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重慶石柱農產品在哪裡
擴展閱讀
怎麼和商家打價格戰 2025-05-20 13:25:01
圓通收取費用包括什麼 2025-05-20 13:12:15
製造費用降本如何計算 2025-05-20 12:43:39

重慶石柱農產品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4-29 08:10:27

Ⅰ 重慶石柱有那些特產

以蒓菜、蕨菜、野生菌、銀杏、咂酒等為主的綠色食品、以黃連、野生天麻、杜仲等為主的中葯材保健品、以土家服飾、八寶衣、花襪墊為主的民族工藝品和以天然根雕、金音石硯、石獅等為主的旅遊紀念品。

Ⅱ 重慶市石柱縣豐綠農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慶市石柱縣豐綠農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4月26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房地產開發(憑資質從事經營)等。
法定代表人:譚祈樹
成立時間:2010-04-26
注冊資本:3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24000000390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萬安街道萬壽大道113號

Ⅲ 重慶當地的農村主要生產哪些農產品

主要是水稻、玉米、小麥、紅薯四大類,尤以水稻居首。除糧、油、蔬菜等農作物外,還有油菜、花生、油桐、烏桕、茶葉、蠶桑、黃紅麻、烤煙等名優經濟作物。黔江區被譽為"烤煙之鄉";涪陵是全國著名的"榨菜之鄉"。果樹作物主要有柑橘、梨、李、桃、枇杷、龍眼等,尤以柑桔最具盛名,有「柑橘之鄉」的美譽。
相關信息:重慶葯用植物資源極其豐富,是全國重要的中葯材產地之一,大面積山區生長的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葯材有2000餘種,主要有黃連、白術、金銀花、黨參、貝母、天麻、厚朴、黃桕、杜仲、元胡、當歸等。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黃連產量居全國第一,是著名的"黃連之鄉"。
市域內各類動物資源600餘種,有金絲猴、華南虎、蜂猴、黑鸛等近100種國家重點珍稀保護動物;40餘種畜禽類動物中,榮昌豬為全國三大豬種之首,有"華夏國寶"之稱;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為全國最大的長毛兔生產基地。
參考資料:http://www.cqagri.gov.cn/nygk/Details.aspx?ci=3939

Ⅳ 石柱縣在那個省

重慶市石柱縣
概況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簡稱石柱縣,位於重慶市東部、長江南岸、山峽庫區腹心,是集少數民族自治縣、三峽庫區淹沒縣、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於一體的特殊縣份。幅員面積3012平方公里,轄32個鄉鎮,總人口51萬人。
http://ke..com/view/1073461.htm#1

Ⅳ 我們石柱特產有哪些

石柱黃連,石柱長毛兔,倒流水豆腐乾,石柱天麻,水晶粉絲,譚氏竹筒酒,石柱紅辣椒,土家花襪墊,土家咂酒,嘟巴粉,烤整羊等重慶石柱特產

Ⅵ 石柱特產有哪些呢

石柱,

風景如畫,美食怡人,

飽覽了如詩如畫的山河美景,

品嘗了讓人回味無窮的美食,

當然,還有許多大名鼎鼎的特產:

遠銷海內外的石柱蒓菜,紅紅火火的石柱辣椒,

體大而圓的富硒烏天麻,舉世聞名的石柱黃連。

代表土家民族的「西普蘭卡」和家花襪墊,

歷史悠久的土家咂酒香......

富硒烏天麻


蒓菜古時為貢品,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屬睡蓮科,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每年5至10月,人們可采其未露出水面的嫩莖葉食用。

這種嫩莖葉分泌出一種晶瑩透明、類似瓊脂的果膠,不僅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還具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的功效,能治熱痢、黃疽、癰腫、疔瘡等多種葯用功效。

石柱黃水是我國三大蒓菜基地之一。隨著石柱黃水國家森林公園的旅遊開發,蒓菜已被加工成包裝精美的旅遊商品,暢銷東南亞、日、韓、美、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吃山珍,喝連茶,品蒓羹」已成為獨具土家特色的新飲食文化代表。

Ⅶ 重慶市石柱縣位於哪裡

重慶市石柱縣位於長江上游地區、重慶市東部、三峽庫區腹心。

石柱縣東接湖北利川市,南連重慶彭水縣,西南臨重慶豐都縣,西北界重慶忠縣,北與重慶萬州區接壤。至2018年,石柱縣幅員面積3012平方公里,轄3個街道、17個鎮、13個鄉。

石柱縣地處渝東褶皺地帶,屬巫山大婁山中山區。境內地勢東高西低,呈起伏下降。縣境為多級夷平面與侵蝕溝谷組合的山區地貌,群山連綿,重巒疊嶂,峰壩交錯,溝壑縱橫。

地表形態以中、低山為主,兼有山原、丘陵。西北方斗山背斜、東南老廠坪背斜,順北東、南西近似平行縱貫全境,形成「兩山夾一槽」的主要地貌特徵。

(7)重慶石柱農產品在哪裡擴展閱讀:

石柱自唐武德二年(619年) 分浦州(今萬州) 之武寧縣西界地置南賓縣,至2017年己有1398年。

期間: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 ,馬定虎奉詔入川,征服當地土著,受封石柱安撫使,在南賓縣水車壩(今石柱縣悅崍鎮古城壩) ,設立軍事機構石柱安撫司節制九溪十八峒(取其境內石潼關、駐蒲關而名石柱) 。

明洪武十四年(1318年) 裁南賓縣,部分縣地並入豐都縣,編南賓里。其餘縣地歸石柱宣撫司管轄,隸重慶衛。自此石柱宣撫司始理民事,統掌行政、軍事之權。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九月二十八日,升為石柱直隸廳,直隸四川省,明令「宣慰使改授土通判,不許干預民事。」

民國二年(1913年) 改石柱廳為石柱縣,設縣知事公署,隸川東道(三年改為東川道)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 川政統一,隸笫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署址酉陽)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一月改隸第九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署址萬縣) 。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石柱縣隸四川省涪陵專區。1959年6月16日,國務院批准改石(砫?)縣為石柱縣。1983年11月13日,國務院批准改石柱縣為石柱土家族自治縣。1988年6月至2000年6月先後隸四川省、重慶市黔江地區(開發區) ,2000年7月直隸重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