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製作偽劣產品哪裡舉報
擴展閱讀
物流企業成本構成有哪些 2025-05-18 04:16:36
直接人工費用怎麼分配 2025-05-18 04:12:06

製作偽劣產品哪裡舉報

發布時間: 2023-03-02 21:05:18

⑴ 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向誰舉報

法律分析:生產假冒偽劣產品歸工商部門管理,向工商部門舉報。它的職責中有一條就是這么規定的:依法組織監督市場交易行為,組織監督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組織查處假冒偽劣等違法行為,保護經營者、消費者合法權益。消費者在遇到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可直接拔打工商部門的電話或直接到工商所和工商局申訴、舉報。

法律依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 第十二條 消費者通過信函、傳真、簡訊和電子郵件等形式投訴的,應當載明:消費者的姓名以及住址、電話號碼等聯系方式;被投訴人的名稱、地址;投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制投訴的日期等。消費者採用電話、上門等形式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前款各項信息。

⑵ 推銷假冒偽劣產品哪裡投訴

法律分析:銷售假冒偽劣產品可以向工商部門進行舉報,需要提供對方售假的證據即可,如發票和官方鑒定結果等材料。同時消費者通過信函、傳真、簡訊、電子郵件和12315網站投訴平台等形式投訴的,應當載明:消費者的姓名以及住址、電話號碼等聯系方式;被投訴人的名稱、地址;投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制投訴的日期等。消費者採用電話、上門等形式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前款各項信息。

法律依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處理消費者投訴辦法》 第十二條 消費者通過信函、傳真、簡訊、電子郵件和12315網站投訴平台等形式投訴的,應當載明:消費者的姓名以及住址、電話號碼等聯系方式;被投訴人的名稱、地址;投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制投訴的日期等。消費者採用電話、上門等形式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前款各項信息。

⑶ 向哪個部門舉報假冒偽劣的產品

可以直接撥打消費者熱線舉報也可以向工商局舉報。同時消費者通過信函、傳真、簡訊、電子郵件和12315網站投訴平台等形式投訴的,應當載明:消費者的姓名以及住址、電話號碼等聯系方式;被投訴人的名稱、地址;投訴的要求、理由及相關的事實根據;制投訴的日期等。消費者採用電話、上門等形式投訴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應當記錄前款各項信息。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⑷ 制假售假舉報哪個部門

關於假冒偽劣商品舉報如下:
一、生產企業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向當地質監部門舉報或投訴,舉報投訴電話:12365
二、流通領域發現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向當地工商部門舉報或投訴,舉報投訴電話:12315
三、關於獎勵,依據《舉報制售假冒偽劣產品違法犯罪活動有功人員獎勵辦法》第六條對舉報有功人員根據不同情況,依據執法機關查獲的假冒偽劣商品貨值大少,一次性給予獎勵。具體獎勵標准如下:
(一)對於貨值1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不予追究刑事責任的案件,按照舉報有功等級分別按貨值56%,34%,13%,01%給予獎勵;
(二)對於大案要案,行政執法機關已經實施行政處罰的或者未作行政處罰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分別不同情況由行政執法機關或者司法機關按照舉報有功等級分別按貨值45%,23%,1一2%,01%給予獎勵,每起案件的舉報獎勵原則上不超過30萬元。
四、或者直接到工商所和工商局申訴、舉報;或者也可以與經營者協商和解;還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或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