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做批發一般利潤是百分之多少,零售利潤是多少
做批發現在就百分之幾,零售利潤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批發(wholesaling) 是指將商品或服務售於那些為了將商品再出售或為企業使用的目的而購買的顧客時所發生的一切活動。
從這個角度講,一家麵包零售店向當地一家旅館出售糕點,該麵包店就是在經營批發業務。但是,將使用批發商這個術語來描述那些主要從事批發活動的公司。它不包括製造商和農場主,因為它們主要從事生產,同時,它也不包括零售商。
拓展資料:
批發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產生的。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使商品購銷量增大,流通范圍擴展,生產者相互之間、生產者與零售商之間直接進行商品交換,常有困難或不方便,於是產生了專門向生產者直接購進商品,然後再轉賣給其他生產者或零售商的批發商業,商業部門內部有了批發和零售之間的分工。批發業務一般由批發企業來經營,每次批售的商品數量較大,並按批發價格出售。商品的批發價格低於零售價格,即存在著批零差價,其差額由零售企業所耗費的流通費用、稅金和利潤構成。商業批發是生產與零售之間的中間環節。通過商業批發活動,使社會產品從生產領域進入流通領域,起到組織和調動地區之間商品流通的作用。還可通過商品儲存發揮"蓄水池"作用,平衡商品供求。
從國外批發業的發展經驗來看,批發與零售貿易的比率整體呈下降趨勢,然而批發商品交易額依然呈上升趨勢而且其在商品流通環節依然佔有重要的地位。
隨著商品流通改革進入縱深階段,批發萎縮對流通效率的嚴重製約已經從實踐層面對"批發無用論"做出了否定的論斷,效率與成本將最終取代環節數量成為衡量商品流通渠道環節合理與否的核心指標。我國批發業面臨著與生產環節、零售環節形成以效率為目標的協同機制,重振批發業的重大任務和使命。
批發企業需要解放思想,積極轉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及物流設施更好地為生產商和零售商服務,從而提高整體流通效率。同時,政府有關部門也需要糾正對批零結構調整的傳統政策取向,積極引導批發業的改革創新發展。
直接將商品或服務銷售給個人消費者或最終消費者的商業活動,是商品或服務從流通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的最後環節。
特點
特點是直接為消費者服務,每筆交易數量小、交易次數頻繁,經營的消費品品種繁多,富有特色。
折疊編輯本段功能
零售業的功能是備貨、分類和組合商品,提供與商品銷售直接相關的各種服務,信息傳遞、娛樂休閑等。
簡介
商品零售業務主要是由各種類型的零售商和零售企業來經營。
最原始的零售經營形式有兩種:①以固定供應地點,擺攤設店的方式經營的坐商。②以串街走巷,流動售貨的方式經營的商販。
20世紀是零售業經營方式革新發展的變革時期。30年代前後,出現了大型的、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優質服務的百貨商店、超級市場;50年代為適應消費者對購物的多層次需求,出現了集百貨店、超級市場、餐飲、娛樂為一體的購物中心;60年代為降低成本獲取規模效益,提升競爭能力,連鎖商店應運而生;70年代為克服經濟"滯脹",突出價格優勢的倉儲商店迎合了消費者心態;進入80年代後,新技術革命特別是網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出現了以電子購物為特徵的郵購、電話購物、電視購物、網上購物等新型經營方式。零售業競爭加劇,市場集中度越來越高,少數大型零售商控制大量份額,小型零售商基本走向專業化。
㈡ 小商品利潤多少是合理的
小商品利潤要細分的,純利潤可以達到百分之20就不錯了。毛利潤在30-50%。做小商品批發一般利潤在5-10%,行業不同,利潤也不一樣。
小商品批發是指將小商品以等於或低於市場均價的價錢,成批地銷售。這往往會發生在一個具有一定規模,集中的批發市場里,而這些批發市場往往以低價格去戰勝外面的競爭對手。批發市場的最大特色,降低了從生產到銷售的中間環節,使利潤的瓜分減少,增加了商品降價的空間。
