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阿壩茂縣在哪裡,茂縣在哪個省,茂縣屬於哪個市
阿壩茂縣在四川省西北部、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的青藏高原東南邊緣,茂縣隸屬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下轄縣。
茂縣位於地理坐標為東經102°56′~104°10′,北緯31°25′~32°16′,地跨岷江和涪江上游高山河谷地帶,東西長116.62千米,南北寬93.73千米,幅員面積3903.28平方公里。
茂縣地貌以高山峽谷為主,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山峰海拔均在4000米左右,相對高度1500∽2500米。西部萬年雪山主峰海拔5230米,東南九鼎念辯悉山主峰獅子王峰高4984米,東部土門河下仔乎游谷地海拔僅910米,北部則為岷山山脈。
(1)茂縣農產品在哪裡擴展閱讀
茂縣的歷史沿革:
1950年1月,茂縣解放。2月11日,在鳳儀鎮建立茂縣人民政府。2月26日建茂縣專署,隸屬川西行政公署。1953年元旦,成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區,首府設茂縣。1954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區治所遷往刷金寺,更名為阿壩藏族自治州。
1958年7月7日,茂縣、汶川、理縣3縣合並,成立茂汶羌族自治縣,縣府置威州鎮灶皮。1963年恢復汶川、理縣建制,茂汶羌族自治縣縣治地遷回鳳儀鎮。1987年12月10日,阿壩藏族自治州更名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汶羌族自治縣更名為茂縣。
❷ 中國最好的花椒產於哪裡
我國花椒產地,多集中在四川、陝西、河南、湖南等地,河北、山西、雲南、貴州等省份種植量也比較大,其中四川、陝西等地種植出來的花椒質量好,河北、山西花椒產量較高。四川產青椒、漢源椒,陝西產大紅袍、鳳椒,甘肅產伏椒、秋椒都是著名的。
❸ 茂縣的經濟
2011年,茂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43億元,比2010年增長(增長基礎均為2010年,下同)36.2%。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2.94億元,比2010年增長5.4%;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4.2億元,比2010年增長56.0%;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30億元,比2010年增長11.6%。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14%、66%和20%。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差彎總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18:58:24調整為14:66:20。第一產業下降4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提高8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提高6個百分點,建築業提高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下降4個百分點。
2011年,茂縣全年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6.74億元,比2010年增長38.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93億元,增長10.3%;第二產業增加值4.19億元,增長61.9%;第三產業增加值1.61億元,增長12.5%,民營經濟佔GDP比重為31.4%,比2010年提高0.4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CPI)比2010年上漲5.3%。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12.6%;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價格上漲5.1%;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2.0%;居住類價格上漲1.1%。 2011年,茂縣特色農產品基地面積達29000畝,特色農產品24.5萬噸。自來水受益村149個,通汽車村149個,通電話村147個。有效灌溉面積4000公頃。2011年末實有耕地面積6125公頃,比2010年減少3.4%。農業機械總動力2011年末存量達到 4.0萬千瓦,比2010年增長37.9%。全年農村用電量2713萬千瓦時。2011年末農業從業人員54332人。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1790萬元,比2010年增長5.9 %。
2011年,茂縣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14545公頃,比2010年增加700公頃,增長5.0%。其中:糧虛擾悶食作物播種面積9083公頃,增長0.1%;油料作物582公頃,下降10.3%;蔬菜3276公頃,增長4.2%。全年糧食總產量31223噸,比2010年增長3.0%。蔬菜產量111439噸,增長3.5%;水果面積1997公頃,比2010年減少406公頃,水果產量26072噸,增長15.6%。
