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免增值稅企業開了農產品收購發票217688,進項稅額是28299.44,附表二怎麼填,不會被扣稅吧
免增值稅的不能抵扣進項稅的,所以你記賬無須記進項稅,總金 額計成本,這樣你就不用填寫表二這項目 了。如果你記價稅分離分錄,則填寫表二時,填在14欄中。反映在主表的進項轉出欄。
『貳』 農產品一般納稅人公司開出的是不征稅普票,同時還開免稅收購票,申報時收購票需要採集和填報嗎
你好!僅供參考 , 祝事事順利 , 望採納不勝感激!
免稅收購票,申報時收購票需要採集和填報哈!自開的收購發票的進項稅額,應該填寫到在附表二第6欄「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欄次,抵扣的稅額會體現在申報表中。
『叄』 附表二6欄農產品怎麼填寫
法律分析:填寫農產品的成本與稅額。農產品的成本的計算:農產品收購發票或銷售發票的金額減去抵扣的進項稅額。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二條 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17%。
(二)納稅人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築、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1%:
1.糧食等農產品、食用植物油、食用鹽;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二甲醚、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
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除本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6%。
(四)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境內單位和個人跨境銷售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零。
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肆』 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申報附表二怎麼填寫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
1、在填寫有關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欄目時,必須要依據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申報抵扣明細。
2、運輸費用抵扣申報的變化:
⑴取得《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抵扣申報:
從試點納稅人取得的《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反映在「認證相符的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 」中,不再反映在第8欄「運輸費用結算單據」中。
①從試點一般納稅人取得的發票「稅率」欄為「11%」的《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按發票票面「金額」填寫本欄「金額」,按發票票面「稅額」填寫本欄「稅額」。
②從試點小規模納稅人取得的發票票面左上角註明「代開」字樣且發票「稅率」欄為「***」的《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即稅務機關代開的專用發票),按發票票面「價稅合計」填寫本欄「金額」,按發票票面「價稅合計」乘以7%扣除率計算填寫本欄「稅額」。
③稅務機關代開的貨運專用發票未經認證不得抵扣。
⑵第8欄「運輸費用結算單據」反映的主要內容:
①鐵路運輸費用結算單據仍按原規定以7%扣除率計算填寫申報抵扣。
②取得非試點納稅人開具的符合抵扣條件的運輸費用結算單據仍按原規定以7%扣除率計算填寫申報抵扣。
③運輸費用結算單據不包括《貨物運輸業增值稅專用發票》。
3、第6欄「農產品收購發票或銷售發票」,如果實行農產品核定扣除辦法的不填寫份數和金額欄,只填寫稅額欄。
4、第11欄「(三)外貿企業進項稅額抵扣證明」:填寫時需要憑稅務機關出口退稅部門開具的《外貿企業出口視同內銷征稅貨物進項稅額抵扣證明》才能填寫。
5、本表在稅額上存在以下邏輯關系:25欄+26欄-3欄=27欄,26欄+2欄=35欄。
6、第22欄「上期留抵稅額退稅」:目前不填,屬於備用項目。
7、如果發生按規定可以抵扣的「代扣代繳稅收通用繳款書」,則在第7欄(輔導期的納稅人包括第32欄)中反映,同時需填寫附表五;如果沒有,則不填寫或填「0」,附表五不填寫。
8、關於輔導期的特殊規定:
輔導期納稅人在填報第3欄、第5欄、第8欄其中的公路、內河貨物運輸業統一發票部分的進項稅額抵扣明細時,要依據稅務機關告知的稽核比對通知書中稽核比對相符的結果進行填寫。未收到稅務機關的稽核比對結果的,則在 「待抵扣進項稅額」的相應欄目中反映 (即輔導期先比對後抵扣) 。
(4)購進免稅農產品填在附表二的哪裡擴展閱讀:
為保證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工作的順利實施,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在北京等8 省市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增值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的通知》(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43號)的規定,增值稅納稅申報有關事項如下:
(一)自試點之日稅款所屬期起,全所有增值稅納稅人均應按照本公告的規定進行增值稅納稅申報,並實行電子信息採集。
(二)納稅申報資料
納稅申報資料包括納稅申報表及其附列資料和納稅申報其他資料兩類。
1、納稅申報表及其附列資料
(1)增值稅一般納稅人(以下簡稱一般納稅人)納稅申報表及其附列資料包括:
(A)《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B)《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本期銷售情況明細);
(C)《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
(D)《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三)》(應稅服務扣除項目明細);
一般納稅人提供營業稅改徵增值稅的應稅服務,按照國家有關營業稅政策規定差額徵收營業稅的,需填報《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三)》。其他一般納稅人不填寫該附列資料。
(E)《固定資產進項稅額抵扣情況表》。
(2)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以下簡稱小規模納稅人)納稅申報表及其附列資料包
括:
(A)《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
(B)《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附列資料》。
小規模納稅人提供營業稅改徵增值稅的應稅服務,按照國家有關營業稅政策規定差額徵收營業稅的,需填報《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適用於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附列資料》。
其他小規模納稅人不填寫該附列資料。
(3)上述納稅申報表及其附列資料表樣和《填表說明》詳見總局2012年第43號公告)。
2、納稅申報其他資料
(1)已開具的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和普通發票的存根聯;
(2)符合抵扣條件且在本期申報抵扣的防偽稅控《增值稅專用發票》、《貨物運輸
業增值稅專用發票》、稅控《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公路、內河貨物運輸業統一發票》
的抵扣聯;
(3)符合抵扣條件且在本期申報抵扣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購進農產品
取得的普通發票、運輸費用結算單據的復印件;
(4)符合抵扣條件且在本期申報抵扣的代扣代繳增值稅的稅收通用繳款書及其清單,書面合同、付款證明和境外單位的對賬單或者發票;
(5)已開具的農產品收購憑證的存根聯或報查聯;
(6)應稅服務扣除項目的合法憑證及其清單;
(7)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其他資料。
3、納稅申報表及其附列資料為必報資料,其紙質資料的報送份數、期限由市(地)國稅機關確定;納稅申報備查資料是否需要在當期報送、如何報送由主管國稅機關確定。
4 、國家稅務總局規定特定納稅人(如成品油零售企業,機動車生產、經銷企業,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試點企業,廢舊物資經營企業,電力企業等)填報的特定申報資料,仍按現行要求填報,今後如有調整,另行公告。
『伍』 免稅農產品發票怎麼抵扣申報
01 核定扣除農產品進項稅
《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實施辦法》(財稅〔2012〕38號印發)規定,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扣除率為銷售貨物的適用稅率。
因此,2019年4月1日以後,如果你公司銷售的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3%,則對應的扣除率為13%;如果銷售的貨物適用增值稅稅率為9%,則扣除率為9%。
試點納稅人納稅申報時,應將《農產品核定扣除增值稅進項稅額計算表(匯總表)》中「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合計數填入《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二)》第6欄的「稅額」欄,不填寫第6欄「份數」和「金額」數據。
02憑票扣除農產品進項稅
增值稅一般納稅購進農產品,可憑增值稅專用發票、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農產品收購發票或銷售發票抵扣進項稅額。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農業生產者購進農業生產者自產的農產品,可依據收購發票或免稅的增值稅普通發票,按票面金額*9%計算抵扣進項稅;如果購入農產品用於加工適用13%稅率的貨物的,可以在領用時加計1%計算抵扣進項稅;
填表:小保公司為一般納稅人的麵包加工企業,2019年5月底收到購入的玉米,取得農業合作社開具銷售的一張免稅的增值稅普通發票100000元。6月10日領用該批玉米加工麵包。
該筆業務,5月購入玉米入庫時可以抵扣的進項稅=100000*9%=9000元;
