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周鴻禕稱360基本不觸碰用戶數據,如何正確理解他的這番言論
360是國內最大的網路安全公司,旗下知名產品“360安全衛士”幾乎成了每個人電腦里必裝的一款軟體。大家對這家公司董事長周鴻禕了解可能不多,但他有個外號叫“紅衣大炮”,這一方面是因為他喜歡穿紅色的衣服,另一昌雀方面是因為他脾氣火爆,喜歡懟天懟地,曾經的“3Q大戰”讓不少人至今歷歷在目。而360集團自從選擇跟政府部門合作後,便開始深耕網路安全領域,很少在互聯網上面有大動作。此前董事長周鴻禕參加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這里他的一番言論再次引起網友關注。
當然要說360沒利用客戶隱私信息去進行商業活動,這一點或許可信,畢竟現在國家對互聯網監管非常嚴格,對私人信息的保護也特別重視,相信沒有人敢在這個時間頂風作案。從這點來看,周鴻禕確實顯得很機智,既維護了公司形象,又沒有引發過度猜測。
Ⅱ 如何評價奇虎360創始人周鴻禕
他是一個非常好的產品經理,有很好的產品感覺和,更有國內產品經理極缺的市場豎念敗意識,極會利用媒體和用戶余顫,高咐是國內最好的市場經理,也是國內最好的公關經理,同時,他也是一個相對單純的人,會就事論事,比較坦誠,值得人尊敬,周鴻禕是一個最謙遜的學生,也是一個很愛分享的老師。
Ⅲ 周鴻禕、雷軍、黃章和羅永浩誰才是真正認真做手機的人
從魅族15得小試牛刀可以看出魅族手機精雕細刻,黃章做手機講究的是用戶體驗,在這一點上,mback,flyme以及諸如魅族15的mengine,窄邊框等等,在這些細節上,黃章考慮的非常到位。
當然也不是說這幾個人做手機怎樣,而是這個公司對於手機的要求是怎樣的,魅族如果沒有和高通的摩擦,憑借和三星的關系,做一款真旗艦也不是什麼難事兒。就是因為前幾年一直打磨聯發科,所以才飽受詬病,銷量很差。
反觀,手機界的其他人,羅永浩已經失去了錘子最初的情懷,匠心已經不在了。雷軍的目光已經不再是手機這么簡單了,在手機方面出了小米MIX也沒啥可說的了。至於周鴻禕,我不想多說,他不適合在手機界湊熱鬧,還是該幹啥幹啥去吧。
黃章確實是有幾把刷子的,雷軍曾經也跟他學過,營銷不說,做手機還是很讓人期待的,希望這次的魅族16能讓人眼前一亮,能讓魅族打個翻身仗。
哈哈,這個問題問的好,看到就讓特別想回答一下,發表一下個人的看法,個人保證發表絕對公平公正的想法。
至於說周鴻禕、雷軍、黃章和羅永浩這四位大佬中誰才是真正認真做手機的,網上一直有一個段子說周鴻禕是拼手機的,而雷軍是賣手機的,黃章是做手機的,羅永浩則是做軟體的。我覺得沒啥毛病,下面說一下我的看法:
1、首先說說周鴻禕和雷軍。周鴻禕的 360 手機可以說是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了,超高的性價比,不管是 4G 運存還是 6G 運存,360 手機都是目前市場是價格最低的。
但是目前來看,360 手機完全是因為周鴻禕眼紅手機市場做出來的,純屬是出來攪攪局的,所以周鴻禕肯定不是認真做手機的。雷軍的話,互聯網和營銷確實做得不錯,但對不起,我也不認為雷軍是真正在做手機。
2、再說說黃章吧。我覺得黃章應該是這四位大佬中最認真在做手機的了,黃章的魅族雖然這兩年有沒落的跡象,但是黃章做手機的態度我個人還是比較佩服的。
黃章個性固執,他的魅族應該是目前中國為數不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手機企業了了,我覺得這點值得大家對黃章認真做手機的尊敬。
3、最後說說羅永浩吧。哎呀,最近錘子手機倒閉被收購的新聞滿天飛,羅永浩的日子確實也不好過。實話說,羅永浩經常說自己具備工匠精神,但我覺得不是做手機的工匠精神,而是做軟體的工匠精神。
所以綜上所述,我宏困覺得黃章應該是認真在做手機的,而雷軍是做互聯網的,羅永浩則是做軟體的,周鴻禕很明顯是來攪局的,你覺得呢?
簡單的回答一下吧~
最會做手機的:黃章大家可能不同意,但是黃章在手機製作上可以說是雷軍的師傅孫絕沖,小米的其實學習了很多魅族的經驗,但是雷軍傳承的更好,魅族手機的做工等方面一直是公認比較好的,魅族pro7雖然失敗了,到那是一次勇敢的嘗試~黃章有點目光短淺,並不會宣傳~
最有眼光最會做營銷的:雷軍在營銷方面整個中國雷軍都是數一數二的,對於互聯網雷軍真的物盡其用,並且眼光及其長遠,智能家居的布局真的有眼光~當然也是特別會做手機~
最會吹牛:羅永浩羅永浩真的是我見過吹牛最厲害的,也是相聲說的最好的手機廠商,先不管手機做的好不好,就是一個能說啊~
周鴻禕:只知道比較耿直個人感覺是黃章。2002年擔任愛琴的總經理,2002年底創立了魅族 科技 。自己投資做mp3,又在2006年嗅到mp3必將淘汰的,魅族 科技 又轉型做手機這是一次機遇與挑戰並存的轉型,2009年魅族 科技 開辟了國產手機的路,帶動了後來者。黃章個人性格內向,對事物的標準是精益求精,現在魅族的手機在工藝上比其他廠商的成本多百分之二十。魅族的手機也如同其人物性格。不羈,不隨波逐流。
今年五月中旬,我去酷派北京的辦公室采訪劉江峰,那時候他的老朋友羅永浩剛發布堅果pro,而酷派這邊的狀況又並不是很好。
不知道什麼契機,我們聊到了所謂互聯網媒體人的祖師爺劉韌。
劉韌曾經有個很有趣的觀點,那就是新一代年輕人的未來之路除了做職業經理人或選擇創業之外,其實並沒有第三條路好走。或者說,未來大多數年輕人的希望只有在企業中才可能得到真正實現。
所以他在采訪的時候,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為什麼選擇做職業則殲經理人?為什麼選擇創業?經理人和創業者的區別是什麼?以及什麼人適合創業?什麼人適合做經理人?