2011年,茂縣出欄豬70942頭,比2010年增長3.6%,出欄牛5964頭,增長6.4%,出欄羊15876隻,增長2.3%,出欄家禽56386隻,增長1.4%,出欄兔3385萬只,增長40.2%;2011年末豬存欄58443頭,增長5.0%,牛存欄51328頭,降低0.9%,羊存欄30888隻,增長2.5%,兔存欄3385萬只,降低21.1%;肉類產量穩定增長,全年產量達8098噸,增長4.0%。其中,豬肉產量7060噸,增長3.7%,牛肉產量526噸,增長8.0%,羊肉產量290萬噸,增長3.9%;全年奶類產量75噸,增長78.6%。 2011年,茂縣全部工業增加值111023元,增長57.0%,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8.5%,比2010年提高5.3個百分點,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65.3%,工業的主體作用李悶進一步強化。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7040萬元,同比增長47.1%。
2011年末,茂縣擁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戶,資產591650萬元;全年實現利稅總額7067萬元;全員勞動生產率達36.1萬元/人。
2011年,茂縣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00030萬元,比2010年增長11.65%。基本建設投資461783萬元,下降7.98%;更新改造投資47437萬元。 2011年,茂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872萬元,比2010年增長19.2%。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28707萬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2165萬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21.0%和14.8%。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34122萬元,增長18.9%;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6267萬元,增長20.5%。
2011年,茂縣共接待海內外遊客88.67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6333萬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178.1%和132.6%。
2011年,茂縣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4166萬元,比2010年增長21.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85932萬元,其中,教育支出增長13.5%,醫療衛生支出增長45.1%,科學技術支出增長24.8%,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107.5%。
2011年末,茂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503012萬元,比年初減少18.0%。各項貸款余額146722萬元,比年初增長5.3%。2011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51999萬元,比2010年增長14.2%。
❹ 茂縣豐茂食品有限公司地址
四擾山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虛李納鳳儀鎮羌興大道。根據查詢網路地圖可知,茂縣豐茂食品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食品經營,食品生產,食品互聯網銷售,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鳳儀鎮羌興大道。茂縣豐茂食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21年差沒,是一家以從事農副食品加工業為主的企業。
❺ 四川最出名的特產有哪些
四川,一個有著「 天府之國 」美稱的省份,物產豐富,地傑人靈。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 它悠久的 歷史 繁衍出了許多獨具特色的特色小吃,當然主要的味就體現在它的「麻辣」上,除此外還有甜辣,剛入口的甜,後勁非常強烈的辣(四川冷麵)太深刻的體驗了。
要說這里最出名的特產有哪些呢? (就我個人體驗,每次都帶的)
郫縣豆瓣
它是成都市郫都區特產,是中國頂尖調味料之一。做川菜的標配,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有「川菜之魂」之稱。
自貢冷吃兔
每次去成都,都有真空包裝打包帶2份,非常好吃,吃起來介於雞肉和豬肉之間
張飛牛肉
產於四川省閬中市,是非常具有濃厚的四川風味的特產。張飛牛肉表面為棕紅色,切開後肉質紋絲緊密,不幹、不燥、不軟、不硬,伴酒佐餐均宜。
因其外觀特徵為「表面墨黑內心紅亮」恰好和猛將張飛的形象相似,故稱「張飛牛肉」。
它分小袋裝和大包裝2種。
農家香腸、臘肉
四川人,家家戶戶都會自己製作臘腸、臘肉,味道特別好吃
蜀錦蜀綉
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的蜀綉,是在絲綢或其他織物上採用蠶絲線綉出花紋圖案的中國傳統工藝,非常精美,十分適合作為禮物
(其他三種:蘇綉、湘綉、粵綉)
以上我講述的幾種,在全國也都很出名,其中的張飛牛肉、自貢冷吃兔、蜀綉每次都會作為伴手禮帶回( 說的不全,只挑選了幾個講了下,但我認為這幾樣都是很值得的特產,歡迎大家補充你認為的最出名的四川特產喲!)
當然是可愛有好吃的兔兔啦!
