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梁寧產品30講哪裡聽
擴展閱讀
快消品代墊費用怎麼做 2024-05-17 17:42:52
新發地水產品來自哪裡 2024-05-17 17:09:11

梁寧產品30講哪裡聽

發布時間: 2023-05-12 02:33:43

1. 【筆記】梁寧·產品思維30講

01 產品能力是每個人的底層能力

02 案例:用戶體驗與結婚教練

03 同理心訓練:怎樣理解愉悅與不爽

你不厭其煩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你會對某些東西感到愉悅,這個東西持續給你滿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時間在這里。

用「愉悅、滿足、不爽」來評價任何東西。

04 同理心訓練:怎樣理解憤怒與恐懼

恐懼會困住一個人的手腳。

憤怒是感到自己的邊界被侵犯。憤怒、焦慮、羞恥都是恐懼。

勸人就5分鍾。5分鍾沒有說動的額事情,就不再勸了。不如想想困住她的手腳的是什麼,是什麼把她壓在那裡,沒辦法往前走。

怎麼改變自己的人生?——直面恐懼。

05 同理心訓練:產品要順應用戶潛意識

梁寧認為一個好的產品是讓用戶不啟動防禦機制的,而一個好的銷售很有攻擊性。

用戶調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納別人的世界觀。

06 認清人的本性,理解角色化生存

人只有在壓力非常大的情況下,才會去扮演角色。除非能給他壓力非常到位,否則就不要對他做角色化預期。

梁寧和一個釘釘的產品經理交流,說釘釘反人性。他回答:我們是給一個集體做產品,集體人格就是反人性的。

如果你的產品使用對象是一個個體,那你必須拋開對個體角色化的刻板想像,而把對方當成一個完整、鮮活的人做用戶研究。

如果你在給一個特定的集體做產品,那麼你應該充分研究這個集體的集體人格,共同記憶和核心觀念。

07 自我與自律,哪一種更貼近產品精神

梁寧覺得:做產品經理的人善於感知,在已有的結論上建立新觀點。而做其他管理的人更善於邏輯推理和總結歸納。

梁寧認為自我的人更適合做產品,因為創造力是自我的延伸,而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

靠愉悅驅動的人,往往自我;靠恐懼驅動的人,往往自律。這兩者都會催生出非常優秀、非常成功的人。

每個希望成大事的人,都需要想辦法接納與你完全相反的按個人,讓他成為你親密的合作夥伴。

\\我明顯是一個自律的人,但是我非常喜歡創意的感覺,我記得小時候創造各種玩法和棋類,那是我非常驕傲的事情。我現在個人意識在覺醒。我覺得,是不是一個自律基礎的人,變得自我,會很強大。或者,有一個又自律又自我的人,是不是很強。有可能啊。

08 機會判斷:點線面體的戰略選擇

普通人勤懇努力、斤斤計較,在意每一個當下的點,而任何一個點都不會產生過多的收益。

如果要成為中餐,至少要獲得一次線性周期的收益。比如持有騰訊股票10年,什麼都不用干,10萬變1000萬。

那麼怎麼成為富人呢?就要藉助面和體的崛起。

當你選擇要做一個產品的時候,你不但要投入自己的時間和資源,還要忽悠更多的人把他們的時間和資源一起投入進來,這也是說你要為迅枯培更多人負責。

思考:

你現在的職業是什麼樣的一個點?

你所在的公司或者業務是需要串聯很多點的一條畝唯線,你這個點在公司的線的什麼位置上?

這個公司附在一個什麼面上,誰在給你的公司賦能?

這個面又附在哪個經濟體上?

09 機會判斷:怎樣找到有勢能的趨勢

從自己能做到的、能穩定提供的那個「點」開始做。如果是卯足了勁跳起來才能夠得到的一個點,其實很難持久。

士兵怕死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將軍,你就要找到制高點,帶大家爬上一座山,從山上推石頭下來砸敵人,你會發現每個士兵的勇氣和戰鬥力都提高了三倍,因為地理優勢為團隊的每個人賦能。作為將軍,不能抱怨士兵不勇敢。不能一切都靠員工的點的努力來得到,(士兵單兵作戰能力強)。將軍應該做的事情是找到外部勢能,給整個組織賦能。

