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潛山特色小吃
潛山特色小吃有雪湖貢藕、皖貢貢糕、天柱香鴨、天柱山五香乾、糯米歡喜團、潛山石耳、天柱山野葛粉、石耳燉老鱉、潛山鮮筍、蓮子湯、石耳燉雞、紅皮板栗、天柱山瓜簍籽。
皖貢貢糕
皖貢貢糕是徽式糕點裡面比較有名的,這種糕點曾經作首穗為貢品送乾隆品嘗,嘗後非常喜歡,即被封為「貢糕」,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皖貢貢糕做工講究,傳統配方,加上黑芝麻、果仁等多種輔料,做出來的貢糕薄如紙、色澤潔白、香甜可口。
天柱香鴨
天柱香鴨是一種風味美食,特色鮮明,是用山間農家水鴨做成,這種鴨子生長在野外,在保持生態原汁的基礎上,配上了豐富的佐料,經過多道工藝製作而成,氣香味醇,百吃不膩,同時營養價值也很高。
天柱山五香乾
天柱五香乾風味獨特,口感香嫩,是天柱山旅遊休閑食品中很受歡迎的一種,不少遊客來到這里都會購買。天柱山五香乾帶著濃濃的豆香味,口感豐富,加工技術也很講究,在潛山世代相傳,成為了當地有名的地方特產
天柱山板栗
天柱山板栗是著名的潛山縣天柱山特產,可以生食,也可以炒食,還可以製作成糕點或者是罐頭。潛山縣種植板栗歷史悠久,這里的栗脊樑樹品種繁多,栗子的營養價值極高,吃起櫻芹運來香糯甘甜,儲存時間長,是很好的健康食品。
2. 潛山的特產
潛山熱點特產:
天柱山瓜簍籽
天柱山瓜簍籽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品種。產於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一帶。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營養成份極高,其味潤綿、脆香特異、風味獨特。 概述 天柱山瓜簍籽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品種。產於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一帶。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營養成份極高,其味潤綿、脆香特異、風味獨特。
天柱劍毫茶
名茶天柱劍毫源潭鎮、五廟鄉:名茶天柱劍毫。水吼鎮:天柱劍毫茶、板栗。
天柱香鴨
天柱香鴨是安徽省天柱山風味特產食品,主料本自山間農家水鴨,生長野外,飲的是山溪泉水,吃的是山野生物。在保持生態原汁的基礎上選用天然佐料,精巧配方,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加工製成,氣香味醇,一吃難忘,百吃不厭。天柱香鴨在保留傳統鴨肉「滋陰養胃、清肺補血、利水消腫」及食補食療作用方面更具美食可口特色。
天柱山石耳
潛山縣天柱山不僅風光秀麗,而且物產豐富,尤其是出產於山中的石耳,更被視為山珍,是潛山縣著名的特產。石耳是依附在花崗岩山體上的一種藻類多年生隱花植物,屬地衣門耳科。天柱山境內奇峰林立,秀峙雲天,且均為花岩山體。這里雨量充沛,氣候濕潤,終年雲霧繚繞,非常適宜石耳生長。但由於石耳大多生長於高山絕壁與人跡罕至處,採摘極其不易,故天柱山區僅能產石耳300多公斤。物以稀為貴,故當地百姓認為石耳是天地精氣所結,將其列為山珍極品。
潛山石耳
石耳:屬地衣門石耳科,菌體成葉狀。向陽麵灰白或綠色,貼石一面黑褐色,生長期有毛絲狀、中央有臍狀突出物,著生於岩石的基質上。水分蒸發後,革質易脆折。多生長在海拔700-1800米的懸崖石壁的陰濕石縫間。因氣候而異、雨季長短,一般雨季長耳輪一厘米,小群落分布,幾片或幾十片不等。視葉片大小、一公斤干石耳約1400片左右。石耳的葯用價值很高,我國古代的《神農本草經》就曾把它列為上品葯材,應用於醫療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潛山縣志》載:「石耳,產於崇山石壁。性涼入肺,治肺熱,兼治腸同風下血。其性平,涼寒味淡。」