俗話說飛禽莫如鴣,走獸莫如兔,兔子肉的滋味自古就廣受好評,只是有些地方吃不慣而已,但四川人利用辣椒讓兔子肉的滋味更上一層樓,才逐漸成為大眾喜愛的 美食 哦。
四川的特產很多,分土特產如菌類,筍類,茶葉,豆瓣類,川菜十分出名。各種小吃類如,涼粉,核桃餅,擔擔面等等。
四川最出名的特產有郫縣豆瓣、閬中保寧醋、張飛牛肉、白糖蒸饃;南充絲綢,煙山冬菜;儀隴醬瓜、岳池米粉、宜賓五糧液、瀘州國窖1573。
四川有名的 美食 特產很多,作為一個外地的吃客,感到有如下 美食 特有名:
川菜:川菜即四川菜餚,是中國特色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中華料理集大成者。
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一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四川省會成都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 美食 之都」的榮譽稱號。
近現代川菜興起於明朝和民國兩個時間段,並在新中國成立後得到創新發展。川菜以家常菜為主,高端菜為輔,取材多為日常百味,也不乏山珍海鮮。其特點在於紅味講究麻、辣、香,白味咸鮮中仍帶點微辣。代表菜品有魚香肉絲、宮保雞丁、水煮魚、水煮肉片、夫妻肺片、辣子雞丁、麻婆豆腐、回鍋肉、東坡肘子和東坡肉等,其他經典菜品有:棒棒雞、泡椒鳳爪、燈影牛悉液敗肉、廖排骨、口水雞、酸辣土豆絲、香辣蝦、尖椒炒牛肉、四川火鍋、麻辣香水魚、板栗燒雞、酸辣海蜇頭、辣子雞、香辣小龍蝦、椒麻浸鱸魚、麻辣鱔魚、麻辣牛柳等。
張飛牛肉:張飛牛肉產於四川省閬中市,是具有濃厚的四川風味的特產。張飛牛肉表面為棕紅色,切開後肉質紋絲緊密,不幹、不燥、不軟、不硬,食之鹹淡適口,宴席配餐,伴酒佐餐均宜。
張飛牛肉在清代乾隆年間就遠近馳名,已有二百年 歷史 。民國時期在成都「勸業會」上曾被評為「上等食品」,自此聲譽更佳。亦曾在40年代獲得成都工業協會優質產品銀獎,名揚川內外。因其外觀特徵為「表面墨黑內心紅亮」恰好和猛將張飛的形象相似,故稱「張飛牛肉」。剖其橫格,輕撕切面,如銀絲松針相聯,細細咀嚼,其味無窮。1998年獲中埋凱商部優質產品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銅獎。
郫縣豆瓣:郫縣豆瓣,成都市郫都區(舊稱郫縣)特產,中國地理標志產品。是中國頂尖調味料之一睜顫。它在選材與工藝上獨樹一幟,與眾不同。香味醇厚卻未加一點香料,色澤油潤卻未加任何油脂,全靠精細的加工技術和原料的優良而達到色、香、味俱佳的標准,具有辣味重、鮮紅油潤、辣椒塊大、回味香甜的特點,是川味食譜中常用的調味佳品,有「川菜之魂」之稱。其製作技藝列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劍門關豆腐:劍門關豆腐,也稱「劍門豆腐」,指的是四川省劍閣縣劍門蜀道風景名勝區劍門關生產的豆腐。劍門關鎮的豆腐以劍門山區礫岩油沙石土出產的黃豆為原料,使用來自劍門七十一峰的「劍泉」水,經浸豆、磨漿、濾渣、煮漿、點漿、脫水等工序製成。劍門豆腐顏色雪白,細嫩鮮美,口感不澀,且有淡淡清香,並韌性極強。採用炒、炸、熘、燒、燉、蒸、氽、涼拌等烹調方法,可製作出200多個品種的菜餚。列中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漢源花椒:漢源花椒 歷史 悠久,唐代列為貢品,故名「貢椒」。以其色澤丹紅,粒大油重,芳香濃郁、醇麻爽口,暢銷省內外,用鮮椒煉制的「黎紅牌」花椒油,84年榮獲省優質產品稱號,深受消費者歡迎。