10 痛點 癢點 爽點都是產品機會

痛點是恐懼。

痛點是尚未被滿足、又被廣泛渴望的需求?不是。

爽點是即時滿足。

需求愉悅,立即得到滿足,這種感覺說就是爽。

癢點是滿足虛擬自我。

癢點滿足了想像中的自己,各種網紅產品都是抓住了癢點。

11 兩套經典的用戶畫像

草地、羊、頭羊和狼

1.首先要有第一隻羊

2.這只羊過得很好,玩的很開心,它得到了滿足,如果羊一開始就死了就換一隻,如果羊不夠開心就想辦法讓他開心

3.引入更多的羊,也就是產品可以推廣了

大明、笨笨和小閑

1.大明對自己想要什麼非常清楚,沒忠誠度,哪裡便宜去哪裡。敗譽比如京東,做標准品能壓供貨商的價格。

2.笨笨有大概的需求,但是不明確。比如小紅書,女生就是要逛逛逛。

3.小閑沒有消費需求,就是打發時間的。比如朋友圈和游戲。讓小閑流量轉為電商,效果就很差。

12 設計產品時要包括產品的場景

場是時間和空間。用戶可以在這個空間裡面停留和消費,如果不能,這個場就是不存在的。

景是情境和互動。當用戶停留在這個時間和空間里,要有情景和互動讓用戶情緒觸發。

13 怎樣用系統能力給人提供確定性

為什麼確定性這么重要?我們都是有感覺的,人生如此不確定,所以當你看到有一個東西非常確定的時候,是讓人留戀的。

持續給用戶提供可以依賴的確定性,這個是關鍵。

14 系統效率:小米的效率革命

15 系統世界觀:微信、米聊、陌陌

判斷一個產品經理是否厲害,很重要的一條是判斷他設計的產品的第一個版本有多簡單、直接、切中要害,能不能直指人心。

為什麼很多產品經理把第一個版本設計得那麼復雜,因為他們不自信。他們對我只要做強哪個點,用戶就必然買賬沒有把握。而希望在一些附加的功能點上,尋找心理依靠。

迭代的好處是:

對外部,可以快速得到用戶反饋,讓用戶反饋去驅動產品;

對內部,建立了開發團隊的節奏感和確定性,每周都有新版本。

16 系統迭代:微信紅包的意外與刻意

梁寧回顧了微信的版本迭代,得出的結論是:沒必要憋大招,沒有必要把所有功能全部做好再發出來。

產品的核心功能點有效比什麼都重要,基於核心功能附加的其他功能沒那麼重要,可以一步一步來(朋友圈剛上線不能評論,後來才能評論的)

17 系統生死線:獵豹和它的關鍵任務

騰訊普通員工:明確知曉常見風險;項目經理:具備風險規避意識;總監:有風控能力;總監理:能操作有風險的執行。

面對生死考驗的時候,依靠的不是管理能力,而是領導力。領導力的核心,是甄別關鍵任務,然後動員大家穿越生死。

18 用戶體驗的五個層次

感知層:比如網頁好不好看,顏色、聲音、嗅覺等等。

角色框架層:例如網頁有不同功能元素、人因為職業的不同有不同的角色

能力圈范圍層:1)我們要做哪些事情,具體提供什麼樣的確定性。2)我們不做哪些事,對這些事堅決不碰。能力圈是變化的,如果有清晰的戰略,能力圈就會朝著戰略圈方向變化拓展;如果沒有清晰的戰略,能力圈的變化是偶發和隨機的。

戰略存在層:最核心。著手任何一個產品之前必須明確定義兩個問題:1)我們要通過這個產品得到什麼?2)我們的用戶要通過這個產品得到什麼,他們為什麼依賴我們?得到我們各自需要的東西才能繼續做下去。

CEO的核心工作是定義戰略和建設能力圈。

19 怎樣繪制用戶體驗的地圖

用戶體驗地圖就是通過畫一張圖,用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從一個特定用戶的角度出發,記錄他與產品或服務的接觸、進入、互動的完整過程。

