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強債理財產品的錢去向哪裡了
擴展閱讀
香梨種植成本多少 2025-05-20 11:18:37
pie部門計入什麼費用 2025-05-20 11:15:39

強債理財產品的錢去向哪裡了

發布時間: 2022-04-29 18:02:10

㈠ 請問支付寶理財產品轉購後錢到哪裡去了

到你轉購的商品里去了,你可以在支付寶首頁消息通知裡面可以知道資金的去處的。

㈡ 那些理財公司都拿我們投的錢幹嘛去了,這個有人知道嗎

不同的理財公司不一樣,看他們公司的類型。

銀行類的理財公司,會拿錢投資基金或者貨幣債券等。
網路理財公司也分好幾種:有的是先收集錢然後借給企業或者個人。有的會在個人拿著抵押物借款的時候為他籌集資金。
從現在來看,信用貸的風險較大,現在不守信的人太多,抵押類型的借貸理財次之,因為有抵押物。銀行類型的理財產品風險最低,因為投資領域風險低。

㈢ 理財通終止後錢去哪裡了

理財通基金資金到期後可根據資金情況選擇三種安排方式:

1)自動買入下一期,本金及收益繼續封閉對應時間,收益不間斷;

2)取出至銀行卡,本金及收益取出到銀行卡,資金將於到期的下一個交易日到賬;

3)取出至理財通余額,本金及收益取出至理財通余額,資金將於到期的下一個交易日到賬。

拓展資料

理財通是騰訊推出的專業財富管理平台,自2014年1月份在微信錢包上線,堅守合規、風控、精選、創新、穩健的發展理念,為數億用戶帶來一站式、精品化、安全便捷的投資理財體驗。

騰訊理財通嚴格挑選金融機構合作夥伴,篩選更優質的金融產品,已上線貨幣基金、保險類理財、債券基金、指數基金、混合型基金、境外型基金等多元化理財產品,以及工資理財、指數定投等多種便捷功能,滿足用戶的多元化財富管理需求。

1)余額+:用戶在理財通持有的所有貨幣基金的賬戶(零錢通和零錢理財除外),具有享收益、可支付、隨時取、用途多等特點。買入「余額+」後,用戶享有組合貨幣基金收益,總收益為持有的所有單只貨幣基金的收益綜合,使用「余額+」買入其他理財產品時不限額度,同時,「余額+」的資金還支持自動還信用卡、還貸款、充話費等。

2)穩健理財:主要投資於能持續帶來利息收入的「固定收益類」資產,比如國債、金融債等。具有收益長期穩健、風險相對偏低、期限品類豐富等特點。理財通將此類理財產品細分為「穩健入門產品」和「穩中求進產品」,前者適合對收益要求不高、風險偏好較低的用戶,後者適合追求長期穩健收益,同時具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的用戶。

3)進階理財:主要投資於資本市場的金融產品,比如債券、股票等,具有收益相對較高且短期存在波動、風險相對較高等特點。理財通將此類理財產品細分為「進階入門產品」和「追求收益產品」,前者主要投資於債券等風險較低的資產,部分產品再增加一些其他的投資品種,比如可轉債、股票等,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爭取實現更高收益。後者大部分投資於股票市場,與市場共同成長或爭取超越市場表現,屬於高風險高收益類。

4)一起投:開展基金投顧服務的平台,為用戶精選合適的投資策略及投顧團隊,盡力達成用戶的投資目標。截至2020年12月底,接入的基金組合有中歐超級股票全明星、南方穩添利、嘉實貨幣添益、華夏90後浪養老、華夏80當道養老、華夏70正好養老等。

㈣ 在銀行買了理財產品 到期那錢是不是直接就打到卡里了

在銀行買了理財產品到期後,錢會直接返回到當初認購理財的銀行卡里。
一、 會自動返到卡里
理財產品到期後銀行會將客戶理財資金及理財收益(如有)劃入客戶理財賬戶。理財產品到期後至資金實際到賬日之間,客戶資金不計息。 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和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二、 不同理財產品
如果是短周期的理財產品,如1天、7天、14天,需要你贖回,如果不贖回,到期後,錢會自動滾入下一個理財周期;如果是1個月以上的理財產品,到期後1-3個工作日內,錢會自動回到活期帳戶,某些銀行不會有簡訊通知,自己注意查詢
拓展資料:
1、銀行理財
若是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則一般在3-5個工作日。若代銷的理財產品在海外,這個清算期就更長了,至少需要7-9天的工作日。一般銀行的理財產品按照機構分,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總行出售的理財產品;一類則是分行出售的理財產品。但理財產品若是在總行購買的,就必須先通過總行批量清算數據,在總行清算完畢後再傳給各地支行,而各地支行在收到數據後再進行二次清算。若是代銷其他公司的產品,如保險型理財產品,資金到期後還必須先去到保險公司的財務處再回到銀行,那麼這個過程需要清算的時間就更長。
2、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劃。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

㈤ 手機銀行買了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沒到賬 錢沒人 交易明細卻沒有顯示錢的去向

這個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你需要確認你的購買渠道以及交易信息。第二,你可以通過持倉信息查詢產品情況,確認是具有期限的產品,還是靈活期限的。正常來講,銀行理財分為固定期限和靈活期限。固定期限是指產品具有一定的募集期,募集期結束後,理財產品即停止操作,等待產品到期後,一次性返還本金和利息。如果是靈活期限產品,那麼你不操作贖回,產品你會一直持有,計算利息,直到你主動贖回才能到賬。你需要指名是哪家銀行,再具體去確認。
最後還有2種可能,1,你所購買的產品,購買的時候不是用的現在的卡片,那麼你可以到銀行去查一下之前的卡使用記錄,進一步確認。第二,有可能購買的產品是綁定在卡下的賬戶,沒到期或者無法通過電子渠道查詢,只能到網點櫃面去確認。
總之,不要慌。只要你購買的產品,使用的銀行是正規的,可信的,資金肯定能夠找到。

