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產品成貨 » 產品經理面試問答要多少錢
擴展閱讀
車工兩元的怎麼看價格 2024-04-27 03:32:29
百潤石油加油站怎麼開 2024-04-27 03:02:45

產品經理面試問答要多少錢

發布時間: 2022-08-16 23:41:43

Ⅰ 面試產品經理15分鍾沒有提到工資,也沒有讓我提問是不是沒戲了

面試的時候,一般是面試官問你,沒有讓你提問,也算正常,看各人的喜好吧,沒有提到工資可能是因為這個崗位的工資是固定的,即使你提要求,也滿足不了,所以索性就不提了,但是否 要錄用你,這個不好說,祝你好運,記得採納

Ⅱ 產品經理面試一般都會問什麼問題

1、說說你負責過的一個項目經歷

得分點:你對自己的定位不僅停留在執行上,而是對項目進行過宏觀的思考,並且清楚自己在項目中的作用。面試官通過你做的事項,來判斷你有沒有產品設計、分析、實施的能力。

這個問題一般是開場,在描述事項時,一般採用行為面試的STAR原則法則,核心就是:什麼場景(Situation)、什麼任務(Task)、你做了什麼行動(Action)、結果怎樣(Result)。

在闡述時,先說大的背景、目標,再到具體做的事情,再到大的成果、對項目的評判。不能只停留在自己做了什麼具體的功能。這樣介紹能展現你對項目宏觀的思考,比執行層面高了一個層次,還能體現邏輯能力和表達能力。

給你的建議就是一定要把自己之前做過的事情爛熟於心,所有細節都問幾個為什麼。

2、你遇到最大的挑戰是什麼,你是怎麼做的?

得分點:從此題中可以看出你的抗壓能力,多大的事情會被你認為是挑戰?其次是你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否合情合理。

困難沒有大小之分,只要是和崗位相關的就可以談。闡述時,把背景簡單介紹清楚,不要花太多時間強調困難本身,重點突出在解決困難的過程中,自發的努力與自我成長。

很多人會覺得一定要舉「成功」的案例,但是事情的結果其實並沒那麼重要。如果面對自己不擅長的領域,能夠克服困難完成目標,固然很好;如果沒有解決,也要從中總結原因清晰地表述出來,以表明你會吸收過去的經驗做得更好。

3、你覺得自己為什麼能做好產品這份工作?

得分點:從你過往的工作經歷來判斷是否與現有崗位契合。非常重要的是,你需要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清晰的認識,以提取出契合這個崗位的特質。其次是對應聘的崗位內容非常了解。

這個問題可以圍繞:「我願意、我能夠」來進行回答。

我認為自己適合這份工作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一是我清楚的知道做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和我的職業發展方向是一致的; 二是通過過去積累的相關工作經歷,我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清晰的認識,也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具備了這個崗位所需要的各種能力。

4、你手機里都有哪些應用?你對哪個產品印象最深,認為有什麼亮點及改進之處?

得分點:這個問題考察的是你生活中接觸面的廣度,和你看問題的深度。

這個題目相對來說會容易一些,而且回答的好壞對結果的直接影響不大。大眾的軟體和小眾的軟體都可以。如果要體現自己看問題的深度,可以套用「用戶體驗要素」回答。

(1)表現層(視覺設計)

(2)框架層(頁面設計、導航設計和信息設計)

(3)結構層(交互設計和信息架構)

(4)范圍層(功能規格和內容說明)

(5)戰略層(產品目標和用戶需求)

5、對我們公司/產品有了解過嘛,有什麼建議?