劉江峰毫無疑問是職業經理人,並且是非常優秀的職業經理人。
那天我跟他說,感覺你並沒有老羅那麼愛手機,為了把公司做下去,他能去賣身,然後用賺來的錢給全公司發工資,我覺得這一點很少有人能做到。
劉江峰想了一會,並沒有認可我,也沒有反駁我,而是說,老羅是真的很愛手機。
其實我要表達的意思並不是創業者與職業經理人孰優孰劣,在商業世界裡,兩者缺一不可,並且一旦企業走向正軌,將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或者說創業者本人向職業經理人轉型,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弄明白了這些概念,問題就比較好回答了。
首先,他們都是認真做手機,這不是個人判斷,而是用錢砸出來的客觀事實。羅永浩幾度快傾家盪產就不用說了,看上去最不認真的周鴻禕,也是在手機這塊放了好幾億美金。
其次,我知道題主想問的並不是這個,而是他們在產品層面對手機有多上心,套用創業者與職業經理人的邏輯,其實答案就很明顯。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一,這兩個身份並非水火不容;二,身份之差也不代表最終結果,換句話說就是,消費者買單的並不是他們的態度,而是產品本身。
如果將做手機分為手機硬體製造和UI系統打造的話,我們可以如下評價四個人:
周鴻禕對手機和UI都不認真,雷軍對手機硬體和UI都很認真,黃章對手機硬體很認真,羅永浩對手機硬體和UI系統都很認真。
盡管以上四人因為自己的能力和領悟力,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結果會存在一些脫節,但在態度上基本上如此。
我們先說周鴻禕。
筆者沒有使用過360手機,但根據從手機製造行業了解到的情況,360的產品周鴻禕其實負責的東西很少,他不負責具體的決策,更多抓的是測試,他對手機內置的軟體更感興趣。
而UI系統360的做法也很一般,周鴻禕本人並未放精力在這上面,所以導致推廣的時候UI也不是重點,大家對360桌面系統幾乎沒有印象。
其次說說雷軍。
我看到有些回答里說到雷軍是四個人里最懂得營銷的人。
這句話沒毛病,但寫的不夠深刻——我們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即為什麼雷軍能夠通過營銷讓小米迅速成為爆品?
這里有一個很關鍵的點容易被忽略,就是小米手機本身就有極強的產品力。
小米手機可以說是雷軍一手促成的,不僅包括一些文化,還有手機硬體本身,用什麼樣的配置,走什麼樣的設計,這一直以來都是雷軍去確認的事情。
我們絕大多數人知道雷軍,是因為小米手機。雷軍雖然是投資大神,在小米之外賺的錢可能勝過小米,但花費的精力上,雷軍絕對是四人中最多的那個。
他的成功不僅僅在於了解市場,還在於他了解產品了解技術,還在於他本人的努力和用心。
再次說說黃章。
其實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第一個被稱作有工匠精神的手機品牌創始人是黃章,而不是老羅。
黃章在推出魅族手機前就以製作精良的MP3產品收獲了一大批的擁躉,而魅族手機一經推出,就以人性化的設計和使用體驗獲得人們對它「小而美」的贊譽。
我曾用過MX3和MX4,個人非常喜愛它的設計,握感非常出色,屏幕看上去也賞心悅目,僅就硬體而言,它是有美學基因在其中的。
而FlymeOS到如今仍然是國內UI系統代表作之一,簡約流暢的設計,唯美的界面,很能俘獲人們的歡心。但黃章本人其實在魅族UI上投入的精力不多,這些年來一直也很神秘,深居簡出,只在論壇里偶爾露面。
魅族手機的沒落,其實在於市場營銷方面,黃章對市場不夠敏感,有點閉門造車的意思,而李楠等人對市場熟悉,卻不能將這種熟悉轉化到產品身上體現出來。而雷軍很顯然兩方面都融會貫通了。
換而言之,黃章很認真,但這種認真的效率很低,這就造成魅族手機銷量上的失落。
最後說說老羅。
從某個角度來說,老羅比雷軍都要認真。
但做手機只有認真是不夠的,雷軍在做小米手機前就混跡於 科技 圈,甚至跟在黃章身邊待了一段時間,他了解製造手機是怎麼一回事,也明白很多技術細節方面該找哪些人去完成。但這些,老羅不懂。
老羅是完全的門外漢,他有點理想主義,認為憑借著一腔孤勇就能把手機造好。
但智能手機的製造其實門檻很高,尤其是對他這種並不想通過給OEM貼牌方式賣手機的人來說,即便再認真,距離終究很難彌補,加上留給他的時間比較緊湊,所以錘子手機總有些差強人意,不過對於市場來說,錘子確實能列入精品。
在UI領域,老羅同樣嘔心瀝血,因為這方面國內廠商幾乎都處於同一水平線,倒是讓錘子系統有了一席之地,這一點值得肯定。
以上。
不請自來,我也算一個資深手機愛好者,來強答一波。
個人覺得真正認真做手機的排名是:黃章>雷軍>羅永浩>周鴻禕。
黃章
先說說我們的J·Wong。黃章也算的上半個傳奇人物了,高一就被學校開除,沒有上過大學,對電子產品極度痴迷。輟學之後自然就是開始打工,據說黃章打工時做過廚子,碼頭工人等等。
