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產品質量問題找哪個部門投訴電話
市場監督局,存在合同關系可以向法院起訴解除。涉及到產品質量問題需提供舉證,最好找相應鑒定機構出具一份產品質量鑒定報告
⑵ 自己家的農產品想做食品質量/衛生安全/農殘檢測,出具檢測報告,可以找哪些部門、機構
關於農產品檢測都有哪幾項,可以參考以下幾類:農產品檢測包括農產品的營養成分檢測、微量元素檢測、重金屬元素檢測、農葯殘留檢測、獸葯殘留檢測及其他有害物質檢測,這些檢測都是保障農產品質量符合營養、安全要求的重要手段。
根據現有的檢測行業現狀,大多數政 府級別成立的檢測機構主要針對大的農產品種植基地、果蔬批發基地建立。如果只是小規模的農產品或是自己家的產品想做農殘檢測,那可以找專門的檢測機構,一般受CMA、CNAS、CATL認可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出具的報告比較受認可。華才檢測作為專業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實驗室已通過CMA、CNAS、CATL認證,以前沿的國際實驗室標准操作,最先進的農產品各項檢測儀器,為大家提供專業的、全面的農產品檢測服務。可以去官網看看他們的合作品牌、案例。
⑶ 質量問題投訴哪個部門
質量問題投訴找消費者協會。
目前我們國家主要有以下幾個部門的職責與商品質量有關:
1、企業主管部門;
2、技術監督部門;
3、消費者協會;
3、工商行政管理部門;
5、商檢部門;
6、人民法院。
消費者協會是政府的技術監督,工商,商檢等幾個部門聯合設立的負責解決廣大消費者遇到困難的組織,它涉及面廣,並掛靠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解決問題較容易,所以消費者購買消費品時發現問題可先找消費者協會。市場購買了摻假,冒牌商品可投訴到工商部門。如果在生產流通領域購買的商品出現質量問題,可投訴技術監督部門。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
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
⑷ 產品質量問題找哪個部門投訴
產品質量出現問題可以找消費者協會投訴,熱線電話12315。
如果解決不了找企業主管部門,技術監督部門,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商檢部門。最後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企業主管部門是管理機構,直接制約企業。如果直接投訴質量問題,就比較容易解決。消費者協會是政府的技術監督,工商,商檢等幾個部門聯合設立的負責解決廣大消費者遇到困難的組織。涉及面廣,並隸屬於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解決問題比較容易,所以消費者購買消費品時發現問題可以先找消費者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領導,組織、協調、督促有關行政部門做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工作,落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監督,預防危害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行為的發生,及時制止危害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的行為。
⑸ 農產品質量監管屬於哪個部門職能
農產品質量監管屬於農業部。
⑹ 哪個部門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管理工作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質量安全的基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直接關繫到大家吃得安全的民生問題!從土地到餐桌各個環節都存在很多影響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的因素,因此,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質上是一個需要多部門聯合,密切協作,全力以赴,盡心盡職的系統工程。可民說,目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情況不容樂觀,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監管不力是主要原因之一,關鍵是:部門之間協調不力,有法不依,執法不嚴!
我國與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機構有:農業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葯品監管局。各省、市、縣三級都相應設置農業、衛生、工商、質檢和食品葯品監管廳、局。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網路。為了進一步加快食品質量安全的發展和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根據《關於進一步明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分工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04]35號):「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以下簡稱《決定》),經國務院、中央編委領導同意,現就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分工有關問題進一步明確如下:按照《決定》提出的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質檢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將現由衛生部門承擔的生產加工關節的食品衛生監管職責劃歸質檢部門;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衛生部門負責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的監管;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負責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
⑺ 產品質量有問題找什麼部門鑒定
法律分析:產品質量鑒定部門叫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只有省級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可以接受質量鑒定申請。質量鑒定由上述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指定鑒定組織單位組織實施。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 第四十二條 由於銷售者的過錯使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銷售者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生產者也不能指明缺陷產品的供貨者的,銷售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⑻ 農產品檢測報告要去哪裡檢測
農產品檢測的項目最重要,在檢測的過程中其實也有著很多不一樣的項目。
可以選擇定性檢測,通過樣品來檢測內部是否含有有毒的物質,一般都是會通過陽性和陰性來表述。另外,農產品檢測機構也可以通過限量的檢查,看一下內部所含有的有害物質是否已經超過標准值,如果超過標准值也屬於不合格的產品,其實有很多的食物都有可能會導致中毒,所以就需要仔細的檢查是否存在金屬量偏高,是否存在有毒油脂,還有農葯殘留等等,這一些都是當前在檢測過程中的主要關鍵,另外也需要關注添加劑的含量,還有生物性污染類的成分等等。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
第二十四條 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應當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如實記載下列事項:
(一)使用農業投入品的名稱、來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二)動物疫病、植物病蟲草害的發生和防治情況;
(三)收獲、屠宰或者捕撈的日期。
農產品生產記錄應當保存二年。禁止偽造農產品生產記錄。
國家鼓勵其他農產品生產者建立農產品生產記錄。第三十三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農產品,不得銷售:
(一)含有國家禁止使用的農葯、獸葯或者其他化學物質的;
(二)農葯、獸葯等化學物質殘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
(三)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蟲、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
(四)使用的保鮮劑、防腐劑、添加劑等材料不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范的;
(五)其他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第三十五條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應當充分利用現有的符合條件的檢測機構。
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的機構,必須具備相應的檢測條件和能力,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部門考核合格。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應當依法經計量認證合格。第二十一條 對可能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農葯、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獸醫器械,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實行許可制度。
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可能危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農葯、獸葯、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等農業投入品進行監督抽查,並公布抽查結果。
⑼ 質量有嚴重問題,歸哪個部門管
摘要 一般產品有質量問題找市場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