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仿製葯的仿製市場
不但在發達國家,仿製葯在發展中國家同樣受到重視。我國的近鄰印度盡管與我國一樣,也是一個發展中大國,但是在全球葯品市場中,仿製葯的地位正日益提高,據印度海關統計顯示,印度每年出口的葯品大部分為非專利葯,2000年非專利葯出口額已達16億美元,預計2005年達到50億美元,而我國除了少數中葯產品出口外,化學葯制劑出口僅為區區幾千萬美元。
據了解,印度的制葯業已經為人矚目,2012年印度至少有20家制葯企業通過了美國FDA認證,其中,南新、西普拉等正在成長為跨國制葯公司,南新的非專利葯2012年已經在美國取得了10%的市場份額。
有關專家認為,仿製葯最大的好處是極大降低了葯價。如有一種葯,發明者每噸要賣6000美元,過保護期後在印度仿製,每噸只賣60美元,極大地刺激了消費。又如2011年2月,總部設在孟買的CIPIN公司宣布,將原來治療艾滋病的三合一葯物的價格降至350美元,即每天不到1美元,大大低於原研葯的價格,這一舉措使得印度的抗艾葯大舉殺進非洲和拉美等一些沒有申請專利的國家,跨國制葯巨頭對此大為震驚。
不久前有國外媒體報道,制葯巨頭紛紛放棄「重磅炸彈」葯物,轉而將目光投向仿製葯。我國仿製葯有待提高。
盡管新中國成立後,我國的制葯行業有了長足進步,從制葯行業的基本空白到2012年能夠基本滿足國民一般用葯的需要。但是,不得不承認,我國制葯業在新葯創制方面是一個弱項。創制一個新葯,需要巨大的財力、物力和人力,還有很大的風險。基於我國的國情,財力有限,制葯科研實力薄弱,不可能在創制新葯方面大做文章。
因此,我國從1950年到2012年,上市的新葯絕大多數為仿製產品,仿製葯佔97%以上。然而,我國的仿製葯生產與美國、印度等國家仿製葯生產的差距在於還處在低水平仿製和低利潤混戰當中。目前我國共有6000多家葯廠,但是這些廠家多數集中在低水平的價格層面競爭,這種情況下仿製葯的利潤平均只有5%~10%,與國際上仿製葯平均40%~60%的利潤率不可相提並論。仿製葯品也要出新。
針對上述現象,有關專家呼籲,即使是仿製葯品,同樣要在一個「新」字上做文章。原上海醫葯工業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葯學院院長朱寶泉在:2003年11月4日上海召開的「2003年國際制葯大會」上呼籲:要把仿製的重點放到新劑型、新工藝、新技術的開發上,要選擇原有品牌葯有一定市場的、專利糾紛較少的、工藝具有一定難度的,以避免競爭。他同時認為大力發展非專利葯將是我國醫葯企業的首選,東歐、印度、南美等生產仿製葯的企業,正以低價搶灘歐美市場,我國葯企沒有理由裹足不前,國家應該鼓勵國內企業和科研單位加強仿製葯的研發。
當然,從長遠來看,仿創結合是我國化學制葯生產的必由之路。原國家經貿委經濟運行局副局長於明德表示,中國醫葯行業當前要鼓勵發展非專利葯。於明德認為:「我國的國情決定了葯品研究與開發將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完全仿製,第二步是模仿創新,第三步才是實現自主創新。」相信通過發展非專利葯即仿製葯,對於我國醫葯產品走向國際市場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關鍵在於提高仿製葯的技術等級和產品質量。
❷ 仿製某品牌的產品自用,非盈利屬犯法嗎
先說答案,不違法。
再說原因。商標、專利的保護都是基於商業利益的。他們的排他性排的都是競爭對手,即其他生產廠家和銷售商家,因為這些競爭對手使用我的商標和專利,侵犯了我的利益。
對於個人自用、沒有在市場上流通的所謂「仿製」,是超出專利法和商標法的保護范疇的。
最典型的就是文化市場,我出了一首單曲,在廣場上播放,你給錄音錄下來了,然後自己回家聽,這就不算侵權。但如果你錄下來了之後放到網上廣為傳播,並因此導致我的單曲銷量下滑了,你就算侵權了。或者你錄下來之後賣給了另外的人(即使1個人,只要獲利了,哪怕1分錢的利),就算侵權了。我就可以去法院告你侵權了。至於說怎麼獲得你獲利的證據、值不值得,那是後話。我們說的是,定性上,這種行為就是侵權了。