3. 安慶特產有哪些
安慶特產有哪些
安慶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處,西接湖北,南鄰江西,西北靠大別山主峰,東南倚黃山余脈,素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疆第一州」的美稱。下面,我為大家分享安慶特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望江風釀醬油
本品選用優質大豆和小麥,採用先進「多菌種、多酶系新工藝」精心釀制而成。該醬油風味獨特,醬香、酯香濃郁,品質天然純真,1987年、1991年兩獲安徽省優質食品獎,並獲同類產品第一名。該醬油在1999年國際農博會上一舉獲得名牌產品稱號,這也是安徽省調味品行業中唯一獲此殊榮的品牌。
黃湖大閘蟹
黃湖牌大閘蟹體大腴肥,內嫩脆、味鮮,富含核黃素、維生素A、蛋白質、脂防、硫胺素、泥克酸、鈣、磷、鐵等人體所需的營養成份,質優價廉,堪稱中國螃蟹之最,倍受國內外蟹商和廣大食客的青眯。94年占上海口岸出口量的三分之一,全國出口量的五分之一,暢銷香港、日本、美國、東南亞,因獨霸香港市場而得名。
天柱山瓜簍籽
天柱山瓜簍籽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品種。產於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一帶。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營養成份極高,其味潤綿、脆香特異、風味獨特。概述天柱山瓜簍籽是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品種。產於安徽省潛山縣天柱山一帶。是純天然綠色食品,營養成份極高,其味潤綿、脆香特異、風味獨特。
岳西翠蘭
岳西翠蘭於1985年試制定型,當年被評為全國十一種名茶這一,獲農牧漁業部優質產品獎。此茶選用芽頭均勻的一芽二葉,精工焙制而成。茶芽形似蘭花初放,色澤鮮綠,細毫顯露;飲嘗則滋味醇濃爽口,嫩香持久,令人心曠神怡。(安慶)地域范圍岳西翠蘭目前主要產於縣內包家、主簿、頭陀、來榜、中關、古坊、田頭等八個自然片,茶園面積十萬畝,產量已達1000餘噸,產值4500多萬元。特定品質穀雨前後選采一芽二葉,用竹帚翻炒殺青,繼而手工造形,後經炭火烘焙而成。其外形優美,芽葉相連,自然舒展,酷似小蘭花;其湯翠綠明亮,香氣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岳西翠蘭岳西翠蘭茶產於安徽省大別山腹部的岳西縣。該茶外形芽葉相連,舒展成朵,色澤翠綠,形似蘭花,香氣清高持久,湯色淺綠明亮,滋味醇濃鮮爽,葉底嫩綠明亮。
懷寧貢糕
懷寧貢糕是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的特產。懷寧貢糕色澤潔白,軟綿酥鬆、香甜可口,糕片具有厚薄均勻、搓推似牌、曲卷如紙、點火即燃之特點。屬貢糕之精華,是饋贈親友和招待賓客之珍品。懷寧貢糕是安徽省懷寧縣傳統名特產品,相傳此糕在大明永樂年間曾做為貢品上貢給皇帝朱棣品嘗,因此得名為貢糕。至今已有500多年生產歷史。懷寧貢糕生產廠家眾多,其中品質最為上乘的是懷寧縣食品廠生產的'頂雪貢糕,因其色如高山之巔白雪,故名「頂雪糕」。懷寧貢糕(頂雪貢糕)主要原料選用優質糯米和精煉麻油,以及多種高營養、高品味的上等輔料,依託懷寧地方傳統生產工藝精製而成,輔以現代化的科技水平和包裝技術,開發生產出口味豐富、包裝精美的各式貢糕,潔白柔軟、香甜味美、老少皆宜,其特點:薄如紙、捻如牌、白如雪、燃如燭。屬貢糕之精華,是饋贈親友和招待賓客之珍品。
岳西黑豬
