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武威在哪
武威,古稱涼州,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現轄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天祝藏族自治縣,總面積3.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92萬人,聚居著漢、回、蒙、藏、土等38個民族。武威,自古就是「人煙朴地桑柘稠」的富饒之地。地理位置優越,位於西隴海蘭新經濟帶的中心地帶,蘭新、干武鐵路和312國道貫穿全境,地方道路四通八達,是河西走廊最繁華的商貿流通集散地。 武威,旅遊資源豐富,是中國旅遊標志銅奔馬的故鄉;有舉世無雙的「西夏碑」;有氣勢恢宏、號稱「隴右學宮之冠」的武威文廟;有中國石窟之祖——天梯山石窟;有見證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古跡「涼州百塔寺」。武威,農畜土特產品分布廣、品質優,是甘肅重要的商品糧油基地、瓜菜基地、釀造葡萄基地和畜禽繁育基地,釀造葡萄黑瓜籽、黃河蜜瓜、白氂牛聞名遐邇。武威,地方工業獨具特色。圍繞礦產資源和農副產品深加工,培育了皇台酒、涼都酒、西涼啤酒、莫高葡萄酒、榮華澱粉、雲曉熏醋、甘青麵粉、亞麻織品等一批名牌產品和隴貨精品,形成了具有相當規模和競爭優勢的支柱產業。武威市位於甘肅省中部的河西走廊東端,這里北鄰內蒙,南接青海,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流芳千古的《涼州詞》以一曲「葡萄美酒夜光杯」將武威的豪邁壯闊描繪的淋漓盡致,富饒的土地、豐富的物產使這里擁有了「銀武威」的美譽。兩千多年前的漢武帝時期,大將軍霍去病在此大敗匈奴,建立了不世的「武功軍威」,武威因此得名,此後絲綢之路的繁盛更使武威成為西北地區的軍事、商貿重鎮。曾出土了中國旅遊標志「銅奔馬」的雷台漢墓;反映西夏王國歷史與文化的西夏碑與西夏博物館;見證西藏正式納入中華版圖的元代百塔寺;擁有「隴右學宮之冠」美譽的明代武威文廟;規模宏大精美絕倫的天梯山石窟,以及古長城遺址、海藏寺、古鍾樓等等文物古跡,無不體現了武威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而武威的歷史也正是一部中華民族不斷對外交流、融合、發展的歷史,吸引著無數人學者、遊客深深沉迷於此。武威市的西南部多高山河谷,這里森林茂密、植被豐富,是人們避暑休閑的好去處;中部多平原綠洲,眾多的文物古跡和濃郁的塞外風情令人著迷;東北部的沙漠區人跡罕至,浩瀚的大漠與蒼涼的落日構成了一幅絕美畫卷。
『貳』 未來的武威發展
武威投資環境良好,開發前景廣闊,是一塊創業開發的富地。經過長期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目前市內交通、電力、郵電、通訊和城鎮等各項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市裡出台了《武威市擴大投資和優化投資環境的若干政策規定》,從轉變政府職能、減少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入手,成立了「聯合辦公,一站式服務」辦公室,推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為投資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辦事環境。中國西部黃羊綠色食品開發示範園區、武威城東工業區等一批園區正在建設。成功舉辦了2003年全國鄉企貿洽會和兩屆「天馬」旅遊節,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希望集團、金蛙集團、福建閩航礦治公司、山東海牛輪胎公司、山東威龍、內蒙古太西煤集團等一批在全國有實力、有影響的企業集團外商相繼在武威投資興業。
改革開放以來,武威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矚目成就。特別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武威的發展步伐明顯加快。近3年來,全市國民經濟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長。2003年實現生產總值90.0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27.73億元;第二產業30.06億元;第三產業32.22億元,居全省第五位。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4.9億元,一般預算收入2.67億元。全民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定完成34.7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253元。糧食總產量95.49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91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3.11億元。
新世紀新階段,我們的發展思路是: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全局,大力實施工業富市、科教興市和開放活市三大戰略,突出以節水為主的生態環境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結構調整三個重點,主攻以葡萄酒為主的釀造業。以玉米澱粉精深加工為主的輕化業、以「銅奔馬」為標志的旅遊業、以白氂牛為特色的草畜業四大產業,把武威建設成綠色食品、優質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絲綢之路商貿旅遊重鎮,功能齊全、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現代中心城市。今天,我們正按照甘肅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高舉發展、改革的旗幟,全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全面小康進程。
西部大開發和我國加入WTO的大環境,東部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大趨勢,給東西部地區合作發展創造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和空間。武威是鑲嵌在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是一片極具市場潛力和有待深入開發的熱土,蘊含著無限的商機。我們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聯全開拓、共同繁榮的原則,真誠地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來武威觀光旅遊、投資興業、共謀發展!祝願我們的武威未來會更美好!