而個人自用,沒有流通或獲利,對商家的利益沒有造成任何損害,則不算侵權。
❸ 假冒產品超過5萬元怎樣負法律責任
要看商品是何種類,葯品,食品是涉嫌犯罪行為。制售假冒商品是按照真品價值作價,不是看假貨作價。如仿製名牌包具,真品一個1萬元,假的幾百元,那麼按真品1萬元定價。累計的看。
刑罰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
❹ 這個浪琴名匠表是真的還是高仿的,值多少錢
浪琴這個品牌的高仿表很多廠家在仿製的,名匠系列也是個很暢銷的款式。這個品牌的高仿表一般的幾百塊,質量好點一千多,模擬度最高的能以假亂真的那種2千左右。
❺ 仿製鋼筆劃算嗎
在我感覺訪這個東西還是比較不劃算的,因為它們的質量沒有太大的保障,然後價格雖然低,但是不劃算
❻ 我朋友做的仿製口紅,賣我成本價,五十一支。
口紅很容易進入口腔,所以要特別注意不含不潔和有害成分,所以50元雖然不算貴也不要輕易買,注意買正規產品,雖貴一點,但好用很長時間
❼ 山寨產品「白菜價」 講的是什麼
「山寨」的提法不是源於廣東,而是來自香港。香港和廣東的省會城市廣州一樣,講的都是粵語。 在香港,小規模經營的工廠或家庭小作坊被稱為「山寨廠」,其出產的產品也被港人譏之為「山寨貨」。在粵語中「山寨」一詞也含有「不正規」或「不正統」的意思。 某專家是這么定義的:「山寨產品」,實際上是處在市場培育期的發展中國家,由一些有智慧頭腦型的民間人士,為滿足那些受消費能力限制、無法滿足生活需求品的群體對某種欣賞的產品(包括文化產品)的消費慾望,或者因為市場存在著的一種固有的產品因為長久沒有創新和換代,而通過「復制、模仿、學習、借鑒和創新改良」的方法,推向市場的一種「快速、滿足平民、適銷對路、具有多功能性低價位」的品牌產品。 我們來看看,山寨產品真的是「快速、滿足平民、適銷對路、具有多功能性低價位」的品牌產品嗎。
情景再現1
說起山寨手機,李女士真是恨得咬牙切齒。緣何如此呢?「花了1200塊錢固然心疼,但是這手機卻讓我們夫妻感情大受傷害!」李女士說,剛買到那款手機的時候,有一天晚上,老公滿身怒氣地回家,一聲不吭。她問了半天,老公才冷冰冰遞過一句話:「你就不能讓人消停點嗎,怎麼就那麼煩啊?」這話讓她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第二天晚上十點多,老公來電話了,莫名其妙地就把她修理一頓。「你要再這樣煩我的話,我回來把你的手機給砸了,沒事老給我發信息干什麼?」可李女士根本沒有發信息給他,而她老公根本不聽解釋。李女士打開老公的手機一看,發現裡面有好幾條在同一時間發的信息,確實是她的號碼發的,而且內容都一樣,「你原來的手機正被發簡訊本號碼使用,回復Y取回通訊錄」,她百口莫辯。直到有一天晚上,兩個人都在家裡,到了十點多,她老公的手機又收到了相同的信息,可是她根本沒動手機,此時兩人才意識到是手機出問題了。
詭計揭秘1
山寨手機憑著新穎時尚的外觀設計、眾多的功能,或者對一些知名品牌手機的高端機型進行仿造,在電視購物廣告狂轟亂炸的強勢宣傳下,以十分低廉的價格面市,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在農村和年輕的消費者群體中有相當的市場。
李女士告訴記者,她當時之所以會買那款山寨機,就是看了電視廣告,說該款手機有好多的功能,既可以當游戲機、收音機、MP4,手機屏幕是鑽石的,永遠刮不花,屏幕還可以360度旋轉,價格僅為同類手機的五分之一左右。她心想這手機不錯,於是就按照廣告提供的聯系方式購買了。
情景再現2
饒先生購買山寨機的初衷也如出一轍,也是被它華美的外觀和逼真的高仿吸引。有一天,他看到同事拿著一款很新穎的手機,原來是三星伯爵的仿造機,通話質量還可以,三星伯爵當時的市價要6000元左右,而仿造機才1300元,於是便買了一部。可只用了3個月,手機觸摸屏幕不動了,通話對方能聽到自己的聲音,自己卻聽不到對方的聲音,修了好幾次,花了200多元,但用沒多久又「復發」,只能讓它「退休」。
詭計揭秘2