得分點:面試官想要通過你的回答,來考察你是否真的很重視這一次面試,另外也是看看你對公司以及面試崗位的了解程度,有沒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提前對這個公司進行了解是必要的,但是一味的吹捧或者談得太泛只會讓面試氛圍變得尷尬。在對產品進行體驗時,要能夠區分哪些是現象(fact)、哪些是原因(cause)、哪些是解決方案(solution)。

言之有物,有針對性的談某點內容,讓人感覺你是認真考慮過的。採用積極的態度,指出問題的同時,也可以適當地提出自己考慮過的解決方案。

如何還需要更多內容的話,可以私信我

Ⅲ 產品經理崗位面試會問哪些問題應該如何應對呢

這個問題有所不同,你做過哪些印象深刻的項目能跟招聘者共享,在這過程中你需要提顯現出你為什麼深入或者這項遇到一些難題你也是怎樣去處理,這一思索過程是比較重要的,能夠展示出自身解決問題能力。這個問題大夥兒能從兩方面去回應:一是能從要求的層面回應:符合了客戶需求,克服了用戶痛點;二是能從指標值去回應,例如一個產品上線以後方案一個月以內會帶來是多少訂單數量,它實現了這一指標值就證明它是個成功的商品,

才是關鍵素養,是從事產品運營這個職業所必須的素養,包含對行業的學習興趣、了解能力和自驅力。我比較看重一個人的自驅力,一類人把產品運營當工作中,一類人把產品運營當喜好,後面一種會因為熱愛自發的學習培訓、提高,最後能很快發展,變成這一領域的專家,這便是我認可的自驅力。是產品經理的能力實體模型。商品能力中又分為需求分析報告能力、產品策劃能力、總體目標實行能力等,有時還會使用市場推廣能力。

Ⅳ 面試產品經理時如何回答面試官對薪資有什麼要求

了解行業價格後,給HR劃一個最低的線或者給一個范圍
不要說沒要求,顯得不了解行情,對自己的能力沒有認知
當然,如果你做過產品經理,或則是學過產品經理,你可以要高一點,我朋友去黑馬程序員學過,工資上萬了!

Ⅳ 面試產品經理一般會問什麼問題,應該如何准備

1、通用能力>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的考察,面試官可能通過以下三個方面進行。1、看你的大學專業排名(還有獲得榮譽等),排名靠前的學習能力至少不會差。如果你專業排名不行,那麼你就需要提前考慮下如何證明你的學習能力。比如你覺得應試考試並不能真正體現你的能力,你更多的時間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上了,因此每次考試都是考前花一天突擊下,然後就能通過了。2、詢問你最近學到的新的東西,看你的學習效果,比如說問你最近在看的書,讓你站在作者的角度來給面試官講述這本書的精華以及看了之後你自己的收獲、成長等。3、如果面試官接下來還會參與對你的面試,那麼他可能給你安排一個簡單的學習任務,比如學習視頻剪輯軟體Premiere,並在下次面試時給他講解下你的學習過程、心得、感悟等。學習能力是一個最基礎的能力,在大家都還是一片白紙的情況下,學習能力是面試官非常關心的一個能力,大家務必多做准備

2、通用能力>執行力:

執行能力的考察,面試官可能通過以下兩個方面進行。1、你是否有年度目標(季度、月度都行,目的是問到面試者的目標),你的目標完成情況怎麼樣,在制定目標到完成目標之間,你做了些什麼來保證執行順利?遇到突發問題時,你又是怎麼解決的。2、你大學期間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你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解決問題過程中你是否形成了一些經驗,把經驗分享下。另外有些面試官可能會給你一個任務(比如讓你策劃一場校園歌唱比賽),問你怎麼去完成。但是個人感覺這種問題更多考的是面試者的邏輯/規劃能力,執行能力可能只體現很少一部分

3、通用能力>溝通能力:

溝通能力一般很少通過提問的方式來考察,基本在整個面試過程中,面試官就能對面試者的溝通能力有一個基本的判斷。強調一下,對於產品經理而言,溝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提升溝通能力的方式還是多鍛煉,去不同的場合,接觸不同的人。在方法上可以去看看金字塔原理以及學會提問兩本書,他們對於提升溝通能力還是有幫助的

4、通用能力>行業融入感+主人翁精神:

一般而言我很少去考察應屆生的行業融入感,如果需要的話,我可能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1、說說你對XX行業的了解。2、如果給你機會在XX行業發展,你想要做些什麼,到達什麼目標。總的來說,行業融入感這個對於畢業生而言比較虛,因為大家都剛畢業,對每個行業其實沒有很清晰的認識,也不可能有很強的行業融入感

一般而言我也很少去考察應屆生主人翁精神。只有當企業和員工建立了很好的情感聯系並且給予了員工主人翁的待遇後,員工才可能會具有主人翁精神。主人翁精神更多的需要我們站在公司、集體利益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比如產品經理就需要更多的站在做大做強自己產品的角度去思考問題

5、通用能力>心態和情商:

在產品生涯中,我們會遇到非常多的問題,因此有個積極向上的心態是非常重要的。關於心態的考察,我可能會有如下兩個問題。1、你大學期間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什麼,你又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在這期間你的心態是怎麼變化的?2、如果今天你沒有通過本次面試,你的感受是怎樣的,接下來你要做些什麼?

在做產品時,由於經常要和跨部門、跨地域的同事溝通、協作,因此情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能力。一般在面試中我會通過以下幾點去觀察面試者是否具有較高的情商。1、比如當你問一些刁難性的問題時,看面試者如何化解。2、看面試者是否會在面試時打斷你的提問。3、不斷追問時,面試者是否顯出不耐煩等。關於如何提高情商,建議大家看人性的弱點這本書,他會教你如何贏得朋友與影響他人

6、專業知識>技術知識:

關於技術知識這塊,其實我在面試中都是不對面試者有要求的。因為從我本身來講,我6年前就是從非IT專業跳槽到產品經理崗位的,因此我認為技術知識不是作為入門產品經理的一個條件,如果你有較強的技術知識,那可以作為面試的一個加分項。但是這里有一點,如果你本身是IT相關專業,那你就至少就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術知識,如果你作為IT相關專業,連基礎的技術知識都沒有掌握的話,那可能會影響面試官對你學習能力的評判

7、專業知識>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對於每個人來說,只要你涉及到團隊分工協作的事情,那你都會涉及到項目管理,項目有大有小。一般在此能力的考察時,面試官會讓面試者說下在大學期間參與過的項目,在此項目中自己的職責是什麼,團隊分工、流程、時間把控分別是怎麼進行的,最終項目結果是什麼等。關於項目管理部分,建議大家如實回復就行,不要誇大,往往誇大後就會出現漏洞,反而讓面試官知道你虛假陳述。項目管理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如果大家時間來得及,可以去看看項目管理知識體系指南這本書,或者網上搜索下相關視頻看看即可

8、專業知識>其他知識:

其他知識部分,一般在我的面試中,很少去主動考察,只有當面試者簡歷中有體現精通或熟練相關知識後,才會去設計問題

9、專業技能>產品規劃:

關於產品規劃部分,往往大多數面試官會設計一個產品問題,通過此問題來考察面試者的能力。比如可以這樣設計一個問題:現在你被公司委派做一個新項目,這個項目目前市面上沒有競品,且公司給你的研發資源有限,在這種情況下,你會去怎麼推動這個項目。在回答類似的問題時,有幾個注意點的,分別是:1、問題給的條件非常少,因此回答之前盡可能的把你想問的前置條件都問齊,然後再進行回答,比如公司對該產品是否已做過推演、是作為探索性的項目還是已經是一個確定方向的項目、公司對該產品的預期是什麼(多久達到什麼目標等),在完成相關前置條件的確定後,再回答你如何推動該項目2、產品做的任何事,都必須建立在用戶需求之上,由於是新項目且沒有競品,那麼用戶需求上可能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在這種項目時必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驗證需求的真偽以及需求的大小,如果面試者在回答時沒有包含這一步,那麼基本這個問題的回答不會得到高分。3、產品規劃時,我們一定要有MVP的思想,因此將產品功能拆分,多期開發的思想一定需要體現,這里也是和研發資源有限相結合。4、新項目存在的風險較大,因此一定要及時復盤確定方向是否正確

