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會計問題)「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本月發生生產成本-月末在產品成本」都是在產品為什麼
比如月初在產品300件,在產品成本是3000元。而本月投入1000件,而完工產品是500件,本月月末在產品是800件,在產品成本就是8000元了。設定在產品單位成本都是10元。
月初月末都是在產品,但是有數量的變化,所以月初月末在產品不相等。還是要做加,做減。
拓展資料:
完工產品成本(製造成本),會計學術語,是指產品已全部完工時計入該種產品的生產費用總額。完工產品成本核算包括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完工產品成本的核算和完工產品成本結轉的核算。
方法:
1、在清查中發產品盤虧和毀損時,應借記「基本生產成本」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科目。
2、經過批准,對在產品盤盈進行處理時,應借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科目,貸記「製造費用」科目。
3、在處理在產品盤虧和毀損時,一律應借記「營業外支出」科目,貸記「待處理財產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科目。
4、各月末的在產品數量變化不大的產品,可以不計算月末在產品成本。
5、採用按年初數固定計算在產品成本法時,某種產品當月發生的生產費用就是當月完工產品的成本。
6、約當產量比例法適用於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小、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小、產品成本中原材料費用和工資等其他費用比重相差不多的產品。
7、約當產量比例法適用於工資、製造費用等的分配,不適用於原材料費用的分配。
8、某工序在產品完工率=本工序工時定額+前面各工序工時定額之和×50%/產品工時定額
9、根據月初在產品費用、當月生產費用和月末在產品費用的資料,完工產品費用=月初在產品費用+當月生產費用—月末在產品費用
10、採用約當產量比例法,測定在產品完工程度的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平均計算完工率;另一種是各工序分別測算完工率。
例子:某企業某車間月初在產品成本為2000元,本月耗用材料40000元,生產工人工資及福利費是8000元,該車間管理人員工資及福利費4000元,車間水電等費用4000元,月末在產品生產成本4400元,廠部預付半年報刊費1200(含本月)。該車間本月完工產品生產成本總額是多少?
本月完工產品成本=月初在產品成本2000+本月耗用材料40000+生產工人工資及福利8000+車間管理人員工資及福利4000+車間水電費4000-月末在產品成本4400=53600
B. 車間本月完工產品生產成本總額為多少元
本月完工產品生產成本總額=本月生產產品耗用材料80000元+生產工人工資及福利費16000元+車間水電等費用8000元+(月初在產品成本為4000元-月末在產品生產成本8800元)
C. 採用約當產量法計算產品本月完工產品成本和月末在產品成本
月初在產品成本為20000元,
其中直接材料12000元,直接人工 5000元,製造費用 3000,
本月生產費用為100000元,直接材料52650元,直接人工30325元,製造費用17025,
合計 直接材料64650元,直接人工35325元,製造費用20025,
月末在產品50件,按材料投入100%計算
材料單位成本 64650/250=258.60,
單位人工 35325/(200+50*0.5)=157
製造費用 20025/ (200+50*0.5)=89
完工產品成本
200*258.6=51720
200*157=31400
200*89=17800
合計 100920
在產品成本
50*258.6=12930
25*157=3925
25*89=2225
合計 19080
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