2002年黃章成立魅族,我們都知道魅族剛開始是做MP3的,MP3業績怎樣?2006年登頂國內MP3第一的寶座,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
黃章是一個有遠見的人,他看到喬布斯不僅做音樂,開始向手機進軍,魅族手機由此誕生。
魅族才是國內飢餓營銷的開創者
2009年2月18日,魅族M8終於上市。魅族M8遲遲不發,不光魅族著急,魅友也是急不可耐。所以魅族M8發布後,萬人空巷,魅族專賣店大排長龍。短短5個月,銷售額就已突破5億元。
雖然M8有一些小問題,但這款手機依然是當時中國最為成功的手機產品之一,值得國人自豪,並被廣大網友譽為「國產機皇」。更誘人說是中國Iphone。M8至今還擺在微軟總部的展館里。
魅族的小圓點,Mback,這些都是創新之處,被各大廠商爭相模仿。
只知道「雷布斯」?黃章才是真正的中國「喬布斯」
2014年魅族官方微博:
「J.Wong 拿到樣機。僅僅兩小時後,就發現 感沒有模型好。時間已經不夠了! 但我們明白,J.W不會讓步。透過3D掃描,發現樣機和模型偏差了0.07mm。為了這 0.07mm,改18套磨具,耗資百萬。今天看來,是值得的,手握的確更舒適了。#更好用的大屏手機#」。
「外部的主要零件的合縫間距不能大於0.1毫米,這是為了避免這種三明治設計夾到人的毛發 測試時用 iPhone4 在人的面頰上反復滑動,看是否會夾走毛發;自iPhone3以來開始使用螺絲,為了確保其美觀,螺絲表面一圈一圈的紋路之間必須等距……」正因為有這么多細膩的關照,iPhone4 才真的做到了高端。
這兩段話紀錄了喬布斯和黃章同樣的特點:完美主義。
也許我們在笑話黃章為何如此苛刻,但一個好的產品就是這樣出現的。有一件小事讓員工刻骨銘心。2005年修建魅族的珠海辦公樓時,光是食堂地板,就砸掉了三次,因為黃章不滿意。就連食堂地板都要如此精益求精,追求極品,可想而知黃章對手機研發的要求。
魅族遲遲不上市也證明了黃章是一個偏執的人,他要牢牢地把公司攥在自己手裡。如今魅族16大獲好評,黃章王者歸來,和喬布斯當時如出一轍。
魅族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雷軍
雷老闆不僅是做手機,更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據說雷軍和黃章是多年的好友,雷軍在踏入手機行業之前還拜訪過魅族,但兩個人的觀點不大相同,所以不歡而散。
「雷軍愛喝可樂,黃章會專門在辦公室冰箱給他冰著可樂」。
雷軍做小米的初衷就是要做山寨手機中的戰斗機,為國產手機證明。有高通和谷歌做後盾,小米的路可算是高歌猛進。
從2012年的719萬、2013年的1870萬,到2014年的時候,小米憑借年出貨量6112萬台成為中國市場第一。
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機銷量達3200萬部 ,注意這里是一個季度,不是一年。
你以為小米只立足於手機?
除了小米,智能硬體也是小米的一大主角,
對於小米和雷軍,風口理論、互聯網七字訣還有「硬體+新零售+互聯網」鐵人三項大家都已經耳熟能詳。
實際上,小米公司的本質就是兩個字:效率。因為互聯網思維的本質其實就是提升效率,從消費者的視角來解讀小米模式,就是高品質、高性價比。
所以,小米生態鏈的「各種米」橫空出世,華米,智米,紫米等等……,帶著各自的智能硬體走進我們的視野。
從手機到電視,從熱水壺到電飯鍋,如今的小米可以說是包括了一整套智能家居,智能家電系統,各種商品一應俱全。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小米做不到。
小米商城如今也已是中國第三大3C與家電類電商平台,線下小米之家坪效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蘋果。
顫抖吧蘋果三星,小米與「世界級偉大公司」越來越近,要知道,這曾是雷軍的18歲夢想。
羅永浩
互聯網流傳著最短的一個笑話:羅永浩。
錘子 科技 成立這么久,手機產品也不少,加起來的銷量不到300萬台。老羅的手機夢可以說是十分艱難。
老羅也是一個偏執狂,據說做TNT時公司內部都沒有幾個人贊同,但老羅執意要做,其他人自然也沒什麼可說的。事實證明老羅的確是錯了,下場很難看。
最新的子彈簡訊是反響不錯,但無限屏就比較雞肋了……用戶追求的是極致的,震撼的屏幕,而不是交互方式。
而且錘子手機的品控一直是個問題,不過是個小公司,也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老羅也是有優點的,起碼他一直在用心做軟體,做別人不敢做也想不到的事。雖然有些東西的確是不太好,但勇於嘗試就值得鼓勵啊。在手機同質化日益嚴重的今天,敢於創新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我國正是缺乏這種難能可貴的創新精神。何況,改變世界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誰就知道老羅不會成功呢?
