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高檔理財產品哪個好
擴展閱讀
石油液化氣怎麼液化的 2025-05-08 18:46:17
成品紙箱子成本價多少 2025-05-08 18:38:21
玻璃成本由什麼組成 2025-05-08 18:36:17

高檔理財產品哪個好

發布時間: 2025-05-08 15:09:49

A. 平安保險理財產品一覽表

目前賣得比較好的事璽越人生!(保費2萬起賣,最低3年繳費)
舉個例子:
璽越人生一年存12萬一共存三年,
第五年返還6萬,第六年再返6萬
然後每年返還3400,另有浮動分紅每年約3400
一直到60歲,60歲一次性返還36萬本金,
60歲以後每年還可返5100到終身,
返的錢全部進入另一個賬戶享受5%月復利,什麼時候想取就取,還可以追加(避債避稅)
年交12萬,交3年,收益如下
中檔高檔
20歲75萬100萬
30歲117萬170萬
40歲183萬310萬
50歲286萬570萬
60歲447萬1100萬
70歲701萬2000萬
80歲1100萬3500萬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B. 理財保險如何分類,哪種產品收益最高

一、投資理財,有哪些選擇/p>
俗話說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但錢放在不同的渠道,風險和收益也各不相同。那市面上都有哪些投資理財渠道可以選擇呢/p>
倍領哥按照風險高低,劃分了 2 類:

保守型投資方式:銀行存款、貨幣基金、保險、國債、銀行理財產品、指數基金定投等;

激進型投資方式:股票、私募基金、房地產、P2P、期貨、外匯、信託等。

一般來說,收益越高風險也越高。例如,P2P 的收益大多在 8% 左右,屬於高風險的理財方式,所以就有了平台暴雷現象。 反觀保險,我們從來都沒有聽說過,有保險公司會跑路,所以保險理財有天然的安全感。即使保險公司破產了,白紙黑字的合同也是有效的,國家會採取多項措施保證保險產品的安全性,在《保險公司破產了,我買的保險怎麼辦中就詳細做了分析。低風險的代價就是低收益,長期來看,理財險的收益大概為 2%-4%;短期來看,可能連通貨膨脹都跑不贏。

二、理財險分幾種,有什麼區別/p>
先告訴大家一個事實,保險分兩類,人身險和財產險,根本就沒有理財險的位置。 但部分壽險會帶有理財收益的性質,所以常被人們叫做「理財保險」。

銀保監會規定,保險應回歸保障本源,保險產品的名稱應當清晰明了,突出保險產品責任特點。保險產品命名、產品說明書以及相關產品宣稱材料中不得包含「理財」 「投資計劃」等表述。對於具有理財收益的保險,我們可以統稱為理財型保險,請注意:理財保險叫法是不嚴謹的,是普通百姓的口頭用語。本著科普的目的,倍領哥把這些保險分為:假理財 和真理財。

1、假理財

之所以說是假理財,是因為這類產品以保障性質為主,而理財收益很弱。

大致可以分兩類: 一類是 兩全險,保險公司為了迎合人們 「有病治病,沒病返還保費" 的思想,如果幾十年沒有出問題,可以把所交的保費拿回來。

很多人喜歡儲蓄,又愛佔便宜,就買了這種理財功能極低,保障又不充足的產品。在《能返保費的意外險,真的值得買嗎中就有詳細的分析。另一類是 分紅型重疾險,也是保險公司為了迎合大家對通脹問題的訴求,設計了這種保額會長大的重疾險。在《重疾險的前世今生》這里講到,分紅型重疾險早在 2003 年就被叫停了,規定以後不能將健康保險設計成分紅產品。

所以,現在我們看到的重疾險有返還、有分紅,其實都是附加在兩全險或分紅型壽險的基礎上的。從根本上,這些保險都算不上是理財險,只是保險公司刺激銷售的一種手段,我認為並不值得購買。

2、真理財

終於講到重點了,真理財明顯區別於普通保障型產品,如果買了一份理財險,患了重疾,保險公司一般是不賠的。 為了讓大家更清晰地了解理財險,倍領哥整理了一個表格:

我們可以看到,就算同樣是有理財功能的保險,實際上分類也很多,不同類型的保險目的和作用完全不同,買保險一定要結合自己的需求來看,不能被眼花繚亂的收益所吸引而盲目投保。

三、五種理財型保險具體分析

我們常聽說開門紅、教育金、養老金等,其實都屬於理財險,下面倍領哥就來具體分析一下:

分類一:年金險

各保險公司每年元旦都會推出「開門紅」產品,11 月份就開始預熱,一般都是為了銷售年金險。

年金險其實就是一份壽險,因為都是以人的壽命為給付條件,2018 年市場主流形態為:分紅型年金險+萬能賬戶。以 平安璽越人生 為例,假設媽媽為 0 歲的小明,投保了平安璽越人生,每年繳費 10 萬,交費 3 年,保額 1.5 萬,小明可以獲得如下收益:

一次性返還:5 歲、6 歲,返還 5 萬,返 2 次;

固定返還:7 歲 - 64 歲,每年返還 2980 元;

祝壽金:65 歲一次性領取,所交保費 30 萬;