6月申報時5月的增值稅時,增值稅申報表附表二第6欄次填列: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從小規模納稅人處購入農產品,取得開具3%的專用發票的,入庫時按發票上不含稅金額*9%計算抵扣進項稅;領用用於生產13%的貨物的,加計抵扣1%的進項稅。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入或進口農產品,取得9%的專用發票的,按發票金額認證抵扣進項稅;領用用於生產13%的貨物的,加計抵扣1%的進項稅。
『陸』 農產品收購發票如何填附表二
法律分析:在增值稅附表二第6欄 「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 」填列,第4欄同樣填列。 若有加計扣除部分則在領用農產品加工時,抵扣1%,在增值稅附表二8A填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印製、領購、開具、取得、保管、繳銷發票的單位和個人(以下稱印製、使用發票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發票,是指在購銷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中,開具、收取的收付款憑證。
第四條 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國的發票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稅務機關依據職責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發票管理工作。
財政、審計、市場監督管理、公安等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配合稅務機關做好發票管理工作。
第五條 發票的種類、聯次、內容以及使用范圍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規定。
第六條 對違反發票管理法規的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可以舉報。稅務機關應當為檢舉人保密,並酌情給予獎勵。
『柒』 免稅貨物如何填列增值稅納稅申報表
有免稅項目的企業填寫《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時,在申報表的第二部分「免稅項目」中,先在第9欄下拉菜單中選擇免稅性質代碼及名稱。《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的第9欄第1列的數據必須與增值稅附表一的第18欄或第19欄的免稅銷售額和申報。
如果沒有自己免稅的項目可選,請選擇「其他」,然後在第9欄的第1列「免徵增值稅項目銷售額」中填寫免稅銷售額,數據要與附表一的第18欄或第19欄的免稅銷售額一致,在第9欄第5列「免稅額」中填寫免稅額(必須填寫)。
在《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第5列填寫減免稅額即可以實現網上申報並清卡。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分攤不得抵扣進項稅額時免稅項目銷售額如何確定問題的批復》(國稅函[1997]529號)第七條規定:
納稅人在計算不得抵扣進項稅額時,對其取得的銷售免稅貨物的銷售收入和經營非應稅項目的營業收入額,不得進行不含稅收入的換算。
參照上述規定,免徵增值稅銷售收入,不得進行不含稅收入的換算。由此,免徵增值稅的增值稅申報表與利潤表收入填報是一致的。
(7)購進免稅農產品填在附表二的哪裡擴展閱讀
進出境及購買免稅商品規定
一、根據《國務院關於改革和調整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自1996年4月1日起留學人員回國定居(工作),憑有效護照和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出具的《留學回國人員證明》,連續在國外每滿180天。
海關准予免稅攜帶進境計算機、電視機、電冰箱、錄像機、照相機、摩托車、攝像機、錄音機、縫紉機、打字機等物品一件。以上物品可在國內指定的「免稅商品供貨處」購買。
二、如系回國探親留學人員或留學人員家屬,在國外連續待滿一年以上者可購買上述免稅物品一件,不需要出具《留學回國人員證明》。
三、公派和自費留學人員學成回國服務時可用外匯在其免稅指標內購買小轎車一輛,具體規定如下:
1)在境外的留學、進修時間必須超過一年;
2)必須是在正規大學報到注冊;
3)必須在使(領)館教育處(組)報過到;
4)開具《留學回國人員證明》;
5)回國後憑使(領)館開具的《留學回國人員證明》、海關申報單、接收單位證明及戶籍證明到有關單位購車;
6)入關時帶回足夠的購車外匯,並且在海關申報單上要如實填寫。
『捌』 農產品收購發票怎麼網路報稅 填在增值稅申報表附表二第六欄稅額里么
是的,完全正確。
納稅人納稅申報時,應將《農產品核定扣除增值稅進項稅額計算表(匯總表)》中「當期允許抵扣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合計數填入《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表二)》第6欄的「稅額」欄,不填寫第6欄「份數」和「金額」數據。答案來源於: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2年第35號《關於在部分行業試行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有關問題的公告》。
『玖』 增值稅,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分別怎麼樣填
一、增值稅按照以下順序填寫申報表:
1.銷售情況的填寫
第一步: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本期銷售情況明細)第1至11列;