岳西黑豬源自淮豬,公元3~6世紀魏晉南北朝時期,淮北平原經濟遭受戰爭破壞,並受到水災,淮豬南遷到安徽淮河兩岸。其中,南遷江淮分水嶺大別山腹地岳西的淮豬,經過馴化培育,形成了本地傳統的土黑豬品種,在岳西高海拔、高坡度、高風速、高濕度的養殖環境中,形成了岳西黑豬顯著的質量特色,傳承至今有1500多年的養殖歷史。岳西黑豬具有短小精幹、面如獅臉、毛黑濃密、皮厚多褶等外形特徵,其肉質膘白如漢玉、肉紅如瑪瑙、皮粘如糯米、骨細如香煙,其氨基酸、脂肪酸含量高,肉味鮮香濃郁、肉質筋道有彈性,素有「一家食肉滿村香」的美譽。岳西自古就有「窮莫丟豬、富莫丟書」的習俗,千百年來始終延續傳承了岳西黑豬養殖這一歷史傳統。因獨特的品質特色,岳西黑豬聲名遠播,譽滿全國,產品遠銷蘇、浙、滬、皖等20多個省份,縣內初步形成了規模化、標准化、產業化的生產格局。
岳西茭白
安徽岳西是全國最大的無公害高山茭白基地。2007年全縣種植高山蔬菜7。4萬畝,其中,高山茭白就有3萬畝。由於岳西的高山茭白色白味嫩、品質優良,上市時又正逢江南茭白暑缺,所以在南京、合肥、武漢等長三角地區聲名鵲起。安徽省岳西縣位於大別山腹部,全縣平均海拔600米以上。境內群峰逶迤、林壑幽深、雨水豐沛、氣候宜人,被列為國家生態保護示範縣。產品特點利用高山冷浸田生產的「大別山」牌高山茭白具有無污染、無公害、反季節、肉質嫩、味鮮美等特點,富含糖類、維生素、蛋白質和多種礦物質,為茭白中的精品,產品7—9月集中上市,較好地填補了國內市場的伏缺和秋淡。葯用價值安徽岳西茭白是我國餐桌上常見的蔬菜,它同時也是中葯葯膳中常用的食材,因其味甘、淡、性涼,可以清熱生津、利尿除濕、通大便,對酒糟鼻、高血壓、大便秘結、產後缺乳均有療效。
天華谷尖
天華谷尖茶天華谷尖茶是一種特級炒青綠茶。色澤翠綠光潤,條索緊細圓直,鋒苗顯露,湯色黃綠清澈,葉底勻嫩整齊,滋味醇和鮮爽,香氣清高持久,余香滿口,回味雋永。具有生津止渴、提神爽氣之功效,兼有療疾健美之功。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趙朴初先生飲後,揮毫提詩贊美:「深情細味故鄉茶,莫道雲蹤不憶家,品遍錫蘭和宇治,清芬獨賞我天華」。1987年被茶葉學會和省農業廳評為省級名茶,1989年被國家農業部評為部級名茶。太湖縣產茶歷史悠久,明、清年間所產芽葉列入戶部貢品,其時出產的「南陽谷尖」享譽皖西南。一九八六年四月,在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親臨指導下,發掘歷史名茶「南陽谷尖」,採用特殊工藝創制而成,易名為「天華谷尖」。「天」意為山之高,「華」意為物之精,「谷」喻茶形又指時令穀雨。
天柱劍毫茶
名茶天柱劍毫源潭鎮、五廟鄉:名茶天柱劍毫。水吼鎮:天柱劍毫茶、板栗。
「桐城小花」茶
大關鄉:「桐城小蘭花」茶主產地。桐城種茶歷史悠久,史載明朝大司馬魯山公(孫晉)宦遊時得異茶籽,植之龍眠山之椒園。於是,椒園茶與顧渚、蒙頂並稱,躋身「貢品」之列,時稱椒園茶,又因其沖泡後形似初展花朵,又桐城小花泡製名「桐城小花」。桐城小花又有小蘭花茶之稱,屬皖西蘭花茶品系。一般在穀雨前開采,選一芽二、三葉,肥壯、勻整、茸毛顯露的芽葉,經攤放、殺青、理條、初烘、攤涼、復烘、剔揀等工序精製而成。每500克成品茶有芽頭8000—10000支。成品茶外形條索舒展,芽葉完整,形似蘭花,色澤翠綠,碧綠清湯,香氣鮮爽持久,有蘭花香,滋味醇厚鮮爽回甘。產品分為特級、一級、二級、三級。清人姚興泉《龍眠雜憶》載:「桐城好,穀雨試新鐺,椒園異種分遼薊,石鼎連枝販霍英,活火帶雲烹」。《桐城風物記》亦載桐城小花「品不減龍井」。
;4. 安慶特產有哪些特產
安慶特產有:
一、岳西黑豬
岳西黑豬源自淮豬,在岳西高海拔、高坡度、高風速、高濕度的養殖環境中,形成了岳西黑豬顯著的質量特色,傳承至今有1500多年的養殖歷史。
岳西黑豬具有短小精幹、面如獅臉、毛黑濃密、皮厚多褶等外形特徵,其肉質膘白如漢玉、肉紅如瑪瑙、皮粘如糯米、骨細如香煙,其氨基酸、脂肪酸含量高,肉味鮮香濃郁、肉質筋道有彈性,素有「一家食肉滿村香」的美譽。
5. 安徽安慶特產有哪些