漢源花椒經過上百代清溪地區椒農的選種繁育,氣更清、味更重、香更濃、麻上勁。2001年漢源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花椒之鄉」。2004年,巴蜀一絕的漢源花椒正式列入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2008年漢源花椒名列四川省「十佳地理標志農產品」榜首,是雅安市唯一上榜的產品。
通江銀耳:通江銀耳,食用菌品種,中國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主產於四川省通江縣得名。通江是銀耳的發源地,「中國銀耳之鄉,通江銀耳以其獨到的質厚、肉嫩、易燉化和非常高的營養價值及葯用價值而享譽海內外。
茂縣花椒:茂縣花椒栽培 歷史 悠久,質地優良,國內馳名。主栽「大紅袍」花椒是「西路花椒」代表品種,其果實以油重粒大、色澤紅亮、芳香濃郁、醇麻可口的獨特風味,在市場上享有較高聲譽。茂縣花椒系川西北高原羌寨無公害自然綠色特產,是茂縣農業主要經濟收入。2010年12月31日,經國家質檢總局審定,決定對「茂縣花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二荊條辣椒:二荊條辣椒特點為:一是它煎油色澤紅亮,紅油能自動向盤邊濺射上爬,口感辣度適中,味香。二是椒角細長,椒尖有「J」形彎鉤,椒果外形美觀、晶 瑩碧綠。三是辣椒果皮和胎座中含有辣椒素,是辣味的來源,辣椒素含量的多少因品種而不同,一般含量約17%—27%。二荊條辣椒高達27%以上,每100 克鮮椒中含胡蘿卜素1.56毫克和抗壞血酸105毫克,較一般蔬菜含量高。長勢強,分枝多,果實長條錐形,微彎,40%以上尖端有溝,成熟系深紅色,光澤好,單果重5-8 克,較耐熱,香辣可口,辣味適度,油分重。含豐富的維生素 c、蛋白質、胡蘿卜素、脂肪油、紅色素、辣椒鹼,揮發油、鈣、磷、鐵、抗血酸等人體必須的營養元素和物質。
蒙頂茶:蒙頂茶是中國傳統綠茶,產於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蒙頂山。產地全年平均氣溫14.5 ,年降水量2000~2200mm,常細雨蒙蒙、煙霞滿山。這種生態環境,能減弱太陽光直射,使散射光增多,有利於茶葉中合氮物質的形成。其外湯色碧清微黃,清澈明亮,滋味鮮爽,濃郁回甜。
相傳西漢時,甘露普惠妙濟大師吳理真,「攜靈茗之種,植於五峰之中」。吳理真在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樹。茶樹「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久飲該茶,有益脾胃,能延年益壽,故有「仙茶」之譽。
