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查詢護膚品成分
如何查詢護膚品成分看懂護膚品成分表的方法
1、不管是什麼「水」,它們都是水
很多產品為了突顯自己「高大上」的特點,增加利潤值,會在成分表的第一位「水」上玩文字游戲,比如「冰川水」、「深海水」、「礦物水」等。但按照相關規定,不管水源如何,護膚品中添加的水在成分表中只能簡單的標注為「水」(即water),不能故弄玄虛誤導消費者。另外,不管什麼樣的水,其本質都一樣,就算發源地風景如何秀美,或是水源地如何知名,水對於肌膚改善的效果真的不大。
2、 含酒精並非十惡不赦
很多人特別是敏感性肌膚看到護膚品成分表中帶有「乙醇」(即酒精)二字就會從心裡抵觸。但其實,酒精是一種常用的溶劑,一些不溶於水的成分必須藉助酒精才能充分溶解,只要濃度適中,酒精並不會對肌膚造成刺激,還可以收斂炎症,提升保養品的滲透效果。
3、溶劑可以忽略
在護膚品成分表中,溶劑(如丁二醇、丙三醇)之類的成分並沒有切實改善肌膚的效果,只能輔助起到保濕作用,完全可以忽略,但它們很安全,不會對肌膚造成刺激。
4、防腐系統是臨界點
在保養品中,苯氧乙醇、山梨酸鉀、羥苯甲酯、多元醇類等都是常見的防腐劑,通常會單獨出現或是搭配添加形成防腐系統。這些防腐劑添加的濃度有硬性要求,一般不能超過1%,換句話說,如果不屬於「猛料」成分,那在防腐系統之後出現的成分,不管被修飾或是宣傳的多麼華麗,都屬於可以不用考慮的雞肋,對肌膚的改善效果微乎其微。
5、濃稠是膠質成分的功勞
保養品濃稠並不能和高營養劃等號,很多時候是靠添加膠質才實現的視覺假象。為了增加賣相,很多保養品中會加入大量膠質成分,比如黃原膠、卡波姆或是澱粉衍生物,這些成分能營造比較濃郁的質地外觀和清爽的使用感,但事實上對肌膚無益也無害。
6、小心美白障眼法
如果你曾經留心就不難發現,在使用過某些品牌的美白面膜或是美白面霜之後,肌膚瞬間就煥亮起來,但你絕對不知道,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並不是產品本身的功效,而是其中加入了一些二氧化鈦、雲母等顆粒或礦物成分,這些經常出現在底妝中的成分添加在保養品中時只是廠商在玩視覺障眼法,在卸妝清潔之後,肌膚立刻就會被打回原形!
這些成分究竟有什麼作用?
1、常見的護理成分:幫助皮膚更滋潤、更緊致、更少皺紋
2、維生素C及衍生物:抗氧化、增強肌膚彈性、減淡皺紋等「全方位效能」
3、水楊酸:主要用於去角質
4、神經醯胺:保濕、鎖水、抗老化
5、硫磺:幫助改善青春痘等特定皮膚問題
6、乙醇:俗稱酒精,收斂皮膚、防禦微生物
7、超氧化物歧化酶:俗稱SOD,是一種能夠清除人體多餘自由基的抗氧化酶,能夠有效緩解因外界環境不利因素(日曬、輻射、廢氣等)帶來的肌膚問題。
如何通過成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養品?