在畫產品設計圖的時候,從用戶怎麼進入、每一步怎麼體驗,最後怎麼離開來畫。

1)一個完整畫像的人物角色:第一隻羊。

2)清晰描述用戶的目標和逾期:他為什麼來草地上,他需要什麼。

3)服務觸點:用戶從接觸你的服務到實現目標之間,會在你的產品上有哪些接觸。

4)用戶使用路徑:使用路徑和服務觸點的關系是什麼,比如逛宜家是使用路徑,在宜家向工作人員咨詢,到盒子前拿免費資料是觸點。

5)用戶情緒曲線:場景是要出發情緒的,在整個過程中,用戶情緒怎麼變化。

梁寧認為股市比數據重要。在騰訊工作的幾年,每次做工作匯報大家都很少討論數據。他們坐在一起反而會有大量時間談感覺、細節體驗,談不同場景的可能性,談不同人群模式的不同體驗。

20 服務藍圖的核心要素:峰值、終值

服務藍圖是如何配置資源結構,以及如何在每個用戶觸點設置角色框架。

用戶體驗地圖以用戶情緒為中心,服務藍圖以服務流程為中心。

服務藍圖要一眼、一條路、三個點。

一眼:第一時間讓用戶一眼看到自己的目標。

一條路:產品有一個清晰的路徑。用戶無法走下去就是服務流程的終點。

三個點:忍耐底線:多少張桌子配一個服務員成本最合適?PC時代用戶等待一個頁面打開的忍耐底線是7秒。峰值是體驗最高分的時候,無論是正向還是負向的,一定是能記得住的。終值是結束時的感覺。

體驗一個產品只能記住峰值和終值的體驗,在整個過程中每個點的好或者不好,時間的長短,對記憶或感受沒那麼大影響。

設計服務藍圖的核心就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配置資源,在關鍵點上安排角色,保證整體服務路徑不崩潰,盡量不壓到用戶的忍耐底線。盡量集中資源,打造體驗的峰值,最後再做一個體驗終值的美好小尾巴。

亞朵酒店的十二個節點:預定、走進大堂的第一面、到房間的第一眼、跟你聯系向酒店咨詢服務的第一刻、吃早餐的一刻、在酒店等人或等車需要有個地方待一下的那一刻、中午或者晚上想吃宵夜的一刻、離店的那一刻、離店點評的一刻、第二次想起亞朵的一刻、要和朋友推廣介紹的那一刻、第二次預定的那一刻。

21 上癮機制:用戶激勵系統

激勵就是完成預定動作,給他滿足,並且讓他清楚,完成預定動作就能得到滿足。

一個確定性的損失,不論大小,都是非常難受的——APP發紅包突然不發了,就會有一堆用戶走掉。所有改版、新包裝、重新裝修,都是需要非常慎重的。

22 名字是你的文化資產

23 用「用戶價值公式」衡量創新

俞軍的用戶價值公式:用戶價值=新體驗-舊體驗-替換成本

1)先發優勢很重要

2)BAT打創業者非常容易

一個產品,你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別人先做了,你可以比原來的產品優化20%-40%的體驗,怎麼辦?看體量,如果對方體量遠遠大於你,就放棄。

同維度競爭,體量第一。

24 用「交叉視角」跨界創新

未來已來,只是分布得不均勻。

《偉大創意的誕生》中介紹的相鄰可能:我們需要的某種能力要素,它可能已經產生並成熟了,只是它正在另外的某個領域被使用著。就看這個已經存在的未來,它會不會撞到你眼鏡里,讓你起心動念。這就是靈感的瞬間。

25 怎樣從新要素到新物種

新要素一:找到實體空間的好位置。互聯網商業的三個要素:產品、流量和轉化率。實體商業的是個要素:產品、空間、流量和轉化率。實體經濟要拼位置。

新要素二:把消費者變成投消者。比如讓粉絲眾籌。

新要素三:IP。

新要素三:場景電商。比如亞朵體驗到的東西都是可以購買的。

26 三級火箭:深度講解互聯網降維打擊

三級火箭:頭部流量。沉澱某類用戶的商業場景。完成商業閉環。

三級火箭的原則是每一級別都比上一個級別低頻。

27 顛覆式創新:成敗價值網

一個公司可能還好,但是依附的價值網老了。

一個組織的心智模式定下來就真的難以改變,就像我們的基因一樣看不見,但決定組織的整體思考方式。

28 看產品的微觀、中觀、宏觀視角

中觀:套路。

大公司是學習套路的好地方。一家公司能提供培養一類人,說明這家公司在這個領域有與眾不同的套路。比如聯想出銷售、騰訊出產品。

所以大學生畢業去大公司是有價值的,因為套路有價值。套路就像武功招數,是前人總結的有效經驗。

但是大公司教你套路,同時也會把你角色化,讓你成為系統的一個角色,習慣系統內生存。

微觀:體感。真實地感知每一個微小瞬間。

反思什麼樣的設計才能讓用戶滿足?復盤用戶是否產品了防禦心?為什麼這里會卡頓?