青城山老臘肉:青城山老臘肉是四川成都都江堰市青城山名菜,以肉源綠色、製作工藝傳承 歷史 悠久、肉味鮮美、可長時間存放等特點深受中外遊客青睞。青城山老臘肉外觀呈黑黃色,層次分明、肉皮金黃,具有光澤,瘦肉外觀呈黑紅色,切開呈玫瑰色。香味濃郁,入口清香,回味悠長。食用方法多樣且方便,可蒸、可炒、可燉湯。
瀘州桂圓:瀘州桂圓 ,又名龍眼。主要產自中國四川瀘州。主要品種有大烏圓、廣眼、石硤三種引。瀘州桂圓以肉厚鮮嫩、色澤晶瑩、果汁香甜、風味雋美,富含糖份和多種維生素而享有盛譽。屬於常綠喬木,能夠加工成桂圓肉。
瀘州桂圓,有著輝煌的 歷史 。據史書記載,瀘州桂圓栽培史不下2000年,可上溯到漢代。西晉文學家左思《蜀都賦》所言"旁 挺龍目(即龍眼),側生荔枝,布綠葉之萋萋,紹朱實之離離。"即言及瀘州桂圓。而張壩桂圓林,至少可追溯至清代"湖廣填四川"時,已有兩百年左右的 歷史 。
內江蜜餞:內江蜜餞,又名「煮貨」,四川省內江特產,有40餘個品種,60多個花色。成品形態多樣,味道各異,保糖保汁,滋潤化渣,香甜可口,入口生津。紅桔、金錢桔蜜餞,形圓體扁,邊成菊瓣,色似琥珀,味含桔香。什錦蜜餞,集桔餅、櫻桃、天冬、棗子等多種蜜餞於一盒。清咸豐乙卯年(1855年),名師鍾銓源於內江城內開設「銓源號」蜜餞鋪,名揚於外。
內江蜜餞它素以「色澤透明,飽糖飽水,滋潤化渣,味美香甜」的獨特風格,深受人們的喜愛。內江蜜餞早在唐代,就被列為皇家貢果,至今久負盛名,經久不衰!產品形態多樣,味道各異,保糖保汁、滋潤化渣,香甜可口,入口生津。
南溪豆腐乾:南溪豆腐乾是四川南溪縣傳統名吃,始於清光緒年間。將優質大豆水磨提取豆漿後煮漿、過濾、點漿、蹲腦、破腦、上榨、加壓成型、白胚冷卻、白胚造型、過鹼、清洗、烘烤、殺菌。根據不同風味,添加醬油、八角、山奈、胡椒、丁香、茴香、桂皮、香果、紅寇、白寇等三十餘種配料鹵制後排酸;烘烤、冷卻後拌料調味;真空包裝、高溫、高壓殺菌、化驗。外包裝後成品出廠。其質地密實、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鹹淡適口、易於消化、老少皆宜。主要有五香味、麻辣味、雞汁味等。
蒲江米花糖:蒲江米花糖是川西平原廣大群眾所喜愛的一種食品,為四川特色小吃,是蜀鄉老字型大小之一。蒲江曾以產米花糖出名,蒲江米花糖相傳距今已有200多年的 歷史 ,在清代已有製作。《蒲江縣志》記載:建國前,各糖果糕點作坊在生產米花糖時,為競相博名各有創新。其中尤以城關的「聚香村」、「榮吉祥」、「永和號」和壽安鎮的「同鑫號」產品為佳。民國10年(1921)年,蒲江米花糖即已馳名。
蒲江米花糖又名豬油米花,舊時俗稱谷花,是民間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的供品和走親訪友的年貨禮品。谷花是用糯米經發酵、砂炒等膨化過程做成的熟食品。
渠縣黃花:黃花,又名金針菜,是觀賞、食用和醫用為一身的著名三棲花卉。據說人們遇到多大的愁只要吃了黃花,就會煙消雲散詳細介紹歷代文人墨客和醫學家都為黃花下了贊美的詩句。如蘇軾對黃花之容形寫照:「莫道農家無寶玉,遍地黃花是金針。」明代醫學家李明珍在《本草綱目》中對黃花的功效作了高度的評價,謂其具有安神、醒腦、增智、寬胸、美顏、養血、解毒、清熱、除寒、通乳之功效。民間常把黃花與木耳、猴頭菌齊頭並列為席上珍品。渠縣黃花曾在曼谷舉辦的「93中國優質農產品及 科技 成果設備展」上榮獲金獎其特產七蕊黃花為全國黃花上品。2003年渠縣黃花被省農業廳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和標准化安全農作物產量居四川省之首,屬國家出口免檢產品,2007年渠縣被命名為「中國黃花之鄉」。