第二步: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三)》(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扣除項目明細)。(有差額扣除項目的納稅人填寫)
第三步: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一)》(本期銷售情況明細)第12至14列。(有差額扣除項目的納稅人填寫)。
第四步:填寫《增值稅減免稅申報明細表》。(有減免稅業務的納稅人填寫)
2.進項稅額的填寫
第五步: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五)》(不動產分期抵扣計算表)。(有不動產進項稅額分期抵扣業務的納稅人填寫)
第六步:填寫《固定資產(不含不動產)進項稅額抵扣情況表》。(有固定資產(不含不動產)進項稅額抵扣業務的納稅人填寫)
第七步: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本期進項稅額明細)。
第八步:填寫《本期抵扣進項稅額結構明細表》。
3.稅額抵減的填寫
第九步: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四)》(稅額抵減情況表)。(有稅額抵減業務的納稅人填寫)
4.主表的填寫
第十步: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一般納稅人適用)》。(根據附表數據填寫主表)
(二)一般業務的填寫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發生的一般業務(不包含即征即退、減免稅、出口退稅、匯總申報、稅額抵減、差額征稅、固定資產抵扣、不動產抵扣業務),只需要填寫附表一、附表二、進項結構明細表和主表中的部分項目。其他表格不需要填寫。
1.銷售情況的填寫
(1)一般計稅方法的填寫
納稅人適用一般計稅方法的業務,當期取得的收入根據適用不同的稅率確定的銷售額和銷項稅額,分別填寫到對應的 「開具增值專用發票」、「開具其他發票」、「未開具發票」列中。
(2)簡易計稅方法的填寫
納稅人適用簡易計稅方法的業務,當期取得的收入根據適用不同徵收率確定的銷售額和應納稅額,分別填寫到對應的 「開具增值專用發票」、「開具其他發票」、「未開具發票」列中。
2.進項稅額的填寫
(1)申報抵扣的進項稅額的填寫
納稅人當期認證相符(或增值稅發票查詢平台勾選確認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含機動車銷售統一發票)的進項稅額填寫在「認證相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欄次中。
當期取得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經稽核比對相符後,根據稽核比對結果通知書註明的相符稅額合計,填寫到附表二第5欄「海關進口增值稅專用繳款書」欄次中。
當期取得的農產品收購發票或銷售發票計算的進項稅額,填寫到附表二第6欄「農產品收購發票或者銷售發票」欄次中。實行農產品核定扣除的企業,計算出的當期農產品核定扣除進項稅額也填寫在此欄中。
當期取得的「代扣代繳稅收繳款憑證」,代扣代繳的稅額填寫到附表二第7欄「代扣代繳稅收繳款憑證」欄次中。
2016年5月1日至7月31日期間取得的道路、橋、閘通行費,以取得的通行費發票(不含財政票據)上註明的收費金額計算的可抵扣進項稅額,填入附表二第8欄「其他」。
【政策鏈接】一般納稅人支付的道路、橋、閘通行費,暫憑取得的通行費發票(不含財政票據,下同)上註明的收費金額按照下列公式計算可抵扣的進項稅額:
高速公路通行費可抵扣進項稅額=高速公路通行費發票上註明的金額÷(1+3%)×3%;
一級公路、二級公路、橋、閘通行費可抵扣進項稅額=一級公路、二級公路、橋、閘通行費發票上註明的金額÷(1+5%)×5%。
(2)進項稅額轉出額的填寫
納稅人已經抵扣但按政策規定應在本期轉出的進項稅額,填寫到附表二第13至23欄中。
【政策鏈接】《試點實施辦法》第二十七條下列項目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
①用於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項目、免徵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服務、無形資產和不動產。其中涉及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動產,僅指專用於上述項目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包括其他權益性無形資產)、不動產。納稅人的交際應酬消費屬於個人消費。
②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以及相關的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③非正常損失的在產品、產成品所耗用的購進貨物(不包括固定資產)、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交通運輸服務。
④非正常損失的不動產,以及該不動產所耗用的購進貨物、設計服務和建築服務。
⑤非正常損失的不動產在建工程所耗用的購進貨物、設計服務和建築服務。納稅人新建、改建、擴建、修繕、裝飾不動產,均屬於不動產在建工程。
3.進項稅額結構明細的填寫
《本期抵扣進項稅額結構明細表》中「按稅率或徵收率歸集(不包括購建不動產、通行費)的進項」,反映納稅人按稅法規定符合抵扣條件,在本期申報抵扣的不同稅率(或徵收率)的進項稅額,不包括用於購建不動產的允許一次性抵扣和分期抵扣的進項稅額,以及納稅人支付的道路、橋、閘通行費,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上註明或計算的進項稅額。