有意思了,一個問題竟然將互聯網江湖的大炮、勞模、工匠和情懷四大家合而為一了。
但要說誰是真正認真做手機的人,其實是個很難量化的東西。需要有一個衡量標准,而若是沒有衡量標准,就來談誰認真誰不認真,個人認為這並不科學。從事實來說,到現在還在手機江湖混的,又有幾個不是認真的呢,畢竟花著大把的錢,來玩兒總不太科學。
那麼我們從兩個方面來看誰是認真做手機的人。
首先從付出收獲比這個標准來看。常言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那麼最認真做手機的也應該擁有更高的接受度。
而從這個層面來說,從目前的銷量來看,雷軍應該是最為認真做手機的人,從這四家中手機廠商的銷量來看,無疑小米是最為成功的。其一家銷量已經超過了另外三家的總和,而現在又在銷量上實現了谷底反彈,重新回到了增量區間。而從所謂的 科技 創新層面來說,小米自去年至今,其表現也還是符合消費者的預期,小米MIX、小米6亮銀版,也都是工藝 科技 的一次 探索 ,表明了雷軍在認真做手機,在想著將手機朝著更高的維度推進。
其次,正所謂路遙知馬力,那麼從手機市場來說,誰能在最艱難的時候,依舊包含激情投入到工作中,那麼也能說他對這項事業是付諸了感情的,是想著把這件事情做好,是認認真真的。而從這個層面來說,個人又認為老羅是最為認真在做手機的人。 相對而言,老羅是這幾家中最為悲慘的,跨界而來與自身的偏執,使得前面幾代產品的銷量都不盡如人意,而資金問題更是時刻壓在老羅身上的巨擔。但是我們看到,老羅一直在堅持,從未想過放棄, 期望能夠給智能手機市場帶來一些不同。能夠在這種情況下,持續堅持,那麼不是認真又是什麼呢?
所以,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就能看到不同的認真。而個人更為傾向的一點是,其實大家都是在認真的做手機。沒有誰比誰更為認真,而之所以當下有著不同結果,可能只是在一些機遇期面前沒能把握,期背後所佔據的資源力量不同而已。
說到認真做手機的大佬是哪一位?還不如說用心做手機是哪一位?從我本人來說更傾向於魅族的黃章,其次相聲演員老羅,然後勞模雷軍,最後紅衣教主周鴻禕。
當然這幾位都是目前線上銷售比較活躍的幾個廠商,當然從體量上來說,四個廠商不在一個水平,小米是接近1億級別的,而魅族是2000萬級別。錘子和360就是百萬級的。
為什麼把魅族排第一呢?因為魅族最用心,用心出的結果也多。我們都知道魅族是做mp3起家的,當時魅族已經做到了mp3行業的頂端。在2008年的時候轉行做手機,並且在2009年初發布了魅族的第一款智能手機,這在時間上領先其他廠家好幾年。那麼我整理一下魅族歷代手機的特色,體現出黃章的工匠精神:
M8------大陸首台智能手機,其完美設計與ipone有得一拼,當時排隊購買不亞於ipone
M9------魅族M9配備3.54英寸屏幕,解析度達到960 640,它是當時Android手機中最高解析度的ASV屏幕,和iPhone 4一樣是視網膜屏。
魅族MX------夢想系列,國內第一款四核晶元手機、3.65mm窄邊框世界第一。
魅族MX2-----經典的小圓圈Home鍵第一次面世,這是在挑戰Android原生交互,另外邊框依然做到了全球最窄,而屏幕的比例也採用的是16:10,再結合不銹鋼骨架和窄小的聽筒等,顏值達到頂峰,個人認為是魅族史上最經典的旗艦機
魅族MX4PRO------全球首款搭載正面指紋鍵的Androd手機。
魅族MX5-----腰圓鍵回歸,同時結合腰圓鍵開發出mBack這一革命性的交互方式,也成為日後友商致敬的方向。
魅族pro7-----正副屏設計。
到了今天黃章出山細細打磨的魅族15和魅族16頗受好評,進入全面屏時代,mback的交互設計升級。可以說魅族在硬體和系統flyme上都是一個用心做產品的公司。
為何把老羅排在第二呢?是因為老羅從錘子T1到現在的堅果pro2s,每一部手機都有進步,這不僅僅是配置,更多的是設計和軟體交互。
比如說最近的TNT和無限屏。以及子彈簡訊和大爆炸,one step等。注重用戶體驗,重注細節,這也是用心的體現。
另外錘子手機沒有隨大流,堅持自己的想法,不盲目跟風,有自己的工業設計,為了一個後置指紋和logo的打磨等細節都可以看出老羅的那種情懷。
把小米的雷軍排到第三可能很多人不服氣,為什麼他會在老羅後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小米從小米1和小米2s後,手機在外觀設計上沒有一個自己的元素,小米3到現在的小米8都是借鑒當時市面上最火的設計,像2s那樣的工業設計再也沒有出現過。
第二,小米現在強調更多的是小米的整個智能生態,而不是專注於做手機,而最初的為發燒而生的性價比現在也比不過360。
最後是紅衣教主周鴻禕,360手機除了性價比和大電池的特點外,你還記住什麼了嗎?
現在國產手機品牌眾多,而且做手機的人,也不在少數,比如說有名的人有雷軍、黃章、羅永浩、周鴻禕等等,那麼在他們這些人當中,誰才是真的認真在做手機的人呢?