10、專業技能>專業設計能力:專業設計能力的考察,基本會和上面的產品規劃能力一起來考察,比如會問一個具體點的問題,然後問你怎麼解決。關於這點,大家可以參考下面的一個解決方案確認流程圖(如何從產品需求找到最終的產品解決方案)。


僅供參考


11、專業技能>市場分析能力/前瞻性:

關於市場分析能力這塊,建議大家都試著對自己熟悉的某一個市場進行分析下,並且自己完成一篇簡單的行業分析報告,行業分析報告一般需要包含如下要素:1、行業&專業名詞概述 2、市場洞察 3、競爭格局4、趨勢展望&市場機會,基本上自主完成一篇行業分析報告後,在面試中再被問倒的幾率就降低了很多。關於市場分析能力這塊的考察,一般我的方式是讓面試者站在局外人分析我們當前所處的行業情況,通過這種方式去了解面試者的市場分析能力,在這種問題回答時,面試者的分析一定要包含上面說的2、3、4三點內容

12、專業技能>對外商務溝通能力:

關於這一塊,目前在我6年職業生涯中其實都還沒有涉及到,所以一般我去面試的話,這塊能力都是不會去考察的。更多的是關注與之相類似的溝通能力。在目前各崗位分工非常明確的前提下,產品經理實際上很少去進行商務溝通(基本有的時候,也都有商務和你一起),因此對於該能力,大家可以不必要做准備。

13、專業技能>運營數據分析:

關於運營數據分析能力,在面試應屆生階段,基本我很少出問題去考察。如果需要考察的話,那基本也是考察面試者的數據意識,分析的工具以及技能這個在後面工作中其實是很容易彌補的

14、專業技能>市場營銷:

市場營銷能力這塊,對於應屆畢業生基本還沒有要求。即使對於大多數工作的產品經理來說,這塊能力也是要求能一起和市場、營銷團隊合作,進行相關策略的制定、實施等

15、專業技能>渠道管理:

如果要做好渠道管理,對於產品經理來說,首先需要有好的溝通能力,其次還要有好的渠道管理方法論。在目前的公司體制下,我的工作目前還沒有涉及到渠道管理的相關技能,因此這里就不和大家分享。從面試來說,一般是不會有哪個喪心病狂的面試官去要求一個應屆畢業生有渠道管理能力的

16、專業技能>市場/用戶的調研與分析:

這一塊能力的考察,主要為考察面試者的競品、用戶調研與分析能力。關於競品的調研主要的問題方式就是:你對XX產品熟悉嗎,分析下XX產品。一般不會指定分析方向,主要看面試者能從哪些方向分析,然後再深入的提問,從面試者的角度來說,當遇到這種問題,最好先分方向去分析,比如用戶層面、商業模式層面、產品功能層面、他所處的行業地位層面等。從很多面試者的面試情況來看,他們大多隻會考慮到產品功能層面。關於用戶調研,一般會問:如果讓你去調研某個功能的用戶使用情況,你會怎麼做?這種問題的回答,建議面試者先問清楚很多前置條件,比如這個功能總共有多少人用、是否有線上反饋渠道、是否有客服反饋渠道、是否能拿到用戶聯系方式、是否有種子用戶群等。總之,先問清前置條件後再回答你怎麼做用戶調研。關於競品、用戶調研,還有一個比較關鍵的點就是需要進行文檔化,因此大家可以去網上搜索下怎麼寫用戶調研、競品調研的文檔

17、組織影響力>方法論建設:

關於方法論這塊的考察,主要結合面試者自身的專業以及經驗來進行。比如說面試者某一方面很厲害,那基本就會讓他分享他在某一方面的方法論,以此來看他是不是一個善於總結的人