據了解,高仿機所仿製的主要對象是售價高昂的大品牌高端手機,特別是新上市的旗艦機型;其次則是大品牌銷量十分大的中端價位手機。這些高仿機價格低得驚人,比如三星伯爵手機、蘋果iphone以及諾基亞N96等高檔手機,真品價格多在4000~6000元,而這些手機的「模擬版」卻只要幾百元。同時,有些山寨機雖然品牌不響,但是屏幕大,能照相、攝像、有MP3、MP4等功能,對消費者很有吸引力。
情景再現3
市民王先生在二七路上的一家大型超市買了個紫光牌的MP5,回家一用發現產品有些不對勁。上網一查,發現該產品標志與清華紫光一致,包裝外觀也很相似,卻不是真的清華紫光產品。 與王先生情況差不多,市民賀先生在某大型超市買到了「山寨」美之源果粒橙。他通過對比發現兩種產品外包裝幾乎一模一樣,只是仿冒的果粒橙少了「美汁源」的字樣,取而代之的是該超市的商標。賀先生說:「光是『山寨』也就算了,但這瓶果粒橙包裝上連衛生許可證號都沒有,喝了讓人心裡不踏實。」 詭計揭秘3:
經過最近幾年對保護知識產權的普及、打擊,現在,對外國的知識產權是不敢侵犯了,或者說不敢明目張膽的侵犯了。但是,國內的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仍然沒有提高。我們有些地方政府認為,只要能提高GDP,管他什麼知識產權。這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行為,將嚴重摧殘我們尚未成形的研發能力。試想,某個廠家花了幾千萬、幾億元,哪怕是幾萬元研發的一項技術(或許這技術很簡單,只是一層窗戶紙,一點就破,但你怎麼就沒想到呢?就像在機器上劃一條線一樣,劃線一美元,知道在哪兒劃線九百九十九美元),你上去就給用了,他們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在繼續的研發上就可能會出現困難,乃至喪失興趣。而你由於這次得來全不費功夫(可能只是花幾萬元招來個沒有職業操守,技術又不高的技術員),只會守株待兔似的等著下一次兔子的來臨。 「山寨手機」,人家正規廠家全是西裝領帶的白領,光工資就得多少?好不容易研究出一種功能,是多少人的心血!你上來給用了,且賣的比人家便宜,人家吃什麼,這些白領還研究個什麼勁!再多研究幾項功能,把你們給弄發了,人家倒喝西北風了。
「山寨食品」,不僅危害了正牌廠家的經濟利益,更加危害國人的身體健康。我在北京西站,基本上沒有買到過真正的「康師傅」,什麼「康帥130」「庚師傅」「唐師傅」充斥市場,味道難吃不說,有時候還要吃壞肚子。 詭計分析:
山寨是近年來的一個流行詞彙,而且「山寨文化」大有席捲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之趨勢,對於山寨批評者不計其數,擁護者也並不少,但是不管是持批評還是支持態度,從消費者的層面,山寨產品和品牌之所以能夠有一定的市場,也有其合理生存的理由。山寨產品最早源於山寨手機,當然現在在很多其他領域大有山寨被濫用的趨勢,不過就手機市場來說,山寨產品得到部分消費者的歡迎還是有著其一定的消費心理的支撐,分析這些心理對於其他產品的營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山寨也流行,事實上,其背後不僅僅是山寨產品的「白菜價」,更應該看到的是:一方面,山寨產品的外觀的「個性」是很多知名品牌無法相比的,大多數山寨產品外觀設計不僅體現潮流,更直追國際流行風,而其功能之全也毫不遜色於知名品牌產品;另一方面,大多數消費者對於部分知名品牌的抵觸也導致了他們更願意選擇山寨產品,在產品成本透明的年代,很多網民通過網路掌握了很多企業生產產品的成本價,而對於終端過高的銷售價難以接受,這一點,尤其體現在運動服裝、鞋帽領域;此外,少數品牌產品為了體現自身技術,在產品設計時未能考慮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造成消費者的使用不便,也是技術性品牌產品的一大缺陷。 正如黑格爾在其哲學理論中論述到的一句話——「存在即是合理」,在這里,我們姑且不去探討合理與合法的辨證關系,就山寨產品的產生和流行,必然是社會需求的某種體現,同時也反映出了一些消費者對於山寨文化的認可甚至追逐。 