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賓士和寶馬哪個好
賓士和寶馬哪個好?賓士和寶馬是汽車領域的不可撼動的民用車一線品牌,這兩個品牌都有比較鮮明的品牌特點,賓士的品牌調性更加豪華、大氣,車子都是中規中矩的精緻、大、奢侈。而寶馬的品牌調性則是運動、性能、操控,隨著寶馬3系的不斷普及,寶馬運動車在年輕人群中有著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賓士寶馬奧迪是在民用車領域最有影響力的豪華汽車品牌,保時捷似乎比賓士寶馬奧迪高級,或者定位更高,但是他們畢竟仍然是小眾,所以我覺得保時捷這種品牌也不能算上線。賓士車一直以來主打豪華感和尊貴感,就像過去賓士剛進入中國,大奔不是高級車的象徵,而是身份地位的象徵,開大奔的人大家知道他有錢,但更知道,這個人有身份地位,不是普通有錢人。
而寶馬那麼多年來一直主打其運動性能,尤其是寶馬的家傳之寶——後驅,讓很多熱愛駕駛,追去操控和速度的人們對寶馬愛不釋手,寶馬一直都是運動的象徵,比賓士奧迪更讓人熱血澎湃。但是近年來,寶馬在中低端價格區間,也放棄了對於後驅運動的堅持,比如寶馬X1和1系這樣的入門車,都是前驅布局,而且動力性能也很平淡,純粹是在兜售品牌。
『貳』 賓士跟寶馬哪個好呢
外在這是非常非常直觀的感受,我可以很負責人的說,100個人裡面至少90個人會說賓士的內飾非常的豪華,甩寶馬好幾條街,甚至我自己這個寶馬粉在這點上也很認同。做工無論你賓士是不是國產,這個做工的確比寶馬好,德國人對精密儀器上的嚴謹完整的在賓士身上體現,你隨便找個修理廠問一下那些老修理工,給的答案永遠都是賓士不容易壞,相比較寶馬而言。戰略布局我是不清楚曾經的賓士戰略布局是如何的,但是很明顯現在賓士的戰略布局是高端車型有的東西整體下放,這導致的結果就是新C只需要內外飾賣個殼,就可以超越寶馬3系的銷量。總之兩個品牌是各有高低,而這種高低往往在歷史角度是交替呈現的,各代產品線大更替往往是七年時間,因此一款產品被吊打,用七年時間卧薪嘗膽完成逆襲,所以強者未必常強。而隨著技術的進步,這個周期也可能被縮短。
寶馬3系是全新的開眼角設計,但是寶馬做了個很奇怪的舉動,他把他3系的設計特點防到了7系,再下放到5系。這給人的感覺就是7系雖然是全新設計的全新語言,但是我們在3系看到了,給3系車主不會有太大感受,而7系車主有些則會覺得不值。可是買賓士C的車主卻不會這么想,他們會覺得,哇塞我這可是S級別的設計直接放到30W級別的C上面,太棒了!真有面子!PS:開賓士可不用擔心各種車子的挑釁呢,以前開奧迪,壓根遇不到挑釁的人,自從開了3系,各種思域阿特茲ATSL會跑過來挑釁你。
『叄』 寶馬和賓士哪個最好
兩者各有優勢,區別如下:
1、設計理念的不同。
民間有句順口溜「開寶馬坐賓士」,這說明兩款車在設計理念上的區別,寶馬重視操控性,而賓士更注重舒適性,所以寶馬的操控性很好,但是舒適性上稍遜色於賓士。
2、內飾設計的不同
賓士車設計上很注重內飾的豪華程度,所以從駕駛室內部看賓士的內飾更豪華,而寶馬車的內飾更注重實用性,比如多款賓士車內飾多了一個石英鍾,雖然實用性不大,寶馬車儀表盤上有電子石英鍾顯示,但是賓士的這樣設計,看上去檔次高了一些。
3、動力輸出的不同設計
寶馬車的動力充沛,有三種駕駛模式:舒適型駕駛模式、經濟性駕駛模式、運動型駕駛模式,這三種駕駛模式適合各類人群駕駛,動力輸出會感覺源源不斷,所以這也是許多年輕的富二代和有錢人願意買這款車的原因,這也是寶馬車容易超速的原因,開著開著速度就上去了。
而賓士注重的舒適性,在減震和地盤穩定性上下了功夫,但是操控性和動力輸出低於寶馬車,所以賓士車的車主更多的中年的成功人士,很少有年輕人願意開賓士飈車。
『肆』 寶馬和賓士哪個好
寶馬更好。