1、如果需要保濕,選擇的保養品中應該含有這些成分(包含種類不限,達到濃度即可):透明質酸、甘油、丁二醇、神經醯胺、牛油果樹、礦油、尿囊素、礦物元素等。
2、如果需要美白,選擇的保養品中應該含有這些成分(包含種類不限,達到濃度即可):抗壞血酸及其衍生物、煙醯胺、曲酸、氨甲環酸、光果甘草提取物、熊果苷等。
3、如果需要抗老,選擇的保養品中應該含有這些成分(包含種類不限,達到濃度即可):視黃醇及其衍生物、煙醯胺、勝肽、氨基酸肽、玻色因、神經醯胺、大豆異黃酮、酚類等。
4、如果需要抗痘,選擇的保養品中應該含有這些成分(包含種類不限,達到濃度即可):羥基酸、水楊酸、辛醯水楊酸、過氧苯甲醯、杜鵑花酸、葡萄糖酸辛、煙醯胺等。
5、如果需要舒緩,選擇的保養品中應該含有這些成分(包含種類不限,達到濃度即可):積雪草苷、神經醯胺、沒葯醇、卵磷脂、牛油果樹、洋甘菊提取物、蘆薈汁、甾醇等。
2. 怎樣可以查到護膚品的化學成分有多少
在購買護膚品或化妝品時,你是否會留意到它們的配方呢?化妝品配方即化妝品的構成成分,如果能知道化妝品成分中的好與壞就能知道化妝品使用好與不好了。那麼怎麼查化妝品化學成分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也是可以查詢的,左欄點進國產化妝品或進口化妝品,快速查詢裡面直接輸品名查詢,出來多個結果看最後一個,看產品技術要求對於國內銷售的產品,這個應該是最全最可靠的了吧,不過只有名稱和使用目的,什麼亂七八糟的安全等級是否致痘就不知道了,咱只能保證使用目的的真實客觀性對吧。以上就是化妝品成分查詢的相關方法了,你學會怎麼查詢化妝品配方了嗎?學會查詢化妝品配方,以後有需要時就能立馬查到自己想要的化妝品配方成分啦,拿起自己的化妝品查一查吧。
3. 查化妝品成分的app
可以查詢化妝品成分的App如下:
1、美麗修行:
一般有備案的產品都可以查到成分表,但是並不一定準確,因為有些商家備案的信息和生產的信息不一樣。
2、豆瓣:
豆瓣表面上看是一個評論(書評、影評、樂評)網站,但實際上它卻提供了書目推薦和以共同興趣交友等多種服務功能,它更像一個集BLOG、交友、小組、收藏於一體的新型社區網路。
3、閨蜜網:
閨蜜網面向都市時尚女性提供美容、護膚、彩妝、瘦身、保健等女性用品的產品信息、導購資訊和用戶討論,幫助時尚女性正確選購適合自己的美容用品和服裝服飾。
4、美膚家:
美膚家是一款幫你科學分辨有效護膚品的app。
5、小紅書:
在小紅書上,來自用戶的數千萬條真實消費體驗,匯成全球最大的消費類口碑庫,也讓小紅書成了品牌方看重的"智庫"。
4. 有推薦查護膚品成分app嗎
1、真我app
真我是一款專門分析化妝品數據的APP,每一個化妝品都可以看到所有成分,且每一個成分都有詳細的介紹,包括功效、安全等。其查詢資料庫是國家葯監局備案資料庫,專業的平台數據結果,信息完全同步。
查護膚品成分的意義:
1、大概判斷產品的特性。
如果對化妝品成分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就可以根據核心成分的作用,大致判斷一款產品的特性。比如有些宣傳美白的產品,認真觀察他的成分表,排在前面的成分沒有任何美白功效,只在成分表末尾看到美白成分,這類美白產品的效果就要打個問號。
只要成分表是真實的,並且按照國家規定排序,還是可以通過成分表大概判斷一款產品的特性。
2、判斷商家是否誠信。
雖然國家在《化妝品標簽全成分標注詳細說明》中,對化妝品成分的標示、排序都有嚴格規定,但有些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一些錯誤的觀念,故意省略一些成分,把成分排序打亂,達到混淆視聽的目的。
如果一款產品,成分表前5位全部是所謂的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這瓶產品的成分排序很可能有問題。還有些成分,國家指導最大添加量低於1%,但這些成分卻排在成分表的前幾位,這瓶產品的可信度就很低了。
