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網上買產品在哪裡投訴
擴展閱讀
光輝葡萄什麼價格 2025-05-16 19:05:39
黃豆什麼價格現在鹽城 2025-05-16 19:05:36

網上買產品在哪裡投訴

發布時間: 2023-03-13 06:19:16

❶ 網上購買三無產品去哪投訴

一、買到三無產品怎麼投訴
依據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消費者購買到的產品是屬於三無產品的,消費者可以到消委會或者工商部門投訴。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相關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七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
(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准;
(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四)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鑒定人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
(七)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
(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
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責應當予以必要的經費等支持。
消費者協會應當認真履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職責,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和建議,接受社會監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費者組織依照法律、法規及其章程的規定,開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活動。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內容,按照規定如果消費者購買到的產品是屬於三無產品那麼可以向當地的工商部門進行舉報,也可以去當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的方法是有很多種的,主要看雙方的協商情況。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可以咨詢相關律師。

❷ 網購產品質量問題找哪個部門投訴

網購產品質量問題可以向質監、工商部門以及消費協會投訴,保護自身合法權益。
投訴的主要方法有:
1、信函式:主要適用於消費者距投訴單位遠的情況,缺點是解決問題的時間可能長些。
2、來訪投訴:消費者最好把有質量問題的樣品帶去,這種方式比較直觀,能夠較好地解決問題。
3、電話投訴:直接撥打12315熱線。這種方式便於有關部門及時掌握市場偽劣商品出現的情況。訴說你消費過程中遇到的麻煩,獲取維權幫助。
綜上所述,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在網上購買東西的時候可能會買到一些產品質量有問題的商品。我們可以選擇到當地的市場監督局管理局以及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投訴。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二條
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行政部門應當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採取措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第三十六條
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有關行政部門應當聽取消費者和消費者協會等組織對經營者交易行為、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意見,及時調查處理。

❸ 網上購物如何投訴

一、網上購物如何投訴
1、網上購物的投訴方法如下:
(1)向交易平台提出投訴,並提供所掌握的證據,包括實物、聊天記錄、發票、交易記錄等;
(2)網購發生交易糾紛也可向12315消協投訴,保存好購物憑證等證據;
(3)向快遞公司投訴,商品受損也應該由快遞公司承擔責任;
(4)向公安機關投訴報案,當欺騙情節比較嚴重,涉及金額比較多時,構成網購詐騙,觸犯法律,就需要向公安部門報案,請求公安部門介入。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
【無理由退貨制度】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二、網購時涉及價格欺詐的形式有哪些
1、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准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吸引顧客並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
4、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表示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
5、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
6、銷售處理商品時,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