胡玉美蠶豆辣醬:中華百年老字型大小,清朝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胡玉美醬園採用川中辣醬風味,試製成「胡玉美蠶豆辣醬」,色澤泛紅,味香細膩,微辣而甜,風味獨特,一時名揚四海,遠銷國內外。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國際榮譽獎章,並先後在上海國際展覽會、西湖博覽會上,獲「國光」銀質獎章,被評為安徽省優質產品和輕工業部優質產品。「振風牌」胡玉美蠶豆辣醬為暢銷國內外的名牌食品。 墨子酥:中華百年老字型大小,安慶糕點名坊「麥隴香」的傳統特產。麥隴香墨子酥製作須經過九道工序,精心配料。主要原料是上等黑芝麻、小磨麻油、精細白糖等。產品形同烏墨,油而不膩,香甜爽口,具有潤肺補腎利肝等功效,老少皆宜。曾獲商業部優質產品獎和安徽省優質產品獎。 柏兆記:中華百年老字型大小,是清末柏紹卿創牌的專營清真名糕細點的老店,始建於1904年,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專業加工生產清真食品的企業。其創始人柏紹卿從一根扁擔開始,一爐餅、一壺漿、沐清風、踏明月,朴實誠毅。最終成就了百年品牌「柏兆記」 。「柏兆記」的中秋月餅是「柏兆記」拳頭產品,皮薄餡靚、口感滋潤柔軟、品味高尚、質量上乘。歷史成就品牌,滲液今天的柏兆記成為安慶食品培絕行業一顆靚麗的奇葩,為安慶的百姓購買高檔糕點、美食消遣提供了各種豐富的選擇。 天柱劍毫:特種綠茶,葉披叢中物白毫,形如寶劍,生長於安慶市潛山縣天柱山。早在唐代就享有「天柱茶甘香芳美」之美譽。色翠毫顯,味鮮爽醇濃,湯色碧亮,香氣若蘭,被全國名茶評比會評為全國「十大新名茶」之一,獲部優新產品稱號。 懷寧貢糕(石牌貢糕):是安慶市石牌地區漢族傳統糕類名特產品,相傳此糕在大明永樂年間曾做為貢品上貢給皇帝朱棣品嘗,因此得名為"貢糕"。至今已有500多年生產歷史。該產品潔白柔軟,香甜味美,是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在省內外享有盛名,暢銷全國各地。石牌貢糕生產廠家眾多,其中品質最為上乘的是石牌食品廠生產的頂雪貢糕,因其色如高山之巔白雪,故名「頂雪貢糕」。頂雪貢糕是「安徽省旅遊指定產品」。 潛山舒席:產於安慶市潛山縣,古時潛山稱舒州,故得名「舒席」。歷史悠久,享譽海內外。舒席以臘水竹為原料加工精心編織而成,色澤鮮潤,瑩沽柔滑,不腐不蝕,折卷不斷,攜帶方便,暢銷日本、巴西、馬來西亞等十幾個國家。品種有床席、枕席、掛席、榻榻米等。舒席精品被中國科技博物館收藏。 雪木雕塑:是用去皮的向日葵桿為原料,以花鳥蟲魚、樓台亭閣為內容,經藝術家手工製作而成的立體畫工藝品。作品晶瑩剔透、富麗高雅、情趣天然,且抗老化、不變色,堪稱中華一絕。工藝美術家黃德義先生雪木雕塑作品,1991年榮獲黃山國際旅遊節名優工藝作品;1992年入選中華百絕博覽會工藝絕活;1994年被文化部評為《中國民間藝術一絕》並入選中國美術館第一屆《中國工藝美術名家作品展》。雪木雕塑系安徽省人民政府、安慶市人民政府外事禮品。左圖展示的是安慶市的振風塔。
6. 大眾名茶喝夠了這23種小眾皖茶有嘗過么
大眾擾備茶,可飲;小眾茶,可品。
安徽的特產之一——茶。
安徽是中國最大的產茶省份之一,名茶也甚多,相比於人盡皆知的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門紅茶等名茶,安徽還有很多名氣稍小一些卻也舉橡別有一番滋味的小眾茶,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安徽的小眾茶吧。
潛山縣—天柱晴雪
安慶市潛山縣新創制的天柱晴雪茶
就屬於安徽名茶的後起之秀
晴雪香茶既有黃山毛峰經久耐泡的特點
又有六安瓜片之濃郁芳香
開湯後,茶汁清綠明亮
由於它旗槍挺直,渾身白毫
特冠以「天柱晴雪」之美名
太湖縣—天華谷尖
天華谷尖又名南陽谷尖
產自安慶市太湖縣
產茶歷史悠久,明、清年間所產芽葉列入戶部貢品
天華谷尖自 87年恢復生產以來
87-88連續兩年經省茶學會評為全省名茶
89年被農業部評為部優名茶
並多次在國際、國內茶葉博覽會上獲金獎