這些常見的成分有寡肽-1(EGF)、視黃醇(A醇)、苯乙基間苯二酚(Symwite 377)、玻尿酸(透明質酸)等等。
5. 化妝品成份查詢的網址是什麼
化妝品成份查詢的網址是查詢化妝品的網站。
化妝品成分表的標識有如下規律。
(1)所標識的成分名稱按其在配方中的含量由大到小進行順序,即排位越靠前,表明這個成分在該化妝品中的含量越高。例如,水是大多數化妝品中最常使用的溶劑,在許多情況下是含量最多的成分,所以它一般在成分列表的最靠前的位置。
(2)對於在產品中含量小於或等於1%的成分,在位於加入量大於1%的成分之後,可以任意排列順序,也就是說,這類成分之間可以不分先後。
(3)香精雖然是多種香料的混合物,但在配方表中只作為一個成分,用「香精」一個詞進行標注,並和其他成分一起按照加入量的順序排入成分表中。
(4)色素一般以著色劑的編號(即索引號)進行標注,如「CI73015」,如果沒有編號,可以採用著色劑的中文名稱,如「顏料黃」。
由此可看出,成分排名的先後順序不代表它們的重要性,比如水和其他的一些物質如甘油、丁二醇等,都是常用的溶劑,它們除了基本的保濕作用以外,更多的是幫助分散和溶解化妝品中的有效成分,幫助這些有效成分接觸到我們的皮膚或者毛發,以發揮作用。很多有效成分的含量可能不如水高,成分表中排位在水之後,但是它們卻是化妝品發揮功效的重要因素。
【抗皺成分】
維他命A,維他命C,維他命E,膠原蛋白,彈力蛋白,植物胎盤素,六元勝肽,透明質酸(玻尿酸)。
氨基酸多肽(勝肽),石榴多酚,輔酶Q10,蝦青素,原花青素,葡萄籽,橄欖葉,石榴,綠茶,白茶。還有中草葯的人參,銀杏,靈芝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化妝品成分
6. 怎麼查看護膚品成分
護膚品成分怎麼查
1、首先,護膚品成分是可以在護膚品的包裝上看的。
比如這樣的。通常情況下,在成分表中排名越靠前的成分含量越大。但是含量不足1%的會隨機排列。通過看成分表,我們就能大概了解一個產品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護膚品的成分表怎麼看 護膚品成分好壞怎麼看
2、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
護膚品的成分表怎麼看 護膚品成分好壞怎麼看
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網站,有一個專門的化妝品類別,可以查詢到通過正規渠道在中國銷售的化妝品的相關信息。還有化妝品相關的法律法規、禁用成分、產品召回之類的都可以在這里查到!1、保濕成分
保濕是平時大家使用護膚品的基本要求之一。尤其對於干皮來說,護膚品的保濕功能簡直太重要啦。只要認准常見的保濕成分,就可以大概判斷一款產品的保濕功能怎麼樣啦!
護膚品的成分表怎麼看 護膚品成分好壞怎麼看
常見的保濕成分
甘油:具有吸水作用,可以吸附空氣中的水分子令皮膚保持濕潤。
維生素B5(泛醇):強效保濕,同時可以有效預防皮膚粗糙。
玻尿酸(透明質酸):玻尿酸可以吸收大量水分,阻止水分流失,同時能幫助受損肌膚修復。配合其他營養成分使用,可以促進營養吸收。
神經醯胺:能夠快速滲透進皮膚,鎖住水分。同時能夠增強皮膚屏障,受刺激的皮膚可以使用哦!多元醇類,如丁二醇、聚乙二醇、山梨糖醇等,這些小分子保濕成分同樣可以在護膚品中用作保濕劑。天然保濕因子,如各種氨基酸、乳酸、尿素等具有保水作用。
護膚品的成分表怎麼看 護膚品成分好壞怎麼看
2、美白祛斑成分
美白的原理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抑制黑色素的形成,一種是加快黑色素的代謝。所以大多數的美白產品都是滿足這兩個條件之一噠~