納稅人執行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的,按照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扣除率所對應的稅率,將計算抵扣的進項稅額填入相應欄次。
納稅人取得通過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中差額征稅開票功能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按照實際購買的服務、不動產或無形資產對應的稅率或徵收率,將扣稅憑證上註明的稅額填入對應欄次。
第29欄反映納稅人用於購建不動產允許一次性抵扣的進項稅額。購建不動產允許一次性抵扣的進項稅額,是指納稅人用於購建不動產時,發生的允許抵扣且不適用分期抵扣政策的進項稅額。
【政策鏈接】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016年第15號公告,不需進行分2 年抵扣的不動產(可一次性全額抵扣)主要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銷售自行開發的房地產項目、融資租入的不動產、施工現場修建的臨時建築物、構築物。
4.主表的填寫
(1)銷售額的填寫
一般納稅人申報表主表中的銷售額都為不含稅銷售額。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有扣除項目的,為扣除之前的不含稅銷售額。銷售額根據不同項目,分別填寫到「按適用稅率計稅銷售額」、「按簡易辦法計稅銷售額」、「免、抵、退辦法出口銷售額」、「免稅銷售額」。主表的銷售額根據附表一中的銷售額進行填寫。
其中: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的銷售額不填寫到主表第3欄「應稅勞務銷售額」中,應填寫到主表第1欄「按適用稅率計稅銷售額」中。
「應稅勞務銷售額」欄填寫應稅加工、修理、修配勞務的不含稅銷售額。
(2)稅款計算的填寫
附表一中的「貨物勞務的銷項稅額」與「服務、不動產和無形資產的銷項稅額」合計填寫在主表第11欄「銷項稅額」欄次。附表二中第12欄「當期申報抵扣進項稅額合計」填寫在主表第12欄「進項稅額」中。根據主表中註明的公式計算的「應抵扣稅額合計」、「實際抵扣稅額」、「應納稅額」、「期末留抵稅額」、「應納稅額合計」分別填寫在相應的欄次。
主表第23欄「應納稅額減征額」填寫納稅人本期按照稅法規定減征的增值稅應納稅額,包含按照規定可在增值稅應納稅額中全額抵減的增值稅稅控系統專用設備費用以及技術維護費(以下簡稱「兩項費用」),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銷售舊貨銷售額1%減征的部分。
主表第24欄「應納稅額合計」由一般計稅方法計算的「應納稅額」與「簡易計稅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之和,減去「應納稅額減征額」計算得出。一般計稅方法的留抵稅額不能抵扣簡易計算辦法計算的應納稅額。
(3)稅款繳納的填寫
主表第28欄 「①分次預繳稅額」填寫納稅人本期已繳納的准予在本期增值稅應納稅額中抵減的稅額。
主表第34欄「本期應補(退)稅額」反映納稅人本期應納稅額中應補繳或應退回的數額。按表中所列公式計算填寫。
(三)特殊業務的填寫
1.即征即退業務的填寫
納稅人按規定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的貨物、勞務和服務、不動產、無形資產的征(退)稅數據填寫在附表一「即征即退項目」欄次中和主表「即征即退項目」列中。未發生即征即退業務的納稅人無需填寫相關內容。即征即退業務的納稅人取得的進項稅額需要在「一般項目」和「即征即退項目」中進行分攤。
2.減免稅業務的填寫
發生免稅業務的納稅人需要填寫附表一免稅相應欄次和減免稅明細表、主表免稅銷售額欄次。
(1)減免稅明細表的填寫
「減稅項目」由本期按照稅收法律、法規及國家有關稅收規定享受減征(包含稅額式減征、稅率式減征)增值稅優惠的納稅人填寫。「應納稅額減征額」當期大於零的納稅人需要填寫「減稅項目」欄次。
「免稅項目」由本期按照稅收法律、法規及國家有關稅收規定免徵增值稅的納稅人填寫。僅享受小微企業免徵增值稅政策或未達起征點的小規模納稅人不需填寫,即小規模納稅人申報表主表第12欄「其他免稅銷售額」「本期數」無數據時,不需填寫本欄。
「減稅性質代碼及名稱」、「免稅性質代碼及名稱」根據國家稅務總局最新發布的《減免性質及分類表》所列減免性質代碼、項目名稱填寫。同時有多個減稅、免稅項目的,應分別填寫。
「免稅銷售額對應的進項稅額」按下列情況填寫:納稅人兼營應稅和免稅項目的,按當期免稅銷售額對應的進項稅額填寫;納稅人本期銷售收入全部為免稅項目,且當期取得合法扣稅憑證的,按當期取得的合法扣稅憑證註明或計算的進項稅額填寫;當期未取得合法扣稅憑證的,納稅人可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計算免稅項目對應的進項稅額;無法計算的,本欄次填「0」。
3.出口退稅業務的填寫
(1)生產企業免抵退稅業務的填寫
①出口銷售額的填寫:
生產企業適用免抵退政策的當期出口銷售額填報在附表一「免抵退稅」部分「開具其他發票」「銷售額」列,和主表第7欄「免、抵、退辦法出口銷售額」。該銷售額為企業會計確認的出口銷售額。《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的出口銷售額是單證信息齊全進行出口退稅申報的銷售額。兩者口徑不一致,形成的《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與《增值稅納稅申報表》本年累計銷售額差異屬於正常情形。
②征退稅率之差轉出的進項稅額填寫:
生產企業應根據免抵退稅正式申報的出口銷售額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並填報在當期《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二)》第18欄「免抵退稅辦法出口貨物不得抵扣進項稅額」、《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第25欄「免抵退稅不得免徵和抵扣稅額」。匯總表第25欄與附表二第18欄數值需相同,不得有差異。
③免抵退應退稅額的填寫:
增值稅納稅申報表主表中的第15欄「免抵退應退稅額」不是申報系統自動帶出來,需要手工填入。該欄按照稅務機關退稅部門審核確認的上期《免抵退稅申報匯總表》中的第36欄「當期應退稅額」填報。出口企業無論當月是否收到退稅款,都必須按照以上要求填寫。
④生產企業出口業務適用免稅情形的填寫:
生產企業出口業務適用免稅情形時,出口銷售額填寫在附表一免稅列、減免稅明細表中「出口免稅」欄次和主表第8欄「免稅銷售額」中。與此同時,用於免稅業務計算的進項稅額轉出填寫在附表二第14欄「免稅項目用」。
(2)外貿企業免退稅業務的填寫
①出口銷售額的填寫:
外貿企業出口銷售額適用免退稅的,填寫在附表一免稅列和主表主表第8欄「免稅銷售額」中。
②進項稅額的填寫:
外貿企業用於出口業務取得的專用發票須按規定的時限進行認證(或登錄發票查票平台勾選確認)。外貿企業內外銷必須分開核算。外貿企業取得的用於出口退(免)稅的進項發票,認證後填寫在附表二「待抵扣進項稅額」相應欄次。外貿企業征退稅率之差部分計入成本,不在附表二進項稅額轉出中反映。
4.匯總申報業務的填寫
(1)總機構申報表的填寫
實行總分支機構匯總申報的企業,總機構填寫完整的增值稅申報表。總機構根據傳遞表系統匯總的,包含所有總分支機構銷售額、進項稅額、分支機構分配的應納稅額,進行填寫申報表。總機構需要填寫完整的的申報表。
所有總分支機構取得的進項稅額,由總機構匯總填寫在附表二第1欄「認證相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中。按季申報的總機構,匯總的進項稅額包含該季度所有總分支機構認證(或登錄發票查詢平台勾選確認)的專用發票進行稅額之和。
分支機構根據銷售佔比分配的稅款,由總機構填寫在主表第28欄「①分次預繳稅額」。實行定率預繳的總分支機構,分支機構定率預征的稅款也填報在該欄。
(2)分支機構申報表的填寫
分支機構只需要填寫附表一、附表二、主表。
①銷售額的填寫:
分支機構實行按銷售額佔比分配的稅款,倒推出的銷售額填寫在附表一「一般計稅方法」相應稅率欄次中。
分支機構實行定率預征計算的稅款,倒推出的銷售額填寫在附表一「一般計稅方法」相應稅率欄次中。
「營改增」分支機構實行定率預征的,銷售額填寫在附表一第第13a行「預征率 %」。部分實行匯總計算繳納增值稅的鐵路運輸試點納稅人銷售額填寫在附表一第13b、13c行「預征率 %」。
②進項稅額的填寫:
分支機構認證((或登錄發票查詢平台勾選確認)的專用發票進項稅額填寫在附表二第1欄「認證相符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中,並填寫到附表二第 17欄「 簡易計稅方法征稅項目用」作進項稅額轉出。
5.稅額抵減業務的填寫
發生「兩項費用」抵減以及銷售、出租不動產和銷售建築服務按規定預繳增值稅的納稅人,需要填寫《增值稅納稅申報表附列資料(四)》(稅額抵減情況表)。
本表第3行由銷售建築服務並按規定預繳增值稅的納稅人填寫,反映其銷售建築服務預征繳納稅款抵減應納增值稅稅額的情況。
本表第4行由銷售不動產並按規定預繳增值稅的納稅人填寫,反映其銷售不動產預征繳納稅款抵減應納增值稅稅額的情況。
本表第5行由出租不動產並按規定預繳增值稅的納稅人填寫,反映其出租不動產預征繳納稅款抵減應納增值稅稅額的情況。
6.差額征稅業務的填寫
有差額征稅業務的納稅人需要填寫附表二第12至14列和附表三。附表二中第12列相應欄次的數值應等於附表三第3列相應欄次的數值。
二、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的免徵額是3500元,超過了這個數才用繳的,只要單位員工的工資沒有超過免徵額的,就都不用交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申報表填寫規定
(1)滑鼠雙擊桌面"明細申報表",選擇"啟用宏",進入EXCEL填寫工作單中。
注意:這個表格是經過加工的,只有點擊"啟用宏",文件才能正常的填寫和保存。
表格中的黃色區域為可操作區域(用戶在黃色區域中輸入數據後,灰色區域系統自動生成數據)。
(2)稅款所屬月份必須按照申報日期的格式填寫,如"200X-XX"。
(3)"本期本單位總人數"指本單位所有員工實際總人數,包括納稅的和不納稅的人數。
(4)"其中納稅總人數"指這個月交個人所得稅的人數。
(5)"全部人員收入總額"指單位所有人的收入數,不用扣除各項費用,比如四項保險費等。
(6)「繳款書號碼」一定要填寫完整准確,注意一張繳款書對應一張申報表,繳款書的金額必須和申報表的金額一致。零申報的企業,該項目不填。
(7)"國籍編碼"、"職業編碼"、"所得項目編碼"三項數據,系統都用編碼顯示,點擊空格旁的下拉菜單,進行選擇。
"納稅人收入額"指這個人這個月的所有收入,不減除任何費用。
"應納稅所得額"指扣除各項費用後計算個人所得稅的金額。
(8)「稅率」一定按稅率表填寫1-45之間的數值,系統默認百分率,不能填寫小數,比如「0.05,0.1」等。
注意:收入額、應納稅所得額、稅率和實繳稅款這四欄之間沒有邏輯關系,都需要納稅人來填寫。
(9)需要增加行的時候,把游標移到下一欄,點擊工具欄中「增加一行明細」,可以錄入多個納稅人的情況。如果錄錯了納稅人的情況,點擊工具欄中「刪除一行明細」。
(10)數據輸入完畢確認無誤後,將游標移到任意一格,再點擊「保存個稅明細申報上傳文件」按鈕。
注意:保存時不要點擊EXCEL表格的「保存」,一定要點擊"保存個稅明細申報上傳文件"按鈕,在保存過程中,系統會對填寫的表單進行檢查,如果出現錯誤,游標會停在錯誤的地方,提醒你改正,檢查無誤後,系統提示文件保存的具體位置,我們建議把文件保存在桌面上,方便上傳。如果有稅款,文件名默認為「繳款書號.csv」,如果沒有稅款,文件名默認為「稅款所屬日期.csv」,進行保存,建議不要修改文件名,方便查找。
