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的水資源有多少
據測地球上大約有14.5億立方公里的水,這是個大得驚人的數量。如果把這些水均勻鋪在地球表面上,那麼平均水深可達2800多米。因此,地球可稱為「水球」。有人要問,水是自然界里最普通的物質之一,從天上到地下,皆有水的源頭,為什麼還滿足不了人們的生活、生產用水需要呢?這是因為,水在地球上雖然到處可見,但和人類關系最密切的卻只是源於江、河、湖、泊、水庫和地下的淡水。而佔地球總水量94%的海水。因為鹽分很高,還不能為人類直接利用。應該說地表上的淡水資源主要是固態水——冰川,它占陸地面積11%,厚度從幾米、幾百米一直到幾千米。但它們多分布在南、北兩極或人跡罕到的高山,、目前還不能大量開發與利用。湖水雖然佔一定比例,但也有一半是鹹水。就是目前能為人們所利用的那些江河水、水庫水,卻又分布不均,而且只佔淡水儲量的30%左右。在乾旱、半乾旱和沙漠地區,降雨量少,河道有時常年乾涸,地下水源又貧瘠。由此可見,地球上水雖然多,但目前能為人類所開發利用的卻很少。隨著人類經濟活動的不斷發展,隨著人口和經濟的快速增長,在人類即將步入21世紀大門的時候,當今世界上卻有80個國家,約20多億人口正面臨淡水資源危機,其中26個國家的3億多人正生活在缺水狀態中,到2010年,還將增加8個國家。1972年召開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上,許多國家的傴表都認定,缺水是個世界性的問題。如今的「水球」,水資源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2. 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現在全世界有80多個國家約20億人口正面臨著水資源的危機,有26個國家的3億多人生活
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現在全世界有80多個國家約20億人口正面臨著水資源的危機,有26個國家的3億多人生活在缺水狀態中。我們國家按人口平均水資源佔有量處在世界中下水平,居世界第127位,只相當於世界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的四分之一、而北京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約300立方米,只有全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的八分之一、是全世界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的三十分之一、遠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下限。北京現在的地下水位與80年代初相比已下降了5_52米,目前北京的地面正以每年10毫米至20毫米的速度下沉。
據西班牙《理性報》21日報道報道,最近聯合國在一份就「世界水日」(3月22日)和「世界氣象日」(3月23日)發表的報告指出,現在世界上發生的自然災害有89%是水和氣候在作怪,雖然它們造成的死亡人數在減少而且穩定在每年8萬人左右,但經濟損失和災民人數從60年代以來在不斷增長。受災人數最近10年達到2億之多,經濟損失每年達到328億歐元
沒有雨水地球上什麼也生長不出來,而人類3天不喝水就無法生存。在剛剛過去的國際淡水年中,大家提出必須保護和學會利用水資源。下述數據可說明世界水資源的狀況:
————智利北部地區年降雨量僅為0.1毫米,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
————世界醫院1/2的病床上躺著的病人與缺少飲用水有關系。
————世界上每年有500萬人死於與水有關的疾病。
———滴水在大氣環境中的生存周期是10天;在冰川中是40天;在湖泊中是100天;而在地下土壤中甚至可達1萬年。
———科威特是世界上人均水資源最少的國家,每個居民每日可支配水量僅為27升。
———格陵蘭是世界上人均水資源最多的國家,每個居民每天可支配的水資源為2900萬升。
———世界上已經有54%的飲用水被利用。
———世界上用於農業的水資源佔69%。
———到2025年世界上將有70%的水資源被利用。
———由於缺少安全的飲用水,有23億人患有各種疾病。
———由於缺少飲水衛生保障,世界上每天6000人因此死亡,其中大部分是兒童。
———亞馬孫河流入大海的水每秒為12萬立方米,相當於每分鍾清空4608個奧運會標准游泳池的水量。
———盡管有些淋浴器可以節水,但是每次淋浴至少要消耗20升水。
———充滿一個長50米、寬22米、高2.7米的奧運會標准游泳池需要300萬升水。
———在一個標准洗澡盆中洗澡,每次可消耗150升水。
———家中手工洗刷碗筷只需要7升水,而用洗碗機洗則需要20升水。
———刷一次牙齒盡管時間很短,但是需要消耗2升水。
3. 中國 俄羅斯 美國 英國 法國這五個國家的佔有水資源
