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子產品有保質期嗎
電子產品也像食品一樣,有個「保質期」,超期「服役」存在重大安全隱患 年底將出台的《電子信息產品生產污染防治管理辦法》要求明確安全使用期核心提示國家信息產業部今年底將出台《電子信息產品生產污染防治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要求電子產品要有明確的安全使用期標記,超過安全使用期限的產品要由生產廠家強制回收處理,禁止廢舊產品再流入市場。對於超過安全使用期的電子產品,生產企業不再對產品質量負責,也不承擔維修責任。國家在即將出台的《辦法》中明確規定,超過安全使用期限的產品要由生產廠家強制回收處理。而消費者在使用中,應主動將過了期的電器淘汰,也不能轉手賣到二手市場,造成更大隱患。 記者同時了解到,目前家電行業公認比較合理的家電使用參考年限為:電風扇為16年;洗衣機為12年;電熱水器為12年;電熱毯為8年;家用電腦為6年;電冰箱為13年~15年;電視機為8年~10年。
Ⅱ 一般電子產品的保質期是多少
電子產品沒有保質期,一般只能是包修,包換期。像一般的手機,電腦保修基本上都是12個月。個別的有24個月,其中的配件,如數據線和適配器的包修時間會更短一些。
(2)兩個電子產品可以放多久擴展閱讀
電子產品是以電能為工作基礎的相關產品,主要包括:手錶、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 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箱、激光唱機(CD)、電腦、移動通信產品等。因早期產品主要以電子管為基礎原件故名電子產品。
Ⅲ 請問電子元器件能存放多久
跟溫度,濕度和包裝的密封性都有關系。其中,濕度和密封性主要影響可焊性。
表面氧化對插座和開關等機械接觸的器件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帶金手指的高頻插座。對於其他直插件影響要小些,這類器件要氧化的相當嚴重才會影響焊接。對應貼片件而言,引腳越小,表面氧化的影響越大。IC引腳氧化可以用清洗劑清洗或者手工補焊,但是這種處理很繁瑣,工藝性比較差。BGA如果焊點氧化,有可能會需要重新植球。
民用級一般是3到5年,這個時間是指其可以可靠使用的時間。
電阻和陶瓷電容放的久些。
集成度高的IC,放的要短些,因為集成度越高,原子的熱運動對特性的影響越大,時間久了熱擴散會破壞IC的內部結構。
電解電容放的時間也比較短,時間久了電解液會幹掉。
Ⅳ 兩個不同樣的電子產品能長時間放到一起嗎
這是不可以的,比如;電視不能與冰箱、微波爐放一起,會引起危險。手機不能與電腦、電視、收音機、微波爐放一起,它們會相互干擾,產生噪音;銀行卡、汽車卡、飯卡、學生證等所有帶磁性的卡都不能長時間與手機放一起,會引起消磁。
Ⅳ 電子產品的壽命一般為多長
以前1990-2010年代主要為日本製造的電子產品,最長都可以用10年左右,有個別的家電用品甚至可以用30年。
現在的電子產品,只有約兩年的保養期,超過兩年已經沒有年限的保障,隨時都可能會壞。
Ⅵ 新的電子產品可以放置多少年例如,電壓力鍋,電磁爐
沒有使用過的,密封狀態下100年。
Ⅶ 電子產品儲存標准日期
電子廠的物料儲存期限標准如下:
註:在實際作業中,若遇未在以上列表中,列出的物料,其保質期均暫定為1年。環境要求:電子元器件必須儲存在清潔、通風、無腐蝕性氣體的倉庫內;除另有規定外,倉庫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必須滿足如下要求:
1、溫度:18~28℃;
2、相對濕度:20%~70%
二、電子廠的物料儲存期限內容:
1、物料貯存周期要求;
2、貯存周期按零部件生產日期計算;
3、入倉產品標簽上必須表明產品生產時間,任何人員發現超期產品需向倉管部門反應;
4、物料堆放必需符合公司相關物料管理條例,不得出現混料。需確保庫區內溫度、濕度符合相關規定,避免物料受熱受潮;
5、需出倉、轉倉的產品,必須進行貯存期檢查,如發現超期立即進行處理;
6、倉管部門需每月對庫存產品安排一次清查,可根據庫存情況調節清查頻次。
Ⅷ 電子產品放三年不用會壞嗎
電子產品放三年不用會壞。
最好把電池扣出來,手機電池放在手機里三年不用,只能說很大幾率會壞,特別是電池在沒電的情況下電池放久了也會壞。
電子產品簡介:
電子產品是以電能為工作基礎的相關產品,主要包括:手錶、智能手機、電話、電視機、影碟機(VCD、SVCD、DVD)、錄像機、攝錄機、收音機、收錄機、組合音箱、激光唱機(CD)、電腦、游戲機、移動通信產品等。因早期產品主要以電子管為基礎原件故名電子產品。