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賣臨期食品怎麼找貨源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這邊建議您可以去尋找這個臨期食品的廠家,或者說。直接去批發市場進行一個批發哦這個行業就是「臨期食品」。一看到這個詞,人們普遍會想到是食品快過期的意思,其實它指的是快接近食物的保質期限,這一類商品一般比原價便宜得多,價格一般在原來的一半左右。在一些大型超市或者便利店中,如果不進行促銷活動,很多東西會在剩餘40%的時候變成「臨期食品」。舉個例子說,就是一件商品的保質期有一百天,在保質期剩40天的時候要返回到生產商,生產商這時候退給銷售商一定的貨款,然後把這些快達到保質期的商品送到專門銷售臨時食品的商家,這時的商品價格還不到原來的一半,毛利率也就很高。比如一盒真巧的蘸醬曲奇餅干通常在十幾元,但是變為臨時食品後,按照原來的價錢能買到4盒,而且保質期剩餘的時間越短價格就會越便宜。
雖然它的價格便宜,但利潤卻很高,有賣家計算過,臨期食品毛利率在七成左右,除掉其他運輸、人工等各項成本也有四成以上。杭州有一家食品店的老闆透露過,每天賣臨期食品的利潤能達到三千元左右,比普通商品的利潤還高。僅供參考
② 臨期食品一手貨源哪裡找
1、在淘寶搜臨期。這個方法最簡單,問題就是,價格太高。
臨期食品的規律是這樣的:庫房價是商品原價的1到3折,零售價是商品原價的3到5折。而淘寶的臨期價基本是5折,甚至是5折以上,這某種程度上已經不算臨期了,而是變相打折。所以在淘寶淘臨期食品,只能買來自己吃,沒法拿出去賣。
2、1688,這上面的產品價格就比較有競爭力了。比如100包乾脆面,賣30塊錢,相當於原價3折以下了。拉麵說的價格是8塊5,相當於原價的4折。
3、拼夕夕。比如4塊錢1罐的rio。可以找到3-5折的產品,基本達到了可以銷售的一個進貨價標准,但是利潤率還是太低。想拿到1到3折的商品,要下一些功夫。
4、進入大量的零售行業、經銷商的群。進群後,就能捕獲到很多臨期食品的信息。
臨期食品法律:
全國各省市對於「臨期食品」都出台了相關地方性管理規定,如《廣州市臨近保質期和超過保質期食品管理辦法》《浙江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關於印發臨近保質期食品管理制度(試行)的通知》等。這些管理規定中明確將「臨期食品」的「臨期」定義分類為兩種:
其一,將處於保質期屆滿日之前指定天數內的食品界定為 「臨期食品」。如,保質期為1年以上的,期滿之日前30天;保質期為半年以上不足1年的,期滿之日前20天;保質期為30天以上不足半年的,期滿之日前10天;保質期為15天以上不足30天的,期滿之日前5天;保質期為2天以上不足15天的,期滿之日前1天。保質期不足2天或者國家有關標准允許不標明保質期的食品,不設臨近保質期。
其二,將處於保質期屆滿日之前指定比例天數內的食品界定為「臨期食品」。 如,相關規定中所稱臨近保質期的進口食品,是指進口食品在取得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時一般已超過保質期限2/3時限的食品。
2012年1月,國家工商總局發文明確要求,食品經營者對即將過期的食品應向消費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說,到了保質期臨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顧客並單獨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