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農產品增值率是多少
擴展閱讀
哪些物質是再生資源 2025-05-10 18:54:31
無人機的成本有哪些 2025-05-10 18:54:31
蘋果怎麼添加底端工具欄 2025-05-10 18:51:36

農產品增值率是多少

發布時間: 2025-05-10 14:37:01

㈠ 農產品稅率9還是13

農產品稅率為13%。
根據我國最新的稅法規定,農產品的增值稅稅率為13%。這意味著,當企業或個人銷售或進口農產品時,應按照13%的稅率繳納增值稅。例如,大米作為一種常見的農產品,其適用的稅率也是13%。這一稅率適用於銷售或者進口的部分農產品,包括糧食、食用植物油等。需要注意的是,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應關注最新的稅法變動,確保稅務處理的合規性。
農產品的稅收優惠政策:
1、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稅政策;
2、農產品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免徵增值稅;
3、對農業生產資料實行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4、農產品加工企業適用的稅收優惠;
5、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稅收優惠政策。
綜上所述,我國最新稅法規定農產品增值稅稅率為13%,涵蓋銷售或進口的糧食、食用植物油等項目,且大米等常見農產品同樣適用,企業和個人需關注國務院的稅率調整以確保稅務合規。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二條
(一)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三)項規定外,稅率為17%;
(二)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3%:1、糧食、食用植物油;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3、圖書、報紙、雜志;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四)納稅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下稱應稅勞務),稅率為17%;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

㈡ 農產品嗎,適用增值稅稅率是多少

農產品適用增值稅稅率為11%。

一、《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簡並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37號):自2017年7月1日起,簡並增值稅稅率結構,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現將有關政策通知如下:

納稅人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1%:農產品(含糧食)、自來水、暖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食用植物油、冷氣、熱水、煤氣、居民用煤炭製品、食用鹽、農機、飼料、農葯、農膜、化肥、沼氣、二甲醚、圖書、報紙、雜志、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

二、《財政部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財稅[2018]32號):自2018年5月1日起:

1、納稅人發生增值稅應稅銷售行為或者進口貨物,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稅率分別調整為16%、10%。

2、納稅人購進農產品,原適用11%扣除率的,扣除率調整為10%。

(2)農產品增值率是多少擴展閱讀:

該項規定對於既用於17%項目又用於11%項目的(即混用的),則對於購進農產品需要分別核算和計算扣除,否則就是從低原則(與銷項稅從高原則政策相反)按照11%計算扣除,不能享受「力度不變」政策。自2017年7月1日起,簡並增值稅稅率結構,取消13%的增值稅稅率。

1、繼續推進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納稅人購進農產品進項稅額已實行核定扣除的,仍按照《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在部分行業試行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辦法的通知》(財稅[2012]38號)、《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擴大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行業范圍的通知》(財稅[2013]57號)執行。

