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資源管理 » 對資源的浪費是什麼
擴展閱讀
中國有多少能源資源 2025-05-25 00:02:28

對資源的浪費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7-16 02:38:34

Ⅰ 浪費如何定義浪費是什麼意思

浪費:是指在生產和生活中對人力、物力和財力等資源不合理使用的一種行為和現象。多表示由於管理和配置的失誤,導致消耗的資源超出了完成某項活動本身所需要資源的數量。

過度地浪費資源在任何時期都是不好的行為,與保護地球環境,提倡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背道而馳的。浪費的反義即為節約,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Ⅱ 我國浪費資源的現象有哪些

1、不珍惜有限的資源,任意舍棄,如礦井只採塊煤,扔掉煤末;技術不成熟或落後或操作不精細,致有用資源未經利用即作為廢棄物扔掉;

2、利用方式不合理,致資源未能充分發揮效益,如作物桔稈經過發酵制沼氣作能源,沼渣可培養食用菌,沼水肥田等,可受到多種經濟、環境效益,但許多桔稈直接用做燃料燒掉;許多部門或學生中的廢紙雖然是極大的造紙資源,但回收極少,廢玻璃、廢塑料、包裝玻璃瓶等回收也很少。

(2)對資源的浪費是什麼擴展閱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5月22日「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發表《生態系統與人類福祉報告》說,近幾十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物多樣性遭到了嚴重破壞。 自工業化初期至今,全球漁業資源減少90%;1/3的兩棲動物、1/5的哺乳動物和1/4的針葉樹種瀕臨滅絕;

大自然調節氣候、空氣和水源的能力大幅下降;自然災害對人類的沖擊越來越多。 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許多項目都與環境有關,保護自然環境的可持續性是實現各項目標的中心支柱,環境領域的千年目標不實現,包括脫貧、消除飢餓和疾病等方面的目標也無從談起。

Ⅲ 資源浪費主要存在在哪些方面

(這么急才懸賞5分也太摳了吧,不過總比沒有強,嘻嘻,希望能幫的到你)燃油方面:私車過多,每輛車的乘客數量比起燃油耗費量來說顯得過於奢侈。汽車消費追求豪華型、大排量,社會普遍沒有側重公交事業的建設,結果導致燃油耗費嚴重,造成燃油稀缺。低技術含量及高浪費的消費方式,是當前我國石油消費存在的最根本問題。我國西部地區產油豐富,但石油行業煉油技術含量低,且沒有建立起全國性的供油管道,不但難以在國際市場上形成競爭力,還不能自供己需,加大了對進口的依賴。因此,要解決能源的產業化及可持續發展問題,必須提高石油加工業的技術含量。

煤方面:很多用煤企業生產方式粗放,浪費嚴重。目前全國煤礦資源回收率僅在40%左右,特別是小煤礦的回收率只有15%,從1980年至2000年,全國煤礦資源浪費280億噸。照此下去,到2020年,全國將有560億噸煤礦資源被浪費。

電力方面:室內能見度很好的上午,幾盞大吊燈毫無顧忌地開著;商場里冷氣大開,但門也大開,冷氣都可以跑到幾十米的遠處;形象工程的亮燈工程徹夜不熄;電視機、VCD、空調等家用電器關機後仍處於待機狀態,多數家庭從不把白天不用的家用電器插頭拔掉;日常工作中,下班關閉電腦主機後不關顯示器、不關列印機電源開關的現象十分普遍。如果全國所有的辦公電腦下班後都如此「關閉」,每年浪費的電將在12億度以上……這種浪費,讓來自發達國家、尤其是北歐國家的人士感到異常不解,責備我們在「奢侈地使用能源」。

從中國發電量增長率來看,中國電力供應短缺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由於供應不足,而是由於電力利用的粗放和浪費。中國絕大多數鋼鐵公司每噸鋼的耗電量遠高於美國、日本同行。即使是水電廠、火電廠等電力供應單位,其自身浪費的電能也很多,其中水力發電廠有10%的電力是被電廠內部消耗掉的。

土地方面:各地胡亂圈地規劃開發區、工業園、住宅用地,而大量規劃出來的土地卻又閑置不用。樓層普遍太低,對本來就稀缺的土地資源沒有加以合理利用,可耕地和自然景觀地急速減少,造成大量土地資源浪費。對土地的佔有影響了生態環境,不利於土地對雨水的涵養量,構成了危害環境的一個因素。

