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爆品戰略》:如何打造爆品
文 | 夏九九
所謂爆品戰略,就是找准用戶的需求點,直接切入,做出足夠好的產品, 集中所有的精力和資源,在這一款產品上做出突破,即單點突破。
如果說 《爆款:如何打造超級IP》 這本書是打造爆品的行動理論,那麼這本《爆品戰略:39個超級爆品案例的故事、邏輯與方法》就是打造爆品的行動法則,干貨滿滿的方法論一套接著一套,結合39個爆品案例進行剖析講解。
這些行動法則在實際工作中可以照做實踐,對於做產品設計的同學,這絕對是一本不容錯過的好書。即便你沒有完全學會這些法則,了解這39個爆品案例也能讓你增加不少社交貨幣(即談資)。
別想別的,先把產品做好吧!做成大家都想要的爆品!
品牌為王失效,新的是法則爆品為王。渠道為王失效,新的法則是用戶為王。規模為王失效,新的法則是口碑為王。
爆品必須具備三個關鍵因素:
1.一個極致的單品。
把一款產品、一個賣點做到極致,就能打爆市場。比如Snapchat就是把一個點——「閱後即焚」做到了極致,估值竟然做到了190億美元。
2.殺手級應用。
傳統工業時代強調的是殺手級價格,互聯網時代強調的則是殺手級應用,即找到用戶的應用點,而不是聚焦於功能點。比如iPhone利用多點觸控技術重塑手機的意義,讓大家有全新的通話體驗。
3.爆炸級的口碑效應。
互聯網時代的產品必須依靠用戶的社交口碑效應,引發鏈式反應,往往不到幾個星期就能引爆。
爆品戰略是可以復制的,甚至做爆品也是互聯網創業、創新的必修課。
最核心的行動法則就是:價值錨。
價值錨就是從用戶的角度出發,從用戶痛點、產品尖叫、爆點營銷等維度, 尋找他們對一款產品做出判斷的價值錨點。
傳統工業時代的核心法則是「定位」所強調的信任狀,就是建立讓用戶信任的「認知優勢」,認識大於事實。但是,互聯網時代的核心法則不是信任狀,而是價值錨,以用戶為中心,站在用戶角度思考,打造用戶可感知的價值錨點。
在互聯網時代,打造爆品遵循爆品研發「金三角法則」:痛點法則、尖叫點法則、爆點法則。
找痛點是一切產品的基礎,只有找到用戶最痛的 那一根針,產品的引爆才有可能。
1.找風口
從用戶角度思考,風口就是國民性痛點,就是大多數國民最痛的需求點。
找風口有三個工具:
01又肥又大。這個產品的深度和廣度都很大,很大人選擇創業,首先會想到衣食住行,因為它們的市場很大。
02高頻消費。找到用戶高頻消費的需求點,佔領用戶的人口。而且高頻打低頻也是互聯網常見的游戲規則。
03標准化。爆品在一定程度上是反對個性化的。
2.找一級痛點
用戶的痛點就像一個金字塔,有一級、二級、三級…… 一級痛點是用戶最痛的那個需求點,也是用戶產生購買行為最重要的一點。
找痛點的工具:用戶角色模型(PERSONA),即用戶畫像。找到核心用戶,將用戶的痛點集中到幾個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用戶身上,簡化需求分析。
最靠譜的方法是與目標用戶進行真實交流。用戶對產品體驗有直觀感受,一對一深度交流。先搞定那些會抱怨的用戶。
還有其他方法,如拉用戶進微信群,讓用戶活躍起來,通過觀察用戶的行為和評論,發現用戶對產品的真實想法。或訪談消費者。。
但作者給出自認為最強的辦法——從用戶一級痛點的三個層次進行,類似於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貪:性價比。小米如何把插線板的性價比痛點做到絕殺?高顏值、小巧、安全性。
嗔:高逼格。情懷是一種逼格。逼格的本質就是社會性認同。看什麼劇才能體現我區別於別人的品味,即產品能夠給被炫耀的資格。
高逼格也意味著高溢價。Beats如何提升逼格?死磕顏值、專注各種明星合作、抱其他高逼格大牌的大腿。
痴:粉絲模式。真正驅動粉絲的是特權,飢餓營銷背後的驅動力也是特權
優衣庫如何找到一級痛點?