2002年底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名牌產品
貴池市—霄坑綠茶
霄坑綠茶是安徽省池州市貴池霄坑村的特產
霄坑村位於佛教聖地九華山的後山
中國地理標志產品(農產品地理標志)
霄坑綠茶特點生長期長,出茶晚
汲取大自然的靈氣與精華,耐泡
久泡久飲仍釅厚濃,色澤鮮艷,香氣濃郁
1999年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會上
霄坑茶葉獲得了金獎
曾被中國著名茶葉專家陳椽教授以「花香花味、中國茶聖」等美譽稱贊
霄坑綠茶是安徽省第一個獲取國家環保局有機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的有機食品
2001年被評為安徽省鄉鎮企業名牌產品
2002年被評為安徽省名牌產品
東至縣—東至雲尖
"東至雲尖"茶葉產自安徽省東至縣東南部深山區
東至植茶歷史悠久,茶葉品質優良
"東至雲尖"品質特徵為:
外形挺直略扁,色澤潤綠顯毫
內質香高味醇,湯清色碧
2009年"東至雲尖"系列茶葉獲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其系列產品天鵝雲尖、雲霧雀舌、甘露青鋒、玉露銀鋒、碧色天香
五個品種同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
東至縣—仙寓香芽
石台特產仙寓香芽屬仙寓名茶系列中之精品
產於中國黃山與九華山交錯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牯牛降西脈的珂田鄉仙寓山
仙寓香芽工藝獨特,品質上乘
宋代叫「嫩蕊」,清代稱「霧里青」
曾經失傳,上世紀九十年代代恢復試製成功
改稱「仙寓香芽」
其特點是:
全芽肥嫩,披毫隱綠,湯色淺綠清澈
嫩香幽長,滋味鮮醇,葉底嫩勻完整
休寧縣—休寧松蘿
休寧松蘿是一種中國傳統名茶,屬於綠茶類
產於安徽省休寧縣松蘿山
明代袁宏道有「近日徽有送松蘿茶者,味在龍井之上,天池之下」的記述
松蘿茶的品質特點是:條索緊卷勻壯,色澤綠潤
香氣高爽,滋味濃厚,帶有橄欖香味
湯色綠明,葉底綠嫩
歙縣—大方茶
大方茶,歷史上稱為竹鋪大方、拷方和竹葉大方
原產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清涼峰區域
具有「色綠,香高,味醇,形似竹葉、扁伏光滑」的品質特點
老竹大方由安徽茶農創制於明朝
清代已入貢茶之列
現已已有四百多年的悠久歷史
歙縣—珠蘭花茶
黃山盛產各種名茶
其中歙縣珠蘭花茶產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
珠蘭花茶選用黃山毛峰、徽州烘青、老竹大方等優質綠茶作茶坯
混合窨制而成的花茶
珠蘭花茶清香幽雅、鮮爽持久
是中國主要花茶品種之一
歙縣珠蘭花茶清香幽雅,鮮純爽口
外形條勻齊,色澤深綠光潤
沖後整朵成串
湯色黃綠清明,葉底芽葉肥壯柔軟
休寧縣—齊雲毛峰
又名齊雲道茶、白岳黃芽
色澤黃中隱翠,白毫滿披
一葉包一芽,狀似金邊鑲碧鞘
碧鞘裹銀箭,緩答毀十分別致
沖泡後即可聞到一股蘭花暗香
香味清爽持久,馥郁誘人
開湯觀賞茶水明亮,芽狀肥厚
酷似雀舌,入口醒腦,回味甘甜
歙縣—黃山銀鉤
因彎曲似鉤,毫白如銀而得名
此茶系近年創制,是全國名茶新秀
一九八六年首次參加全國名優茶評比
以九十七點七五的高分,名列全國名茶的前茅
黃山銀鉤是用茶樹良種「滴水香」採制而成的
採摘標准為一芽二葉初展
經過精心製作,成茶品質獨樹一幟
外形纖嫩鉤曲,色澤黃綠油潤
高香持久,味濃鮮醇,回味甘甜
湯色碧綠明亮葉底完整。條索細扁,狀似雀舌
舒城市—舒城小蘭花
舒城小蘭花為歷史名茶,創制於明末清初
舒城小蘭花作為安徽省六安市「五朵金花」之一的茶葉品牌
先後獲泰國博覽會金獎、「中華杯」全國名茶評比金獎
北京國際茶展名茶評比特別金獎等20多個獎項
安徽省舒城縣位於大別山末梢
出產小蘭花茶品質優異、蘭花香氣撲鼻
為何叫作蘭花茶?
