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美農產品最高時多少噸
擴展閱讀
徐州進口原木什麼價格 2025-08-08 22:10:43

美農產品最高時多少噸

發布時間: 2023-02-08 06:43:18

A. 美國農業稱霸世界的原因

在地里學習中我們就知道美國是個科技水平非常高的農業大國,農業集約化水平非常高,機械化水平高。美國在世界的農業霸主地位其他國家無法撼動,它為啥能稱霸世界呢?那麼下面我帶大家去了解下,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美國位於北美洲中部,北鄰加拿大,南接墨西哥,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國土面積為937萬平方公里,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占國土面積的55%;耕地面積28億多畝,占國土總面積的20%以上,佔世界耕地總面積的13%。而且,約70%以上的耕地都是以大面積連片分布的方式集中在大平原和內陸低原,且土壤多以草原黑土(包括黑鈣土)、栗鈣土和暗棕鈣土為主,有機質含量高,特別適宜農作物生長;天然草原面積36.3億畝,占國土總面積的26.5%,佔世界天然草原面積的7.9%,居世界第三位;森林面積約2.7億公頃,森林覆蓋率約33%,即國土面積的1/3為森林。本土為北溫帶和亞熱帶氣候;而佛羅里達南端屬熱帶氣候;阿拉斯加為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夏威夷則是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國大部分地區雨量充沛而且分布比較均勻,平均年降雨量為760毫米。

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多樣化的適宜氣候以及富饒的國土資源為美國成為全球農業最發達的國家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

美國一直在世界農業生產領域和出口領域等方面占據了主導地位因素

(1)、農作物生產。以2007年為例,美國共有農場207.6萬個,糧食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的1/5,是世界上第一大農作物產品出口國,如:小麥56(百萬噸),世界第三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9.3%;出口量35.5(百萬噸),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32.1%。玉米332(百萬噸),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42.6%;出口量63(百萬噸),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64.5%。大豆70(百萬噸),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32.0%;出口量29.7(百萬噸),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39.4%。大米(已加工)6.3(百萬噸),世界第十二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1.5%;出口量3.0(百萬噸),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9.7%。棉花21.6(百萬包),世界第三位,佔世界總產量比重的17.7%;出口量13.0(百萬包),佔世界總出口量比重的34.9%。

此外,美國其它一些農作物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同樣也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如:2008年,美國根莖類植物產量為1956萬噸,居世界第八位;花生233.5萬噸,居世界第四位;油菜籽66萬噸,居世界第十三位;甘蔗2760.3萬噸,居世界第十位;甜菜2683.7萬噸,居世界第三位;水果(不包括瓜類)2820.3萬噸,居世界第四位;等等。

(2)、畜牧業生產。美國一直是畜產品生產和出口的超級大國,以2008年為例,主要產品如牛肉1223.6萬噸,佔世界產量的19%,居世界第一位;豬肉1046.2萬噸,佔世界產量的10%,居世界第二位;禽肉2014.1萬噸,佔世界產量的22%,居世界第一位;雞蛋533.9萬噸,佔世界產量的9%,居世界第二位;牛奶8617.9萬噸,佔世界產量的15%,居世界第一位;乳酪482萬噸,佔世界產量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

(3)、漁業生產。以2007年為例,魚類產量為410.9萬噸,居世界第六位,其中海魚379.1萬噸,淡水魚31.8萬噸。

(4)、林產品生產。以2008年為例,主要產品如榛子3.3萬噸,居世界第三位;核桃29萬噸,居世界第二位。

美國的人口只有3億左右,其中農業人口還不足全國人口總數的2%,不過區區六百萬人而已,但卻在嚴格執行休耕限產制度的情況下,生產出了世界上數量最多且品種豐富、品質上乘的糧食、畜產品以及其它農產品。究其原因,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外,美國農業的成功還應該歸功於以下幾個主要因素:

1、美國農業種植帶規模最大。

其農業種植帶的形成和分布是氣候(氣溫、降水、光照、濕度等)、地形、土壤、水源、人口(市場、勞動力、經濟)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這種基於地理環境的大面積種植模式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然條件的優勢以形成規模效應;有利於資源優化配置和品牌的生成以及提升農產品品質;有利於農業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標准化生產和專業化生產以及農業產業化經營;有利於大型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直接幫助了美國的農場主大幅度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最終達到了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美國的農業種植帶主要分布在五大區域,其中:

(1)、東北部和“新英格蘭”的牧草乳牛帶。指西弗吉尼亞以東的12個州。自然條件是氣候濕冷,土壤貧瘠,無霜期短,不宜耕種,但適宜牧草和青貯玉米的生長,故適合發展畜牧業。此外,該地區也是馬鈴薯、蘋果和葡萄的主要生產區。

(2)、中北部的玉米帶。指五大湖附近的8個州,自然條件是地勢低平、土層深厚,春夏兩季氣溫高,濕度大,極有利於玉米生長發育,因此,該地區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玉米生產區;同時,這里也是美國大豆的最大產區,大豆農場佔全國總數的54%;此外,此地小麥的生產在美國也佔有重要地位。

(3)、大平原小麥帶。位於美國中部和北部地區,跨越9個州。這是個海拔500米以下的高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水源充足,冬季較長而嚴寒,適宜於小麥生長。該地區的小麥播種面積通常佔全國的70%。

(4)、南部的棉花帶。主要指跨大西洋沿岸密西西比三角洲的5個州,該地區自然條件是地勢低平,土壤肥沃,緯度低,熱量充足,春夏降水多而秋季乾燥,適宜棉花成熟。此地集中了全國大約1/3的棉花農場,播種面積超過160萬公頃,產量佔全國的36%,其中,阿肯色州還是美國最大的水稻產區,總產佔全國的43%。此外,美國的西南部包括以“陽光地帶”著稱的加利福尼亞州和亞利桑那州的河谷地區生產的棉花也佔全國產量的22%。

(5)、太平洋沿岸的綜合農業區,主要包括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等。該農業帶受太平洋暖流的影響,氣候溫和濕潤,宜於多種農作物的生長,美國大部分的蔬菜、水果和乾果就出自此地;此外,這里還盛產水稻和小麥等。

2、美國農業科技最發達。

縱觀歷史,農業科技始終領銜和貫穿美國農業的整個發展過程,其科研、教育、推廣“三位”一體的龐大體系加巨額經費投入的模式做得極為成功,對推動美國成為世界第一農業強國起到了關鍵的主導作用。

目前,美國共有四大研究中心(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局所屬),130多所農學院,56個州農業試驗站,57個聯邦與州合作建立的地區性推廣站以及農業合作推廣機構3300多個,63所林學院,27所獸醫學院,9600名農業科學家,1.7萬人左右的農技推廣人員。另外,美國還有1200家主要服務於農業領域不同性質的科研機構,其服務項目主要有承接委託開發、轉讓科技成果等。除此之外,美國農業高科技的優勢還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即農業機械化、農業生物技術和農業信息化。

(1)、高度機械化的農業生產。

美國農場現有的機械化設備種類繁多、配套齊全,如各種型號的拖拉機(500萬台左右,大多在73.5KW以上,最高達276KW);各種聯合收割機(150萬台);各種深松機械(鑿式深松、翼鏟式深松、振動深松和鵝掌式深松等);各種整地機械(圓盤耙、齒耙、滾耙、鎮壓器、輕型鬆土機等);各種播種機械(穀物條播機、玉米穴播機、棉花播種機、牧草撒播機等);各種植保機械(噴霧機、噴粉機、土壤處理機、種子處理機、撒顆粒機等)以及各種聯合作業機械和各種溝灌、噴灌、滴灌設備等應有盡有,基本實現了從耕地、播種、灌水、施肥、噴葯到收割、脫粒、加工、運輸、精選、烘乾、貯存等幾乎所有農作物生產領域的機械化。而在畜禽飼養尤其是養雞、養牛方面,由於大量採用飼料粉碎機、擠奶機、牛奶保鮮加工等等成套機械設備,畜產品的生產也早已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還有其它許多農產品的加工,同樣只需要按按電鈕即可自動完成。

如此大規模的機械化生產極大地提高了美國農業的生產效率,現在美國農場平均每一個農業勞動力可以耕地450英畝,可以照料6-7萬只雞、5000頭牛,可以生產穀物10萬千克以上以及生產肉類1萬千克左右,養活98個美國人和34個外國人。