『叄』 甘肅武威的巨龍農資市場在哪
在走武南的一級公路邊, 也就是新修的高壩鎮政府那片,不過離市區要近一些
『肆』 在武威這個小城裡做什麼生意最賺錢
武威古稱涼州,地處甘肅省河西走廊東端,是「中國旅遊標志之都」、「中國葡萄酒的故鄉」、「西藏歸屬祖國的歷史見證地」和「世界白氂牛唯一產地」,素有「銀武威」之稱。1986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2001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撤地設市,2002年被命名為省級衛生城市。現轄涼州區、民勤縣、古浪縣和天祝藏族自治縣,鄉鎮政府116個,其中鎮政府41個,全市總土地面積3.3萬平方公里,其中地面積382.32萬畝。總人口186萬人。聚居著漢、回、蒙、土等38個民族。
武威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5000多年前這里就有人類活動。公元前121年,漢武帝派驃騎大將軍霍去病遠征河西,擊敗匈奴為彰其武功軍威而得名。自漢武帝開辟河西四郡,歷代王朝曾在這里設郡置府,東十六國是,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國和隋末的大涼政權先後在此建都,成為長安以西的大都會,中西交通的咽喉,絲綢之路的重鎮,民族融合的熔爐。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絢麗的五涼文化、西夏文化、佛教文化和民族民間地域文化,名勝跡眾多,文化遺存豐富,是甘肅省的文物大市。現已普查清楚的文物保護單位543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8處,館藏文物4.7萬多件,其中國寶級文物3件,一級文物177件,二級文物346件,三級文758件,突出的特色是「一馬」(銅奔馬)、「一碑」(西夏碑)、「一寺」(白塔寺)、「一窟」(天梯山石窟)、『一塔「(羅什寺塔)、」一廟「(文廟)。鉛奔馬是中國旅遊標志,被譽為」古典藝術品的最高峰「西夏碑是獨一無二的稀世珍寶,是我國研究西夏歷史少有的實物資料;白塔寺是元代闊端太子與西藏佛教領袖薩班舉行「涼州會盟」之地,是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天梯山石窟被稱為中國「石窟之袓」,是我國早期石窟藝術的傑出代表;羅什寺塔是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講經說法之地,鳩摩羅什被稱為我國古代四大佛經翻譯家之首,被譽為譯經泰斗;文廟是全國三大孔廟之一,其規模「壯偉宏耀」,為「隴右學宮之冠」。同是還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處,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雪高原、綠洲風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觀與歷史文化交相輝映,具有較高的文化旅遊價值。
武威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經濟社會發展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一是有比較明顯的區位優勢。武威地處亞歐大陸橋的咽喉位置是蘭新線與包蘭線、包中線的交匯點、處於蘭州、西寧、銀川經濟發展三角形的重心位置和西隴海蘭新線經濟的中心地。蘭新鐵路、干武鐵路、312國道貫穿全境,擁有西北最大的鐵路編組站武南火車站,西氣東輸和亞州最長的鐵路隧道--烏鞘岒隧道正在建設,道路交通四通八達。市內流動人口多,市場活躍,商埠氣息濃厚,是甘肅省比較繁華的商貿集散地。二是有比較豐富的農業資源。武威位於青藏、黃土、蒙新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自古就是「人煙朴地桑柘稠」的富饒之地。市內地勢平坦,光熱土資源豐富。全市有耕地面積391萬畝,有未開發利用的土地面積2470萬畝,可利用天然草場3553萬畝。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農副土產品分布廣、品種多、品質優,是全國商品糧基地和全省瓜果蔬菜基地及肉類繁育生產基地。也是公認的綠色食品最佳產區。目前已基本建成了80萬畝加工型玉米、40萬畝商品蔬菜、30萬畝優質瓜類、50萬畝繁育制種、8萬畝釀造葡萄和畜產品等6個農業產業化基地。民勤黃河蜜瓜、黑瓜籽和天祝白氂牛享譽全國,全市無公害蔬菜遠銷近20個省市區。尤其是這里最適合發展釀造葡萄,產量佔全省的65%。著名詩人王翰的千古絕唱《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就是稱中國葡萄酒故鄉--武威涼州的歷史寫照。三是有發展食品工業的獨特優勢。依託豐富的農幅產品資源,已經形成了以玉米澱粉、釀造、麵粉、熏醋、葯品、肉類等加工業為主的食品工業體系。葡萄酒年生產能力已達2.3萬噸,占甘肅省的72%;啤酒年生產能力達8萬噸,佔全省的33%;玉米加工能力居全國第三,益民熏醋是全國三大名醋之一,黃羊鎮是中國西部最大的麵粉加工基地。培育出了莫高幹紅、皇台干紅、雲曉熏醋、黃羊麵粉、榮華味精、榮華澱粉、西涼啤酒等16種國家和省級名牌產品及3個甘肅省隴貨精品,其中莫高幹紅、干白葡萄酒獲得國家級優質產品。皇台、榮華、莫高已經上市,西涼已獲准上市。四是有比較豐富的礦藏。境內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有名類礦產100多處、30多種,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種15種,鈦鐵、石墨、石灰石等礦產品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輕化、紡織、冶金、建材等形成了一定規模。