2、納稅人從批發、零售環節購進適用免徵增值稅政策的蔬菜、部分鮮活肉蛋而取得的普通發票,不得作為計算抵扣進項稅額的憑證。

國家稅務局-關於簡並增值稅稅率有關政策的通知

網路-農產品增值稅進項稅額核定扣除試點實施辦法

㈢ 農產品稅率9還是13

農產品增值稅稅率為9%。納稅人從農業生產者手中購進農產品,按銷售發票和收購發票註明的買價和9%扣除率計算進項稅;如果購進的農產品用於生產13%稅率的貨物的,在領用當期加計扣除1%的進項稅,即相當於實際扣除率為10%。
蔬菜及鮮活肉蛋:對從事農產品批發、零售的納稅人銷售的部分鮮活肉蛋產品免徵增值稅。蔬菜流通環節免徵增值稅。目前流通環節水果不屬於免稅范圍。
納稅人經銷蔬菜免徵增值稅,只能開具免稅的增值稅普通發票,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農民專業合作社銷售其成員自產的農產品免徵增值稅,只能開具免稅的增值稅普通發票,不得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的免稅農產品收購發票金額可按規定的扣除率計算抵扣進項稅額,農副產品收購發票的開據和使用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農民銷售自產的農副產品,由收購企業開具的農產品收購發票,
第二種是:非農戶企業、農場、林場、開發公司銷售自產農產品或經過對農產品生間加工後銷售農產品使用的貨物銷售發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
第一條 為了加強稅收徵收管理,規范稅收徵收和繳納行為,保障國家稅收收入,保護納稅人的合法權益,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凡依法由稅務機關徵收的各種稅收的徵收管理,均適用本法。
第三條 稅收的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依照法律的規定執行;法律授權國務院規定的,依照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的規定執行。
任何機關、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擅自作出稅收開征、停徵以及減稅、免稅、退稅、補稅和其他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決定。
第四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納稅人。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負有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為扣繳義務人。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繳納稅款、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

㈣ 農產品稅率9還是13

9%。
根據查詢華律網得知,農產品增值稅稅率為9%。納稅人從農業生產者手中購進農產品,按銷售發票和收購發票註明的買價和9%扣除率計算進項稅。9%稅率主要適用於米、面、澱粉類農產品、油料、豆、種子、蔬菜、水果、原紗等。

㈤ 農產品的稅率是多少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農產品的增值稅適用稅率有11%、13%和17%三種,小規模納稅人按3%的徵收率徵收增值稅。從2017年7月1日以前,農產品的增值稅稅率為13%; 從2017年7月1日起,農產品的增值稅稅率調整為11%。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業產品免徵增值稅."農業生產者銷售的自產農業產品"是指直接從事植物的種植、收割和動物的飼養、捕撈的單位和個人銷售的注釋所列的自產農業產品。


農產品的稅率取決於國家的不同稅收政策,以及數量、品質等等。一般來說,農產品的稅率在0%-20%之間。例如,在中國,將農產品分成食用農產品和工業農產品,食用農產品納入增值稅優惠政策,為0%,而工業農產品稅率一般在5%以下。在美國,農產品一般不會被徵收直接稅收,但其他消費稅,如應用於消費品的銷售稅和使用稅,稅率可能介於0%和7%之間。 同時,貿易策略也會影響農產品的稅率。貿易夥伴可以通過貿易協定或其他意向性協定談判,減少對農產品徵收的關稅,從而使農產品進口更加方便和經濟。例如,針對中國向美國出口農產品,中美簽訂的貿易協定,將中國大部分農產品出口美國稅率從25%降低至7%。 總的來說,農產品的稅率因國家的不同稅收政策,以及其他貿易策略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存在著差異,我們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更加有利的稅收政策。綜上所述,合理的稅收政策是發展農業的重要推動力。合理的稅收政策可以有效減輕農業企業的經濟負擔,激勵他們進行技術創新和積極投資,促進農業發展。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第二條 增值稅稅率:
(一)納稅人銷售貨物、勞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或者進口貨物,除本條第二項、第四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17%。
(二)納稅人銷售交通運輸、郵政、基礎電信、建築、不動產租賃服務,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銷售或者進口下列貨物,稅率為11%:
1.糧食等農產品、食用植物油、食用鹽;
2.自來水、暖氣、冷氣、熱水、煤氣、石油液化氣、天然氣、二甲醚、沼氣、居民用煤炭製品;
3.圖書、報紙、雜志、音像製品、電子出版物;
4.飼料、化肥、農葯、農機、農膜;
5.國務院規定的其他貨物。
(三)納稅人銷售服務、無形資產,除本條第一項、第二項、第五項另有規定外,稅率為6%。
(四)納稅人出口貨物,稅率為零;但是,國務院另有規定的除外。
(五)境內單位和個人跨境銷售國務院規定范圍內的服務、無形資產,稅率為零。
稅率的調整,由國務院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