(2)、領銜世界的農業生物技術。

美國農業高科技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始終高度重視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里的廣泛應用,原因就在於經過生物技術改良的動植物品種能夠大幅度地提高動植物的品質、產量和抗病性,從而可以大大地提高美國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如雜交育種這種傳統農業生物技術的重大突破就為美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其中某種高產雜交玉米品種,1994年,其平均單產已達8697公斤/公頃,比1970年提高了92%;某種優選雜種豬,日增重可提高1.5%,降低飼料消耗5-10%;而優質雜種牛往往也能夠多產牛肉10-15%。還有冷凍精液人工授精技術在美國奶牛、肉牛、羊、豬和禽上的廣泛使用也明顯地提高了這些動物繁殖率。

目前,轉基因植物是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研究和應用的一個重點領域,在這方面,美國已經遙遙領先於其它國家。轉基因植物指的是利用重組DNA技術,把不同植物甚至動物具有的各種新性狀基因轉移到所需要的植物中去,以培育出一批具有高產、抗蟲、抗病、抗旱澇等特徵的優良農作物新品種。例如,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把一些高蛋白基因引入穀物作物,從而獲得高蛋白小麥和高蛋白玉米;將細菌的殺蟲基因轉入到棉花中,使棉花能夠抗棉鈴蟲;將冷水魚的抗低溫基因克隆到西紅柿中,得到抗凍西紅柿;把仙人掌基因移植到小麥和大豆植株中,獲得了可在旱地和貧瘠土地上生長的高產穀物新品種等等。

截至2004年,通過基因重組這種生物技術育種方法,美國已成功地培育了抗蟲棉、抗蟲玉米、抗除草劑玉米、抗蟲馬鈴薯、抗除草劑大豆、油菜、棉花等許多轉基因作物,其中59個品種(包括生物技術玉米品種17個,油菜品種9個,棉花品種8個,番茄品種6個,土豆品種4個,大豆品種3個,甜菜品種3個,南瓜品種2個,水稻、小麥、亞麻、木瓜、羅馬甜瓜、菊苣和葡萄剪股穎品種各1個)經過批准被投入商業化廣泛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美國農作物的品質和產量,如2004年美國生物技術大豆面積為2573萬公頃,生物技術玉米面積為1474萬公頃,而生物技術棉花面積則為421萬公頃,均為世界之最,同年,美國農作物多增產66億磅,多增收23億美元,但抗蟲用品卻減少了34%,減少量達1560萬磅,為美國農場主節約了不少成本並大大地減少了環境的污染。

在農業生物技術的其它領域,美國同樣也具有較大的競爭優勢。如:在生物農葯方面,美國已經能夠提取害蟲天敵中的有用物質,或者在害蟲天敵體內合成致毒等物質來製成生物農葯以防治植物病蟲害;美國還利用生物農葯的思路和轉基因技術,生產出了殺蟲廣、毒性強的微生物菌株,只要把其噴灑在侵害作物的害蟲上便可以“以菌治蟲”,達到既殺蟲又環保的目的。

在轉基因動物方面,美國科學家已經成功地把某些動物基因轉移給牛、豬、羊等家畜家禽的受精卵中,從而獲得了性能優異的畜禽良種;另外,美國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把某些動物生長激素基因轉移到細菌中,然後由細菌繁殖產生大量有用的激素。這些激素在畜禽新陳代謝過程中,能促進其體內蛋白質的合成和脂肪的消耗,從而加快生長發育,即在不增加飼料消耗的情況下提高畜禽的產量,改善產品的質量。

在畜禽疫病防治研究方面,美國已能分離、克隆免疫基因,向控制和消滅畜禽疾病邁出了一大步;利用生物技術,美國還成功地開發出了一些獸用基因工程疫苗和葯品(包括畜用生長激素)以及准確快速檢測診斷方法。

此外,美國尤其在農業生物技術基礎研究方面,如植物分子生物學、動植物基因圖譜、外源基因導入技術和染色體識別等領域領先世界;而美國的動物細胞工程和克隆技術等其它生物技術在世界上也同樣具有一定優勢。

目前,全球前20大農業生物技術公司中,美國就有10家;前5家,美國就有3家。由此可見,美國農業生物技術的先進性。

現在美國已經進入了由傳統農業向生物工程農業過度的時代,隨著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領域里的廣泛應用,美國已初步地實現了能夠按人類的意志改良動植物的願望,這意味著未來美國在提升農產品品種、品質、產量,解決人類飢荒等能力方面,擁有無限潛力,顯然,農業生物技術對於美國確保世界第一農業強國的地位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信息化技術造就美國“精確農業”。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進入信息化社會的國家,其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信息高速公路的四通八達為美國農業信息化創造了必要條件。目前,信息化技術已經滲透到了美國農業生產的方方面面,直接促成了美國“精確農業”的興起,大大地降低了美國農業的生產成本,大大地提高了美國農業的生產效率和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B. 為什麼歐美國家都特別重視農業