㈢ 各種商品的大概利潤是多少 (請盡可能的多的列舉)
單位. 批發 零售
555ML怡寶水 瓶 1.00 1.10 1.50 飲料 0.00
罐椰樹椰子汁 罐 1.00 2.15 2.30 飲料 0.00
罐裝王老吉 罐 1.00 2.875 3.20 飲料 0.00
200g星群夏桑菊沖劑 包 1.00 9.50 10.50 副食 0.00
200g佛龍板藍根沖劑 包 1.00 2.80 4.50 副食 0.00
140g百草堂板藍根沖劑 盒 1.00 3.00 5.00 副食 0.00
397g鷹嘜煉奶 罐 1.00 6.10 6.40 副食 0.00
罐裝康師傅冰紅茶 罐 1.00 1.70 1.90 飲料 0.00
統一綠茶-低糖 罐 1.00 1.55 1.80 飲料 0.00
燕塘原味酸奶飲品 盒 1.00 1.90 2.20 飲料 0.00
燕塘甜牛奶 盒 1.00 2.10 2.40 飲料 0.00
燕塘純牛奶 盒 1.00 2.10 2.40 飲料 0.00
燕塘草莓酸奶飲品 盒 1.00 1.90 2.20 飲料 0.00
益力多活性乳酸菌乳飲品 排 1.00 7.60 8.80 飲料 0.00
娃哈哈鐵鋅鈣奶 排 1.00 3.85 4.30 飲料 0.00
娃哈哈果奶(草莓) 排 1.00 3.30 3.80 飲料 0.00
娃哈哈樂酸乳(椰果) 支 1.00 4.80 5.30 飲料 0.00
美樂多酸奶 排 1.00 4.40 4.70 飲料 0.00
津威葡鋅酸奶A4× 排 1.00 2.50 2.80 飲料 0.00
可口可樂(罐裝) 罐 1.00 1.69 1.90 飲料 0.00
百事可樂(罐裝) 罐 1.00 1.69 1.80 飲料 0.00
罐百事七喜飲料 罐 1.00 1.75 1.80 飲料 0.00
雪碧汽水(罐裝) 罐 1.00 1.71 1.90 飲料 0.00
碧泉檸檬茶飲料 罐 1.00 2.30 2.60 飲料 0.00
500ML益力礦泉水 瓶 1.00 1.10 1.50 飲料 0.00
330ML益力礦泉水(普) 瓶 1.00 0.90 1.00 飲料 0.00
罐裝紅牛 罐 1.00 4.71 5.20 飲料 0.00
罐新奇士橙汁 罐 1.00 2.35 2.80 飲料 0.00
罐裝健力寶(橙) 罐 1.00 1.68 1.90 飲料 0.00
330ml楊協成荸薺飲料(罐裝) 罐 1.00 2.10 2.40 飲料 0.00
紫錦甘草梅 盒 1.00 7.50 8.50
紫錦鮮芒果 盒 1.00 6.50 7.80
紫錦脆子姜 包 1.00 4.30 5.50
紫錦開胃山楂 盒 1.00 5.80 6.50
徐福記酥心糖 罐 1.00 30.40 35.00
徐福記巧伯禮桶 罐 1.00 22.00 25.50
徐福記DODO棒棒糖 罐 1.00 23.00 28.00
徐福記督督瑞士糖 罐 1.00 34.00 39.50
徐福記DODO牛奶糖 罐 1.00 35.00 39.50
240g南方芝麻糊 包 1.00 3.55 5.00
480g南方芝麻糊 包 1.00 8.00 10.50
金海勝正中棒糖 包 1.00 13.00 18.00
雅士達鈣奶果味片 包 1.00 2.10 3.00
雅士達鈣奶果味片50G 包 1.00 1.40 1.90
540g金味7+1麥片(強化鈣鐵)× 包 1.00 17.50 19.50
金味豆奶燕麥(低糖) 包 1.00 13.50 16.00
四洲梳打餅(香蔥) 包 1.00 1.75 2.50
丹麥藍罐曲奇-中 盒 1.00 63.00 75.00
丹麥藍罐曲奇-大 盒 1.00 78.00 88.00
四洲甘大滋餅干條 盒 1.00 2.60 3.30
金必氏動物餅(紅豆味) 盒 1.00 2.20 2.80
金必氏動物餅-奶油味 盒 1.00 2.20 2.80
四洲金必氏椰子味 盒 1.00 2.20 2.80
金必氏動物餅-紫菜味 盒 1.00 2.20 2.80
嘉頓忌廉威化餅-花生 包 1.00 1.30 1.80
嘉頓忌廉威化餅-檸檬 包 1.00 1.30 1.80
嘉頓忌廉威化餅-士多啤利 包 1.00 1.30 1.80
四洲蛋糕(牛奶) 包 1.00 3.60 4.50
四洲蛋糕(香蕉) 包 1.00 3.60 4.50
四洲蛋糕(檸檬) 包 1.00 2.80 3.50
如果你出2000分,我可提供2萬種給你,200分是這么多了.
