後代福祉的百年大計。
3、西:按照總體規劃,西線工程主要解決涉及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等6省(自治區)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渭河關中平原的缺水問題。具體方案正在深入研究論證中。
南水北調工程總體簡介:
經過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勘測、規劃和研究,在分析比較50多種規劃方案的基礎上,分別在長江下游、中游、上游規劃了三個調水區,形成了南水北調工程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路。根據2002年國務院批復的《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通過東中西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構成我國中部地區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三條調水線路互為補充,不可替代。本著「三先三後」、適度從緊、需要與可能相結合的原則,南水北調工程規劃最終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其中東線148億立方米,中線130億立方米,西線170億立方米,建設時間約需40~50年。整個工程將根據實際情況分期實施。
以上內容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南水北調工程總體簡介
『貳』 水電五局萬州最新中標項目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8
『叄』 重慶市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江津段施工地址
是在江津區油溪鎮華龍村正式開工。
另外補充說明下:渝西水資源配置項目是重慶市歷史上投資最大、涉及面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跨多區重大調水工程,屬於國家2020—2022年實施的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
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通過新建長江、嘉陵江提水工程,向渝西地區城鄉生活和工業供水,兼顧改善受水區河流生態環境用水,並退還被擠占的農業灌溉用水。
『肆』 渝西水利土石方工程好久開工
渝西水利土石方工程2022年1月10號開工
【法律依據】
作為重大引調水項目,我市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以下簡稱「渝西工程」)被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以下簡稱「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據了解,渝西工程是我市歷史上投資最大、涉及面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重大民生水利項目,目前各節點工程正在有序推進中,其中最重要的控制性節點工程金剛沱泵站已完成施工營地建設場地平整。
在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與南水北調後續工程、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陝西引漢濟渭工程等全國重大引調水工程一同被納入「國家水網骨幹工程」,也是重慶7項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重大工程項目中唯一的水利基建項目。
渝西工程是一等大(1)型水利工程,初設批復總投資143.45億元,輻射范圍面積1.18萬平方千米,涉及重慶長江以北、嘉陵江渠江以西區域,包括沙坪壩、九龍坡、北碚、江津、合川、永川、大足、璧山、銅梁、潼南、榮昌11個區和重慶高新區,將新建長江金剛沱、嘉陵江草街等泵站20座、調蓄水庫3座,新建輸水管道448公里(其中隧洞81公里)。工程採用「南片大集中、北片小組團」的總體布置格局,劃分為六大工程區域,分別是金剛沱泵站工程、聖中水庫工程、東干線工程、西干線工程、嘉陵江干線工程、北片供水工程。
目前,東干線工程德感加壓站至九龍坡西彭輸水管線已全面開工;西彭水廠連通線頂管段開始工作井開挖施工;德感加壓泵站已累計完成開挖量的95%,泵房主體計劃今年5月底前完工。西干線工程已完成臨江加壓站、張家坡泵站施工營地場地平整;永安隧洞進出口,臨江加壓泵站,永安隧洞1、2、3號支洞正開展施工道路及臨建設施施工。嘉陵江干線工程已完成璧山區古道灣公園段溝槽土石方開挖及管道安裝,正在按計劃工期順利推進紅岩隧洞出口至新區水廠段輸水管線工程建設;位於合川區的渭沱提水泵站正在進行主體基坑、圍堰擋牆及截水溝和邊坡開挖施工;渝西工程最早開工的試驗段油德隧洞全長3534米,計劃今年5月底貫通。
作為渝西工程最重要的控制性節點工程,金剛沱泵站在去年12月23日正式開工,目前已完成施工營地建設場地平整,正在加緊施工中。該項目是重慶唯一一座大(一)型泵站。據介紹,金剛沱泵站所在的長江取水口,設計洪水位與枯水位相差22.67米,為全國同類工程中水頭變化最大。該機組設計年運行6724小時,也就是平均每天要運行18.5小時,為全國中低揚程泵站中日平均運行時間最長,國內尚無已成資料可借鑒。對此,項目業主聯合有關設計院和製造廠商,根據泵站特徵、運行要求並結合當地長江泥沙、水文特性等基本情況,對金剛沱泵站葉輪模型進行了研發,攻克了取水揚程變化幅度達22.67米的技術難關,填補了國內葉輪研發技術空白。
『伍』 分別說明南水北調工程東,中,西三線工程
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揚州江都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出東平湖後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經隧洞穿過黃河;另一路向東,通過膠東地區輸水干線經濟南輸水到煙台、威海。
中線工程從丹江口水庫引水,沿規劃線路開挖渠道輸水,沿唐白河流域西側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後,經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孤柏嘴處穿過黃河,繼續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西線工程是從長江上游通天河聯葉河段及其支流雅礱江長須河段、大渡河斜爾尕河段築壩引水,通過引水隧洞穿越黃河與長江的分水嶺巴顏喀拉山進入黃河,供水范圍是黃河上中游青海、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六省區的部分地區。