貪:高技術低價格
嗔:高大上的旗艦店
痴:優衣庫粉絲
3.數據拷問
數據拷問有三個關鍵維度
01關鍵用戶數據。
02橫比和縱比。橫比就是跟同行比;縱比就是和自己的時間軸比。
03細分和溯源。按照不同維度,如時間維度,從周數據,日數據做更細更深的挖掘。溯源就是查詢這個數據的源頭、源記錄,由此分析和發現用戶的行為。
如何讓產品超越用戶預期引起尖叫, 產生口碑。尖叫就是產品的口碑指數。過去製造尖叫的王道是:與眾不同,互聯網時代製造尖叫的王道是:讓用戶爽!
1.流量產品
什麼是流量產品?就是用產品來拉動用戶流量的方式。
互聯網公司做流量產品最常用的一招就是免費,或補貼。
宜家很多產品是低價格的流量產品;外婆家3元一盤的麻辣豆腐也是流量產品。
2.打造產品口碑
產品在互聯網上打爆的最最關鍵, 就是打造超預期的口碑。
在一星級的餐廳,享受到五星級的服務,絕對超預期,絕對有口碑!在五星級的餐廳,享受五星級的服務,絕對不會超預期。
打造超預期口碑的三個工具:
01病毒系數:當用戶在使用一個產品時,有多大可能傳播給另外一個用戶。比如朋友圈爆品足記、臉萌。如何測試產品的病毒系數?看四五歲小孩最喜歡哪個。
02超預期的用戶體驗。讓用戶爽。硬體產品必須製造超預期的硬體驗。先找到用戶的一級痛點,再把這種一級停電變成尖叫級的產品,最難在於平衡硬體技術和用戶體驗的關系。
03跑分(最強悍的一招)。通過產品的性能指標來突出產品的價值,例如小米電視2S與夏普、索尼跑分測試。
3.快速迭代(口碑核武器)
根據用戶的反饋,不停地迭代和更新。在快速迭代的機制下,沒有完美的產品,一切都是Beta版。
爆點=引爆口碑。口碑是一互聯網營銷的發動機, 爆點的核心是精準。以前是大眾傳播時代;後來是分眾傳播時代;現在是精準傳播時代。粉絲社群是最大的精準!
引爆用戶口碑三大法則:
1.一個核心族群
通過小眾影響大眾,通過大眾引爆互聯網。千萬不要忽視小眾,尤其是意見領袖型的小眾。引爆小眾就是引爆一個核心族群。能夠深刻洞察一個核心族群,針對其開發產品,甚至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2.用戶參與感
找到一個核心族群後,最重要的是引爆用戶參與感。
參與者三三法則:
三個戰略:做爆品、做粉絲、做自媒體。
三個戰術:開放參與節點、設計互動方式、擴散口碑事件。
以上法則在《參與感:小米口碑營銷內部手冊》這本書中有詳細解讀,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自行閱讀。
用戶參與感的精髓,是用病毒性的內容激發用戶的參與熱情。
以Airbnb為例,它三個讓用戶參與的核心武器:
01大數據,更精準地為用戶服務;
02高逼格,願意曬;
03社交電商,不是傳統酒店,更像一個社區。
3.事件營銷
01借勢營銷。借熱點事件,可以借自己的勢,也可以借別人的勢。
02明星元素。上社交頭條的秘密武器:社交貨幣。
社交貨幣就是通過分享、談論某些話題,傳播能夠凸顯自我獨特性的信息,比如《奔跑吧兄弟》、《奇葩說》。正能量社交貨幣、爭議社交貨幣、熱點社交貨幣都是免費上社交頭條的不二之選。
03造病毒
造病毒的三大要素:
創意——花對多的資源和時間在此。
支點——第一波受感染者,花第二多的資源在此。
杠桿——擴音器、放大器,如微博微信等,最直接的口碑效應就是發朋友圈。
以蘋果式口碑為例,它有三個武器:搞定發燒友;搞定媒體,免費上頭條;製造流行文化。
以上三個法則,就是爆品戰略的核心法則。總結起來如下圖:
喬布斯說過:產品人不能被營銷人打敗。未來,做營銷的干不過做產品的。產品是1,營銷是0,有營銷無口碑必死!
