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買入工商銀行股票不管漲跌,放在那裡5年和銀行理財哪個收益高
買入工商銀行股票收益和買入工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進行比較,時間是五年時間,肯定是買入工商銀行股票的收益會更高。
其實到底哪個收益高很容易去比較,根據工商銀行最新理財產品收益率,對於這些中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都是在3%~4%之間,持有時間是1~3年時間。
綜合通過上面對工商銀行的股票收益和理財產品收益率進行比較後得知,持有工商銀行股票每年有12.36%的投資收益,而工商銀行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在3%~4%之間,遠低於工商銀行的股票收益。
所以答案已經很明確,如果手上有閑資金的話,肯定是買入工商銀行股票的收益會更高,必然是會買入工商銀行股票長期持有的收益更高,這是毋庸置疑的正確答案。
Ⅱ 銀行股選哪個比較好
通常情況下,我會選擇抱團股,因為它的估值相較而言比較高,其他估值都比較低。假設我現在持倉股都差不多,我是7成多低估值,2成多高估值。那麼後續的重點很有可能還是低估值。如果選擇抱團股的話我就還有很大的機會減倉,此時加倉的主要方向就是強周期了。(銀行選股具體選哪個要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因為變化很快,這里只能說是給提供一個參考)
通常情況下,綜合市場等多種因素考慮,銀行選股都會介於強周期股和抱團股兩者之間,相對來說是較為一般的。銀行股相對來說操作難度會是比較小的。比起抱團股,如果說估值低、風險小,我們不需要去擔心估值過高或者業績不及預期等問題。並且,比起強周期股,如果說波動和回撤比較小的話,相對容易操作上手。尤其是針對強周期股已經漲了很多的情況下。所以個人意見認為對於水平不是很高的人來說,優質銀行股也可以做為一個備用選擇考慮一下。
拓展資料
其實銀行選股並不好選,實際上,很多的投資者根本就看不懂銀行股。
非專業人士小方法:
1、調出銀行流通股的流通市值、總市值等。
2、調出銀行的pb(市凈率),一般情況下,建議盡可能去選擇市值排行前十的銀行股,越靠前越是好。
3、接下來就可以根據pb(市凈率)選擇股票了。從長期來看,這樣做的話收益也還算是不錯的。
專業人士小方法:
1、 首先需要參考的依據是ROE賺錢能力,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未來股價是否會滯後。
2、 參考風險指標,一定要重視任何潛在的風險,提前掃除一下不必要的麻煩障礙。
3、一定要關注資本質量是否達標。
3、 關注凈息差。
5、以長遠的目光選股,不要只顧眼前小利,重視未來能力。
本文僅作為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依據
Ⅲ 請問大家理財產品與銀行股掛鉤,這銀行股會比信託產品更安全嗎
沒有可比性。
與股票掛鉤的理財產品通常不會很安全,即使是與銀行股掛鉤。信託是否安全主要看擔保和託管機構。
Ⅳ 目前買哪家銀行的什麼理財產品好
發展銀行,光大銀行的理財產品較好。
現在各大銀行紛紛推出理財產品,各有各的特色,不知你的意願偏重於哪方面,有短期類的,長期類的,總的來說風險大的收益率就高,有些注重穩,有些想炒股一樣炒進一點,所以說我只能提供幾個銀行,麻煩你自己找他們的理財顧問,(這些銀行專門設有理財顧問,針對你的資金情況,給你設計一套最穩,收益相對高的理財方案)
不知你所在的城市有沒有廣東發展銀行,光大銀行。
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好?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比較
一、光大銀行
比如投資股票、基金的類基金理財產品,光大銀行比較有優勢。早些年光大證券跟光大銀行在理財業務方面曾合作較多,奠定了光大銀行研發類基金產品的基礎。近幾年光大銀行跟其他機構合作開始增多,總體而言,光大銀行開發類基金理財產品方面花了不少心血,也產生了一些效果。比如2009年,光大銀行發行陽光資產配置計劃時,聘請了兩家大型基金公司擔任投資顧問。
在類基金產品創新方面,光大銀行在行業內比較超前。只是近兩年股市低迷,類基金理財產品的關注度顯著降低,其他銀行也不太愛發行此類產品。本來中信銀行在發行類基金產品方面也有集團背景的優勢,但中信銀行的類基金產品的投資風格相對保守。
二、中信銀行
如果門檻降低還不能作為人民幣理財產品「對抗」貨幣市場基金的利器的話,那麼目前中信銀行的3個月理財產品,第一個解決了以往人民幣理財產品流動性差的毛病,其收益比同期儲蓄稅後收益要多出許多,可以迎合儲戶短期資金的投資需求。招商銀行推出的產品則讓客戶擁有提前終止的權利,也解決了流動性的問題。
三、工商銀行
工行是另一家花了較大力氣研發投資於資本市場理財產品的銀行。它的代客境外理財產品較有特色,這可能跟工行較早成立金融市場部,以及近年在海外擴張步伐加快有關。了解海外市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所以工行發行了較多的在香港H股市場打新的理財產品。工銀亞洲多年來經營香港市場的經驗,為工行推出此類產品提供了支持。
四、興業銀行
興業銀行的開放式理財產品在兼顧流動性和收益方面具有一定優勢。雖然有的城商行也有高收益的開放式理財產品,但興業銀行的開放式理財產品的整體收益水平在股份制銀行中算比較高。能做到保持4%左右的收益、並提供每個工作日開放的高流動性—這可能跟興業銀行擅長同業業務有關。