武威投資環境良好,開發前景廣闊,是一塊創業開發的富地。經過長期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目前市內交通、電力、郵電、通訊和城鎮等各項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市裡出台了《武威市擴大投資和優化投資環境的若干政策規定》,從轉變政府職能、減少審批手續、提高辦事效率入手,成立了「聯合辦公,一站式服務」辦公室,推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為投資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辦事環境。中國西部黃羊綠色食品開發示範園區、武威城東工業區等一批園區正在建設。成功舉辦了2003年全國鄉企貿洽會和兩屆「天馬」旅遊節,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希望集團、金蛙集團、福建閩航礦治公司、山東海牛輪胎公司、山東威龍、內蒙古太西煤集團等一批在全國有實力、有影響的企業集團外商相繼在武威投資興業。改革開放以來,武威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矚目成就。特別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武威的發展步伐明顯加快。近3年來,全市國民經濟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長。2003年實現生產總值90.0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27.73億元;第二產業30.06億元;第三產業32.22億元,居全省第五位。大口徑財政收入完成4.9億元,一般預算收入2.67億元。全民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定完成34.78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253元。糧食總產量95.49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91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3.11億元。新世紀新階段,我們的發展思路是: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全局,大力實施工業富市、科教興市和開放活市三大戰略,突出以節水為主的生態環境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結構調整三個重點,主攻以葡萄酒為主的釀造業。以玉米澱粉精深加工為主的輕化業、以「銅奔馬」為標志的旅遊業、以白氂牛為特色的草畜業四大產業,把武威建設成綠色食品、優質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基地,絲綢之路商貿旅遊重鎮,功能齊全、輻射帶動能力強的現代中心城市。今天,我們正按照甘肅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高舉發展、改革的旗幟,全力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全面小康進程。
西部大開發和我國加入WTO的大環境,東部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大趨勢,給東西部地區合作發展創造了一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和空間。武威是鑲嵌在絲綢之路上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是一片極具市場潛力和有待深入開發的熱土,蘊含著無限的商機。我們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聯全開拓、共同繁榮的原則,真誠地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來武威觀光旅遊、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我想如果你擁有足夠的資金的話,你也可以加入這些行業,相信自己,你會成功的。
『伍』 甘肅武威有哪有幾家大的水果批發市場
最大的是武威北關蔬菜批發市場,其次是武威東關蔬菜批發市場。但規模遠不及酒泉春光市場。
『陸』 武威那個市場好
武威的市場有很多,比如有涼州市場、天馬市場、大眾市場、再就業市場等,最好的市場就是涼州市場,那裡有服飾,小吃,茶屋,娛樂場所等,可以說是一條龍的,具體地址在武威市步行街中端,下來就是再就業市場,那裡和涼州市場差不多,只是沒有涼州市場那麼大,那麼繁華。具體地址在武威市北大街鳩摩羅什寺斜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