與君共勉。
PS:這本書也給讀者創造了超預期體驗。
首先是書封,這大概是我唯一捨不得扔的書封。
書的末尾還分門別類地呈現了所涉及的39個爆品案例。真的很貼心有木有。
-End-
看完求點贊❤️,喜歡就關注 : )
⑵ 內容營銷如何製作爆點
提供解決方案,解決實際問題。
內容營銷會先幫助用戶解決實際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從而培養用戶信任,當用戶信任值達到一定累積,用戶會自發地想要從你這兒購買產品。所以內容營銷中的「解決方案」和「產品」可以合二為一的核心組成部分。
傳統購物場景中,存在著大量同質化產品供用戶挑選,此時,價格高低,有無促銷,在購買決策中起到很大作用。而在互聯網與新媒體迅速發展的環境下,就出現了一種新型的購物場景:用戶悠閑地刷著朋友圈,突然被一個標題吸引,打開文章,發現文章製作精良、圖文並茂、內容詳實,而好感大增,被用戶記住。那麼通過新的購物場景中,內容營銷通過有趣的標題,可以更好地吸引用戶注意,繼而通過場景搭建,強化用戶對產品價值的關注,弱化用戶對價格的關注,促使其產生感性消費。
⑶ 如何打造跨境電商平台的爆款產品
打造爆款是跨境電商的永恆話題。大家討論的爆款,通常是指某個單品可以在每天每月每年銷售多麼誘人的數量帶來多麼高的銷售額和利潤。但是,在單個產品的銷量之外,擁有爆款思維的賣家,還有一個不應該忽視的點,就是銷售時間節點的把握。按照把熱賣單品稱作爆款的邏輯,同樣應該重視「時間爆點」。
按照二八定律的法則,百分之八十的銷量都是在銷售高峰的百分之二十的時間里產生的,那麼銷售高峰的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在哪裡呢?自然是分布在一年中的多個節日了,如果把這些節日點放在Google Trends里去看,每一個點都是那麼的波瀾壯闊。
詳情可以看一些跨境電商平台的微信公眾號:小笨鳥
⑷ 爆點法則=引爆口碑
一個產品想要成為爆品,找到用戶痛點是油門,找到產品尖叫點是發動機,引爆用戶口碑是放大器。
法則1:一個核心族群
通過小眾影響大眾,通過大眾引爆互聯網。引爆小眾就是引爆一個核心族群。小米的核心族群是發燒友,蘋果的核心族群是設計師,京東的核心組親是IT男,亞馬遜的核心族群是文藝女青年。
千萬不要忽視小眾,特別是意見領袖。能夠深刻洞察一個核心族群,針對一個核心族群開發產品,甚至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法則2:用戶參與感
人類並不一定會受到新鮮事物的誘惑,反而更喜歡以新方式看待熟悉的食物。
如何引爆用戶參與感?
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總結了一個參與感「三三法則」——三個戰略:做爆品、做粉絲、做自媒體;三個戰術:開放參與節點、設計互動方式、擴散口碑事件。總結就是:用病毒性的內容激發用戶參與的熱情。
Airbnb有三個讓用戶參與的核心武器。
1、大數據。利用Facebook數據來強調這個房東與你有幾個共同好友。
2、高逼格。裝修風格別致,讓你想把這些有逼格的住處到處曬。
3、社交電商。住戶能夠與房主建立更多聯系。
法則3:事件營銷
當當在2014年雙十一花了500萬做社會營銷,在微博上推了一個「敢做敢當當」的營銷活動,閱讀量超過2.5億,但是網路幾乎沒有提高。核心原因是因為雙十一是天貓的一個事件營銷,它能夠把其他電商的營銷活動全都覆蓋掉。
借勢營銷
明星元素變明星病毒
《奔跑吧兄弟》在節目中放大明星特點,將個性標簽病毒化,並最大程度曝光。此外,單獨設置不同主題加大宣傳炮火,從不介意用老梗來喚起群體的情感和記憶。
社交貨幣就是通過分享、談論像《奔跑吧兄弟》這樣的話題,傳播能夠凸顯自我獨特性的信息。就是刷存在感。
方式一: 正能量社交貨幣。 要說在綜藝節目中,哪個將正能量結合得這么好,非《奔跑吧兄弟》莫屬。單看節目,明星要參加節目,就得放下偶像包袱,激烈拼搶,長時間奔跑,成員之間要不放棄,不拋棄,講技巧,講策略,這種團結、奮進、拼搏的「奔跑精神」本身就是行動正能量。再加上《奔跑吧兄弟》堅持將節目理念與社會行動結合在一起,就讓「正能量」的風格更加突出。