建築方面:住房消費追求大面積、高標准,樓層和室內設計不合理,每戶的居住面積過於寬大奢侈,建築材料的節能性不好等等,每多一處建築就多一份土地、水、電等方面的資源浪費。一些城市建設貪大求洋,尤其是中國各地許多形象工程的利用率低下,閑置期過長,造成土地、建築成本等方面的浪費。

生態資源方面:一棵樹成長成材要花50年時間,但把它砍下來只需幾分鍾。據統計,中國一次性筷子每年浪費的木材數量驚人,達到166萬立方米。

一些活動講究排場,大吃大喝。酒店、食堂吃剩的糧食、魚肉類、蔬菜、瓜果、酒、飲料等方面的浪費不計其數。

水資源方面:每家每戶大手大腳用水,水資源浪費十分嚴重。目前,全國地下淡水天然資源多年平均為8800多億立方米,約佔全國水資源總量的1/3。全國約有7000多萬人仍在飲用不符合飲用標準的地下水。20年來,全國地下水開采量平均以每年25億立方米的速度增加。地下水占總供水量的比例已從1980年的14.0%增長到2000年的19 .8%。全國有400多個城市開采利用地下水,在城市用水總量中,地下水佔30%。不合理開采地下水誘發了諸多環境問題:全國約有一半城市市區的地下水污染比較嚴重,水質下降,還呈現出由點向面、由城市向農村擴展的趨勢;已誘發46個城市發生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全國還形成區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個,面積達15萬平方千米。

廢物利用方面:由於沒有形成廢物利用的資源回收機制,造成了大量浪費。據統計,全國每年有500萬噸廢鋼鐵、 20多萬噸廢有色金屬、1400萬噸廢紙及大量廢塑料、廢玻璃等沒有回收利用。據專家介紹,回收1噸廢紙能生產0.8 噸好紙,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減少35%的水污染。如果全國每年1400萬噸廢紙能夠回收利用,就可以生產1120萬噸好紙,少砍2.38億棵大樹,節省4200萬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如果全國每年500萬噸廢鋼鐵、20多萬噸廢有色金屬及大量的廢塑料、廢玻璃等都能夠回收利用,那又將可以節省多少資源,減少多少污染!

稀土元素資源方面:地質專家提出,在地質資源日趨緊張的今天,稀土元素在全國都屬短缺資源。近海砂礦資源是海洋礦產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部分海砂含有稀土元素如氡、錫、金等,含有富集金屬元素的海砂可用在航天航空工業上。在廣東陽江、電白等沿海岸線的海砂就含有這種珍貴的富集金屬元素。但這種在廣東乃至全國都緊缺的礦產資源卻被當地居民用來蓋房、修路,造成水體污染,破壞了養殖業。

此外,中國對太陽能、風能的利用率也很低,這些寶貴的自然資源被白白浪費。

其他資源方面:由於管理上的漏洞,許多不良放貸造成了死帳、呆帳、壞帳的結果,許多貪官的貪污挪用造成了國有資產的大量流失,許多團體機構的重復設置,許多巧立名目的公費活動,造成了人力、物力、財力上的重復浪費。 如採納請點評 另外不要忘了多加點分呦

Ⅳ 浪費資源的現象,舉例子有什麼

1、出門不關燈。

2、水龍頭不擰緊。

3、出門以開私家車為主。

4、作業本不寫完就扔。

5、經常剩菜剩飯倒掉。

浪費各種資源的行為有:

不關水管,讓水白白流失。

擺闊氣,裝大方,餐廳宴席大量剩飯剩菜扔掉。

一次性筷子,毀掉大批深林樹木。

污水橫流、垃圾遍地,污染大批良田。

毀林採石,破壞綠水青山。

小煤礦、小礦井,私挖亂采,毀壞、浪費礦產資源,等等。

浪費資源現象:

1、隨便浪費水電。

2、時間的浪費,做事是磨磨蹭蹭,一邊學習一邊玩,有些應該做的事情,今日拖明日,明日拖後日等。

3、浪費紙張,不會節約用紙,環保用紙。

資源是有限,對各種資源不能合理利用也是一種浪費。

Ⅳ 生活中有哪些浪費資源的現象

(1)出門不關燈。

(2)水龍頭不擰緊。

(3)出門以開私家車為主。

(4)作業本不寫完就扔。

(5)經常剩菜剩飯倒掉。

Ⅵ 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或浪費有哪些

一是資源破壞。人類過渡消耗各種礦產資源。按照傳統的消耗量計算,世界石油僅夠維持50年,煤、天然氣僅夠開采200-300年。
二是生態破壞。上世紀50年以來,全球森林資源已失去了一半。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地球上每分鍾有2000平方米森林別毀掉。
三是土地沙化。世界沙漠化土地已經達3600萬平方公里,幾乎是中國、美國和俄羅斯國土的總和。
四是物種減少。地球上平均每天就有一個物種消滅,預計在未來的30-40年中,將有6000種植物在地球上消滅。
五是環境惡化。環境惡化是工業文明造成給人類造成不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問題。1952年的倫敦煙霧事件,5天內有4000人死亡。
其它如水體污染、酸雨、光化學污染等都是破壞自然的表現.

