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無公害
一、無公害,指有毒有害物質控制在安全允許范圍內,符合《國標》的產品,多指農產品。
產地符合一定條件、生產符合一定規范、產品符合一定標准,認證符合一定程序的,取得合法環境品質優良特徵滲橘標志的農產品叫無公害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既要有優質農產品的營養品質,又要有健康安全的環境品質。國內無公害種植水平很高的"不老泉",國內沒有銷售,主要是出口及供應政府。無公害農產品是一種具有獨特標志的專利性產品,嚴格有別於其他農產品,而這種獨特標志包涵了其生產技術的獨特性、管理辦法的獨特性。正基於此,開發無公害農產品是有別於一般性農業生產,它必須有自己一套完善的運作機制,並能很好地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環境。
例如:所謂無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中有害物質(如農葯殘留、重金屬、亞硝酸鹽等)的含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允許范圍內,人們食用後對人體健康不造成危害的蔬菜。
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分為產地認梁喊腔定和產品認證,產地認定工作由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無公害農產品管理辦法》的規定組織實施,產品認證在各有關方面的支持、配合下,由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各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程序》(農業部、認監委264號公告)的規定,結合本地區、本行業實際,制定詳細的產地認定辦法和細則,加強對產地環境現場檢查員的橡衫培訓、考核和任用管理;同時要嚴格產地環境檢測機構的資質考核,只有通過計量認證並經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考核確認的檢測機構,方可承擔產地認定的環境檢測工作。產品認證要嚴格按照《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程序》(農業部、認監委264號公告)要求,細化分品種的認證細則和規范,加強對產品認證檢查人員的培訓、考核和現場檢查組的管理,同時要嚴格產品認證檢測機構的篩選、推薦和業務委託工作。凡承擔產品認證檢測的檢測機構,應當是通過國家計量認證、獲得農業部或國務院有關執法部門授權認可的技術事業單位,同時應當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推選報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農業部質量辦公室,下同)審核確認後,方可承擔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檢測工作。
㈡ 什麼是無公害果品無公害果品認證機構有哪些
無公害果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符合國山慎沖家有關標准和規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並允許使用無公害果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果品。也就是使用安全的投入品,按照規定的技術規范生產,產地環境、產品質量符合國家強制性標准並使用特有標志的安全果品。
無公害果品,是果品上市銷售的基本條件。但由於無害果品的管理是一種質量認證性質的管理,而通常質量逗殲認證合格的表示方式是頒發「認證證書」和「認證標志」,並予以注冊登記。因此,只有經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證合格,頒發認證證書,並在產品及產品包裝上使用全國統一的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果品,才是無公害果品。
認證機構: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是由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成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登記、農業部直屬正局級事業單位,專門從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關於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認可及合格評定方面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發布認證標志和認證產品目錄;受理分中心認證審查報告,並向認證合格者頒發認證證書;辦理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使用手續,負責無公害農產品標志使用的監督管理;接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結果備案;對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印製單位進行委託和孝野管理;開展無公害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的國際交流和合作;負責農業部農產品認證管理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㈢ 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怎麼樣
簡介:農業部農產品質指槐量安全中心於2002年12月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批空李准成斗逗遲立,為農業部直屬正局級單位。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學院南路59號。
注冊資本:344萬人民幣
㈣ 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在哪個部門
申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要到當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先由縣級或市級農業部門審核,再往上報。
流程:
1、縣(區)級工作。縣(區)級工作機構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負責完成對申請人申請材料的形式審查。符合要求的,在《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報告》以下簡稱《認證報告》)簽署推薦意見,區級連同申請材料報送地級工作機構,縣級直接報送省級工作機構審查。不符合要求的,書面通知申請人整改、補充材料。
2、地級工作。地級工作機構自收到申請材料、區級工作機構推薦意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對全套申請材料進行符合性審查,符合要求的,在《認證報告》上簽署審查意見報送省級工作機構。不符合要求的,書面告之區級工作機構通知申請人整改、補充材料。
3、省級工作。省級工作機構自收到申請材料及縣、地兩級工作機構推薦、審查意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應當組織或者委託地縣兩級有資質的檢查員按照《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現場檢查工作程序》進行現場檢查,完成對整個認證申請的初審,並在《認證報告》上提出初審意見。通過初審的,報請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頒發《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證書》,同時將申請材料、《認證報告》和《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現場檢查報告》及時報送部直各業務對口分中心復審。未通過初審的,書面告之地、縣級工作機構通知申請人整改、補充材料。
4、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對材料審核、現場檢查(限於需要對現場進行檢查時)和產品檢測結果符合要求的,自收到現場檢查報告和產品檢測報告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頒發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書面通知申請人。
註:
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證書有效期為3年。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有效期滿90日前按照無公害農產品復查換證的要不得,進行復查換證
㈤ 哪個部門承擔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管理工作
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食品質量安全的基礎,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直接關繫到大家吃得安全的民生問題!從土地到餐桌各個環節都存在很多影響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的因素,因此,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實質上是一個需要多部門聯合,密切協作,全力以赴,盡心盡職的系統工程。可民說,目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情況不容樂觀,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總體水平與發達國家仍有很大差距。監管不力是主要原因之一,關鍵是:部門之間協調不力,有法不依,執法不嚴!
我國與農產品、食品質量安全相關的機構有:農業部、衛生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品葯品監管局。各省、市、縣三級都相應設置農業、衛生、工商、質檢和食品葯品監管廳、局。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網路。為了進一步加快食品質量安全的發展和加強食品質量安全的監管,根據《關於進一步明確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分工有關問題的通知》(中央編辦發[2004]35號):「根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國發﹝2004﹞23號,以下簡稱《決定》),經國務院、中央編委領導同意,現就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職責分工有關問題進一步明確如下:按照《決定》提出的一個監管環節由一個部門監管的原則,農業部門負責初級農產品生產環節的監管;質檢部門負責食品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將現由衛生部門承擔的生產加工關節的食品衛生監管職責劃歸質檢部門;工商部門負責食品流通環節的監管;衛生部門負責餐飲業、食堂等消費環節的監管;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負責食品安全的綜合監督、組織協調和依法組織查處重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