18、組織影響力>知識傳承

知識傳承這塊更多的考察我們分享的能力,是否在大學期間進行過相關的分享以及是否作為學長/學姐教授其他同學知識都會作為一個考察點,但是實際情況中我很少去考察

Ⅵ 產品經理面試會遇到的幾種問題

最近身邊不少朋友都在准備跳槽找工作,作為一隻入行以來從三四五線中小創業型公司到一二線大廠大大小小面了30+場的產品狗,經常能收到其他PM朋友關於詢問「面試都問哪些問題?該怎麼答才最好?」等面試相關的問題。恰好我之前就有在每次面試時都記錄下相關問題並回家以Excel形式總結復盤的習慣,其實面多了就會發現對於產品崗而言,對於95%的公司而言,問題類型無非就那麼幾種,提前准備好回答思路(套路)和表達技巧,斬獲offer的幾率會直線上升。

註:以下面試題僅針對1-3年工作經驗的PM而言,對於再往上的高級產品經理並無太大意義。而對於應屆生/轉行產品助理而言,面試提問與1-3年PM遇到的問題差別不會很大,可能會出現一些邏輯思維&產品設計實戰題(下篇文章最末會補充),故依舊可作為參考用。

一、面試前的准備

  • 面試前,我要對接下來即將要面試的這家公司進行仔細了解嗎?

  • 我面試的是產品助理/專員崗位,聽說寫一份競品分析報告&PRD更容易打動面試官從而拿到offer,我需要准備嗎?

  • 先說結論:針對這兩個問題,我的建議都是,否。因為對於大多數應聘初級產品經理/產品專員/產品助理的面試者而言,簡歷基本以海投為主。這意味著你沒有太多時間對每家面試的公司都一一做好詳細的了解准備。另一方面,對於公司而言,它招聘的目的是找到「能夠勝任該崗位/表現出有潛力勝任該崗位」的人才,而非「我對貴公司的產品真的很感興趣」的求職者。而對於初級產品經理崗位而言,大部分企業的招聘訴求並不在於對行業及產品的理解有多麼深刻(當然有相關背景最好),更多在於性價比以及產品基本功(便宜、上崗就能馬上做事的)。簡而言之,面試前對每家公司的產品、戰略、市場等花費太多時間這樣做的ROI(投入產出比)並不高。

  • 你所認為的准備,很可能只是徒勞。

  • 一些有心的面試者常常會在面試前搜該公司的官網、新聞,下載APP等產品進行把玩分析。值得肯定的是,這樣的行為不僅僅幫助求職者在面試的時候更具談資,也可以給面試官留下認真細致、知識搜集能力強等正面印象。遺憾的是,這樣做並不能對我們拿到offer起到多大的實質性幫助。原因在於,第一,許多企業的招聘信息都是由HR掛在招聘網站上的,而市場上絕大多數的HR對崗位的實質招聘要求並不能清晰理解,所以你會發現在BOSS直聘、拉勾上搜索【產品經理】,許多崗位的職位要求基本上是千篇一律的,因為HR也不知道公司要招的【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只能去其他公司的JD上復制粘貼然後發布招聘需求。有些HR甚至連這個崗位是前台中台還是後台的不清楚,發布崗位是APP產品經理,求職者屁顛屁顛跑過去聊了聊才發現招的是工具類型產品經理;求職者下了公司的APP,准備了半天產品痛點及優化方案,面試時才知道崗位要求是做後台支撐——這種情況絕不少見。第二,對於公司而言,它招聘的目的是找到「能夠勝任該崗位/表現出有潛力勝任該崗位」的人才,而非「我對貴公司的產品真的很感興趣」的求職者。即使你對公司的產品業務市場都有詳細了解過,面試時相談甚歡,最終決定是否錄用依舊是看你個人的產品能力/潛力。