青川黑木耳:青川黑木耳——青川縣特產,木耳又稱黑木耳,雲耳,木蛾,黑菜,榆耳。青川黑木耳由於其具有:滋潤強壯,清肺益氣,補血活血,鎮靜止痛等功效,黑木耳有潤肺和清滌胃腸的作用,它也是紡織工人和礦山工人的重要保健食品,被國家定為「黑木耳質標」。
說到四川特產,估計很多胖友和壹周君一樣最先想到的是臘肉臘腸和火鍋底料。
提到臘肉,人們不約而同地便想到了四川,這足以見得四川臘肉的典型性。四川臘肉是一個很龐大的家族,四川境內不同地區城市有不同的風格,其中著名的有北川臘肉、青城山老臘肉、青川臘肉。
壹周君身邊去成都遊玩的朋友,大都會帶火鍋底料返程。不過壹周君更想打包回家的,是郫縣豆瓣。這個調味品界的神器,絕對是你在廚房中施展才華的利器。郫縣豆瓣是四川的三大名瓣,依據名氣來論資排輩,郫縣豆瓣絕對登頂。
前有臘肉,後有張飛牛肉。張飛牛肉,棕紅色的肉質是它最明顯的特徵,其是閬中市的特產,早在乾隆年間就已經聞名,關於它的起源甚至想過去延伸到了三國時代。說到這里胖友們一定心裡有個問題,那就是它和張飛的關系。張飛牛肉的名字,是後人起的,只是坊間流傳的關於牛肉與張飛的故事有不少。
自貢冷吃兔,顯然是自貢的特產,但讓其代表四川特產也夠分量。自貢冷吃兔距今的 歷史 也有百餘年,在自貢、富順、榮縣一帶都是最傳統的民間 美食 。自貢地區產兔,兔肉品質好,外加上其他地區的專長香料、辣椒等,比如茂文花椒,高溫油炒過後香極了,即使兔兔再可愛,你也抵擋不住它的美味。
中國四大板鴨之一的建昌板鴨,產於四川省德昌縣。生態放養填肥後的建昌鴨是建昌板鴨的原材料,這就給了這款國家地理標志產品高起點,再經過傳統工藝腌制、風干,是理想的伴手禮。
通江銀耳,南江黃羊,巴中黃花菜,平縣的青花椒,地標,巴中地區。
四川地大物博最出名的特產就多了!
酒類:五糧液,劍南春,瀘州老窖
茶類:竹葉青,蒙山茶
生活類:郫縣豆瓣,劍門豆腐,通江銀耳,青川木耳,張飛牛肉,渠縣黃花,四川泡菜,火鍋
工藝類:蜀錦蜀綉,瓷胎竹編,苴卻硯
若爾蓋宏源,老山臘肉香腸,家喻戶曉,郫縣豆瓣,紅薯,地瓜,桿橘,內江資中塔拉柑橘子,資陽羅漢甘蔗,彭州的韓國羅卜,蒜苗,蒜薹,大蒜,青菜,撇楠,都江堰獼猴桃,洛帶枇杷林,仙桃子,彭州的軍樂鍋魁特色,早已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峨眉山飄雪,竹葉青茶葉,攀枝花棗子石榴,四川廣元涼皮巴適,四川宜賓五糧液,綿陽市的峰谷頭曲酒,漢源花椒,眉山市洪雅縣高廟白酒,這也是家喻戶曉價格不便宜哦。
古藺麻辣雞,合江荔枝,瀘州老窖,郎酒,五糧液,青城山老臘肉,竹葉青茶,雅安的魚,峨眉山的竹筍,中葯川芎,彭州軍樂鍋盔,雙流老媽兔頭,郫縣豆瓣醬,中壩醬油,劍閣土雞,劍閣豆腐,洛帶傷心涼粉,廣漢纏絲兔,廣漢金絲面,彭州九尺板鴨,什邡板鴨,富順豆花,宜賓燃面,瀘州豬兒粑,萬春鹵菜,閬中蒸饃,閬中張飛牛肉,瀘州黃粑,瀘州白糕,納溪泡糖,納溪護國陳醋,瀘州油紙傘,懷遠三絕,丹凌凍糕,劍南春,水井坊,沱牌曲酒,四川火鍋...........等等。數不勝數!