五、民生銀行
民生銀行理財產品的特點沒有別的,主要是收益率高。民生銀行花了很大精力研發了一些高收益理財產品,比如通過投資債權、股票收益權等方式提高理財產品收益率。以前為了推出高收益產品,民生銀行還推出了一些投資藝術品以及直接投資黃金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非常可觀,但風險也相對較大。
六、招商銀行
如果投資理財時追求的是相對穩健收益的話,招行的產品往往是不錯的選擇。近兩年,招行對發行類基金產品非常謹慎,前兩年推了一款投資陽光私募基金的理財產品還是保本的。現在推出的跟股票相關的產品主要是結構化證券投資類產品,設置的預警線和止損線也比一般銀行的相應產品高。總之,招行理財產品的投資風格比較穩健,不過,穩健的同時也意味著獲取高收益的可能性下降。
在四大行中,工行、建行偶爾會推出一些比較有特色的產品,而農行和中行的產品則相對四平八穩。但總的來說,四大行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收益率相對較低,原因是四大行最不缺存款—不需要通過發行理財產品來曲線攬儲。
有人將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高低總結為:城商行的產品最高,股份制銀行的產品其次,國有大行最低。不過,該規律主要適用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而且比較籠統。事實上,不同銀行有各自擅長的理財類型。因此,投者購買理財產品時,可選擇擅長相應類型理財領域的銀行。
由於新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通常具有老的理財產品所不具有的特點,因此很多投資人認為:投資人民幣理財產品,越到最後購買越劃算。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經過對各大銀行理財產品比較就會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一些銀行新近推出的人民幣理財產品,與先前的相比,收益率都有所下降。盡管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這樣的下降幅度是不明顯的,幾乎看不到,但這依然還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除了「存款」以外的理財產品均不能承諾保本保息,包括銀行理財產品。當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並不意味著理財產品就有很大的「風險」了,主要還是看產品背後所投資的資產標的,例如一些「低風險」的投資於國債、金融債、貨幣市場工具的產品還是比較安全的。所以,銀行理財也需要看其背後投資的是什麼標的。
Ⅳ 想買只銀行股,想長期持有,那個比較好
1、招商銀行
招商銀行(China Merchants Bank)1987年成立於深圳蛇口,為招商局集團下屬公司,是中國境內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也是中國內地市值第五大的銀行。
自2012年首次入圍《財富》世界500強以來,已連續7年入圍,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居213位。
2、興業銀行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8月,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國人民銀行聯合批准成立的大陸首批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總行設在福建省福州市,2007年2月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上市(股票代碼:601166),注冊資本190.52億元。
3、中國建設銀行
擁有廣泛的客戶基礎,與多個大型企業集團及中國經濟戰略性行業的主導企業保持銀行業務聯系,營銷網路覆蓋全國的主要地區。 2016年6月30日,英國《銀行家》雜志發布《全球1000家大銀行排行榜》,中國建設銀行排名第2位。
4、成都銀行
成都銀行成立於1997年5月8日,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25102.62萬元,多年來我行依法穩健經營,嚴格規范管理,已逐步發展成為一家初具規模、運行穩健的銀行。
5、華夏銀行
截至2019年上半年,總資產規模達3.02萬億元,貸款總額1.78萬億元,存款總額1.68萬億元, 在全國110個地級以上城市設立了42家一級分行,68家二級分行,營業網點總數達1017家,員工人數近4萬人[6],形成了「立足經濟發達城市,輻射全國」的機構體系。
Ⅵ 投基金和投銀行股,哪個好
這個不好說了,銀行股現在估值很低,分紅都比存銀行利息高,是絕對穩健的,但會不會大幅上漲就不一定了,所以投銀行股是賠的機率很小,但難保證有很高的收益。基金關鍵看你選的基金質量了,選對了基金收益很很好,但存在選錯基金的可能性。業績好的與差的會差一倍還多。各有各的好吧,我買的是銀行股,賭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有一波行情。
有同感可以繼續交流!