法國國土面積55.16km2,人口5500萬,共分22個區域(Region,相當於省)、96個行政區(Department)、36500市鎮(Communes)。法國屬歐洲大陸性氣候,平均年降雨量800mm,乾旱年不足600mm,年均水資源總量2000億m3,人均水資源量約為3600m3。
俄羅斯有豐富的水資源,僅貝加爾湖就容納了佔全球地表淡水總量的1/5。俄羅斯擁有500多條通航河流,總長度為30萬公里,實際通航里程為8萬公里。如果俄羅斯的全部水力資源被利用,每年可發電2萬億千瓦時。
中國60億立方米
美國水資源總量為29702億立方米
英國國土面積24.4萬km2,人口5600萬人,平均年降水量1000~1100mm,全國降水量年際、年內分配比較均勻。因此,英國水管理的主要任務是供水和水環境保護。英國的供水水源大部分為地表水,地下水在總供水量中佔30%左右,並有逐年減少的趨勢。
中國是一個乾旱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佔全球水資源的6%,僅次於巴西、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
扣除難以利用的洪水涇流和散布在偏遠地區的地下水資源後,中國現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量則更少,僅為11000億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約為900立方米。
到20世紀末,全國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個城市存在供水不足問題,其中比較嚴重的缺水城市達110個,全國城市缺水總量為60億立方米。
4. 地球上有多少水資源
地球上的水很多很多,據估計水的總體積約為13.8億立方公里。如果將這些水平均分布於地球表面,相當於地球整個表面覆蓋著一層平均深度為2650米的水。但是十分可惜,這些水98%是鹹水,主要分布在海洋中。淡水只佔地球水總量的2%,約有3000萬立方公里,而這2%的淡水也不能全為人類所應用,因為它的88%被凍在兩極的冰帽和冰川里,剩下的12%即河流、湖泊和能開採的淺層地下水才可為人類應用,其中絕大多數又為地下水,不開采不能應用,可直接應用的河流湖泊中的水,只佔淡水總量的0.04%。地球上的水,總是處在變化之中,海洋和陸地上的水蒸發到大氣中,再形成雨或雪落回大地,滋養萬物,補充河流、湖泊或注入大海。水還會滲入地下,匯入地下蓄水層。極深的地下水不能補充,也不能開采,被稱為原生水,因而不能再生。正因為水資源的這種流動性質,因而形成陸地的水澇或乾旱,造成水資源分布不均衡,世界上每年約有65%的水資源集中在10個國家裡,而人口共佔世界總人口的40%的80個國家(其中9個國家在近東和中東)卻嚴重缺水,另26個國家(共有2.3億人口)的水資源也很少。我們稱這些國家為缺水國家。國際上對缺水國家的標準是依據瑞典水文學家馬林、法爾肯馬克所下的定義:如果一個國家所擁有的可更新的淡水供應量在每人每年1700噸以下,那麼這個國家就會定期或經常處於少水的狀況;如果每人每年水供應量在1000噸以下,那就會感到水緊缺。目前平均年每人供應水1000立方米以下的國家有15個。在這些國家中馬爾他年人均只有82立方米,其缺水情況位居缺水國家之首。除馬爾他外,最缺水的國家還有卡達(年人均佔有91立方米)、科威特(95立方米)、利比亞(111立方米)、巴林(162立方米)、新加坡(180立方米)、巴貝多(192立方米)、沙烏地阿拉伯(249立方米)、約旦(318立方米)、葉門(346立方米)、阿爾及利亞(527立方米)、蒲隆地(594立方米)、維德角(777立方米)、阿曼(874立方米)、阿聯酋(902立方米)、埃及(936立方米)。預計到21世紀中,這些國家的水將比石油還貴,如馬爾他年人均將為68立方米。
採納哦
5. 世界上大約有多少個水資源匱乏國家
6. 全球水資源現狀
地球上的水量是極其豐富的,總儲水量約為 13. 86 × 108km3,大部分水存在於海洋中,占 96. 54%,但是 97. 47% (分布於海洋、地下水和湖泊水中)為鹹水; 淡水僅占總水量的 2. 53%,且主要分布在冰川與永久積雪 (占 68. 77%)和地下水 (占 30. 06%)之中 (表 1-1)。
如果考慮現有的經濟、技術能力,扣除無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頂上的冰雪儲量,理論上可以開發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總水量1% 。實際上,人類可以利用的淡水量遠低於此理論值,主要是因為在總降水量中,有些是在無人居住的地區如南極洲,有些集中於很短的時間內,由於缺乏有效的水利工程措施,很快流入海洋。由此可見,地球上的水是有限的,可利用的淡水資源尤其有限 (表 1-2)。
表 1-1 地球水圈水儲量分布狀況表
續表
表 1-2 世界各大洲可用淡水量統計表
