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產品初加工稅收優惠政策有哪些
農產品初加工享受哪些稅收優惠政策?
對於農產品初加工企業,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的減免。具體來說,對於水果蔬菜類產品,還可以免除增值稅。企業可以查閱《企業所得稅法》以及今年新出台的蔬菜流通環節免增值稅政策,以了解具體詳情。
政策依據包括《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實施農、林、牧、漁業項目企業所得稅優惠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1年第48號)第五條第一項規定。自2011年1月1日起,企業根據委託合同,受託對符合財稅[2008]149號和財稅[2011]26號通知規定的農產品進行初加工服務,其所收取的加工費,可以按照農產品初加工的免稅項目處理。
農產品初加工的范圍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 小麥初加工:通過清理、配麥、磨粉、篩理、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小麥麵粉及各種專用粉。
2. 稻米初加工:通過對稻穀進行清理、脫殼、碾米(或不碾米)、烘乾、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成品糧及其初製品,具體包括大米、蒸穀米。
3. 玉米初加工:通過對玉米籽粒進行清理、浸泡、粉碎、分離、脫水、乾燥、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生產的玉米粉、玉米碴、玉米片等;鮮嫩玉米經篩選、脫皮、洗滌、速凍、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生產的鮮食玉米(速凍粘玉米、甜玉米、花色玉米、玉米籽粒)。
4. 薯類初加工:通過對馬鈴薯、甘薯等薯類進行清洗、去皮、磋磨、切制、乾燥、冷凍、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薯類初級製品。具體包括:薯粉、薯片、薯條。
5. 食用豆類初加工:通過對大豆、綠豆、紅小豆等食用豆類進行清理去雜、浸洗、晾曬、分級、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豆麵粉、純明黃豆芽、綠豆芽。
6. 其他類糧食初加工:通過對燕麥、蕎麥、高粱、穀子等雜糧進行清理去雜、脫殼、烘乾、磨粉、軋片、冷卻、包裝等簡單加工處理,製成的燕麥米、燕麥粉、燕麥麩皮、燕麥片、蕎麥米、蕎麥面、小米、小米麵、高粱米、高粱面。
需要注意的是,初加工的產品要區分是自產還是外購。不論是自產還是外購,只要是屬於初加工范疇,都可以減免所得稅。具體的優惠措施會根據產品是否屬於免除增值稅的范圍來確定。
2. 自己做豆腐利潤是多少
豆腐生意是賺錢的,但賺的多是辛苦錢了,因為一包豆腐要是去除黃豆成本,水電成本,攤位成本的話,那麼也就還有100多塊錢的純利潤,但是這個100多塊錢可不是那麼好拿的。
因為在製作豆腐的時候,還是很耗費時間的,首先就拿浸泡黃豆來說吧,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黃豆要想徹底的浸泡透了,那麼必須要泡個一天左右時間的,而且等到黃豆浸泡好以後。
現今,在西方的亞洲產品市場,農產品市場、健康食品店和大型超級市場都能買到豆腐。在中國的超級市場,可以找到4至5種不同軟硬度的豆腐,市場非常廣。
白豆腐的價格,一般市場上大眾價格2.00元/斤,也有的地方白豆腐價格2.5元/斤。現在很多消費者都喜歡吃一些綠色生態食品了,尤其是這高蛋白的豆製品,廣受消費者的青睞。
做豆腐如果把銷量做上來,利潤還是很可觀的,除了零售,還可以聯系餐飲企業,關鍵是把質量做好,建立長期的關系。還可以豐富豆腐的產品線,豆漿、豆腐腦、千張(豆腐皮)、香乾(豆腐乾)、豆腐泡、素雞、腐竹等,總的來說是是掙錢的。
開一家小型豆腐坊,一般夫妻兩個人就可以操作,黃豆的價格2.0-2.3元/斤,取中間的2.2元/斤,1斤黃豆可以出鹵水老豆腐2.5-3斤左右,按3斤計算應該是可以的;如果做嫩豆腐可以出4.5-5斤。其餘成本是水、電、設備費、人工費,一斤豆腐成本大約2.5元左右。
1斤黃豆成本2.2元,3斤豆腐*2=6元,毛利潤6-2.3=3.8元。一天按50斤黃豆的銷量,那麼毛利潤為190元;若加工100斤黃豆,毛利潤為380元。
當天消化不了的豆腐還可以做衍生品,比如千張(豆腐皮)、香乾(豆腐乾)、豆腐泡、素雞、腐竹等,當然這些產品也可以單獨做,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所以在產量上還可以增加。
做完豆腐的豆渣,一般會有養殖戶來收,就按0.5元/斤計算,這部分差不多可以包含水電費。房租、雜費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