㈣ 商品利潤怎麼算!
商品利潤=售價-成本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
利潤=18-10=8元 利潤率=8/10*100%=0.8
拓展資料:
是企業在其全部銷售業務中實現的利潤,又稱營業利潤、經營利潤,它包含主營業務利潤。銷售利潤永遠是商業經濟活動中的行為目標,沒有足夠的利潤企業就無法繼續生存,沒有足夠的利潤,企業就無法繼續擴大發展。
不少企業老闆面對市場激烈的競爭,面對超低利潤的產品銷售局面,一籌莫展。可是不降價產品就賣不出去,企業更沒法生存,價格降下來了,產品銷量越來越大,可是利潤越來越小,甚至虧本。
網路_利潤
㈤ 開兩元店的利潤有多大
這個估算只能是三四線城市/縣城
利潤估算:(以保守營業額1000元/天計算)
月毛利潤:1000元×30天×50%=15000
月純利潤:15000元-4000=11000元
年純利潤:11000元×12=132000元
適合喜歡長久性居住的人
㈥ 我想知道一個產品的利潤點是多少。打個比方說一個產品全部成本是10元,我賣15元,那麼我的利潤點是多少
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成本=15-10=5元。
利潤率=利潤÷成本×100%,那麼5÷10×100%=50%。
利潤佔比=利潤÷收入×100% =5÷15×100%=33.33%
利潤是5元。利潤點是33.33%
(6)免費產品利潤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利潤率的主要形式有:
①銷售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收入總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的利潤,反映銷售收入和利潤的關系。
②成本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銷售成本總額之比。它表明單位銷售成本獲得的利潤,反映成本與利潤的關系。
③產值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總產值之比,它表明單位產值獲得的利潤,反映產值與利潤的關系。
④資金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銷售利潤總額與資金平均佔用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資金獲得的銷售利潤,反映企業資金的利用效果。
⑤凈利潤率。
一定時期的凈利潤(稅後利潤)與銷售凈額的比率。它表明單位銷售收入獲得稅後利潤的能力,反映銷售收入與凈利潤的關系。
參考資料:網路—利潤率
㈦ 便利店純利潤一般有多少
綜合的費用:人工,房屋,房租,水費,電費,維修費,物料費用,產品損耗,促銷,外部服務費,稅費,雜費,辦公用品,刷卡手續費,加盟抽成。
便利店的主打商品應在速凍食品、飲料及日常用品上,這些商品不求多、全,而應求精,即選擇暢銷的、質量高的、價格又適中的產品上架。
在便利店中應避免出現整扎銷售或者大包裝的產品,既然便利店的定位是為應急的需求,量販包裝的商品是不屬於便利店的銷售范圍,便利店銷售商品的選擇不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
(7)免費產品利潤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傳統型:傳統型便利店通常位於居民住宅區、學校以及客流量大的繁華地區,營業面積在50~150平方米不等,營業時間為15~24小時。
經營服務輻射半徑500米左右,經營品種多為食品、飲料,以即時消費、小容量、應急性為主,80%的顧客是目的性購買(如7-Eleven、Circle K)盛行於亞洲的日本,中國台灣。
㈧ 產品利潤多少可以銷售提成
產品利潤有20%的空間就可以有銷售提成的空間。需要按照三個方面來闡述分析。
首先如果產品利潤有20%的空間就可以有銷售提成的空間,具體的提成制度是根據所在公司的人事部門決定的。
其次是產品的利潤空間越高銷售的提成空間也就越大,對於任何行業都是適用的。
再者是產品的銷售提成一般是銷售額的2%左右,畢竟銷售額不等同於利潤。