(11)點擊"確定"按鈕後,關閉表單,在桌面上,你可以看到已保存的文件。
三、企業所得稅
本表為年度納稅申報表主表,企業應該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以下簡稱稅法)、相關稅收政策,以及國家統一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准則、小企業會計准則、企業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准則和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等)的規定,計算填報納稅人利潤總額、應納稅所得額、應納稅額和附列資料等有關項目。
企業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及應納所得稅時,企業財務、會計處理辦法與稅法規定不一致的,應當按照稅法規定計算。稅法規定不明確的,在沒有明確規定之前,暫按企業財務、會計規定計算。
第1-13行參照企業會計准則利潤表的說明編寫。
1.第1行「營業收入」:填報納稅人主要經營業務和其他經營業務取得的收入總額。本行根據「主營業務收入」和「其他業務收入」的數額填報。一般企業納稅人通過《一般企業收入明細表》(A101010)填報;金融企業納稅人通過《金融企業收入明細表》(A101020)填報;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非營利組織等納稅人通過《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收入、支出明細表》(A103000)填報。
2.第2行「營業成本」項目:填報納稅人主要經營業務和其他經營業務發生的成本總額。本行根據「主營業務成本」和「其他業務成本」的數額填報。一般企業納稅人通過《一般企業成本支出明細表》(A102010)填報;金融企業納稅人通過《金融企業支出明細表》(A102020)填報;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非營利組織等納稅人,通過《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收入、支出明細表》(A103000)填報。
3.第3行「營業稅金及附加」:填報納稅人經營活動發生的營業稅、消費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資源稅、土地增值稅和教育費附加等相關稅費。本行根據納稅人相關會計科目填報。納稅人在其他會計科目核算的本行不得重復填報。
4.第4行「銷售費用」:填報納稅人在銷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勞務的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本行通過《期間費用明細表》(A104000)中對應的「銷售費用」填報。
5.第5行「管理費用」:填報納稅人為組織和管理企業生產經營發生的管理費用。本行通過《期間費用明細表》(A104000)中對應的「管理費用」填報。
6.第6行「財務費用」:填報納稅人為籌集生產經營所需資金等發生的籌資費用。本行通過《期間費用明細表》(A104000)中對應的「財務費用」填報。
7.第7行「資產減值損失」:填報納稅人計提各項資產准備發生的減值損失。本行根據企業「資產減值損失」科目上的數額填報。實行其他會計准則等的比照填報。
8.第8行「公允價值變動收益」:填報納稅人在初始確認時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或負債,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以及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衍生工具和套期業務中公允價值變動形成的應計入當期損益的利得或損失。本行根據企業「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數額填報。(損失以「-」號填列)
9.第9行「投資收益」:填報納稅人以各種方式對外投資確認所取得的收益或發生的損失。根據企業「投資收益」科目的數額計算填報;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准則的納稅人根據「其他收入」科目中的投資收益金額分析填報(損失以「-」號填列)。實行其他會計准則等的比照填報。
10.第10行「營業利潤」:填報納稅人當期的營業利潤。根據上述項目計算填列。
11.第11行「營業外收入」:填報納稅人取得的與其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收入的金額。一般企業納稅人通過《一般企業收入明細表》(A101010)填報;金融企業納稅人通過《金融企業收入明細表》(A101020)填報;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准則或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納稅人通過《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收入、支出明細表》(A103000)填報。
12.第12行「營業外支出」:填報納稅人發生的與其經營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支出的金額。一般企業納稅人通過《一般企業成本支出明細表》(A102010)填報;金融企業納稅人通過《金融企業支出明細表》(A102020)填報;實行事業單位會計准則或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的納稅人通過《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收入、支出明細表》(A103000)填報。