方法二: 爭議社交貨幣。 雖然《奔跑吧兄弟》社交營銷做得好,但它好像也從沒離開過爭議。殊不知,這才是社交傳播的精髓。有爭議性的話題,曝光量才能呈幾何級數增長。比方說,節目一開始,微博江湖上流傳的是「抄襲韓國節目好不好」的爭議。中國網民一向有「哈韓」和「倒韓」兩種對立的立場,因此這個話題迅速被熱炒,節目未開播就引起了巨大關注。節目開始網友吐槽得越多,節目火爆時的反彈也就越大。
方法三: 熱點社交貨幣。 《奔跑吧兄弟》選擇以熱點作為內容的爆發點,不斷將信息推送到觀眾關注中心。像藍翔挖掘機火的時候,《奔跑吧兄弟》推出了各個明星操作挖掘機的圖片,不僅提供給對應的明星發布,並且在《奔跑吧兄弟》官方微博上力推。
據說,《奔跑吧兄弟》有一個強有力的營銷團隊,其中有一支數十人規模的頂尖「段子手軍團」。這批幾乎都是90後的段子手,他們不僅是極為優秀的內容生產者,同時也是擁有百萬級粉絲的渠道。正是這群平均年齡還不到25歲的90後段子手,以一種四兩撥千斤的創意互動傳播模式掌控著新媒體SNS幾個大平台上的熱門話題風向。
造病毒
一是創意。寧當榴槤,不做香蕉。榴槤是愛的人愛死,恨的人恨死;香蕉是既不討人喜也不討人厭,無任何特點可言。
二是支點。持續重點關注第一撥受感染者,不斷引爆。
三是杠桿。擴音器,放大器,如微信、微博,用戶的口碑比央視都管用,最直接的口碑就是發朋友圈。
爆品戰略-讀書筆記17
⑸ 如何選品才能打造爆款
1個明確:選品之前我們必須要明確一點:我們選品的目標是什麼?是為了後期的銷售和最後的盈利。在和大家討論選品的過程中,總能看到這樣的賣家,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要選藍海產品,很少有人賣,競爭小的,要麼就是我們廠只生產A商品,所以我就賣A商品,要麼就是為了避免風險降低成本堅持選擇低價產品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類似的想法,如果有趕緊打住哈,大家不要忘了你做電商最大的初衷是什麼啊,是為了賺錢是吧。選競爭小的是沒錯,但是我們也要考慮競爭小的產品市場份額怎麼樣,流量怎麼樣對不對。有固定產品的賣家是不是可以考慮根據市場情況進行產品改造升級進而獲得更大的市場,或者生產周邊產品來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和延長產品線的生命周期。沒有什麼是一定的,如果說有,那就是一定要賺錢。紅海的產品,如果我們仔細研究,進一步的深耕也是會找到屬於我們自己的產品的,畢竟市場的容量在那擺著呢。
2個不要;我們在選品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的產品裡面不要有巨頭品牌產品。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不管是這些巨頭品牌進入這個市場比較早,還是人家資源雄厚,還是等等其他原因,很明顯當下的結果就是這些巨頭品牌已經基本佔領這個市場了。
比如手機,大家買來買去就是那幾個牌子,什麼華為,蘋果。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一個新來的,再去跟這些巨頭來競爭,簡直就是在找虐,除此之外,我們在選品的時候還要做到盡量不要選擇季節性的產品,不要選使用跟季節關系太大的產品。比如像復活節兔子這種產品,在聖誕節怎麼賣?所以,我們要選的產品就是要全年都能賣的,畢竟我們不能依靠三個月的銷量活一年啊。3個認識在選品之前我們對選品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於選品來說一般有三個狀態:
簡單+快等於風險高,簡單是什麼意思,說這個東西非常好銷,自帶流量,銷售的速度也很快,投放廣告一點點就能帶來很高的回報,而這種自帶流量的產品一般來說風險都比較高大部分伴有有侵權的可能性。簡單+沒有風險等於不快,就是說他營收的速度就很慢。很多賣家開始做低客單價產品,十幾二十幾美金這樣的產品,能不能做,可以做,簡不簡單簡單,沒啥風險,但是能不能賺錢,多長時間能賺錢這又是個未知數。