固定返還:66 歲起,每年返還 4470 元;

不確定分紅:保險期間內有不確定的分紅。

是不是很復雜計很多人都沒搞懂,倍領哥遇到很多人買這類保險只是聽別人說好,就買了..... 如果你不確定自己是否應該購買年金險,那麼我強烈推薦你閱讀在《不正確的理財方式,就是破產的最快方法》一文中,我們對 2018 年開門紅產品進行了對比分析,推薦閱讀。這類產品不管在國內還是國外都很受歡迎,我們在《香港理財險值得買嗎也詳細分析了香港的年金險。

分類二:萬能型壽險

深刻記著,一位老同學問我有沒有萬能險,「就是那種什麼都保,還能錢生錢的保險!」

其實,所謂萬能險,並不是無所不能,只是相對於一般保險有這些特性:

交費靈活

保額可隨時調整

可隨時領取保單價值金額

可以附加重疾保障

萬能險有兩個賬戶,一個保障賬戶,一個投資賬戶,投資風險由保險公司和用戶共同承擔,所以會有一定的風險。好在萬能險都有一個保底收益,一般有1.75%-3%左右。 這類產品可以隨意附加保障型險種,但保障與投資難兩全,以某產品為例:今年 30 歲的小 A,投保了萬能險 ,設定保費 5000 元,保額 40 萬,繳費 30 年。附加 40 萬的重疾險,費用從賬戶中扣取。在 1.75% 保底利率下,重疾險只能到 62 歲,如果提前把錢取出來可能還保不到 62 歲。

萬能險附加重疾險,並不是很好的重疾險解決方案,我們之前也在《談談我最不喜歡的保險》一文中有深入的分析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分類三:分紅型壽險

說到分紅,大家都眼睛放光, 把錢交給保險公司,就能和保險公司一起賺錢些人還把自己當保險公司股東了。事實並不是這樣!這類產品比較容易理解,就是在原有的壽險基礎上加了個分紅的功能,以太平卓越傳世為例:

章先生為 0 歲兒子投保 太平卓越傳世, 希望兒子擁有終身的高額身價,並實現家庭資產保全和傳承。 200 萬保額,20 年交,保費為 23200 元,則兒子的身故金隨紅利增長。若其兒子 80 歲身故,低檔賠 200 萬,中檔 675 萬,高檔 1863 萬。

要提醒大家,合同中明確寫明:保單紅利是不保證的。萬能險至少會有一個保底收益,而分紅險在極端情況下,可能一分錢都拿不到。 所以到底怎麼買,買什麼,一定要結合自己的需求和目的來看,不同的產品都有不同的適合人群。

4、增額終身壽險

肯定有人想說,分紅險的收益不能保障,那有沒有固定收益的產品呢增額終身壽險的收益不分低、中、高檔,每年一般定額在 3% 左右,比萬能險的保底收益也稍高一些。 而且可以通過減保實現應急取現,用於養老金或子女的教育金。

以國壽盛世傳家 為例:

上市公司王總 30 歲,為了隔離公私資產,傳承財富,投保了國壽盛世傳家,年交費10萬,交費20年。每年 3% 身故保額復利,若王總 80 歲身故,身故保額為 638 萬,保單增值 638 / 200 = 3.19 倍。 如果需要資金周轉或補充養老金,可以部分減保取現。

相比分紅險和萬能險,可能失去了獲得高利率的機會,但有穩穩的安全感,同樣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5、投資連結險

都說保險的理財收益不高,但投資連結險就是個例外,投連險和萬能險很類似,都比較靈活,但投連險不確定性更大,投資的渠道也更廣。/p>
類產品一般根據風險不同會設置多個賬戶,賬戶的收益情況會每天進行更新,下面是 泰康贏家人生 投連產品的價格公告:

由於投連險的收益與風險都由用戶自己承擔,所以適合較強風險承受能力的人群,這類保險在國外很受歡迎,但是國內由於風險太高,很多用戶並不認可,喜歡高風險可以炒股,為什麼要通過保險呢/p>
四、如何購買一份理財型保險/p>
經常有人說,理財險的演算收益看起來很誘人,難辨真假,不知如何選擇,倍領哥建議大家可以通過這兩點來考慮。

1、為什麼要買理財險/p>
倍領哥建議大家在購買理財險之前,問問自己:

買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強制儲蓄老規劃女教育產傳承稅避債..

上文也提到了,不同產品的特性和用途都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只有了解自己的情況和需求,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設計,脫離需求談產品,根本就沒有意義。

2、理財收益怎麼看/p>
大家理財時最關心的就是收益,但保險的術語太多,大家很難抓到重點。倍領哥幫大家分了兩類:

確定收益:包括合同里寫明的返還金、生存金、祝壽金、現金價值、萬能險保底利率等;

不確定收益:包括現金分紅、保額分紅、萬能險浮動利率、預定利率等。

如果你是保守型的投資者,可以重點關注確定收益;如果你是激進的投資者,不確定收益的數據比較值得參考。 /p>
另外,IRR是業內公認的收益率試算工具,可以幫我們准確的了解理財產品的收益水平,強列建議閱讀:《不懂計算 IRR,幾十萬保費可能白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