    但這並不意味著面試前可以對這家公司一無所知!這樣只會讓面試官覺得你的基本職業素養和能力都極其缺乏!最起碼該公司主營業務是做什麼的,產品滿足了哪類用戶在什麼樣的場景下的什麼樣的痛點需求,這一點必須要有所了解。方法也很簡單:搜一下官網,查看下大致的官網產品介紹心裡就有數了。

    2. 別再浪費時間寫競品分析報告/PRD了,精力放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這條主要是針對應屆生/轉行人士這類0經驗產品面試者所說的。知乎上的許多轉行貼都會說「一份准備充分的競品分析報告會大大加分」,事實上,大多數新手小白撰寫的競品分析/產品分析報告甚至PRD等文檔基本上都是不過關的,在經驗豐富的面試官看來甚至是漏洞百出。除了在【態度認真】上有些加分以外,沒有特別大的用處。平時自己寫寫當作基本功練習就完事了,除非你投遞的公司數量極少而且都是你非常想要去的目標公司,否則花大量時間針對面試公司去撰寫產品分析報告,太浪費精力。

    總而言之,在面試前,只需要對公司產品及業務模式了解清楚即可,並且盡量找到與過往的工作經驗相契合的點。

    二、面試常見問題

    在經歷過大大小小數十家公司面試後,我把遇到過的所有問題都匯總成了表格形式並做了分類,按照出現頻率進行排序。下面列舉了絕大多數產品面試時必問的問題,負責任的說,如果能把這些問題全部准備好,拿到offer的幾率不會低於60%。

  • 簡單的自我介紹一下

  •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1-3分鍾內即可。太短顯得工作經驗不足/准備不充分,過長則會讓面試官聽的厭倦。主要介紹下自己的姓名、年齡、畢業院校及畢業年份(覺得畢業學校太一般就直接略過吧)和工作經歷。重點在於工作經歷的描述——這是面試官對於你的基本工作能力第一印象也是最直觀最深刻的感覺,為後續對你能力評估定基調。

    工作經歷描述:主要講你擔任的角色、負責的業務線/產品/模塊、產品簡介、干出的成績,如果是前台產品最好舉數據說明。例如:「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我在杭州XX科技有限公司擔任產品經理,主要負責XXX移動端的0-1/迭代優化。這是一款B2C生鮮電商產品,主要業務模式是XXXXXXXXXX。現在這款產品的下載量是XX萬,日活XX,每月GMV大概是XXX萬,平台轉化率大概是XX%。同時也參與過部分後台系統模塊的搭建設計」根據不同的行業,產品核心數據指標也會不同。電商類產品重點突出流量、轉化率、GMV、SKU/SPU等數據。

    2.你們產品對比競品的核心優勢&競爭壁壘&差異化優勢是什麼?

    主要考察對自己做過的產品大方向上的理解能力和項目真實性。產品優勢可從這幾個主要角度闡述:產品功能、市場、渠道、運營、價格、服務、資金、差異化。挑兩三個核心優勢來說即可,坦白地說,市面上大部分中小公司的產品做出來連產品經理自己都忍不住想吐槽,迫於老闆/運營/市場/客戶的意見又不得不這樣設計,如果實在找不到自家產品的優勢的時候,就往差異化上靠。用戶群體差異化必然會導致功能設計上有所區分,但是要合理的解釋為什麼這樣做差異化設計。如果連功能都和競品幾乎一模一樣的話,那就在其它幾個方面上找找是否有優勢。比如公司原先做的線下市場,積累了很多線下老客戶可以隨時轉化成線上客源;比如公司有強大的地推團隊,可以在前期迅速搶占市場...當然,最好是能夠舉出產品設計上的優勢,畢竟是你設計的需求功能,最能直觀體現出你對公司的價值。

    3. 簡單介紹下你們的產品&盈利模式&用戶畫像&需求使用場景

    按照核心業務流程泳道圖模式介紹下即可,在跨行業面試時注意避免使用過多專業名詞(面試官可能聽不懂導致溝通體驗極差)。從用戶需求點出發(為什麼要用你們的產品),介紹核心業務流程以及產品對象(一般為用戶、平台、商家等)所做的事。可在最後補充下盈利模式,這個問題的回答可以簡潔但不要過於簡潔。