華晨寶馬的質量與德國慕尼黑工廠生產的質量是同一水準,比泰國等地區生產的質量要更好。這可能會顛覆了一些小夥伴的想像,但事實確實如此,因為寶馬的沈陽工廠還負責整個亞洲地區其他市場寶馬車型需求的供應。
寶馬發展歷程
寶馬公司創建於1916年,總部設在德國慕尼黑。80年來,它由最初的一家飛機引擎生產廠發展成為以高級轎車為主導,並生產享譽全球的飛機引擎、越野車和摩托車的企業集團,名列世界汽車公司前20名。寶馬也被譯為「巴依爾」。
(1)「車輛」,是指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2)「機動車」,是指以動力裝置驅動或者牽引,上道路行駛的供人員乘用或者用於運送物品以及進行工程專項作業的輪式車輛。
(3)「非機動車」,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驅動,上道路行駛的交通工具,以及雖有動力裝置驅動但設計最高時速、空車質量、外形尺寸符合有關國家標準的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電動自行車等交通工具。
『伍』 賓士和寶馬哪個車性價比高
賓士汽車比較好,性價比比較好。
1、從品牌說起,寶馬的確要叫賓士一聲「大哥」,賓士的歷史比寶馬長了30年。以至於在寶馬百歲生日時,賓士也忍不住秀了一把操作。在賓士的祝福海報上,配文第一句話是:「感謝一百年的競爭!沒有寶馬的那三十年,是有點無聊!」不僅為競爭對手獻上了生日祝福,還暗地嘲諷了一波。
2、從產品線上相比,賓士比寶馬更全面,掀背車、轎車、運動轎車、獵裝車等等,賓士的乘用車幾乎涵蓋了所有領域。而寶馬則少了許多車型。
賓士品牌的創始人;
1、戈特利布·戴姆勒:德國工程師和發明家,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
2、卡爾·弗里特立奇·本茨:德國著名的戴姆勒—賓士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
3、威廉·邁巴赫:是戴姆勒—賓士公司(梅賽德斯—賓士公司前身)的三位主要創始人之一,也是世界首輛梅賽德斯—賓士汽車的發明者之一。
4、埃米爾·耶利內克:當時歐洲富有的企業家,在1900—1909年期間為戴姆勒汽車公司的董事,他為當時的第一輛「現代」汽車指定了由戴姆勒和邁巴赫設計的一款發動機,並給此款發動機以他女兒的名字命名,即梅賽德斯。梅賽德斯在1926年時正式成為了公司的商標。
『陸』 寶馬和賓士哪個好
個人認為寶馬好
因為5年前群雄會已經比較過
寶馬任何系列都比賓士更勝一籌
。
大多數人說賓士,但他們只是知道這個牌子響亮創始的早,久而久之就產生了賓士比寶馬好的觀念。但從寶馬的發展史來看僅僅94年就擠進了世界三大名車的行列。
『柒』 寶馬和賓士選哪個
世界上或許有最貴的車,但是一定沒有最好的車。
最貴的車,只不過是用金錢來衡量的,但是最好的車卻不能用金錢來衡量,這有關質量穩定性、品牌屬性、車主黏性、性價比等等。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一線豪華車領域,買賓士的人很多,買寶馬的人也不少,盯著奧迪的潛在購買者更是數以十萬計。那麼,同樣的價格到底該買誰呢?
BBA同級車你要說奧迪A4L比寶馬3系強,寶馬3系的車主肯定不樂意,你要說賓士E級不如寶馬5系,那麼寶馬5系的車主肯定有十個理由反駁你賓士E級不行。所以有人30萬買了賓士C而有人買了寶馬3,有人80萬買了奧迪A8L也有人買了寶馬7系。
所以對於品牌車主的人物屬性了解透徹,才能明白為何各自選擇的不同。
首先說價格,奧迪的價格相比以前並不佔據絕對優勢,奧迪A4L的起售價已經超30萬,就算是有跌幅,和賓士C和寶馬3系的差距也沒以前那麼大,那麼為何購買奧迪A4L的人還是那麼多?