全世界地下水資源總量是比較豐富的。如果不包括冰川和永久積雪,儲存和流動的地下水資源量約佔全世界淡水資源的2/3,每年有2.5×1012m3可更新地下水資源量,這比目前全世界地下水使用量的3倍還要多。根據世界糧農組織(FAO)資料,俄羅斯使用的地下水資源量還不到每年9000×108m3補給量的5%;西非不到1%;中國可更新的地下水供水量超過8000×108m3,但僅使用了3527.78×108m3(2004年),是補給量的39.20%;印度已存在嚴重的過量開采問題,但其使用量仍不足,每年為4500×108m3,是補給量的33.3%。因此,從世界范圍來看,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仍具有一定的潛力。
地下水一般水質優良、水溫變化小,開發利用簡單方便,多數不需要大量投資來開發,也不必建設大的供水工程;與地表水相比,地下水補給變化與其水位響應、井的出水量之間存在較長時間的滯後,供水穩定、均衡。地下水的上述特點,使得地下水資源在世界各國都被廣泛利用於農業、工業、生活等,特別是作為居民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得到大規模的開發利用。
20世紀80年代中期,全球地下水開采量約5500×108m3/a,其中美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分別為1135×108m3/a、760×108m3/a、138×108m3/a和27×108m3/a,到20世紀末,全球地下水開采量已經超過7500×108m3/a,近10餘年中,地下水開采速度最快的為印度和中國。各國開采地下水的主要用途不盡相同。例如,美國、中國、印度、巴基斯坦用於灌溉的地下水量佔地下水總開采量的50%以上,而日本、歐盟各國地下水主要用於居民生活供水。
1996年5月,在紐約召開的聯合國第三屆自然資源委員會(Committee on Natural Resources)會議上,聯合國開發支持和管理服務部(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 Support and Management,United Nations)對153個國家(佔世界人口的98.93%)的水資源,採用人均佔有水資源量、人均國民經濟總產值、人均取(用)水量等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將世界各國分為四類,即水資源豐富國(包括吉布地等100餘個國家)、水資源脆弱國(包括美國等17個國家)、水資源緊缺國(包括摩洛哥等17個國家)、水資源貧乏國(包括阿爾及利亞等19個國家)(潘理中等,1996)。按這種評價法,目前世界上有53個國家和地區(佔全球陸地面積的60%)缺水。
1997年10月20日,《水信息報》(Water Information)刊登了世界153個國家水資源情況和各國用水量及其構成,水資源情況包括國土面積、水資源總量、1995年人口數量、1995年人均水資源量、1995年耕地面積和單位耕地面積水資源量,各國用水量及其構成(包括年份、用水量、人均用水量、用水組成。用水包括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從這些指標排序的情況(表1-3)來看,世界水資源供需狀況不樂觀。
表1-3 世界153國家部分指標排序表
聯合國發表的 《世界水資源綜合評估報告》預測結果表明,到2025 年,全世界人口將增加至 83 億,生活在水資源緊缺和貧乏國家的人數,將從1990 年的 3 億增加到 2025 年的 30 億,後者為前者的10 倍。第三世界國家的城市面積也將大幅度增加。除非更有效地利用淡水資源、控制對江河湖泊的污染,更有效地利用凈化後的水,否則,全世界將有1/3的人口面臨更大的缺水壓力。
7. 世界上水資源最豐富的六個國家是
世界上水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是巴西.其次還有俄羅斯,加拿大,美國,印度尼西亞,中國
8. 全球有多少水資源
地球上雖然「三分陸地七分水」,水資源總量達14億立方公里,但海洋鹹水佔97.2%,淡水僅佔2.8%,儲量僅3.7億億立方米,其中絕大部分蘊藏在南極冰原和北極冰山中,人類生產和生活能利用的地表淡水僅為105萬億立方米。從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淡水資源日漸短缺,污染日益嚴重,水、旱災害愈演愈烈,使地球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穩定遭到破壞,並直接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和發展。
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的發展,人類對水的需求增長越來越快,許多國家陷入缺水困境,經濟發展也受到制約。然而,水資源開發的多部門性,各部門在水資源開發與管理方面政出多門,阻礙了水資源的綜合利用,使水資源供需矛盾加劇。