真正做手機的人,其一心在產品之上,別無它顧,所以在這些人當中,我個人認為只有黃章是對手機是熱愛的,追求手機的極致,眾所周知,黃章以前是做MP3的,當時的MP3魅族做的非常出色,可以說是MP3行業的巨頭都不為過,但是,黃章作為魅族的領導者,以其敏銳的目光,看到MP3這個行業,即將大勢所趨,所以帶領魅族毅然轉戰手機領域。
魅族一直在創新的道路上所堅持這,致力於給用戶全新的交互體驗,這是很少廠商能夠做到的,不論是最開始的mback還是到最後的腰園鍵設計,都是非常不錯的交互體驗。所以,我認為黃章才是真正在用心做手機的人,就拿去年發布的Pro7這款產品來說,除去手機的價格過高,還有處理器是聯發科之外,我認為魅族Pro7也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手機啊,一款真正用心在做的手機,沒有苟同,也沒有同化,而且做手機一定要敢於創新,而魅族Pro7剛好在創新的這條路上堅持著,力爭與其他國產手機做到差異化,所以在這方面,我是支持魅族的。
羅永浩做手機也有幾年的時間了, 對於錘子手機,我也沒有用戶,身邊的朋友使用錘子手機的也不多,但是我在網上也看到過一些關於錘子手機的測評視頻,總體上來說,手機的做工還是不錯的,而且還創新性的把手機的背部logo和指紋識別放在一起,使得手機背部的一體感增強不少。
雷軍也是大名鼎鼎的一個手機廠商的老闆,所生產的就是咱們都熟悉的小米手機了,小米手機做大的一個賣點就是高性價比的模式,很多人都說,小米手機是沒有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術的,但是小米手機為國產手機的進步所做出的貢獻還是非常之大的,這些年,小米也開始重視手機的外觀設計,不光是以手機的配置為中了,而且系統的優化也是在穩步的進行,比如手機MIUI9和MIUI10的發布,都是非常不錯的體驗呢,雷軍雖然做手機一流,在營銷方面,雷軍的能力也是非常的厲害啊,可以說雷軍就是小米的靈魂一般的存在。
至於說,周鴻禕走手機,我認為僅僅是因為手機是目前移動互聯網的一個風口而已,周鴻禕也想從這裡面分一杯羹而已,至於手機做的如何,我個人認為比較一般,而且系統也是360全家桶,體驗也是很不友好的。
對於,目前國產手機中這幾位重要的手機老闆,我還是認為要說真心做手機的莫過於黃章和羅永浩了,大家對於誰是真正用心做手機的人,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可以下下方留言,咱們一起探討哦!
Ⅳ 周鴻禕談國產車超越特斯拉,國產車與特斯拉相比誰更值得信賴
國產車和特斯拉哪個更值得信任一些?哪個更好這個問題,現在討論肯定會有很多人說國產車至少剎車好使啊。但實際上雙方都是有優點有缺點的,特斯拉不是你想像的那麼完蛋,國產汽車也沒有你想像那麼好。
所以你說國產汽車好還是特斯拉好呢,這些並不是說特斯拉報道灶或那些問題就沒有問題報道的,當然是有問題的,但國產的汽車也不是沒有問題。你要談國產汽車超越特斯拉,那還有距離,人家做電動汽車的時候,國產的電動汽車三大廠商可能連牌子都還沒有呢,根本就不是一個起點的,雖然這些年發展也非常快,但彼此之間的差距仍然是有的,尤其是核心技術掌握這方面。
Ⅳ 錯失互聯網風口的周鴻禕,打算靠「瀏覽器」逆風翻盤
文 AI 財經 社 馮圓圓
編輯 張碩
進軍「新型瀏覽器」?
近日,一款具有「新型功能」的瀏覽器引發熱議,也使得三六零再度成為熱議的話題。
公開資料顯示,這款瀏覽器的開發者為上海豐炫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下稱「上海豐炫」),公司成立於2015年,主要從事信息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轉讓、咨詢、展覽展示及電信等業務,員工人數不足50人。據天眼查App顯示,上海豐炫持股70%的大股東為聚越信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由上海奇虎 科技 有限公司100%持股,周鴻禕也以16.19%的持股比例成為上海豐炫實際控制人。
對於公眾而言,周鴻禕與三六零之間幾乎可以畫上等號。而三六零旗下的明星產品,360安全瀏覽器、360安全衛士一度深受用戶喜愛。
如此看來,已然擁有360安全瀏覽器的周鴻禕,似乎要在「新型瀏覽器」上發力了。
在「新型瀏覽器」的刺激之下,國慶長假後的三六零一改股價下滑之勢,開始回暖。據東方財富數據顯示,從9月24日開始,三六零的股價便一直呈現下滑態勢,截至9月30日收盤,三六零報收於16.55元/股,當日跌幅1.9%。而截至10月12日收盤,三六零收於17.74元/股,全天漲幅5.6%。
事實上,早在2018年,三六零的股價便已開啟了漫漫"熊途"。
瀏覽器這個賽道並不新鮮,自1990年英國計算機科學家蒂姆·伯納斯·李開發出第一個網頁瀏覽器,時間已過去30年之久。相比之下,我國瀏覽器市場則起步較晚。2000年,騰訊發布了銀世TT瀏覽器(QQ瀏覽器的前身),成為當時國內最早的多頁面瀏覽器。
雖然起步較晚,但我國瀏覽器市場發展迅速,如今已然日趨飽和。在某軟體安裝應用中,《 財經 天下》周刊通過搜索關鍵詞「瀏覽器」,共搜出多達30款瀏覽器軟體,360安全瀏覽器在一眾瀏覽器中的表現並不突出。
根據2020年8月「網速管家」大數據顯示,谷歌瀏覽器依舊占據了國內PC端瀏覽器排行第一的位置,市場佔比58.22%;排名第二的是Microsoft Edge,市場佔比有明顯增長,從15.84%增長到16.43%;排名第三的是QQ瀏覽器,8月市場佔比7.2%,較7月增長了0.12%。
披著「安全」外衣的廣告商