蘭花茶名有兩種說法:一是芽葉相連於枝上,形似一枚蘭草花
二是採制是正直山中蘭花盛開,茶葉吸附蘭花香,故而得名
蘭花茶外形芽葉相連似蘭草
條索細卷呈彎鉤狀
色澤翠綠勻潤,毫鋒顯露
沖泡後如蘭花開放,枝枝直立杯中
金寨縣—金寨紅茶
金寨紅茶是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的特產
金寨紅茶外形緊細烏潤顯金毫
湯色銅紅明亮有琥珀金圈
香氣火香帶甜,滋味鮮醇回甘,葉底紅勻明亮
金寨紅茶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
含山縣—昭關翠須
"昭關翠須"茶產於風景秀麗的含山縣昭關山所在的長山山脈腹地
由當代中國"茶聖"、安徽農學院茶葉系教授陳椽指導研製
含山縣名優茶開發公司開發成功
1992年榮獲第二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
昭關翠須具有色清、片小、嫩勻、味濃的特點
在江北茶葉中獨樹一幟
銅陵市—野雀舌茶
銅陵野雀舌茶簡稱野雀舌
為歷史名茶,屬綠茶類
乾隆飲後譽為「江南佳茗」
銅陵野雀舌茶外形微扁、形似矛
嫩香、滋味鮮爽
湯色清澈明亮、葉底嫩綠明亮
也因此深得當地人們的青睞
宣城市—敬亭綠雪
敬亭綠雪,屬扁條形烘青綠茶
產於安徽省宣城市北敬亭山
敬亭綠雪形似雀舌,挺直飽潤
色澤嫩綠,白毫顯露
嫩香持久,回味甘醇
郭沫若曾親筆題書「敬亭綠雪」四字,惠贈敬亭山茶場
飲評者有「形似雀舌露白毫,翠綠勻嫩香氣高。
滋味醇和沁肺腑,沸泉明瓷雪花飄。」的贊譽
宣城市—瑞草魁茶
瑞草魁主要產於安徽省宣城市南部的鴉山
又名鴉山茶,是一種歷史名茶
「瑞草魁」在唐朝為貢茶
成品茶形射扁挺直如雀舌,大小勻齊
色澤翠綠、白毫隱現、香氣高長
清香持久、湯色淡黃綠、清澈明亮
滋味鮮醇爽口、回味雋厚、實為名茶中精品
唐代詩人杜枚贊其「山實東吳秀,茶稱瑞草魁」
績溪縣—金山時雨
創名於清道光年間,原名「金山茗霧」
貢品,上庄鎮上金山產
早在清代末年,「時雨」就由上海「汪裕泰茶莊」獨家經銷
到了民國初年,「時雨」已銷往香港、新加坡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時雨」的特點是
外形如銀鉤,泡開似蘭花
首泡沉底,茶尖朝上
香氣醇和,回味無窮
湯色清澈,先苦後甜
你細細品嘗,就可品出特殊的茶香
旌德縣—天山真香
新創著名綠茶
產於安徽省旌德縣天山一帶
屬黃山山脈東北麓
味醇厚鮮爽,回味甘甜
香氣高長,含持久花香
品飲天山真香,別有一番情趣
將茶葉泡於玻璃杯中,起初枝枝茶葉在水中交錯起落
吸足水後皆簇立杯底
恰似雨後春筍,栩栩如生
湯色芽影,賞心悅目
杯蓋乍啟,馨香撲鼻
細品慢啜,六腑芬芳
幾泡之後,茶香猶存,余韻悠長
涇縣—綠環蘭香綠茶
綠環蘭香綠茶主產於皖東南涇縣的深山腹地汀溪
境內為黃山余脈,常年雲霧彌漫
是縣內唯一的原始森林
濃厚的綠色植被四季蒼翠
天然的生態環境花木竟蔚
氣候溫潤土壤肥沃
分布於深山幽谷中的野生茶園
自然環境優越,茶樹品種優良
茶葉的天然品質突出
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其特有的自然氣候
孕育出原生態的綠環蘭香綠茶
該茶葉肥芽壯內質淳厚,茶葉的品味自然、清香
涇縣—汀溪蘭香茶
汀溪蘭香茶是一種名優綠茶
主要產於皖南山區的涇縣汀溪
屬於黃山山脈延伸地帶
一直以來就有「晴時早晚遍地霧,陰雨成天滿山雲」的說法
汀溪蘭香茶採用傳統工藝精製而成
其形如綉剪、翠綠顯毫、清香似蘭
滋味鮮爽、湯色明亮
沖泡一杯蘭香四溢,品嘗一口唇齒留芳