㈥ 請問理財是把錢存在哪裡的

理財的話分很多種
1:銀行(收益一般,安全)
2:支付寶或者微信錢包(收益和銀行差不多,最起碼不會負收益)
3:基金 (收益和危險並存 都是較高的)
4:股票以及外匯 (和基金類似,卻比基金瘋狂,幾天可能讓你本金漲一倍,幾天也可能讓你本金縮水一半)

㈦ 轉:銀行理財產品血本無歸,錢到哪去了

2013-06-30 01:38:57銀行理財產品血本無歸,錢到哪去了? 中國的地方政府沒有發行債券的權利,因為中央知道地方政府一定會胡來,管不祝所以你也沒見過沒聽過有地方政府債券。中央以前有過代理發行,因為沒人買,地方政府就另謀出路了……。怎麼個另謀出路?路徑是這樣: 1,各地方政府主導注冊了一些投資公司,這些投資公司政府把它叫做:融資平台。其名稱可以是某城建開發公司、城建資產經營公司等。 2,地方政府立項,比如:建高速,建機場,蓋政府大樓……等等。 3,融資平台的這些公司拿著政府的項目去銀行融資,因為是政府背景的公司,又是政府項目,所以融資是審批 金額是多少給多少。 4,銀行當然知道地方政府是個什麼東西,此錢大半是有去無回,風險很大。所以銀行就把此債權轉賣給信託公司,比如10億的融資,銀行說我留下2%的利息,剩下的你接手,簽的是5%的利息,你還有3%可賺。雖然信託公司也知道政府是個什麼東西,但是這么大的生意總不能不要,怎麼辦?只要再轉賣出去不就行了?利息寫得高一點肯定好賣。反正只要賣出去,信託公司就即沒風險也沒責任了。於是,信託公司就把這些個債權做成一個一個項目投資產品,比如:城建公司修高速項目……等等。各種各樣,總稱「理財產品」。 5,信託公司把「理財產品」拿到銀行,讓銀行代理銷售,還有回扣。 6,銀行就印些廣告,再開一間「理財室」,配個理財經理,看著儲戶的存款額,給儲戶打電話推銷。把有錢人稱作「VIP客戶」,請上上坐。至此,債權人是誰?明白了?……誰買了理財產品,誰就是地方政府債的債主。 如果出了問題,也就是不兌現。 (去年華夏銀行已經出現血本無歸,而且好像是起步50萬一份的VIP產品。)你去找銀行 ↓以華夏為例,銀行說:簽約的合同上任何地方沒有銀行的章子。銀行只是代售。(華夏銀行更甚,說是理財經理自己私人代理的,銀行不知此事)↓你看看合同上的章子去找信託公司,信託公司說:這是城建公司的項目,我們只是理財的信託公司。就好比你買了中石油的股票賠了,你不能找你開戶的證券公司吧。↓你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說:我們是跟銀行簽的約融的資,你是誰?↓你去找銀行,銀行說:我們是融資給城建公司的,跟你有什麼關系?↓你再去找城建公司,城建公司說:誰賣給你的你找誰去!……你再拐回來找銀行,銀行說:你跟誰簽的約,你找誰去!↓你再去找信託公司,信託公司說:投資有風險,你沒看合同條款細則嗎?你說:明明寫著保本的!信託公司說:這是政府項目,政府不光說保本,還說有補貼呢,不信你去問政府!↓你去問政府,政府說:我們只是立項,審批項目。是行政機構,這連你都不知道嗎?↓……你說算了,我也不找了,直接告吧。打官司!我是VIP客戶,還沒被騙光,還有財力,物力,人力,寫訴狀!訴狀第一欄,被告人:…… ?該填誰?這時候你才發現,打官司,要在被告人所在地法院打。銀行在本地,信託公司在上海,城建公司在北京…… 被告欄都填不出,根本沒法打。 政府怎麼這么聰明?

㈧ 銀行賣理財產品收的錢都投到哪裡去了

  1. 銀行理財產品都會有說明書,說明書里一般都會註明投資的方向,這個是監管規定。

  2. 理財產品按照募集資金的去向可以劃分為很多的品種,主要分為債權類理財產品、資本市場類理財產品、股權類理財產品三個大的品種。

    (1)債權類理財產品:通常是指銀行設計發行理財產品,將理財產品募集資金投資於債權類資產,被投資的債權類資產在理財產品期內產生的利息或其他收益,因而使理財產品獲得投資收益的一種理財業務模式。這類理財產品最常見的就是信貸替代類的理財產品,也是發行量最大的,說白了就是一種替代銀行貸款的理財產品,收益相對較低,但是風險也相對較低。這部分資金用途就跟企業正常從銀行貸款的資金用途基本一樣。

    (2)資本市場類理財產品:與債權類理財產品投資標的不同,資本市場類理財產品是指投資於資本市場交易工具的理財產品,即投資於股票市場、基金市場、衍生工具市場等,通過專業的投資運作管理,以期實現保值增值的理財產品。當然由於股市的不景氣,這類理財產品在中國的股市牛市過了之後也一直不景氣。

    (3)股權類理財產品:該類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為企業的股權(或者股權收益權),收益也相對較高。

    (4)另類理財產品:這種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很另類,如「紅酒」、「名人字畫」等,聽說「中國好聲音」很火的時候,有的銀行把它做成了理財產品。這類理財產品的數量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