四個圈,辨識度非常高。其次奧迪是誰家的?是大眾。這意味著奧迪的上下銜接要比賓士和寶馬更加具有品牌優勢。大眾和奧迪是一家,奧迪和賓士、寶馬都屬於德系。加上奧迪曾經也是官車,你說奧迪A6L車主如何如何不如寶馬5或者賓士E都無法撼動奧迪A6L在行政轎車領域的地位。
奧迪品牌雖然在檔次上可能因為價格因素略低於寶馬和賓士的同級車型,但是這並非意味著奧迪就不是豪車,給它「低廉」的標簽。奧迪相比於賓士和寶馬,其還有著龐大的RS家族,在這RS家族領域,其知名度絕對不輸於寶馬M系。
但是從運動層面講,寶馬的運動車型更加通俗化。可能寶馬3系就會被定義為運動車型,但是很少有人買奧迪A4L為了操控和運動。從這一點講,市場定位就十分清晰,至少購買者在購買前給它們的定位是比較清楚的。
所以,年輕人人群中,尤其是男性,選擇寶馬的人可能更多。年齡稍微大一點的,或許更傾向於奧迪和賓士,而在賓士和奧迪之間的選擇,務實一點的可能選擇了奧迪,對乘坐舒適性要求更高的則會選擇賓士。價格對購買豪車的影響大嗎?當然大。
這個影響也不是說買奧迪和大眾的那種區別,而是買奧迪A6L的人覺得加5萬買賓士E級並不劃算,感覺並不值得,所以這類人買了奧迪而不是賓士。
賓士作為BBA中檔次最高,內飾最好看的品牌,在口碑上近些年雖然有些風波,但是整體形象受損並不大,雖然寶馬比較穩定,但是依然無法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奧迪和賓士這兩年都有比較大的負面問題和事件,但是寶馬始終無法撼動兩者的市場份額,這也說明以BBA形成的一線豪車領域,都有各自龐大的熱愛群體。就像是本田一樣,一個機油增多也沒讓本田CRV從此一蹶不振。
所以,一樣的錢買誰,尤其是超過30萬這個級別,很多人並不會聽從別人的意見,或者看車評的評論,大多數都會以自己的主觀的決定購買。
『捌』 為何買寶馬的比買賓士的多
然而在將近一年的時間里,它的銷量始終沒有太多的提高。與同為進口改國產的寶馬相比,賓士的表現顯然讓人感到不盡人意。
一:市場定位不準消費者尚未接受「國產賓士」
在人們的心目中「賓士」和「寶馬」一貫都是高端轎車的代表,甚至有不少人都認為賓士高於寶馬。在二者分別國產後,寶馬首先放下了「架子」,定位於略高奧迪A6的價格區間。賓士則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在與國產寶馬平起平坐和維持原進口車價中,賓士選擇了後者。在現有市場中,完全進口的賓士和國產的賓士在價格上沒有什麼差異。那麼,消費者又為什麼要去選擇你——國產賓士呢?
二:國產後價格沒有變化「國產化」砸了自己的腳
我們曾以消費者的身份詢問國產賓士的情況,銷售人員告之「國產賓士為進口部件,國內組裝。目前國產的E200K和E280也有純進口的,價格方面和國產的一樣。」我們都知道,按照一般的規律,國產後的車型都會由於人員成本、關稅等原因節約出很大一部分成本。但是國產賓士的此番定價,的確讓我們摸不到頭腦。
對於帶有國產標記的賓士車,銷售人員還向我們解釋:車尾的「北京賓士-戴克」標致,我們可以幫您摘下來,而且大多數客戶都是這么做的」。看來如果花同樣的錢,消費者並不樂於接受國內組裝的產品。因為他們即沒有得到實惠,又失去了面子。也難怪我們在街上很難發現「北京賓士-戴克」生產的E級賓士。
三:競爭對手產品線豐富導致賓士「寡不敵眾」
目前北京賓士E系列車型擁有E200K(52.5萬)、E280(63.98萬)兩個產品。而競爭對手寶馬5系卻擁有龐大的陣容,四款車型的價格覆蓋了48萬到65萬元的價格區間。豐富的車型和配置選擇,更利於被消費者接受。看來即便國產賓士是頭「猛虎」,恐怕也難敵寶馬的「群狼」戰術。
「有錢人不是坐賓士,就是開寶馬」,是我們對這兩個豪華品牌的普遍評價。新銳車網編輯觀點:今隨著中國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消費者購買能力的不斷增長,有越來越多的人會去選擇豪華轎車。面對這個巨大的市場,我們認為國產賓士還可以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