另一方面,人們並未普遍認識到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破壞的嚴重程度。為推動對水資源進行綜合性統籌規劃和管理,加強水資源的保護,解決日益嚴重的水問題,不僅要有技術上的措施,而且必須要注重社會宣傳教育。除了在政策、法律,管理體制方面加強對水資源管理外,還要開展宣傳教育以提高公眾的節水意識。正是出於上述原因,聯合國第47屆大會根據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21世紀議程》第十八章《保護淡水資源質量和供應:水資源開發,管理和利用綜合性辦法》中所提出的建議,確定了旨在使全世界都來關心並解決水資源問題的「世界水日」決議。人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水危機很可能會比糧食危機或石油危機更早到來。
北美4100萬人每天喝「葯水」
北美有豐富的淡水資源(佔全世界淡水資源的大約13%),但有時還是感到有水資源不足的壓力。作為加拿大大草原主要水源的冰川和積雪地正在萎縮。某些城市也存在供水緊張、飲用水存在安全隱患的問題。
據最近進行的一項水調查發現,美國有4100萬人的飲用水中含有多種葯物成分,包括抗生素、抗痙攣葯物、鎮靜劑等。盡管飲用水中葯物含量甚微,不會即刻損害健康,但科學家擔心,通過飲水長期攝入這些葯物可能會危害健康。
南美擁有全球1/4水資源
南美洲擁有全球四分之一的水資源,而南美大陸的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但南美森林面積一直在縮小,水資源因此受到嚴重威脅,加上南美經濟的發展也增加了用水量,所以,在保護水源方面,南美絕對沒到高枕無 憂 的 地步。
歐洲1億人缺乏安全飲用水
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日前發表公報說,歐洲仍有一億多人缺乏安全飲用水,歐洲及全球其他地區必須對水問題予以高度重視。
非洲1/3人口缺乏飲用水
由於受到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非洲的河流面臨著極大的威脅,這將導致四分之一的非洲大陸會在本世紀末處於嚴重的缺水狀態。該報告發現非洲大陸的河道對降雨量的變化高度敏感。在非洲西部,即使是少量的降水量下降都將致使河流減少80%的流量,這一切會導致科學家們稱做的「水難民」情況的發生。
非洲目前三分之一人口缺乏飲用水,而有近半數的非洲人因飲用不潔凈水而染病。而水資源問題也很可能會成為一些非洲國家之間發生紛爭或沖突的導火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很多鄉下婦女和女孩每天必須走數公里,才能找到水源。因為這種體力勞動,這些婦女和孩子根本沒有機會接受教育,整日為家庭和生計奔忙。
大洋洲提出響亮口號「環境是合法用水戶」
即便在地廣人稀的澳大利亞,水也是一種稀缺的資源。澳大利亞2002年經歷了百年一遇的乾旱,此後旱情有所緩解,但從2006年開始,乾旱再次光顧。受到旱災影響最嚴重的是默累-達令盆地。
最近由頂尖研究人員對澳大利亞氣候變化的分析表明,降雨減少很可能與全球變暖有關。近年來,為確保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政府採取措施,建立水分配與水權綜合管理體系,並明確提出一句響亮口號:「環境是合法用水戶」。
亞洲恆河被列入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列
水污染、洪災和旱災已成為南亞面臨的三大與水有關的「災害」。印度的生活用水質量在全球被評估的122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三,每天有200多萬噸工業廢水直接排入河流。當地居民飲用和在烹飪時使用受污染的地下水已經導致了許多健康問題。水污染嚴重影響老百姓的健康。流經印度北方的主要河流——恆河已被列入世界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列。
據路透社報道,以色列的滴灌節水技術如今再獲突破,實現利用紫外線凈化水和利用細菌處理有機污水。以色列60%國土面積被列為乾旱地區,境內所有水資源均歸國家所有。伊拉克戰爭爆發五年後的今天,伊拉克有數百萬人缺乏干凈的飲用水。
9. 我國一共有多少水資源