2008年上線的360安全瀏覽器,因其可自動攔截欺詐、網銀仿冒等惡意網址,一度成為廣大用戶的裝機必備產品。連同360安全衛士、360殺毒軟體成為360安全的明星產品。
但花無百日紅,如今的360安全瀏覽器早已面臨「口碑」問題。
在某軟體安裝應用的瀏覽器評分當中,360安全瀏覽器的評分僅有1.2分,遠不及Chrome、QQ瀏覽器、獵豹瀏覽器等競品。
在眾多的反饋評價當中,槽點最多的當屬360「避無可避」的廣告。
事實上,成立於2005年的三六零,憑借著免費的商業模式、產品和技術創新,迅速成為彼時國內最大的互聯網安全服務商。
而倡導免費觀念的三六零,亦無法像其他軟體那樣推行會員制進而收取費用,因此「流量+用戶留存時間」成為了三六零的重要獲利支柱,公司大部分利潤都出在「廣告」身上。
2011年3月30日,三六零成功在美上市,周鴻禕身價飆漲,一時間風頭無兩。或許是失望於被低估的市值,又或許是不滿於香櫞等做空機構的轟炸,2016年三六零選擇進行了私有化判神,並於2018年2月回歸A股市場。
正式登陸A股的三六零,市值一度高達4498億元,一度成為當時A股市值最高的 科技 公司。
但與此同時,三六零的業績卻疲態盡顯。
據三六零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的互聯網廣告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7.25億元,收入貢獻佔比高達75.73%;除了廣告業務之外,收入貢獻位列第二的互聯網增值業務收入貢獻佔比僅為7.46%,與廣告業務差距巨大。其對廣告收入的嚴重依賴,在支撐起360千億市值的同時,亦成為其發展的瓶頸。
事實上,在中文搜索領域,三六零掌門人周鴻禕算得上是當之無愧的前輩。
1998年,白手起家的周鴻禕創立了一家名叫3271的搜索網站。同年,大洋彼岸的Google剛剛成立,而李彥宏尚在矽谷尋覓機會。對於周鴻禕來說,彼時的國內搜索市場任其馳騁。
在中國互聯網剛剛起步的90年代,周鴻禕的3721靠著插件捆掘搏虧綁的方式強行推廣,雖然為周鴻禕及3721帶了「流氓軟體」的罵名,但也為3721帶來了超高的市場佔有率,2001年全國超過95%的電腦安裝了3721。
在「流氓軟體」的罵名之下,3271不僅實現了盈利,更是創下了過億的營收。相比之下,同時期的搜狐、新浪尚在虧損中掙扎,而馬化騰甚至差點出售了如今占據聊天市場半壁江山的QQ。
然而如今的三六零,不僅是發展、業績面臨瓶頸,就連其產品也頻頻受到用戶的詬病。可以說,在互聯網領域,三六零起了個大早,卻連晚集似乎也沒趕上,這與周鴻禕常年「四處征戰」的商業作風不無關系。
斗網路、嗆騰訊、打阿里
在中國的IT業,周鴻禕可以說是一個復雜、有趣且另類的江湖大佬。
斗網路、嗆騰訊、打阿里,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數得上名的巨頭,幾乎都和周鴻禕掐過架。
2003年,風頭正盛的3721收到了來自網路搜霸的起訴書,狀告3721惡意競爭,導致用戶不能正常運行網路搜霸。彼時,網路搜霸與3721一樣,都是「非常著名」的惡意軟體。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這場官司最終以3721的落敗而收尾。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輸掉官司的3721在同年被周鴻禕以1.2億美元的標價出售給了雅虎中國,周鴻禕從創業者變身外企經理人,出任了雅虎中國的總裁。
官司的敗訴只是3721賣身的眾多誘因之一。事實上,彼時的3721雖然市場佔有率高於網路,盈利水平強於網路,但在技術上卻不及網路。
華麗變身的周鴻禕,在雅虎中國幹得風聲水起,2004年周鴻禕實現了雅虎中國 歷史 上首次盈利,現金收入超過4000萬美元,毛利接近1000萬美元。
但執著於搜索的周鴻禕,最終在網路上市、Google進入的壓力之下,與堅定於門戶的雅虎中國分道揚鑣。2005年,周鴻禕辭去雅虎中國總裁的職位,帶領著一群雅虎中國的老員工自立門戶,這也為其日後與阿里巴巴的「罵戰」埋下了伏筆。
2006年,周鴻禕推出了專門用於卸載流氓軟的免費軟體360安全衛士,而前東家旗下的雅虎助手則成了其「圍剿」的重點目標之一。
彼時,已然拿下雅虎中國的阿里巴巴自然不會束手就擒,而三六零則再度以不正當競爭的罪名,被阿里巴巴告上法庭。
相同的罪名,相同的結局,三六零再度敗訴。
但周鴻禕最為令網友津津樂道的掐架,卻並不是與網路及阿里巴巴的官司之爭,而是與騰訊長達四年之久的「3Q大戰」。
2010年9月27日,周鴻禕領導的三六零推出隱私保護器,專門搜集QQ軟體是否侵犯用戶隱私。隨後,QQ立即指出三六零瀏覽器涉嫌借黃色網站推廣。
兩大明星產品你來我往,最終走上了訴訟之路。互訴三場之後,結局卻驚人的相似,三六零再度敗訴。
有人評論說,常年深陷「掐架」漩渦的周鴻禕,在「無盡」的官司與罵仗之中,耗費了太多的精力,也讓其逐步在互聯網發展的大潮中落下了腳步。
在3Q大戰之際,騰訊立項了微信,而周鴻禕卻面對互聯網創業的風口無動於衷。2010年至2011年,互聯網成了最火爆的創業領域,最高峰時曾多達5000多家。
更為令人詫異的是,沒有趕上早集的三六零,卻又偏偏選擇與酷派聯合做起了智能手機。智能手機確實是一個好風口,但周鴻禕似乎沒那麼幸運,由於酷派與樂視糾葛不斷,在賈躍亭隻身赴美之後,籌謀中的奇酷手機便黯然離場。
經此一役,三六零似乎連晚集也錯過了,此後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十年中,三六零幾乎毫無作為,甚至連自身業務也開始逐漸凋零。
如今向 「新型瀏覽器」發力的周老闆,真的能夠改變三六零處處落後於人的窘境嗎?