實施南水北調工程意義重大 南水北調工程是優化我國水資源時空配置的重大舉措,是解決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的特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是未來我國可持續發展和整個國土整治的關鍵性工程,對解決我國北方地區—系列因水資源短缺而產生的生態環境問題,對我國�尤其是北方地區 宏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起著十分關鍵的決定性作用。在國務院的領導下,經過各個方面專家的反復論證,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已經完成。「十五」計劃明確提出:「加緊南水北調工程的前期工作,盡早開工建設。」現在,該工程已開工在即,這是本世紀初我國人民在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下進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創舉。 我國水資源總量雖豐富,但人均擁有水量少。我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8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擁有量僅為22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並被列為13個貧水國家之一。另外,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差異較大,加劇了一些地方水資源短缺的嚴重程度。我國幅員遼闊,降雨的時空分布和年內分配的差異,導致水資源在空間的分布極不均勻。北方水資源貧乏,南方水資源豐富。長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河川徑流量佔全國七大河流總徑流量的81%,人均水資源和畝均水資源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是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而黃淮海流域水資源量只佔全國的7.2%,人均水資源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15%,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6。目前,北方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46.5%,耕地佔全國的65%,GDP佔全國的47.5%,但水資源只佔全國的19%,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南方人均量的1/4。北方地區河流斷流,地下水嚴重超采,大面積地下水位下降現象日趨嚴重。聯合國亞太經合會在《2000年亞太地區環境狀況》的報告中,將我國的北方地區與中亞的裏海盆地並列為嚴重缺乏淡水資源的地區。 由於上述人均量不足和時空分布不均的基本特徵,使水資源的合理配置成為我國經濟發展長期面臨和必須妥善處理的基本問題之一。 進入新世紀,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將開始向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現代化建設的第三步戰略目標與前面的兩步戰略目標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僅要實現經濟總量的增長,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實現以共同富裕為目的的地區協調發展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明顯改善。 目前,我國雖然已基本實現小康的目標,但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也在日漸突出,並呈繼續惡化的趨勢,表現在城鄉和地區間經濟增長速度和收入水平的差距還在逐步擴大。我國地區差距主要表現在東、中、西三大地域之間,造成這種發展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華北和西北地區自然條件相對較差,特別是水資源短缺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地區之間的協調發展是實現我國國民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提高我國綜合國力、實現共同富裕和現代化目標的重要保證。因此,解決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問題,實施南水北調工程,保障該地區持續發展對水資源的基本要求,必將有助於我國區域間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目標的實現,有助於我國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實現。鑒於我國南北之間的差異也有越來越明顯的趨勢,盡快實施南水北調工程也將有助於控制這種差異的擴大。同時,現代化還意味著良好的生態環境質量,意味著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間的協調發展。華北和西北地區水資源的短缺,不僅嚴重製約了這個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且還引發了大量的生態環境問題。事實表明,只有實施南水北調工程,才有可能為解決這些生態環境問題創造必要的條件,才能使該地區滿足基本實現現代化對生態環境質量良好的要求。當今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1992年世界環境首腦會議指出:「我們能夠改變我們的發展途徑,我們能夠幫助那些需要改善生活的人們,我們能夠更好地管理和保護生態系統,並為我們全體帶來更為繁榮的未來。」這正是南水北調工程的宏觀意義之所在。 總之,實施南水北調工程,可改善華北和西北地區的水資源條件,從根本上緩解這一地區長期資源性缺水的矛盾,對於控制地區差距的擴大趨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對於改善生態壞境質量和實現第三步戰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陸』 重慶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項目萬州水利樞紐工程是真的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2
『柒』 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
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通過新建長江、嘉陵江提水工程,向渝西地區城鄉生活和工業供水,兼顧改善受水區河流生態環境用水,並退還被擠占的農業灌溉用水。2020年4月17日,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向媒體發布消息稱,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可研報告正式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
這是重慶市直轄以來最大gx規模的水利工程,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輻射范圍包括重慶市長江以北、嘉陵江渠江以西區域,面積1.18萬平方千米,涉及重慶市沙坪壩、九龍坡等11個區。
(7)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路線怎麼走擴展閱讀:
預計到2030年,工程供水量占受水區供水總量的52%。當地河流徑流量可比現狀增加約4億立方米,退還生產生活用水擠占的生態edl用水0.7億立方米,可改善灌溉面積106.7萬畝,為944萬城鎮人口提供水質更優的長江水。
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建成後,將成為區域內城鎮供水的骨幹水源,形成長江、嘉陵江兩江互濟的水資源配置格局,有效提升渝西地區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捌』 中電建2021年重慶萬州區中標項目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