    4. 項目細節

    一般而言,在問完第3個問題後,接下去會對你之前的回答內容進行延申展開提問,主要是問一些項目細節相關的內容。由於不同行業的產品千差萬別,問的問題也會有很大不同。此處無法給出具體的回答模板,平時的積累和復盤總結此時就顯得尤為重要。總的來說,在表述的時候,回答好是什麼(what)、為什麼這樣做(why)、如何做的(how)基本上就OK了。

    例如,之前我在面試的時候在項目細節被問到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你們是如何進行資產風控的(租賃行業)?回答思路就是:第一、我們的風控措施有如下幾條,XXXXX;第二、後來我們通過XXXX發現,在XXXX上採用第三方徵信介面調用的方式可能效果更好,於是我們評估了下XXXXXX,最終決定XXX;第三、最後我們決定XXX,碰到了XXX困難,最終通過XXX,完成了XXX的目標,數據是XXX...

    5.你做了哪些功能/需求/這個功能是你想的嗎/最有成就感的功能?

    這個問題占據的比重極大,也是最需要認真准備回答思路的一個問題。但是實際上並不難回答,提前准備好1-2個功能模塊即可。例如優惠券系統、風控模塊、特色功能模塊等。注意這個功能/需求不能太簡單,否則無法體現出個人能力。盡量與競品或已成熟/人盡皆知的功能做區分,否則會被認為是一個只會抄襲的行走的Axure。例如拼團,即使你是一模一樣原封不動的抄的拼多多,你也應當結合你自身的用戶需求和現有資源做出改變。

    」我其實並不care你做的東西是什麼,我更在意的是你做之前的思考,你做的時候的思路流程。「

    這句話是我最初入門的時候,面試完美團和新浪微博後和面試官交流後得到的最有啟發的一句話。對於面試官而言,TA根本不在意你做的功能是什麼,只要你正常表述清楚即可。TA更想知道的是,通過你在做需求/功能的過程前、中、後的思路及執行,對你的產品能力進行正確的評估。

    我個人其實並不喜歡在與他人溝通交流時扯什麼方法論,例如STAR法則、SWOT分析、用戶體驗五要素等等...這些在我看來大部分都是一些盈利機構為了吸引流量強行扯上的方法論及名詞概念。但是在這里我想破個例...因為這個方法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實在是......太TM好用了。這就是4W1H法則。

    簡單來說,我更寧願將它簡化成2W1H原則,即這個功能是什麼(what)、為什麼要做這個需求(why)、怎麼做的(how)。

    如之前所說,在做需求/功能的過程前、中、後三個階段,我們都可以按照這個思路來回答。

    做之前:

    why:為什麼要做這個需求?解決了什麼核心問題?不解決會帶來什麼影響?滿足了哪類用戶在什麼場景下的什麼樣的需求?競品是怎麼做的?競品為什麼要這樣做?我是否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來實現?用戶的本質需求是不是這樣的?我們現有的資源能否滿足?最重要的,我們做這個需求的投入產出比如何?...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都是在做之前需要考慮周到的,這實際上就是一個需求分析及挖掘(也包含了部分競品分析)的基本功能力。

    what:這玩意大概應該是個什麼樣?

    做的過程中:

    why:這個地方我為什麼要這么設計?開發實現起來有沒有難度會不會影響項目進度?用戶對這樣的產品設計會不會有槽點?...

    how:我該怎麼做,才能設計出在當前條件下能夠最優解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

    做之後:

    what:這個功能跟我之前設想的一致嗎?後續可以往哪個方向上規劃?...

    how:這個需求做完了,怎樣評估它的效果?有沒有可以改進的地方?有沒有能夠復用的設計?吸取到了什麼樣的經驗教訓?上線後的數據如何追蹤分析?出現問題要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