第三種,快+沒有風險等於不簡單,什麼意思,就是說如果您想讓產品銷量很快,而且沒有侵權的風險這就意味著什麼這個事情不太簡單,你需要花費很大的經歷去調研,去研究,要有想法,有創意,有區別做到這些是不簡單的。所以,想著簡單快的賣家,請你不要忘了高風險,又想簡單又沒有風險的賣家你也別太奢望掙多少錢,所以大家不要天天想著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啊,既然決定要做亞馬遜了就踏踏實實的從長遠的角度去做。
4個必須必須保證一點:產品質量無明顯缺陷必須參考三點:市場容量,產品利潤,競爭熱度
⑹ 如何做促銷活動
我們商戶朋友經常會做一些促銷活動,但是如何做好一個促銷活動呢?這不僅僅是需要一個好的創意更需要好的執行。成功的促銷主要在於它能吸引大量的客戶並且讓客戶心甘情願的購買商品。
但是該怎麼吸引客人來心甘情願的購買呢?一次成功的活動需要熱烈的活動氣氛感染客戶,滿足他們對活動的好奇心並且激發他們的購買慾望。利用大家的『從眾』心理等等,諸多因素的結合才會促成一次成功的促銷活動。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紹促銷的五大爆點。
1.錯覺折扣,給顧客不一樣的感覺
許多人會覺得東西價格便宜了,肯定質量也不會好。每次打折的時候許多客戶都會有這種心理。一個成功的營銷活動就是要消除顧客的這種顧慮,讓他們從心裡覺得是賺到的同時商品質量並沒有下降。比如說:你只需要用120元就能買到店內價值150元的商品,或者99元就能挑選店內任意商品。不同的活動文案會給用戶不一樣的感覺。
錯覺打折的好處是什麼呢?其實只是一個相對隱晦的方式,相比直接給客戶打折,錯覺打折更加的能刺激顧客,吸引他們的注意力。針對客戶『便宜沒好貨』的心理,利用貨幣價額的錯覺,實行『花100元買130元』的錯覺折價術,這樣不僅不會讓客戶覺得自己在買打折處理貨,還可以實現銷量的快速增長。
2.一刻千金,讓顧客蜂擁而上
『一刻千金』的促銷方案主要就是讓顧客在規定時間內自由的搶購商品,並且搶購到的商品進行超低價銷售。比如下午5:00到5:05之間顧客在店鋪下單,下單的的商品以5折進行售賣成交。這個促銷雖然看起來像是虧本的,但是實際上是會帶來極大的人氣和許多潛在客戶。等顧客來了卻錯過了搶購時間,還是會自掏腰包進行消費的。
許多人看到這一點一開始都會認為是商家的套路,害怕會上當。但是當有一天商家兌現了承諾,顧客就會發現原來這是真的沒有騙人,這種受到群眾認可的方式是商家花多少錢都買不回來的,無形中也會為商家的店進行一次炒作推廣。
3.超值一元,舍小取大促銷策略
超值一元是活動期間顧客可以以一元錢購買平時幾十甚至上百的商品,從表面上來看一元的商品確實是賺不到錢,但是會通過這些商品吸引很多人,畢竟進店購買的顧客購買店裡其他東西的可能性非常大。
這樣能以較低的代價換來超市關聯商品銷量的提高,以此換取更多的利益。由此喚醒消費者的消費慾望,畢竟產生消費慾望的消費者他們的消費能力是不容小覷的。
4.階梯價格,讓顧客自動著急
所謂的階梯價格就是商品的價格隨著時間的變化出現階梯性的變動,比如說:新品上架第一天打五折,第二天打六折,第三天打七折,第四天打八折,第五天九折,第六天原價銷售。這會讓客戶有一種緊迫感,越早越劃算,減少顧客猶豫的時間,推動顧客進行選購和付款。
這樣的優勢是清理庫存的同時帶動銷量。這種大型折扣無論是沒有利潤或者是虧本也比商品失去價值劃算。並且價格降價的本身就是商家對顧客的消費慾望進行刺激。
5.降價加打折,給顧客雙重優惠
降價打折其實就是對商品進行降價的同時又進行打折,雙重優惠進行疊加。舉個例子,一件商品100元,如果直接打6折,一件商品就會損失40元,但是如果你先降價10元在打8折,一件商品就只會損失28元。但是對於顧客來說第二種更受他們的歡迎。這種多重優惠會讓顧客更有參與感並擊中了他們的消費慾望。
以促銷手段的多樣化,不同形式的優惠政策組合來刺激顧客的消費慾望,同時也滿足了不同消費優惠政策的需求。擴大了顧客群體的同時還會對整體人流有了更大的幫助。而且優惠的多樣化會讓顧客產生新鮮感並店鋪整體人流量也會大大提升。這種多重優惠結合,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成本並且提升了客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