此茶形如綉剪,翠綠顯毫
清香高長,滋味鮮爽
現已成為涇縣的名片而倍受世人矚目
寧國市—黃花雲尖茶
在安徽宣城市寧國一帶
有一種名為黃花雲尖的新創名茶
此茶屬於綠茶類,主要產於安徽寧國市黃花山一帶
黃花雲尖外形秀麗,色澤綠翠顯毫
7. 瓜蔞籽哪個牌子的好吃啊
億口樂牌,他們從瓜蔞的採摘就優中選優,取出籽後更是精心篩選,炒制時更是講究調料的天然性。這樣才能夠保證每一粒瓜蔞籽都能在舌尖上留下美好的記憶,讓每一粒都好吃到靈魂深處,讓人一咳就停不下來……
8. 潛山飲食習俗
潛山飲食習俗
水萩粑
冬天的早晨,吃上一份熱氣蒸騰的水萩粑,美在舌尖,暖在心裡。新鮮採摘的水萩,兌上大米粉、糯米粉、水。用力揉,搓好了包上餡,上鍋蒸熟就行了。臘肉的味道浸凱陸透歷孫旦了面團,柔韌的口感,咸甜清香的味道,多食也不膩。吃飽的感覺最幸福。
糯米歡喜團
冬天的潛山還有一道,特色早餐餐點:糯米歡喜團。平平無奇的團子,散發著香甜的氣味。糯米、飴糖為材肢擾的食品,口感、味道都值得稱贊。入口軟糯、柔韌,味蕾感受到的甜蜜,一直縈繞不絕。吃完了,連指尖也是甜甜的味道。
天柱山香鴨
潛山的冬天美食,正餐必有一道:天柱山香鴨。水鴨飲的是山泉水,吃的是山野菜。入了菜,也是搭配的山間天然佐料。食之滋陰、補血。天柱山香鴨味道醇厚,不柴,不臭。肉質酥而不爛,味道鮮而不膩,一吃難忘,百吃不厭。
潛山鮮筍
冬天的潛山,晚餐適合帶點湯水的菜品:潛山鮮筍。農家臘肉和鮮筍一起燉蒸,那個味道真是又鮮、又香。還沒熟透的那會,香氣能透著籠子鑽到胃裡。
潛山
潛山,安徽省轄縣級市,由安慶市代管。地處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東南麓,長江下游北岸,介於北緯30°27′~31°04′與東經116°14′~116°46′之間。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雨連綿、夏熱多雨,秋高氣爽,冬季乾冷。
截至2021年,總面積1688平方千米,下轄11個鎮和5個鄉,設有1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和1個省級旅遊度假區;市政府駐梅城鎮;截至2020年11月,潛山市常住人口為441224人。
9. 安徽安慶有哪些特產
【天柱山石耳】
潛山縣天柱山不僅風光秀麗,而且物產豐富,尤其是出產於山中的石耳,更被視為山珍,是潛山縣著名的特產。石耳是依附在花崗岩山體上的一種藻類多年生隱花植物,屬地衣門耳科。天柱山境內奇峰林立,秀峙雲天,且均為花岩山體。這里雨量充沛,氣候濕潤,終年雲霧繚繞,非常適宜石耳生長。但由於石耳大多生長於高山絕壁與人跡罕至處,採摘極其不易,故天柱山區僅能產石耳300多公斤。物以稀為貴,故當地百姓認為石耳是天地精氣所結,將其列為山珍極品。
【胡玉美醬】
清朝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胡玉美醬園採用川中辣醬風味,試製成「胡玉美蠶豆辣醬」,色澤泛紅,味香細膩,微辣而甜,風味獨特,一時名揚四海,遠銷國內外。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金質國際榮譽獎章,並先後在上海國際展覽會、西湖博覽會上,獲「國光」銀質獎章,被評為安徽省優質睜衡廳產品和輕工業部優質產品。「振風牌」胡玉美蠶豆辣醬為暢銷國內外的名牌食品。
【岳西茯苓】