競爭帶來發展,在不違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對於消費者而言,一些山寨產品因其製造成本、廣告成本及推廣成本的降低,給消費者帶來的是價格更低、功能更多和外觀更新穎的商品,盡管在一些媒體看來,山寨產品有盜版、質量差、無保修等諸多弊端,但在網路上,山寨產品儼然被賦予了「挑戰文化霸權、消除各種強權」的神聖使命,並出人意料地得到了大多數網友的擁護。 而對於出生草根的山寨產品來說,在不侵權、不違法的前提下,模仿僅僅是其快速形成銷售佔有市場的第一步,同時也是走向市場的第一步,就一些山寨產品給消費者帶來的十足創意、十足娛樂已值得眾多大品牌反思,所以,不分青紅皂白一律給予扣上「侵權」帽子大加抵制的做法未必正確,英雄不論出身,「山寨」要成為「城堡」需要一個敦實的過程,通過對山寨產品進行引導,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獨有的競爭優勢,幫助他們更好地提升產品品質,幫助他們以更好的營銷From EMKT.com.cn方式贏得市場,從而在市場上與其他品牌形成良性競爭,促進消費市場的成熟和發展,這才是消費社會更應該關注的事情。 消費指南:
山寨產品能夠生存,是在偶然的創新顛覆中打動了消費者的某些消費偏好和消費心理需求,盡管一些山寨手機的質量和售後服務並不值得稱道,但是從滿足現階段中國市場的消費心理來看,山寨產品也有成功之處。
購買商品一定要到正規商場,還要選購正規品牌的商品,因為正規品牌的商品質量和售後服務都能有所保證,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在維權時也比較容易通過正規途徑解決,而目前很多的山寨食品,有的根本找不到廠家,消費者維權時自然無法保證自己的合理權益。
❽ 賣仿製品違法嗎
如果賣的是知名品牌的話是違法的,如果有品牌的受理權的話,那就不違法了,很多東西是可以復制的,但要有版權許可的。否則絕對違法。依據我國刑法的規定,賣高仿的商品是屬於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為,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犯罪分子是有可能坐牢的。
法律分析
賣的仿製品侵犯他人商標權的話,則違法。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故意為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行為提供便利條件,幫助他人實施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的;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根據上述法律規定,如果出售仿冒產品,涉嫌侵犯了權利人的知識產權、商標權等,屬於違法行為,如果構成犯罪,依法應承擔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服務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❾ 製作一個官網的價格一般是多少
2000-3000一個檔次, 5000-7 8000一個檔次,這是比較常用的,實現功能不同,價錢不同
❿ 江詩丹頓swiss都是仿製品,為何還要一千多,其它很多品牌都正品,為何又賣不到一千高仿產品有何價值
仿品一千多算很便宜了好不,真的都要好幾萬,幾十萬,如果是高仿,一模一樣,一千多還是值了,至少人家看起來以為是真的,以為你有錢,對你也客氣很多,你的面子也高調很多。但是人家知道你很窮,戴個那樣的表估計也沒人相信是真的把,要跟身份配套嘛,不過你喜歡裝也可以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