全球水資源狀況 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工業、農業、城市的日益擴展,特別是世界人口急劇增多,加之,人類活動失控,造成環境惡化,水資源污染及嚴重浪費,迫使世界水資源日趨匱缺。據材料統計:20世紀初,全球水消耗量為5000億m3/y,到世紀末已增長為50000億m3/y(增長10倍以上)1954年-1994年美洲大陸用水增加100%,非洲大陸用水量增加300%以上,歐洲大陸增加500%,而亞洲大陸增長幅度更高。地下水之開采量為5500億m3/y(80-90年代),其中大於100億m3/y的有10餘個國家,占總開采量的8.5%。 2001年3月在海牙召開的「第二屆世界水資源論壇」部長級會議上,21世紀世界水事委員會報告說,目前全球有10-11億人沒有用上潔凈水,有21億人沒有良好的衛生設備,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增加,今後20-25年,人類用水量將增加40%左右,世界將面臨水資源的嚴重危機;報告中還強調指出,地球上只有2.5%的水是淡水,而其中2/3存在於冰蓋和冰川中,無法直接利用,僅剩的那一小部分水資源,大約有20%在人跡罕至的地區,其餘80%的水則通過季風、暴風雨以及洪水等形式,在錯誤的時間降落到錯誤的地點,供給人類直接利用的水資源確實有限,僅為1%左右;報告中說,到2025年世界新增30億人口,所需供水缺少20%,加之浪費與污染可達50%以上;據「平衡與人口協會」估計,20-30年內缺水人口可達15-20億人。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資料,按全世界人口為50-60億計算,人均佔有水量約為8000-10000噸。1997年「第一屆世界水論壇」報告說,由於世界水資源消費量急劇增加6倍,遠遠超過4000km3,人均淡水佔有量已降到4800m3,(1995年為7300m3)。由於僅有的淡水量分布不平衡,有60%-65%以上的淡水集中分布在9-10個國家,例如俄羅斯、美國、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哥倫比亞等,其中奧地利每年有840億噸水可滿足歐盟3.7億人口的用水需求,供水收入達10億歐元。而佔世界人口總量40%的80多個國家卻為水資源匱乏的國家,其中有近30個國家為嚴重缺水國,非洲佔有19個,像卡達僅有91m3,科威特為95m3,利比亞為111m3,馬爾他為82m3,成為世界上四大缺水國;而幾個富水國,水資源消費急劇上升,像美國紐約人均日耗水量為600-800升,日本大阪為575升,法國巴黎443升,羅馬為435升,貧富相差極為懸殊。 我國水資源的危機形勢 我國水資源總量約為2.8124萬億立方米,佔世界徑流資源總量的6%;又是用水量最多的國家,1993年全國取水量(淡水)為5255億立方米,佔世界年取水量12%,比美國1995年淡水取水量4700億立方米還高。由於人口眾多,目前我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25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1/4,排名百位之後,被列為世界幾個人均水資源貧乏的國家之一。另外,中國屬於季風氣候,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勻,南北自然環境差異大,其中北方9省區,人均水資源不到500立方米,實屬水少地區;特別是近年來,城市人口劇增,生態環境惡化,工農業用水技術落後,浪費嚴重,水源污染,更使原本貧乏的水「雪上加霜」,而成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的瓶頸。 據最近有關媒體報道,我國364個縣級以上城市缺水,日缺水量達1300萬立方米,年缺水量達58億立方米,嚴重缺水城市涉及17個省區,其中包括沿海發達城市。同時,目前有362億噸污水被排放(其中80%未經處理)。據報道,全國1200條河流,有850條受到污染,足以說明水源污染的嚴峻形勢。 今年8月新華社報道:由於地下水惡性超采,已使我國形成8萬多平方公里的地下漏斗,導致地面沉降的地質災害。目前有30座城市發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其中華北區的漏斗形成早已有報道,近期西安市地面沉降已引人憂慮,已發現有9-11條裂縫貫穿全市155平方公里,有2600座建築物受到危脅。此外,環渤海地區和繆東半島有1200多平方公里發生海水倒灌。 水在社會、經濟上的戰略位置 隨著水資源的逐漸匱乏,水的經濟、社會功能性日趨顯著,水在經濟社會的地位日趨提高。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缺水國,都把水利建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投入巨資,修建各類型的水庫、水堤,以及儲水、蓄水、引水工程,來確保水的供求。 據世界水事委員
10. 全世界有多少個國家存在水資源危機
據統計,全世界有100多個國家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缺水,世界上有28個國家,被列為缺水國或嚴重缺水國。再過30年缺水國將達40~52個,缺水人口將增加8倍多,達28億至3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