質地特別優良。一是潔白如玉,鮮茯苓經過葯工切片加工曬干後,其薄如紙,日照透明,紋絡層層,猶如隱隱約約的雲彩;二是馨香,經過加工曬干後的岳西茯苓片,不僅外形美觀,而且散發出幽幽清香,此為岳西茯苓獨有的特點,非岳西山區所產,則無此清香;三是堅韌,岳西茯苓片在水中浸泡數月,仍不變形,更不會散碎,在水中煎出汁後,仍然相當結實,韌度很大;四是易保管。岳西縣開發生產了茯苓系列食用產品。以茯苓為原料,先後開發出了茯苓糕、茯苓餅、茯苓面、茯苓霜等系列保健食品。
【雪湖貢藕】
與眾不同,他處所潛山縣產之藕大多為7孔11絲,雪湖貢藕卻有9孔13絲,而且特別鮮甜脆嫩,確為藕中珍品。據說朱元璋在南京正式建都後,當地每年農歷八月初一開湖取藕,均將第一批藕運送第一批藕運送京都作為貢品,故又有「雪湖貢藕」之稱,雪湖貢藕皮色潔白如玉,藕質鶘嫩,藕身略呈方圓形,有七棱,粗(直徑)一般達10-1攔銀2厘米,一株藕最長達8公斤以上。雪湖貢藕生吃熟吃皆佳。生吃選取脆嫩藕節,切成圓形蒲片,放在盤內,撒上白糖即可,此為當地宴席的一道冷盤名菜。熟食可選用老壯粗藕,藕孔內填滿糯米,蒸熟後可當主食食用。米粉肉蒸藕,亦為當地一道有特色風味的菜餚,深受海內外遊客的贊賞。
【桐城菜心粑】
桐城市風味獨特的傳統早點,早在明清時期就已美名遠播。當時古城居民最喜愛的早點就是一碗清茶,一碟光潔晶瑩的菜心粑。縣城街道兩旁到處開設有經營菜心粑的早點店和茶社,生意十分興隆。桐城菜心粑的製做極為講究,用七成秈米、三成糯米,在溫水中浸泡半日,撈起瀝干,再用碓春成粉,選嫩綠白菜心,微煮揉成泥狀,剔除菜莖,再摻以豬油、白糖作為粑餡。蒸熟後,外形如琢玉,內心如悲翠,柔而不粘,甜而不膩。
【肖家橋油酥餅】
安慶肖家橋烤燒餅手藝人李道隆於清朝末年創制出一種香酥可口的油酥餅,因其經營地點在肖家橋故名。李道隆製作的這種燒餅,仿製了外省的黃橋火燒,但改進了原有配料。它選用精白麵粉、老醋面、綿白糖、黑白芝麻、糖漬桂花、麻油等原料,經多道拌和烘烤製成。這種油酥餅形如蟹殼,顏色金黃,質地脆酥,久藏不綿。1921年,現代著名作家郁達夫來到安慶,執教於安慶法政專門學校。他有兩大愛好,一是愛好傍晚去菱湖公園散步,二是愛吃肖家橋油酥餅,幾乎每天都要買幾塊油酥餅當作晚點。
【涼亭雪棗】
一種糕點,因形狀如棗,浩白如雪,產於宿松縣涼亭河而得名,是宿松縣歷史悠久的傳統名產。涼亭雪棗以糯米、白芋漿為原料,先制胚,放進冷油加熱,至油沸胚身壯大成形,再打漿上糖即成。由於原料比例、和料、蒸料、刻胚的技巧不易掌握,很難仿製。真品涼亭雪棗,胚形似棗,質白如雪,外殼薄如紙,內心松如棉,香酥脆嫩,入口即化,能止咳化痰,是非曲直氣和中,健脾補腎。
【龍鳳貢面】
產於懷寧縣,歷史悠久。相傳北宋時,懷寧石牌鎮有人在朝中為官,七十壽辰時,其弟千里迢迢將家鄉的「長壽面」送京祝壽,其兄又將此面送給宋太祖趙匡胤進「御膳」。宋太祖因悉隱覺美味可口,傳旨年年進貢,故稱「龍鳳貢面」。龍鳳貢面與一般面條製作不同。它採用精製麵粉、雞蛋精、小磨麻油、精鹽等多種精料,經手工精心拉制而成。成品白如銀,細如絲,絲絲成縷,長短一致。其烹調食用亦有講究,先備好雞湯或肉湯於碗內佐以醬油、味精、蔥花,再將鍋內煮沸的面格撈出,放進湯碗內,調伴食用,人口柔軟,味道鮮美,富有營養,最適宜老弱婦孺食用。
【頂雪貢糕】
懷寧縣傳統名產,因其色如高山之巔白雪,故名「頂雪糕」清朝光緒年間作為貢品進京,遂稱「頂雪貢糕」。頂雪貢糕選料講究,做工精細。主要原料採用本地出產的優質糯米,佐以精細白糖、麻油、桔餅、核桃仁、紅綠絲,經過精炒、細磨、潤潮、清蒸、切片等多道工序精製成。該產品外觀潔白,質地柔軟,香甜適度,酥鬆可口,營養豐富。當地群眾將頂雪貢糕視為吉慶的象徵,每逢佳節喜慶,互相饋贈,以示糕(高)為糕(高)去之吉祥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