Ⅶ 買理財產品哪個銀行好
銀行理財產品各有其特點,需要投資者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銀行理財產品。
以下是五大行理財業務的介紹:
1、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大致分為:中銀創富、中銀穩富、中銀集富和中銀債富等四個系列產品,其中數中銀集富系列產品投資門檻最低,5萬元起投,投資期限不同,收益率也是不一樣的。中銀穩富和中銀債富系列理財產品起投門檻均是10萬元。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只能算中等,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不適合此類理財產品。
2、中國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理財產品種類相對較多,主流產品是非保本的乾元系列,投資門檻最低5萬元,收益率相對較高,並且對10萬元以上的投資者也有更高收益的產品選擇。對於手裡閑置資金較多或是喜歡冒險投資的人來說,建設銀行的理財產品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中國工商銀行
工商銀行理財產品大致分為工銀靈通快線、保本穩利、個人增利等產品,三種類型理財產品均是5萬元起購,其主流產品只工銀財富系列會額推出只針對某些地區客戶的理財產品,因此選擇工商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必須認真分析其投資門檻不同種類的理財產品的特點。
4、中國農業銀行
農業銀行理財產品主要有安心得利、本利豐、匯利豐、安心快等四個系列,一般為5萬元起購,其產品預期收益率較低,其中安心得利系列理財產品根據地區不同,所售產品不同。而且農業銀行理財產品不同投資途徑收益率差異不大,適合對流資金需求不大的穩健投資者。
5、交通銀行
交通銀行理財產品主要分為交銀添利系列、沃德添利系列、私銀優享系列,起購門檻各不一樣,交銀添利系列產品5萬元起購,沃德添利系列10萬元起購,私銀優享系列50萬元起購,預期年化收益在4.25%-4.8%之間,收益率適中,適合有大量閑置資金的投資者。
但交通銀行也有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非常適合高端的人群進行理財投資。
Ⅷ 現在的錢存銀行好還是買理財好
先說把錢存在銀行的利息吧:
根據目前人民幣的基準存款利率,活期存款的年利率只有區區的0.35%,一年期整存整取也才1.5%,五年期整存整取也不過才2.75%。
而目前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卻達到了2.7%,比一年期整存整取高出了1.2個百分點。
這里稍微介紹下這個指數,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其變動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通貨膨脹或緊縮的程度。也就是說,當這個指數的數字高於一年期存款利率的時候,說明居民存款的實際利率為負,錢貶值了。
再說下銀行理財:
目前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大概是4%左右,隨著工銀理財、建信理財、交銀理財等銀行理財子公司獲批開業,可類比公募基金的銀行理財產品亦陸續涌現。但由於開業節奏太快,目前的銀行理財產品設計還處於一定程度的混亂階段,門檻、費率等關鍵指標的差異都比較大,對投資者來說,或許倒是貨比三家的好時候。
「把錢存銀行,不如買下銀行」:
銀行的賺錢能力一直不差,下面是2018年四大行的凈利潤:
工商銀行實現凈利潤2987億元,相當於日賺8.2億元;
建設銀行實現凈利潤2556億元,相當於日賺7億元;
農業銀行實現凈利潤2026億元,相當於日賺5.6億元;
中國銀行實現凈利潤1924億元,相當於日賺5.3億元。
其次,銀行股的股息率是遠高於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的。
由上圖可知,中證銀行指數(399986)過去5年的復合年化增長率達到了12.04%。
這里稍微提醒一下,因為這個指數在計算的過程中是不包含股息的,所以如果考慮到股息分紅(從歷史數據上看,股息率基本上都在3%以上)的話,該指數的復合增長率只會更高。
所以無論是從什麼角度來看,跟把錢存入銀行相比,投資銀行股將帶來更大的回報。
目前有關銀行主題的基金有很多,但是為了避免主動型基金的風格偏移問題,所以選擇一隻跟蹤銀行指數的基金就好了。
Ⅸ 存錢和買銀行股,哪個更劃算
存銀行:幾乎沒風險,所以收益也最低。 買銀行股:相當於賭國運,國家發展向好,必然銀行掙錢,收益就高。 按照以往20年的經驗,買銀行股的收益遠遠高於存銀行。 買銀行股要耐得住寂寞,不要頻繁換股做T之類的,因為目前國家發展進步比較快,就算你在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最高點買進藍籌銀行股,等幾年也都是大賺的。這是存銀行沒得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