—End—
Ⅵ 周鴻禕的AK47,對准了最鐵的兄弟!
2010年,360和騰訊QQ的「3Q大戰」正打得不可開交,劍拔弩張。
該年11月的某天早上,正當周鴻禕趕往公司時,騰訊以破壞計算機信息系統罪向深圳警方報案,30多名警察趕赴北京的360總部。
關鍵時刻,得知消息的齊向東趕忙給周鴻禕打了一個電話:
周鴻禕翻出護照,看了下所有簽證的有效期,能去的有香港、日本和美國。考慮到在香港買了房,周鴻禕當機立斷,命令司機調轉車頭,飛奔機場,躲去了香港。
正值3Q大戰的關鍵時刻,如果周鴻禕進去了,後果不堪設想。
不過,也有人說周完全不用擔心,當時流傳甚廣的一個說法是:
周鴻禕和齊向東的兄弟情深可見一斑。
1
「分家」已一年
令人唏噓的是, 縱使當年兄弟情深,這對好兄弟「分手」也已經一年有餘了。
2020年4月23日,360公布了2019年財報。財報顯示,報告期內,360實現營收128.41億元,同比下降2.19%;凈利潤59.80億元,同比大漲69.19%。
值得一提的是,360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出售奇安信股份的收益。扣除這一部分,360的凈利潤約為30億元,銀野同比增幅約為50.06%。
一年前的2019年4月12日,360以37.3億元人民幣出售奇安信全部約22.6%股份,正式完成與奇安信的分家,並從中獲得29.86億元的投資收益。
天眼查信息顯示,2019年4月30日,北京奇安信 科技 有限公司發生多項變更,周鴻禕不再擔任董事一職,同時周鴻禕名下北京奇虎 科技 有限公司退出股東行列。
▲圖源天眼查
與此同時,以後奇安信將不得再用「360」、「360企業安全」的名義進行對外推廣合作。
奇安信就是360企業安全的運營主體,實際控制人為原奇虎360總裁齊慧咐向東。
360上市之前,周鴻禕和齊向東曾簽下協議,前者公司業務主打個人安全領域,後者主打企業安全領域。因此,清空奇安信股權之後,360收回了品牌並獲得了一大筆資金。與此同時,360付出的代價是,B端安全業務的割離與流失。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一起並肩戰斗16年的周鴻禕和齊向東,走向了不同的路口。
在外界眼中,這是一場「和平分手」,畢竟周齊雙方都不覺得對方是競爭對手。但在另一邊,周鴻禕一再強調奇安信不再擁有360品牌和人才的核心支持,齊向東則不斷吐槽360缺乏政企經驗。
兩個世上彼此最了解的人,在企業安全業務領域正面競爭,並逐漸走向白熱化。
這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2
從兄弟到對手
2019年5月,360公告顯示,公司董事及副總經理石曉虹,因個人原因辭去董事及副總經理職務。
至此,在經歷了360董事長周鴻禕與總裁齊向東分家、高級管理人員姚珏、陳傑、楊超、廖清紅、曲冰、張帆等紛紛離職後,周鴻禕的創始團隊只剩下他自己孤身一人。
時人調侃:
在大公司中,高管的離職並不值得驚訝。周鴻禕自己也說,高管的離開無非是因為有些人賺到了錢,實現了財富自由,想回歸家庭或者有了新的目標,這些都無可厚非。「任何公司,某一天都會有人離開,這很正常」。
但在這些離開的「老人」中,齊向東又是極為特殊的一個。
長期以來,在360內部,周鴻禕和齊向東一直是彼此依存的核心二人組。外界也早已習慣了周主外、齊主內的權力格局。
有人說,360沒有周鴻禕,會找不到方向感;少了齊向東,則會成為一盤散沙。周鴻禕性格急躁但目光長遠,適合做「從0到1」的 探索 ;而齊向東性格沉穩,適合做「從1到N」的落地執行。兩相配合,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
一直以來,在外界的眼中,360的靈魂人物只有一個,就是周鴻禕,齊向東的存在感並不高。
但了解360的人都知道,前搏純360其實是齊向東一手創辦起來的。
齊向東和周鴻禕相識於1999年,但齊向東正式與周鴻禕共事是在2003年。當時,齊向東是新華社通信技術局副局長。也許是下海潮的刺激,也許是出於對周鴻禕的信任,齊向東放棄了新華社的廳級身份,跟著周鴻禕上了3721的船,擔任總經理。
由於3721直接在瀏覽器地址欄中輸入中文名字,就能直達企業網站或者找到企業、產品信息。該網站又被稱作中國最早以及最大的流氓軟體。
齊向東加入的當年,3721以2.1億美元被雅虎收購,並改名「雅虎助手」。收購完成後,周鴻禕加入雅虎中國並擔任總裁,齊向東則為雅虎中國區副總裁。
2005年,拿到最後一筆收購金後周鴻禕毅然離開雅虎,齊向東也一並離開。二人在一年後年聯合創辦了奇虎360。
創業初期,艱苦的創業條件和環境,讓周齊二人在那時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直到2011年360在紐交所掛牌。 這一段時期,可以看做是周鴻禕和齊向東的「蜜月期」。
2015年,眼看國內資本市場對 科技 公司的追捧,360也開始啟動退市私有化,也大概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周鴻禕與齊向東開始漸行漸遠。