❻ 茂縣一座被遺忘的城市,為什麼現在聽不到茂縣的消息
截止6月12日茂縣抗震救災工作進展:
一、衛生防疫和傷員救治情況:一是消毒23.6萬平方米, 累計消毒面積1246.1萬平方米,累計發放衛生防疫宣傳等資料271650份;二是加強食品衛生及飲用水監管力度,監督84戶次,水源檢測56個;三是接診門診831人次,有住院病人133人,其中危重病人9人,甲肝疫苗應急預防接種兒童接種完畢;四是無害化處理家禽牲畜5607頭只;五是投放拍山鼠葯171404個點。
二、群眾生活保障情況:民政救助點累計臨時救助3.25萬人次,臨時安置12202人次。累計搭建帳篷18876頂,自建房6101間,129520平方米。已完成茂縣中學高考活動板房6間,茂中初中部、民族中學、鳳儀小學搭建規劃已完成。
三、救磨並災資金、物資情況:累計撥付抗震救災資金14944萬元;縣農業銀行累計建立6251戶、28573人、2628.7萬元的困難群眾救助金個人帳戶;接收物資60車,累計691車,其中活動板房建材23車,大米182.75噸,帳篷1130頂;彩布條120000平方米;睡袋2233個;毛毯8720床,篾席51500張。
四、生產自救情況:一是累計搶收小春作物19051畝,補種糧食19950畝;二是組織收購農產品112噸,7車外銷,累計外運1020餘噸;三是生產搭建帳篷用杉木1820根,累計4400根;四是銷售農資77噸,豬飼料62噸。
五、社會穩定情況:一是縣城民兵128人,鄉鎮民兵6142人,進行搶修鄉村道路、轉移受災群眾、運送救災物資、修築簡易住所等工作;二是出動警力271人,規范社會治安秩序,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平穩;三是6戶個體戶開門經營,目前共有281戶個體工商戶恢復經營;四是宰殺生豬23頭、2050公斤鮮肉供應市場,市場供應秩序正常。
六、基礎設施恢復情況:一是湖南省電力公司援建隊伍107人分5個組分赴5 個片區對輸電線路、變電站受損線路進行現場勘測統計,制定恢復建設實施細則和作業指導書編制。目前,全縣共有20個小水電站基本恢復發電,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戶(吉魚電站、天龍湖電站、縣電力公司)基本恢復生產;縣電網還有35KV線路15千米、10KV線路146.5千米,10KV配變壓器95台,低壓線襲游中路1908千米還未搶修,有96個行政村、19881個用電戶未恢復臨時供電。二是解決9個村組的應急供水;縣城恢復小靈通機站23個;三是縣公路局122人,54台機械繼續對茂北路、G213線進行拓寬、保暢作業,清理坍方19600立方米,累計拓寬雙車道路146.5公里;搶通鄉村公路3條,33公里。
七、部隊救援情況:茂縣任務區部隊官兵緊緊圍繞「八項任務」在全縣22個鄉鎮、149個村,427個村民小組開展抗災救援工作,轉移受災群眾36人,醫治受災群眾106人,運送救災物資385噸,拆除危房34間,清理廢墟1200平方米,搭設帳篷19頂,搭建臨時過渡安置房625間,清理搶修道路8.1公理,搶修水渠0.8公里,消毒面積18.5萬平方米,搶種搶收21畝。
八、州工作組情況:金吉昌秘書長、趙吉成副主任參加茂縣抗震救災指揮部臨時過渡房搭建工作會;中午檢查茂縣交通受災情況;下午參加縣指揮部工作會。(茂縣政府辦公室)
來源:阿壩州人民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