13.第13行「利潤總額」:填報納稅人當期的利潤總額。根據上述項目計算填列。
14.第14行「境外所得」:填報納稅人發生的分國(地區)別取得的境外稅後所得計入利潤總額的金額。填報《境外所得納稅調整後所得明細表》(A108010)第14列減去第11列的差額。
15.第15行「納稅調整增加額」:填報納稅人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進行納稅調整增加的金額。本行通過《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A105000)「調增金額」列填報。
16.第16行「納稅調整減少額」:填報納稅人會計處理與稅收規定不一致,進行納稅調整減少的金額。本行通過《納稅調整項目明細表》(A105000)「調減金額」列填報。
17.第17行「免稅、減計收入及加計扣除」:填報屬於稅法規定免稅收入、減計收入、加計扣除金額。本行通過《免稅、減計收入及加計扣除優惠明細表》(A107010)填報。
18.第18行「境外應稅所得抵減境內虧損」:填報納稅人根據稅法規定,選擇用境外所得抵減境內虧損的數額。本行通過《境外所得稅收抵免明細表》(A108000)填報。
19.第19行「納稅調整後所得」:填報納稅人經過納稅調整、稅收優惠、境外所得計算後的所得額。
20.第20行「所得減免」:填報屬於稅法規定所得減免金額。本行通過《所得減免優惠明細表》(A107020)填報,本行<0時,填寫負數。
21.第21行「抵扣應納稅所得額」:填報根據稅法規定應抵扣的應納稅所得額。本行通過《抵扣應納稅所得額明細表》(A107030)填報。
22.第22行「彌補以前年度虧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可在稅前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的數額,本行根據《企業所得稅彌補虧損明細表》(A106000)填報。
23.第23行「應納稅所得額」:金額等於本表第19-20-21-22行計算結果。本行不得為負數。本表第19行或者按照上述行次順序計算結果本行為負數,本行金額填零。
24.第24行「稅率」:填報稅法規定的稅率25%。
25.第25行「應納所得稅額」:金額等於本表第23×24行。
26.第26行「減免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按稅法規定實際減免的企業所得稅額。本行通過《減免所得稅優惠明細表》(A107040)填報。
27.第27行「抵免所得稅額」:填報企業當年的應納所得稅額中抵免的金額。本行通過《稅額抵免優惠明細表》(A107050)填報。
28.第28行「應納稅額」:金額等於本表第25-26-27行。
29.第29行「境外所得應納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來源於中國境外的所得,按照我國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所得稅額。本行通過《境外所得稅收抵免明細表》(A108000)填報。
30.第30行「境外所得抵免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來源於中國境外所得依照中國境外稅收法律以及相關規定應繳納並實際繳納(包括視同已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性質的稅款(准予抵免稅款)。本行通過《境外所得稅收抵免明細表》(A108000)填報。
31.第31行「實際應納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當期的實際應納所得稅額。金額等於本表第28+29-30行。
32.第32行「本年累計實際已預繳的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按照稅法規定本納稅年度已在月(季)度累計預繳的所得稅額,包括按照稅法規定的特定業務已預繳(征)的所得稅額,建築企業總機構直接管理的跨地區設立的項目部按規定向項目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預繳的所得稅額。
33.第33行「本年應補(退)的所得稅額」:填報納稅人當期應補(退)的所得稅額。金額等於本表第31-32行。
34.第34行「總機構分攤本年應補(退)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的總機構按照稅收規定在總機構所在地分攤本年應補(退)所得稅款。本行根據《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年度分攤企業所得稅明細表》(A109000)填報。
35.第35行「財政集中分配本年應補(退)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的總機構按照稅收規定財政集中分配本年應補(退)所得稅款。本行根據《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年度分攤企業所得稅明細表》(A109000)填報。
36.第36行「總機構主體生產經營部門分攤本年應補(退)所得稅額」:填報匯總納稅的總機構所屬的具有主體生產經營職能的部門按照稅收規定應分攤的本年應補(退)所得稅額。本行根據《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企業年度分攤企業所得稅明細表》(A109000)填報。
37.第37行「以前年度多繳的所得稅額在本年抵減額」:填報納稅人以前納稅年度匯算清繳多繳的稅款尚未辦理退稅、並在本納稅年度抵繳的所得稅額。
38.第38行「以前年度應繳未繳在本年入庫所得額」:填報納稅人以前納稅年度應繳未繳在本納稅年度入庫所得稅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