歐美國家都特別重視農業是因為通過農業生產,可以隨時卡住糧食進口國的喉嚨,這也是有力武器。

在美國,只有3%的農業人口,卻養活了3.3億美國人口,而且美國還有大量農產品出口。美國搞的是現代化農業,美國農民每人擁有數千公頃的土地。

一方面,聯邦政府對農民種地有大力扶持,對農產品的出口進行補貼,這樣提高了美國農產品的出口競爭力,使美國農民種地能賺到錢。另一方面,在美國當農民與做白領的收入差不多。每個農庄就是一個公司,農民就是公司的雇員,美國人種地是農業機械和系統化管理,吸引著更多的年輕人。

我國的形勢:

從目前形勢來看,我國大豆、玉米已經嚴重依賴於進口。大豆進口量從1990年的1000噸增加到15年的8169萬噸。目前,大豆的年平均進口量為8800萬噸,對外依賴度高達80%,而且食用油幾乎都被美國企業壟斷。

目前,國內大豆種植者也情緒低落,他們種植大豆的熱情在消退。而國內玉米進口量也在逐年增加,今年南方遭遇暴風雨,國產玉米產量受到嚴重影響,最近玉米價格上漲,預計今年進口玉米總量將大幅上升。

C. 美國的主要農作物有哪些

美國中部平原是美國重要的玉米、大豆、小麥等農作物產地。 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灣那裡有水稻

D. 中國主要進口美國那幾種農作物

主要是大豆、棉花和豬肉等大宗農產品。

目前國內大豆的產需缺口為9000多萬噸,需要依靠國際市場補充。美國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產量在1億噸左右,但其國內消費量有限,一半左右依賴出口國際市場。

2018年度全球大豆供需基本平衡,美國大豆產量11779萬噸,比上年減產1.5%。2015—2017年,美出口我大豆占其出口總量的59%。據此估算,如無貿易摩擦,2018年度美對我大豆出口量將在3000萬噸以上。

2016年,我國進口棉花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澳大利亞、美國、烏茲別克、印度、巴西作為我國棉花進口量排名前五位的國家,進口總重量佔全部進口量的88.5%,總貨值佔全部貨值的88.9%。

對美國來說,雖然美國豬肉位列中國進口的第六位,但中國卻是美國豬肉的第三大市場。過去十年間,美國的豬肉及製品出口到中國的量增加了近4倍。2017年,美國對中國出口近200億美元農產品,其中美國的生豬產業對華出口11億美元。

(4)美農產品最高時多少噸擴展閱讀:

2017年,我國自美國進口農產品241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的19.2%;向美國出口農產品77億美元,占我國農產品出口總額的10.2%;我國對美國農產品貿易逆差達164億美元。

2017年,我國從美國進口大豆價值139.5億美元、畜產品價值29.2億美元和穀物價值15.1億美元。我國向美國出口的農產品主要是水產品價值32.2億美元、蔬菜價值11.5億美元和水果價值7.7億美元。

在水產品方面,美國是我第二大水產品出口市場,2017年我對美出口水產品分別占我水產品出口總量的12.8%、出口總額的15.2%。水產品是我輸美主要農產品,出口額占我輸美農產品總額的42%。

果蔬產品方面,美國是我第五大蔬菜出口市場和第三大水果出口市場,2017年我蔬菜和水果對美出口額分別為10.7億美元和7.7億美元,分別占我輸美農產品總額16.4%和11.7%,占我蔬菜、水果出口總額6.9%和10.9%。