宏觀:打大仗。靠優化用戶體驗是無法終結競爭的,大仗拼勝負靠的是宏觀能力。

29 人生邏輯大於商業邏輯

對一個產品的使用,對一個人的關系,持續受到確定感的反饋,就會覺得安全,覺得可以依賴。如果突然變得不確定,就會有被傷害的感覺。

這也是網站不要輕易改版的原因。

做你內心有確定感的事,人生邏輯大於商業邏輯。

30 產品連接客觀世界、過去與將來

侵刪

推薦大家訂閱【得到】的《梁寧·產品思維30講》

2. 韓國韋學《梁寧-產品思維30講》

1.5倍語速,很過癮!第一遍在上下班路上聽,學的不夠精細。第二遍在家聽,一邊聽一邊認真做筆記。挑選一點印象最深的感受分享!

開篇講結婚顧問的案例,那一講我分享到了朋友圈,還私信分享給了幾位好朋友和妹妹。做產品、做事業,真的不只是掙錢,究其根本,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任何能夠長久的、穩定的、良性的關系,都不會只建立在表面,價值觀與內驅力的吻合太重要了!

第14、15、16講:什麼是系統性的效率優勢?微信更新迭代這么快!他們從來不憋大招,有個好點子好功能就趕緊上呀!我所在的新東方,很多事情感覺效率好低下,最近弄個全國勞務費管理制度,集團5個部門,都是領頌稿導,都是專業人士!七嘴八舌、瞻前顧後的,遲遲推進不前!

第17講:面臨生死的時候,股東,用戶,競爭對手,核心團隊,公司中層,員工,如何按重要性排序?我覺得應該始終把用戶放第一位吧!

第18、19講:用戶體驗,我們經常做用戶體驗嗎?我們的公司經常做內部用戶體驗嗎?好像沒有過,專業的外部用戶體驗好像華與華在學校做過一次!

三級火箭的理論和模式,太偉大了!差櫻余我在想也就只有在中國,有足夠的人口基數,才可以吧!之前聽過一種說法,在中國,要做人多的賣賣,因為中國不缺人!其次,做高端的買賣,因虛滾為中國不缺有錢人!哈哈哈,但是,任何不推動社會進步的買賣,都會賠錢。哈哈哈

最後,不管做人,還是做事,一定要回歸到道的層面!做企業也是一樣,術要精,道要正!

3. 梁寧產品思維30講

      梁寧是誰,課程之前,我不認識她,也不知道她。沖著一開始,她借相親模式/結婚教練的故事來講產品,買了產品思維30講(暴露了內心深處的想法),聽過之後,深感值得。來回聽過4遍之後,形成這篇讀書筆記。

      產品能力是人的底層能力的,並不因為在這個崗位便天然便有,也不因為不在這個崗位而不需要。

1.收獲點一,情緒操作系統:

   梁寧說,如果把人看作一個手機。情緒是底層操作系統,各種習得技能為app,有人是IOS,有人是安卓,大家版本號也不相同。 後天所得皆為理性,操作系統,內在感受/情緒是驅動一個人的動力。如果被情緒、恐懼、憤怒控制,就好像手機系統崩潰,再多的app也無用。

   所以對每個個體而言,需要及時升級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也就是操作系統。心理學家會用一個詞:心理的彈性來形容一個人情緒能力的強大。有毆打孩子、家暴妻女的父親;稍有不順極易暴怒的老人家等,他們並不擁有控制自己的能力,放縱自己的戾氣,只會最終導致操作系統的崩潰,即使學會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針對用戶而言,驅動用戶行動的點是特定場景觸發的特定情緒,並不是所廣為傳播的需求。只有當需求觸動到用戶情緒點後,用戶才會進行需求填充。因為用戶並不能分層次說出體驗,能夠展現的便是用戶情緒,所以產品經理需要讀懂用戶的情緒。