護膚品的成分表怎麼看 護膚品成分好壞怎麼看
常見的美白成分:
曲酸:能夠有效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熊果苷:抑制酪氨酸酶的積累,防止色斑/雀斑生成,具有美白功效。
鞣花酸:皮膚增白效果更好,可以預防皮膚色變型患疾。
傳明酸(凝血酸):抑制黑色素增強,防止皮膚色素沉積。
甲氧基水楊酸鉀:改善角化異常,抑制黑斑產生。
維他命C衍生物(抗壞血酸):干擾黑色素產生,具有美白祛斑消炎的效果。
7. 哪裡可以查到卡尼爾身體乳成分表
卡尼爾官網上可以查到。
每個企業的產品的詳細數據會上傳到官網以方便購買者查詢和挑選,也方便廣大用戶監督企業,因此官網上可以查到卡尼爾身體乳成分表。
卡尼爾身體乳,專為乾燥黯沉身體肌膚設計,配方蘊含精純天然檸檬精華與桑椹萃取精華,有效去除角質,淡化黯沉,清爽不粘膩乳液質地,迅速滲透,令肌膚均勻白皙,如凝乳般嫩白滋潤,煥發健康光彩。
8. 能查化妝品成分的app叫啥
可以查化妝品成分的APP有真我、美麗修行、凹凸啦等,另外還可以去國家食品葯品管理局的官網進行專業權威的查詢。
化妝品後面的成分表中,所有成分的名稱都是按照成分由多到少的順序排列的,排位越是靠前,表明化妝品中這個成分含的就越多。成分後面的幾個名稱,一般都是加入量小於或等於1%的,這樣的成分是不按照順序排列的,也就是說後面的幾種成分起不到主要的功效性作用,主要還是看前面幾個名稱
9. 哪裡可以檢測化妝品的成分
第一個最權威的網站肯定是國家食葯監總局了,只要是正規渠道出售的產品啊,無論是國產的化妝品,還是進口的化妝品,它全部都能查得到備案,缺點是操作比較復雜,不太適合新手,即便是你看到了全成分,你可能都不知道這個成分是干什麼的、風險性是什麼,但如果你習慣性的買一些微商啊或者是買過微商的產品,那你一定要在這裡面查一下備案,如果沒有備案的話建議你直接扔掉。
第二個小程序裡面的「透明標簽」,也是我最推薦的一個,很方便,不需要下載,而且產品更新速度真的很快,雖然種類比不了食葯監局,但是已經很海量了,尤其是同一個產品的新舊版本、產地版本,備注的都非常全面,既能清楚的看到全成分,而且每個成分點進去都有非常詳盡的解析,也能看到它的風險性,唯一的不足就是風險成分的風險等級備注的有點模糊,但是呢它確實使用感最好的一個。
第三個美麗修行,是個手機軟體,這個應該比較耳熟吧,它也能清楚的看到全成分,而且點進去成分解析也做的很全面,尤其是風險成分等級備注的非常明確,但它最近產品更新的速度變慢了,比如蘭蔻的小黑瓶都出新款了,但是上面呢也只能查到老款的成分表,不過日常用啊已經是完全OK了。
10. 淘寶護膚品成分表在哪看
淘寶護膚品成分表在國家食品葯品管理局官網上看。
在國家食品葯品管理局官網上查詢淘寶上的護膚品。查詢方法:
第一、打開瀏覽器搜索國家食品葯品管理局點擊查詢。搜索頁面的第一個就是國家食品葯品管理局的官網,點擊進入。
第二、進入官網後,在菜單欄點擊化妝品。
第三、滑鼠停留在企業查詢,點擊右下方的更多。
第四、找到化妝品菜單,根據自己想查詢的品牌是國產還是進口,選擇國產非特殊化妝品備案信息還是進口非特殊化妝品備案信息。
第五、我們以國產為例,點擊進入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信息。以查詢「愛心維秘殼聚糖煥顏面膜」為例。在輸入框內搜索。
第六、只要是在國家食品葯品管理局有過備案記錄的產品信息都可以搜索出來,反而言之,如果搜索結果沒有的話,就代表這個品牌的產品是沒有過備案記錄。沒有備案記錄肯定可以視為不合格產品。拿剛才搜索的「維秘面膜」為例,已經備案的就會在上面呈現。
第七、點擊進入詳細的電子憑證窗口,上面就會詳細的呈現,備案品牌,企業,生產廠商,備案時間,和成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