產品利潤銷售提成的注意事項:
1、應該按照銷售額來提成。
2、產品的利潤空間越大給出的銷售額提成也應越大。
3、如果要按照產品的利潤空間提成就需要告知具體的利潤。
㈨ 拼多多裡面的商品都是免費的,那商家靠什麼賺利潤
一般這種促銷方式都是靠積累客戶來獲取利潤的,比如前期1000件產品免費不賺錢,獲取大批流量,等到流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後開始推廣收費的產品,這樣中間的1000件就能把本收回來,剩下賣出去的賺到的就是利潤了。
早期商品通過消費者的主動分享(拼團、0元購等方式)自發傳播,幾乎是以零成本轉化成交,獲客成本極低,與之而來的三大特點,就是少SKU、高單量、短爆發。
拼多多用戶通過發起和朋友、家人、鄰居等的拼團,以更低的價格,拼團購買需要的商品。拼多多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價格買到更好的東西。
(9)免費產品利潤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2017年12月,根據獵豹發布的最新電商App數據顯示,拼多多再克天貓、蘇寧易購、唯品會、京東四家,周活躍滲透率僅次於手機淘寶,名列所有電商App的第二位。
拼多多對商家有著嚴苛的規定,若商家48小時內未發貨,平台將按照單數和時間加權罰錢,因此有不少商家質疑拼多多是依靠「罰款盈利」。
達達解釋道,嚴格意義上不是罰款,而是賠付,罰款的概念是說拼多多作為平台收了這筆錢,而賠付的概念是說這個錢賠給了消費者,收錢的主體不一樣。「商家賠付的每一分錢都落到了消費者的口袋裡,拼多多沒有因此拿一分錢。」
㈩ 做生意多少利潤才算正常,超過多少利潤算暴利
因為行業的不同,各行各業都有自己合理的利潤,甚至是同一行業,不同的渠道,利潤也是不一樣的。分析如下:
1、就實體行業來說,利潤能到達到6%以上算是及格
利潤不是毛利,雖然很多實體行業的毛利很高,但是真正算下來的毛利卻是很低的,比如拿餐飲行業來舉例。
餐飲行業的毛利率算是比較高的,平均能達到45-60%左右,但是,餐飲行業也是一個用人較多的行業。扣除掉房租租金、人工費、水電雜費等費用,實際上最後的凈利能在15%,就算是比較高的了,一般在8-12%之間還能有的賺。
其他商業方面,利潤更低,能達到8%利潤的商品就算是比較優秀的。商品從工廠經流通環節到達消費者,基本上會產生40%左右的附加值。但是,各種費用相抵,最終的利潤也就是6%左右,基本上靠商品流量來賺錢。
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的商品,利潤相對要高一些,比如葯品、保健品等,這類商品的毛利率有的高達60%以上,最終的利潤也會在30%左右。
以上大部分屬於快消品類,利潤更低。那麼,消費品方面利潤也在不斷下降。
因為利潤的來源除了高毛利率外,還需要高周轉率,有毛利有周轉才能產生利潤。而消費品雖然毛利高,但是周轉要比快消品慢很多,比如服裝、家居、傢具、日用百貨、汽車、手機、電器等。
消費品市場現在的利潤空間壓縮除了提高周轉而進行的優惠外,還有競爭對手的相互壓價導致,除了有自己品牌知名度和技術壁壘的商品,其他都存在競價的壓力。
2、即使是同一行業,渠道不同,利潤也千差萬別
就比如服裝行業來說,電商和實體店的不同渠道,也是此行業的利潤不同。電商的一大優勢是可以去除中間渠道,直達消費者,而省去的這部分費用,投入到電商就可以在電商上獲得較好的流量,相對實體店來說,價格就會低一點。
而流通環節的中間商這一塊的利潤就變得更低,很多做服裝的利潤竟然來自季節末的剩餘服裝的處理款。不得不說,時代的發展太快,服裝批發商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
3、超過行業平均利潤50%的行業,都算是暴利行業
現在,除了有高科技和壟斷行業,基本上很少有暴利行業,這些行業要麼就是沒有競爭對手,要麼就是某一領域的寡頭,有定價的許可權,其他行業能超過行業平均利潤50%以上的,都算是暴利行業了。
總之,現在做實體行業很多都是在夾縫中生存,有的商業眼光好,能獲得一段時間的高利潤,但是從長遠的來說,以後的生意很可能會進入微利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