2.收獲點二,用戶情緒:

   梁寧將無數種情緒概況成四種生物性情緒:愉悅、不爽、憤怒讓敏坦、恐懼, 和滿足之間的關系。

    愉悅就是被滿足,不爽就是不被滿足。人作為社會性、物種,需要被滿足的點有兩個,生存和社會關系被確認。拉動你玩游戲的,是微小的愉悅感;綳拿臘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滿足的爽感,這兩個加在一起,這種確定性的滿足就會成癮。

     憤怒是感覺到自己的邊界被侵犯。恐懼是邊界被侵犯,但是侵犯的行動人\物特別強大。所以要麼做一個讓人愉悅到爆爽的產品,要麼做一個可以幫人抵禦恐懼的產品。【醫療行業一定是幫人低於恐懼的產品,但是健康管理,在一般時間,遠沒有到恐懼的程度。】

3.收獲點三,發現自己和自己的關系,自己和他人的關系

     自己做的事情是不是給自己滿足感,喬坦桐布斯為了蘋果大會對ppt練習100次,依然樂此不疲。有人照ppt練習3次,就會痛苦。上帝初始化操作系統的密碼,你不厭其煩的地方,就是你天分所在。你會對某些東西感到愉悅,這個東西能夠持續給你滿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時間在這里,不厭其煩。

   時間久了,這個點的你,在這個點花很多時間的你自然會與眾不同。很多時候,優秀並不是刻意勤奮,而是持續的滿足和愉悅感,才能支撐一個人持續投入一萬小時(理論)。

    在接下來個性化越來越突出的時代,找到能夠給自己持續滿足和愉悅感的事情,尤其重要。什麼東西可以持續滿足你,什麼東西永遠讓你不爽,這就是你的命運(這句話好大)。

     找一個人能夠懂你的不爽和滿足,你也能夠懂對方的滿足和不爽。人和人之間相處,需要被看到,需要被滿足存在感。

4.收獲點四,如何相親:

   相親是一個技術活,如果在短時間內確定對方是一個可以開始長期關系的人,同時讓對方產生確定感。

   產品經理,或者有產品思維的人會有一個完整的框架體系來看產品,人也是如此。

  看產品有5個層次,人亦如此。詳見xmind:產品框架層。

5.收獲點五,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曾鳴教授的點、線、面、體的概念。詳見xmind:戰略選擇。

6.收獲點六,用戶體驗的核心要素:   

   一直在講用戶體驗,而為好的用戶體驗呢?

    最喜歡梁寧產品課程的這一講:服務藍圖的核心要素:峰值/終值。這一講,將我學過的《認知心理學》與李少加《進化式運營》中的種種知識點串聯相通。

     峰值和終值,是由2002年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丹尼爾提出。他發現大家對體驗的記憶由兩個核心因素決定:

    第一個是體驗最高峰的時候,無論是正向的最高峰還是負向的最高峰,一定是能記得住的。

  第二個是結束時的感覺。(Peak-End Rule )

   梁寧在此處將峰終定律放入產品設計考量中。因為體驗一個事物或產品後,能記住的只有在峰值和終值中的體驗。而李少加老師將該理論運用在面試中,給面試官製造驚喜的高峰和精心准備的結束提問環節,或者最後表示自己的決心(超越其他競爭面試者的地方等),給面試官一場印象深刻的面試體驗。

   因為平庸的用戶體驗無法成就你。

   當然峰終定律也可以使用在一場浪漫的約會中。集中資源,打造體驗的峰值,最後再做一個體驗終值的美好小尾巴,定若餘音繞梁,三日不絕耳。

   收獲點遠不止這六個,最有感觸的是同理心模塊,最喜歡的是用戶體驗模塊,最受刺激的是機會判斷模塊。詳見xmind。帶著梁寧給到的產品系統思維,逐步完善自己的思維體系。不盲從,目標是生產自己的產品思維框架。

梁寧金句:世界如此精彩,我們當然不能置身事外。願向這個世界交付我的價值,並且獲得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