人民網-怎麼看中美經貿摩擦中的農業問題

人民網-2016年度全國進口棉花質量狀況白皮書發布

E. 美國玉米期貨一手多少噸

玉米期貨一手是10噸,做一手需要2980元左右,投資者必須符合開戶年齡:18—65周歲。開戶前先准備好投資者的個人二代身份證,銀行卡,手寫簽名照。
一、美國的玉米換成中國的怎麼算?
國玉米期貨交易單位5000蒲式耳,報價單位美分/蒲式耳,12月合約報611.2美分/蒲式耳,一手期貨合約價值611.2100*5000=30560美元=30560*6.8319=208782.86元人民幣,1蒲式耳玉米=56磅=25.401公斤,也就是0.025401噸,5000蒲式耳=127.005噸,1噸美國玉米=208782.86/127.005=1643.89元
二、為什麼美國玉米價格這么低呢?
1、生產成本比較低。目前美國是玉米種植面積第二大國,僅次於我國,但是它的產量卻位居全球第一,玉米產量佔全球的比例達到34%以上。而美國玉米生產基本上都採用大型機械化生產,再加上美國國內有眾多的農業科技公司,他們研發出來的玉米產量相對比較大;另外美國玉米從種植到收購到運輸都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善的體系,所以從整體來說,美國玉米的單產成本是比較低的。
2、有政府補貼。美國農產品在產量以及價格上本身就有一定的優勢,但是目前美國農產品仍然享受政府比較優惠的補貼,這些補貼既有直接補貼,也有一些間接補貼。
3、市場需求疲軟。美國玉米價格最近1年一直處於比較低的狀態,這點主要跟市場需求有一定的關系,畢竟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玉米出口國,國際玉米市場需求對美國玉米價格的影響是比較大的,而最近兩年時間國際玉米需求量相對有所萎縮,所以美國玉米價格下降也是很正常的。
從全球范圍來看,目前美國的玉米價格應該處於全球最低水平了,因此他們在出口的時候有很大的優勢,但有些國家為了防止美國低價傾銷,所以都會提高玉米進口關稅。

F. 全世界畝產量最高的農作物是什麼拜託各位大神

不能一概而論,最好把大田農作物與其他塊根、塊莖類及蔬菜等區分來看。大田農作物收獲的通常只是種子,干物質含量很高,莖稈等不計算在收獲產量內;塊根、塊莖類如土豆、紅薯、甜菜等80-90%都是是水分,鮮產自然很高、應該折算成干物質含量後再對比比較科學;蔬菜類作物收獲的通常都是全株的生物產量,自然也會較高。
具體畝產量:
(1)大田農作物:要數玉米為高。玉米300-1500公斤/畝,小麥6000公斤/畝左右,超級水稻:8000公斤/畝左右 大豆:幾百公斤/畝。

(2)塊根塊莖類:土豆、紅薯、甜菜等,高產的可達3000-5000公斤/畝;大姜,採用保護地種植和好的管理措施可到9000公斤/畝或更高。

(3)蔬菜:大白菜,溫室黃瓜,番茄等都比較多,有很多,供你參考。圓白菜(甘藍)4000公斤/畝左右,大白菜5000-8000公斤/畝左右,溫室番茄:5000-8000公斤/畝左右,溫室草莓:2000公斤/畝左右,大蔥,5000公斤/畝左右……。

有關折糧系數的說明:

人的營養內容極為豐富,但其中最主要的而具代表性的是熱量和蛋白質。世界衛生組織曾有一個標准:成年男性為 1.254×107J/人·d;成年女 性為 1.17×107J/人·d。我國規定熱量 1.045×107J/人·d,蛋白質 80g/人·d。其中動物蛋白質占 40%作為標准,摺合成食品:口糧標准 400 克/人·天,畜肉 100 克,魚肉 80 克,蛋 43 克,以及油、糖、菜等。
口糧、飼料糧總計 800 公斤/人·年,其水平為滿意。400 公斤/人·年 為不滿意。

因為各種食物的水分和養分含量不能與糧食作物直接相比,所以一般折算成糧食的時候按照一定的比例折算,這一比例稱為:折糧系數。例如:干鮮果品的折糧系數一般為 0.6、馬鈴薯的折糧系數一般為 0.2、豬肉的折糧系數一般為3.0等等。

G. 2003年美國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的農產品為什麼和什麼

美國2003年居世界第一位的農產品為大豆和小麥,原因是當時美國豐富的土壤、氣候和農業技術優勢使得它在大豆和小麥方面處於領先地位,以至於能夠製造出大量的高質量農產品,這些農產品又能夠有效地向海外市場出口,使美國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H. 美國農業產值最高的農作物帶是

美國的玉米帶,是世界最大的玉米專業化農業生產區,位於北美五大湖以南的平原地區,這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無霜期長,長達160-200天,年降水量達500-600毫米。春夏氣溫高,適合玉米生長。該區域產出的玉米也是美國重要的出口農產品,每年出口創匯達4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