Ⅶ 我們有哪些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的現象

資源浪費日常最容易接觸到的就是物質資源浪費和非物質浪費兩種。物質性浪費最常見,如飲食浪費(日常生活水源和食物),能源浪費(如無節制的電、氣類浪費),功用性浪費(如一次性用品等),閑置型浪費(大方面如土地閑置,小的方面如舊電器不用,兩三個手機……)等等。非物質浪費一般是指技術性浪費,政策性浪費,人才浪費等等,這個生活中普通人不容易接觸。

Ⅷ 關於資源的浪費

資源浪費是指資源配置的方式不合理或是資源配置的機制不科學所產生的浪費;它首先是個科學和體制問題,其次才是一個道德和態度問題;它首先是無形資源的浪費問題(如思想教條、體制僵化、貿易壁壘、技術封鎖等),其次才是有形資源的浪費問題(如礦山開采、水資源利用、城市規劃的浪費問題)。而人文資源(如知識、人才、技術等)的浪費才是最大的浪費,人文資源的特點是你使用了它不會變少,你不使用它不會變多。所以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大力發展教育、大力引進技術才是對資源的最大節省。
當然自然資源的浪費也不能小視,如果技術落後可以不開、限開或晚開發,所缺資源可以通過進口解決,因為你暫時不開發它們不會消失、不會消耗(水資源除外)早晚都是你的。
資源浪費是指因資源的未充分利用或過度消費性使用造成的損失。浪費資源現象在世界各國、在各行、各業均可見到,其原因有:①不珍惜有限的資源,任意舍棄,如礦井只採塊煤,扔掉煤末;②技術不成熟或落後或操作不精細,致有用資源未經利用即作為廢棄物扔掉;③利用方式不合理,致資源未能充分發揮效益,如作物桔稈經過發酵制沼氣作能源,沼渣可培養食用菌,沼水肥田等,可受到多種經濟、環境效益,但許多桔稈直接用做燃料燒掉;④社會結構不完善或價值比率不合理,如許多部門或學生中的廢紙雖然是極大的造紙資源,但回收極少,廢玻璃、廢塑料、包裝玻璃瓶等回收也很少;⑤過度消費,近幾年工業發達國在消費方面所佔資源比例已佔35%,能源方面約佔60%。面對世界不可更新資源正日趨減少甚至面臨枯竭的形勢,面對在一定條件下可更新的生物質能資源處於全球環境破壞日趨加劇、生長受到威脅的局面,以及可更新的太陽能、風能等能源資源利用技術尚未過關的現實,亟待盡力減少以至消除資源的浪費。
資源的浪費相關資料
資源的浪費主要是由於人為的破壞,其次便是資源自身的缺乏。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5月22日「生物多樣性日」來臨之際發表《生態系統與人類福祉報告》說,近幾十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物多樣性遭到了嚴重破壞。 自工業化初期至今,全球漁業資源減少90%;1/3的兩棲動物、1/5的哺乳動物和1/4的針葉樹種瀕臨滅絕;大自然調節氣候、空氣和水源的能力大幅下降;自然災害對人類的沖擊越來越多。 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中許多項目都與環境有關,保護自然環境的可持續性是實現各項目標的中心支柱,環境領域的千年目標不實現,包括脫貧、消除飢餓和疾病等方面的目標也無從談起。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成立「環境監督部」,專職監督全球自然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的變化,並及時發出警告和提出建議。報告還呼籲各國政府高度重視環境問題,認真採納科學家們的建議,推動全社會保護生物多樣性,努力在2010年底前扭轉生物多樣性被大幅破壞的趨勢。

Ⅸ 你認為什麼才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

有一些學校教學樓很大,但是沒有幾個學生設備器材,一茬接一茬的換,但是基本學生都沒怎麼用,我高中的學校就是,最上面一層根本就沒有學生是空著的,學校有很多實驗器材,但是從來不讓學生用,我們學生基本沒做過幾次實驗,我覺得這些就是對教育資源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