據深網報道,私有化過程中,360曾計劃拆出金融、桌面、手機業務和 健康 四大業務,僅留下搜索、安全等主體業務尋求上市。周鴻禕與齊向東在業務上進行了明確的劃分,360的企業安全業務由齊向東負責,硬體、手機及搜索、個人安全業務歸屬於周鴻禕。
天眼查信息顯示,奇安信在2014年6月成立,也就是奇虎360企業安全集團,以360品牌開展政企安全業務。時至今日,控股股東只剩下齊向東和石曉虹。
▲圖源天眼查
2016年,360完成私有化時,周鴻禕的持股比例已經從17.3%升至22.3%,而齊向東的持股比例卻從8.1%下降到2.2%,同時套現約5.85億美元。
2018年2月28日,360於上交所敲鑼,成功回歸A股,曾是360總裁的齊向東持股比例僅剩下1.79%,並且退出了管理團隊,在360上市的敲鍾儀式上也未見蹤影。
淡化在360的痕跡之外,齊向東更多把心血傾注於奇安信。三年來,奇安信發展到六千人,收入規模從幾百萬到二十多億,復合增長率超過90%,其中90%的中央部委、央企、大型銀行成為它的客戶。
眼見著奇安信風生水起,業務越做越大,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360的四處碰壁、發展受挫。
3
360的時代危機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昔日的對手騰訊已經成為了超級企業,而360卻抱著「安全」戰略,顯得步履維艱。
由於PC時代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網路安全系統的差異,360曾幾度嘗試抓住移動互聯網的風口,但是都沒有能夠成功。
從2012年的手機,到2013年的「兒童手環」,再到2015年的直播,開始都來勢洶洶,如今都偃旗息鼓。
2018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周鴻禕提出「安全大腦鏈接萬物」的概念,並發布了多款智能家居新品,包括安全路由、智能門鈴、智能門鎖、掃地機器人、兒童手錶和行車記錄儀等。
看著這宏大的氣勢和完美的構想,不禁讓人想起了賈會計的「生態化反」。遺憾的是,360的這些硬體推出後,並沒有一條串聯的主線; 當戰線越來越長,在這樣的狀態下,再強大的戰士也會被拖垮。
另一方面,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360此前賴以生存的強項——PC時代的殺毒、瀏覽器、搜索「三級火箭模式」,已經沒有多少故事可講。
更讓周鴻禕感到焦慮的是,360的營收增速在持續下滑。 近三年,360的總營收分別為122.38億元、131.29億元和128.41億元,但是增速卻從2017年23.56%下降到2018年的7.28%,2019年更是出現負增長,同比增長率為-2.19%。
在這樣的情況下,2019年9月,周鴻禕首次提出進軍B端的戰略目標。
戰略改變的成果顯而易見。在360的2019年報中,新增的B端業務成為最亮眼的數據,盡管開展不到一年,卻佔到總營收的4%。
但,好看的數據掩蓋了360在B端面臨的激烈競爭。
和其他領域不同,網路安全領域具有極大的分散性,很難大而全。行業很難出現一個壟斷性的龍頭企業,細分領域多,壁壘很高。
據創業邦分析,從主要企業來看,《2019 年中國網路安全產業報告》顯示作為市場份額第一名的啟明星辰 2018 年的市佔率為 6.4%,2018年行業前四名市場份額達 21.7%,行業前八名市場份額僅為 38.8%。
▲圖源2019年中國網路安全產業報告
其中,安全硬體頭部企業有深信服、啟明星辰、奇安信、綠盟 科技 、天融信、新華三等。安全軟體領域頭部廠商主要有綠盟 科技 、啟明星辰、奇安信、賽門鐵克等。
反觀360,其唯一的優勢在於「360安全大腦」,而且這吃的還是原來C端積累的老本。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進入深水區,360的壓力,恐怕會越來越大。
4
尾聲
360與奇安信「分家」後,周鴻禕與齊向東的競爭逐漸公開化。
2019年8月19日,360主辦的第七屆互聯網安全大會(ISC2019)在北京東北郊區的雁棲湖舉行。
周鴻禕對外宣布:
火葯味很濃,槍口直指奇安信。後者沒有慫,ISC2019在8月20日剛結束,8月21日由奇安信主辦的北京網路安全大會就迅速登場了。
奇安信董事長齊向東直言不諱:
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間,昔日老搭檔已經走向撕裂。
對於奇安信從360的徹底剝離,周鴻禕原來的說法是:
言語中滿是對齊向東的關懷。現如今,周鴻禕的說法已經變成:
好的時候,啥都好;不好的時候,啥都不好。
唇槍舌劍之下,曾經的「兄弟」如今戰場相見。
成名之初,周鴻禕有兩輛豪車,車牌號分別是「360U」和「A4K7」。
因為「A4K7」與「AK47 」相近,在網友的調侃下,「AK47 」也就成了周鴻禕的人生圖騰,到哪都不忘突突地懟人。
如今,手持AK47的「紅衣教主」,終於把槍口對准了自己昔日最鐵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